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2023·湖南长沙阶段练习)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据此完成1~2题。
时间段 治理模式 主要措施
Ⅰ(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 坡面治理 修建梯田、植树造林
Ⅱ(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 沟坡联合治理 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
Ⅲ(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末期) 小流域综合治理 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
Ⅳ(2000~2010年) 退耕还林还草 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
Ⅴ(2010年至今) 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 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
1.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包括( )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减轻风力侵蚀 ③阻拦沟谷泥沙 ④保障粮食供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这种变化说明( )
A.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
B.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
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
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在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4.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5.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3·云南丽江期末)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6~8题。
6.该流域( )
A.雨水是河流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7.该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
A.径流量减小,河道泥沙淤积少
B.径流量增大,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增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有利于内河航运
某研究小组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峁坡地进行大台田、隔坡梯田、大鱼鳞坑三种模式的改造试验。下图示意同一黄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大台田治理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厚度小,储水空间有限
B.植被覆盖面积广,水分吸收多
C.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
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10.一次降雨过后,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
A.原始黄土坡 B.大台田
C.大鱼鳞坑 D.隔坡梯田
(全国文综Ⅰ)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12.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
1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 下面图1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2示意图1中甲地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1中甲地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
(1)根据材料,分析图1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10分)
(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8分)
15.(2023·江苏苏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过渡性显著,是我国最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可持续振兴模式:生态、生产与社会耦合发展,即山顶削峁建塬,发展果业和药材生态园;山腰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小流域源头科学修建水库,为药果复合生态园和现代农业提供滴灌水源,从而形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水林田湖生态景观格局。下图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从自然环境过渡性角度,说明黄土高原生态脆弱性的表现。(4分)
(2)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理由。(4分)
(3)分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山腰与沟坡栽种植被时,选择草、灌木结合的原因。(6分)
课时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C 2.A [第1题,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①④正确;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与减轻风力侵蚀关系不大,②错误;建淤地坝可阻拦沟谷泥沙,修建梯田对减少沟谷泥沙作用较小,③错误。故选C。第2题,早期植被被破坏严重,人工植树造林可以加速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到一定程度,结合当地实际,适当改造自然,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有机合作、及时修正、协调共进,说明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A正确。黄土高原的气候并未发生很大变化,B错;合理的人工干预可加快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C错;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D错误。]
3.C 4.A 5.B [第3题,根据图示坡度-侵蚀强度关系曲线可知,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A错,C对;坡度在0°~1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B错;坡度超过40°时,坡面侵蚀强度减小,D错。故选C。第4题,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坡度大,受雨面积减小,坡面径流量减小,A对;坡度不影响降水量、降水强度,B错;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大,C错;图文材料没有植被破坏的相关信息,D错。故选A。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②地位于鱼鳞坑内,能阻挡、减弱径流,利于泥沙沉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树木生长,B对。①③④地土壤、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树木生长。故选B。]
6.A 7.B 8.C [第6题,通过读图分析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大致相同,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故选A。第7题,读图可知,该河流中游汛期月平均输沙量可达1亿吨,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第8题,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易造成下游水库和河道泥沙淤积。]
9.C 10.B [第9题,大台田模式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是其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第10题,大台田模式土层开挖面积大,地面平整,降水后不易形成径流,利于水分下渗,故一次降雨过后,其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B正确。原始黄土坡、大鱼鳞坑模式、隔坡梯田模式的土壤含水率都低于大台田模式,A、C、D错误。]
11.C 12.B 13.C [第11题,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其更加关注改善人居环境,A、B、D选项是淤地坝具有的功能,排除,选C。第12题,抓住关键词“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公共服务和提高耕地肥力不属于生产条件。由于治沟造地是“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不是单纯淤地坝的功能,还增加了“水、路、林、村”多项功能,尤其是铺设了道路、平整了土地,对农机具进地提供了便利条件,方便田间耕作,选B。第13题,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住用地不紧张;精耕细作不是在该地区实施的农业生产模式;治沟造地属于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的区域效果明显,②③正确,选C。]
14.(1)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2)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发展旅游业等,促进经济发展;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的技术革新,发展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4点)
15.(1)黄土高原处于从平原向高原过渡,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荒漠过渡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2)黄土峁地表坡度较大,削峁建塬,可减轻地表径流侵蚀强度,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削峁建塬可以增加耕地面积且方便田间耕作;地势较高,光照充足,削峁建塬有利于发展林果、药材种植,增加经济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3)草和灌木生长需水量小,易于成活;草的根系多,相互交织成网,灌木根系少,扎根较深,有利于稳固表土,草、灌木相结合有利于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