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2 南水北调 课后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2 南水北调 课后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8 1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2 南水北调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段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回答1~2题。
1.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 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 D.减轻土壤盐碱化
2.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 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印度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灌溉用水量约占径流量的80%。巴基斯坦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为解决缺水问题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上游地区修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通过渠道将河水调入东部支流。印度河水系的流量主要来自上游,发源于青藏高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下图示意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线路。据此完成3~4题。
3.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印度河流域西部的洪灾
B.改善印度河流域的通航条件
C.促进印度河平原城市的发展
D.保障东部平原的灌溉用水
4.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下游河口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河流堆积作用加强 B.三角洲缩小,海水倒灌
C.河流侵蚀作用加强 D.三角洲扩大,海水倒灌
(2023·江苏无锡期中)乌伦古湖位于新疆北部,20世纪60年代以来,乌伦古河径流量逐渐减小,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1969年,当地凿通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湖之间的分水岭,修建了“”工程,乌伦古湖的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出现乌伦古湖倒灌吉力湖的现象。完成5~6题。
5.从河流补给角度看,额尔齐斯河流量大的原因有(  )
①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②北侧有阿尔泰山,多高山冰雪融水 ③城市较少,耗水量小
④纬度高,蒸发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工程产生的影响有(  )
A.吉力湖盐度升高
B.新疆北部水量增加
C.乌伦古湖地区蒸发减弱
D.乌伦古湖航运条件改善
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下图为“秘鲁跨流域调水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秘鲁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调水的自然原因是(  )
A.沿海地区城市多,人口密度大
B.沿海地区沙漠广布,降水少
C.沿海地区太阳高度大,蒸发旺盛
D.沿海地区均为咸水,需要淡水
8.下列关于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高山阻隔,工程难度增加
B.该工程线路可利用地势自流,降低费用
C.从河流上游调水,可调水量少
D.水源地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严重
(2022·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9~10题。
9.与旧金山比,洛杉矶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
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10.从区域外调水对洛杉矶的影响有(  )
A.减少城市水分蒸发
B.减轻城市地质灾害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增加城市内涝风险
(2023·湖南长沙月考)“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8月24日开通调水。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据此完成11~13题。
11.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但仍从大通河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湟水冰川融水少,水量少
B.大通河受人类干扰少,水质好
C.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
D.湟水谷地人口多,需水量大
12.该工程在地形平坦处采取开明渠的好处有(  )
①节约建设成本 ②减少运水成本 ③增加空气湿度 ④保证输水水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3.“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的生态影响是(  )
A.水土流失加剧 B.促进地下水发育
C.提高农业产量 D.缓解土壤盐碱化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14~16题。
1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15.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16.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轻洪水灾害
17.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5分)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8分)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2 南水北调
1.C 2.C [第1题,京津地区气候较干旱,蒸发旺盛,采用全封闭管道输水可减少渗漏和蒸发。第2题,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当地引用海河的水量减小,故春季海河下游河段水量将增加;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对海河的含沙量和流域地下水补给量、降水量影响不大。]
3.D 4.B [第3题,根据材料“印度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灌溉用水量约占径流量的80%”可知,印度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巴基斯坦通过“西水东调”工程,调节区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从而保障东部平原的灌溉用水,D正确。第4题,巴基斯坦通过开展“西水东调”工程,促进了流域农业的发展,流域的用水量增加,从而使得河流下游地区的径流量减少,河流泥沙的搬运能力减弱,河口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减弱、侵蚀能力减弱,三角洲萎缩,海水倒灌加剧,B正确。]
5.A 6.A [第5题,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的南坡,地处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有山地降水补给,①正确;北侧有阿尔泰山,多高山冰雪融水,形成多条支流汇入额尔齐斯河,使额尔齐斯河流量大,②正确;城市较少,耗水量小,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都是从消耗角度,与题干不符,③④错误。故选A。第6题,根据材料可知,“”工程,出现乌伦古湖倒灌吉力湖的现象,乌伦古湖的倒灌使得吉力湖湖水无法排出,盐分也无法排出,再加上蒸发旺盛,会使吉力湖盐度升高,A正确。]
7.B 8.A [第7题,据所学知识可知,秘鲁沿海地区受寒流等因素影响,降水少,沙漠广布;内陆地区位于亚马孙河流域,水资源丰富,故由内陆调水到沿海,B正确;沿海地区沙漠广布,人口少,A错误;同纬度太阳高度差别小,C错误;沿海地区不全是咸水,D错误。第8题,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隔,工程难度增加,A正确;该工程穿越山区不能实现自流,B错误;秘鲁东侧降水多,可调水量多,C错误;调水水源地在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D错误。故选A。]
9.D 10.B [第9题,由图可知,洛杉矶地区河流短少,径流量小。而旧金山靠近海岸山脉,河流有冰川融水补给,且旧金山位置偏北,受西风带影响时间更长,加之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相对较多,故D正确。第10题,从区域外调水可以回补洛杉矶地下水,减轻地面塌陷,进而减轻城市地质灾害,B正确。]
11.D 12.A 13.B [第11题,湟水谷地是青海重要的农业区和较密集的人口分布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大通河虽然注入湟水,但注入位置偏东,对湟水谷地用水起不到太大作用,因此需要调水至湟水西段,以满足湟水谷地的用水需求,故选D。第12题,明渠修建较容易,其成本低于地下暗管,①正确;运水成本与地形起伏有关,与明渠无关,②错误;明渠表面水分蒸发能够增加空气湿度,地下暗管则无此功能,③正确;地下暗管能有效减少外界环境影响,保证水质,而明渠在这一方面则不如地下暗管,④错误。故选A。第13题,“引大济湟”工程有利于增加湟水流域地表径流量,促进地下水发育,使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保证农业用水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不属于生态影响;湟水谷地地形较平坦,调水沿水渠进行,且调水后能改善地表植被状况,不会加剧水土流失。]
14.B 15.D 16.D [第14题,从图中看,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辽河流域降水较少,且与东北地区北部相比,蒸发较强;辽河下游地区人口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Ⅰ、Ⅲ正确。①河流域为辽河平原,不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Ⅱ错误;东北地区的北水南调与辽河的含沙量大关系不大,Ⅳ错误。第15题,该工程线路经过的地区为东北平原,地势差别小,A错误,D正确;途经地区耕地面积广,B错误;由图中所跨纬度可知,该输水线路全长超过300千米,C错误。第16题,该工程从松花江、嫩江向辽河流域调水,主要缓解辽河流域的水资源紧张状况,A错误。从北向南引水,使供水区水量减少,航运条件变差,C错误;水量减少有利于减轻哈尔滨的洪水危害,D正确;该工程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不大,B错误。]
17.(1)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理由:美国输水路线位于谷地,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路线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难度高,投资大。
(3)东部调出区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原因: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治理措施:合理规划调水量和适宜的调水时间。
西部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治理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与南部的气候差异,并结合两个地区需水量的差异,分析其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第(2)题,可从调水线路是否经过山地、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考虑。第(3)题,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现象的原因可从水体的自净能力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可从调水量和调水时间方面分析。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现象的原因可从调入区地下水位上升方面分析,治理措施可从建设排水工程、推广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