(共38张PPT)
第21讲 留住碧水蓝天
考点精讲优练
1
实验突破
2
江苏好题看徐州
3
1. 人口过度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加剧。
2.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中最突出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气;水污染主要来自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废水。
3.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4. 世界环境日:每年的6月5日。我国在1989年12月26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
5. 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例1 下列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的是( )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土壤沙化
D. 恐龙灭绝
D
1. 认识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的多样性、_____的多样性和________的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原因);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
生物多样性
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签署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2)________________(就地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3)采取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相应的机构进行特殊的保护。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绝灭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
(4)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
4.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2)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例2 (2023龙东地区)牡丹品种繁多,有王冠、白玉、豆绿等一千多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A
例3 (2023贺州)金丝猴、朱鹮、麋鹿、珙桐都是珍稀的动植物,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移入动物园和植物园进行保护和管理
C. 建立它们的种质库
D.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A
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一是取之不尽的,如太阳能和风能;二是可以更新的,如生物、水和土壤;三是不可更新的,如各种矿物资源。
2. 自然资源的利用
(1)节约资源:合理使用和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合理开发、重视再生:只有合理开发,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再生,才能长期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防止污染损害生物资源
①探寻清洁能源:如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
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垃圾分类回收的图标如下:
③杜绝污染物的随意排放。
1. 发展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
(2)主要特点:废弃物的再循环率高。
(3)意义:生态农业促进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发展,维护了生态平衡,是实现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和持续发展生产的最佳途径。
建设生态家园
2. 建设生态城市
(1)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2)内涵:生态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还应包括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
有人认为酸雨只发生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其他地方不会发生酸雨,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不认同。因为进入大气中的一些能引起酸雨的物质可以随风流动,也可能在其他地区形成酸雨。
【提出问题】“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
【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数粒小麦种子。
2. 培养皿、烧杯、纱布、pH试纸、蒸馏水、食用白醋等。
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苏科版:八下P114
【制订并实施计划】
1. 配制酸雨:在蒸馏水中加入食用白醋,用pH试纸测定pH,配制出pH=5、pH=3的“酸雨”,蒸馏水的pH=7。
2. 控制单一变量: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标上A、B、C,培养皿底部各垫5层纱布,每个培养皿中放入浸泡过的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25粒,同时置于25 ℃左右的室温下。
注:选取颗粒饱满、结构完整且不在休眠期的小麦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因为种子萌发既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又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3. 设置对照实验:每天定时依次向A、B、C培养皿中的种子上喷洒等量pH=7的蒸馏水和pH=5、pH=3的“酸雨”。其中对照组是________培养皿。
4. 观察:每天定时观察和记录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计算发芽率。
发芽率= ×100%
培养皿 A B C
种子数 25粒 25粒 25粒
滴加“酸雨”的pH pH=7 pH=5 pH=3
种子萌发数 24粒 17粒 3粒
发芽的种子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A
【实验现象】________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萌发数量最多,________培养皿中的小麦种子萌发数量最少。
【得出结论】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_____影响,酸雨pH越小,种子萌发率越低。
【表达交流】
1. 模拟的“酸雨”与真实的酸雨有差别吗? _________________。
2. 每个培养皿中放入25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A
C
有
有差别,成分不同
避免偶然
性,减小实验误差
例1 为探究“酸雨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75粒小麦种子、6张餐巾纸、食用白醋、蒸馏水、pH试纸、培养皿、烧杯、标签纸、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在蒸馏水中加入食用白醋,用pH试纸测定pH,配制出pH=5、pH=3的模拟酸雨,蒸馏水的pH为7;
②取三个培养皿,各放入2张餐巾纸,并撒上25粒小麦种子,标记为甲、乙、丙;
③向甲中喷洒pH=3的模拟酸雨,向乙中喷洒等量pH=5的模拟酸雨,向丙中喷洒等量蒸馏水,使纸变得潮湿;
④将甲、乙、丙三组种子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⑤甲、乙、丙三组种子发芽率如下表:
组别 甲组 乙组 丙组
种子发芽率 15% 60% 90%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环境条件是指为种子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充足的______。为了控制单一变量,所选用的种子数量及种类等条件都应该______。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此实验还应设置重复组,取_____值。
酸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
空气
相同
平均
例2 (2022郴州)酸雨真的对生物有不利影响吗?在实验室条件下怎样探究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呢?如下是某小组的探究报告,请完善此报告。
(1)提出问题: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2)作出假设: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
(3)实验方案:
实验器材:用稀硫酸配制pH分别为3、4、5、6的酸性溶液各1小喷壶、蒸馏水1小喷壶,大型水槽(仿稻田水土),50株生长状况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同品种水稻幼苗等。
对象改变:小麦种子→水稻幼苗叶和芽
(说明: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从0~14,pH越大,酸性越小,7为中性,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
实验步骤:
①将50株幼苗等分5组,每组10株,培育在已经编号的水槽中,同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②每天用喷壶定时对5组水稻幼苗的叶和芽分别喷洒适量且_________
______的不同pH的模拟酸雨或蒸馏水。(酸有腐蚀性,操作时注意安全,不要飞溅到身体和衣物上。)
③连续7天,每天定时观察、认真记录幼苗生长及伤害情况。7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等量(或相
同量)
注:“+”表示伤害程度,“+”越多表示伤害程度越大;“0”表示没有伤害。
(4)实验结论:模拟酸雨对水稻幼苗叶和芽的生长有伤害作用,pH在3~7之间,pH越小,伤害程度________。
水槽编号 A(pH=3) B(pH=4) C(pH=5) D(pH=6) E(蒸馏水,pH=7)
平均伤害程度 ++++ ++ + 0 0
越大
(5)分析讨论:
①实验中要设置E组,其作用是与其他4组形成_____。
②实验中,每组用10株幼苗,而不是1株,这是为了避免因偶然因素而产生实验_____,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折线图:
对照
误差
例3 (2023成都)“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共享环保低碳生活”。《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该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应分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投放,但仍有一些市民未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将废旧电池随意投放。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
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
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
重损害。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
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废旧电池会抑制大蒜根部的生长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③在A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④将A、B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观察比较蒜苗的生长情况。一周后,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过程中,设置B组的目的是________,两组装置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目的是___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有(没有)影响
作对照
保证变量唯一
多头大蒜进行实验(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等)
(3)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根据该实验结果, 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下列四个垃圾箱中的____。
(4)假如你是所在社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你会采取哪些方式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条)。
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
有影响
丁
手把手教居民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1. (2023宿迁)垃圾分类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当下,在宿迁,“垃圾分类”不光是一个热词,更是一场全民行动。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
( )
A. 废旧电池 B. 金属
C. 过期药品 D. 废弃的水银温度计
爱护自然环境
B
2. (2023苏州)2022年11月底,苏州作为江苏省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已基本完成试点区内的试点项目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
A. 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 疏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
C. 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D. 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D
3. (2023南通)与南通毗邻的崇明东滩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仅鸟类就有312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A. 形态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B
4. (2023常州)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体现
B.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C. 用青蒿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是潜在价值
D. 2022年起长江实行十年禁渔属于迁地保护
B
5. (2022盐城)“长江白鲟灭绝,没能进入2022年”的消息引发高度关注。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你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就地保护
B. 迁地保护
C. 美化环境
D. 法教育
A
6. (2023宿迁)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做法不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
A. 退耕还草
B. 植树造林
C. 乱砍滥伐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7. (2023连云港)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温室效应
B.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环境的唯一措施
D. 保护生物多样性即指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
B
8. (2023苏州)2023年5月22日是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其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违背的是( )
A. 对生态林进行合理采伐利用
B. 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C. 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围湖造田
D. 为保护野生动植物建立自然保护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