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自然界的水(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自然界的水(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7 10:28:43

文档简介

专题06 自然界的水
【结合世界水日、水周命题】
1.(2024年河南省郑州宇华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常见的溶剂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吸热降温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黄河水经过滤、吸附、消毒后变成纯净水
【答案】D
【解析】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故A说法正确;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说法正确;
C、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说法正确;
D、黄河水经过滤、吸附、消毒后,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水,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2024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一模)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为“WaterforPeace”(以水促和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色素和异味等杂质;
(2)水的硬度过大,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答案】(1)吸附;(2)煮沸
【解析】(1)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滨海校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 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答案】D
【解析】A、明矾溶于水会形成胶状物,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该选项说法正确;
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为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或浮渣较多的为硬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可减少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
D、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灭菌能杀死细菌、病毒,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则仍为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4.(2024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一模)水是生命之源。
(1)水的净化
①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 (填标号)。
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②二氧化氯()是一种消毒剂,能对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将通入NaClO溶液中可制得和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硫酸铝和硫酸钾是制备明矾的原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除去硫酸铝中少量的硫酸钾,可以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的方法。
(2)水的转化
如上图所示,箭头指向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a、b、c、d分别为不同类型的四种化学反应。
①物质A为氢气,则反应b (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②物质B为熟石灰。则反应c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D NaCl +3价 /硫酸钾 冷却结晶
(2)不是
【解析】(1)①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则这里的氮、磷是指元素,故选D。
②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2个钠原子、4个氯原子和4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2X外,有2个氯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2X中含有2个钠原子和2个氯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NaCl;
NaClO2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Cl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x+(-2)×2=0,解得x=+3。
③由图可知,硫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由于硫酸铝受温度影响比较大,则若想除去硫酸铝中少量的硫酸钾,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硫酸铝。
(2)①若A为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或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水,反应物均含有多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②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考点1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小江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水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组成:电解水说明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C.净化: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D.用途:做硫燃烧实验时加水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答案】B
【解析】A、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故A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B说法错误;
C、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C说法正确;
D、 硫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所以在做硫燃烧实验时加水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6.(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五科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
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
【答案】A
【解析】A、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煮沸时会转化为沉淀,从而降低了水的硬度,因此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说法正确;B、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对自来水消毒,说法错误;C、漫灌会造成水的浪费。农业上提倡大田喷灌或滴灌浇灌作物,说法错误;D、使用含磷洗涤剂会造成水体污染,说法错误。故选:A。
7.(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中考一模)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C.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沉淀、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过滤
【答案】D
【解析】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符合题意;
D、沉淀、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得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育能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B
【解析】A、含磷洗衣粉容易造成赤潮和水华现象,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富营养化,预防水体污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管道,污染水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符合题意;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2 水的组成
9.(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可电解水制取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成H2和O2的质量比为1:8
【答案】D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由图可知,a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故错误;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由图可知,b管内气体较多,是氢气,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负极,故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由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故生成H2和O2的质量比为1:8,故正确 。
故选D。
10.(2024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则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a管中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实验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答案】B
【解析】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说法错误;
B、加热煮沸,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B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4:31=1:8,故C说法错误;
D、饮用水并不是越纯越好,太纯净的水中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益于健康,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2.(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_____(填“a”“b”或“c”)处。
(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_____。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
【答案】(1)c
(2)2:1
(3)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
(5) 随着电压的增大,电解水速率增大 10%NaOH溶液、12V电压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在电极上产生气泡,所以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c处;
(2)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甲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乙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故甲(氢气)、乙(氧气)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3)由上可知,乙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电解水实验中,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应该补充两个氢分子,即为 ;
(5)①由图可知,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随着电压的增大,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越短,即电解速率越快;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即为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当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12V电压时,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最短,此时电解水速率最快。
考点3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13.(2024年江苏省天一中学、格致中学一模联考化学试卷)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消毒
C.吸附 D.沉淀
【答案】A
【解析】蒸馏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消毒能杀死细菌病毒,吸附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沉淀能使难溶于水的固体沉淀,则净化程度最高的为蒸馏,故选A。
14.(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水是生命所需,必不可少。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可将硬水软化 B.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
【答案】C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错误。
故选:C。
15.(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一模)水的存在可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科学实验中常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过滤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C.蒸馏过程中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蒸馏主要利用了物质间沸点的差异
【答案】D
【解析】A、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B、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故错误;
C、蒸馏过程中只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错误;
D、蒸馏主要利用了物质间沸点的差异,使沸点的先分离子出来,沸点高的后分离出来,故正确。
故选D。
16.(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在水中投入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C.加入肥皂水有泡沫多的是软水
D.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答案】B
【解析】A、煮沸可以使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
B、活性炭主要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在水中投入活性炭不可软化硬水,故说法错误;
C、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说法正确;
D、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防止环境污染,故说法正确。
故选B。
考点4 有关水的综合
17.(2024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某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成软水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草木灰水经过该装置后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该装置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A不符合题意;
B、该简易净水器,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故B符合题意;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能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起过滤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草木灰水经过该装置后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一模联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的名称为 。
(2)杀菌消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 则样品为软水: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
式降低水的硬度。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C.电解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答案】(1)活性炭
(2)化学变化
(3) 肥皂水,若产生丰富泡沫 煮沸
(4)A
【解析】(1)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常用其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物质A为活性炭;
(2)消毒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填:肥皂水,若产生丰富泡沫;
煮沸能将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成沉淀,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填:煮沸;
(4)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C、电解水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不是质量比,选项错误;
故选A。
19.(2024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天桃实验学校一模)爱护水资源就是要做到“珍惜水、爱护水”。请回答:
(1)实验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硬水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饮用水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对人体有害。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的试剂是 ,若产生大量泡沫,则该水样为 (填“软水”或“硬水”)。
【答案】(1) 过滤 引流
(2)煮沸
(3) 肥皂水 软水
【解析】(1)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2)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即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
20.(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
A.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D
【解析】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对水资源的爱护行为,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水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使常温下雨水呈酸性,pH<7,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水在灭火时,对燃烧的物体进行降温,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故选C不符合题意;D.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但生成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1.(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化学试题)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拢着人气和城乡的繁荣。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使用井水。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井水的使用情况、硬度及合理利用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调查井水的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主要用于饮用和菜园的浇灌。
任务二:探究井水的硬度
【实验探究】取适量蒸馏水和井水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搅拌。蒸馏水中泡沫较多,井水中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咨询老师】该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知道,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水垢中主要含有和,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
为确定水垢的成分,同学们继续探究。
【查阅资料】有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
物质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推断预测】根据以上溶解性表推测水垢中还可能含有或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帘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①和②。向试管①中通入 无白色沉淀 _______
向试管②中加入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水垢的成分。
【拓展延伸】定量研究也是确定物质成分的一种方法。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取该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质量为4.8g,说明白色固体的成
分是_______。
任务三:井水的合理利用
【小组交流】
①有些井水硬度比较高,常年饮用,易患肾结石,所以饮用井水前应将其_______,既可降低硬度还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②今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同学们认为可适当开发地下水以缓解缺水问题,但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导致_______(填一条即可)。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答案】 肥皂水 MgCO3 水垢中还含有MgCO3 NaOH CaCO3、MgCO3 煮沸 地面沉降、塌陷
【解析】实验探究: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推断预测: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推测水垢中还可能含有 Ca(OH)2 或MgCO3,Ca(OH)2 或MgCO3都是微溶物,溶解度小;
进行实验:向试管①中通入二氧化碳,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含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向试管②中加入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所以应含有碳酸镁,碳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加入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从而得出,水垢中还含有碳酸镁;
拓展延伸:、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看出,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10g碳酸镁完全反应生成5.2g二氧化碳,说明白色固体的成分是CaCO3、MgCO3;
小组交流:①硬水危害较大,饮用前先将硬水软化,加热煮沸既可降低硬度还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②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导致造成地面沉降、塌陷。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自然界的水
【结合世界水日、水周命题】
1.(2024年河南省郑州宇华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常见的溶剂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吸热降温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黄河水经过滤、吸附、消毒后变成纯净水
2.(2024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一模)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为“WaterforPeace”(以水促和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色素和异味等杂质;
(2)水的硬度过大,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2023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滨海校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以下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B. 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 黄河水经过沉降、过滤和灭菌操作可得到纯净的水
4.(2024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一模)水是生命之源。
(1)水的净化
①我国新版《生活饮用水标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某水样检测出含氮、磷等,这里的氮、磷是指 (填标号)。
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②二氧化氯()是一种消毒剂,能对饮用水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病毒。将通入NaClO溶液中可制得和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硫酸铝和硫酸钾是制备明矾的原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其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除去硫酸铝中少量的硫酸钾,可以采用 (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的方法。
(2)水的转化
如上图所示,箭头指向一步实现的物质转化方向,a、b、c、d分别为不同类型的四种化学反应。
①物质A为氢气,则反应b (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②物质B为熟石灰。则反应c的化学方程式为, 。
考点1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5.(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小江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水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性质:通常情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B.组成:电解水说明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C.净化: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D.用途:做硫燃烧实验时加水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
6.(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五科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加热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B.工业上使用明矾对自来水消毒
C.农业上提倡大田漫灌浇灌作物 D.家庭中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涤剂
7.(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第三十四中学中考一模)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
C.为防止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沉淀、过滤、蒸馏中对水的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过滤
8.(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育能实验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考点2 水的组成
9.(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一模)利用如图装置可电解水制取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B.与b管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C.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生成H2和O2的质量比为1:8
10.(2024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a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11.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 电解水产生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 饮用水越纯越好
12.(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某小同学设计下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先在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水(含少量NaOH),再接通直流电源。已知:水中加入的NaOH只起增强导电性作用,本身不参与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乙玻璃管中产生气泡的位置在_____(填“a”“b”或“c”)处。
(2)甲、乙两支玻璃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
(3)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在乙玻璃管尖嘴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4)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如下,补全横线上的模型图。

(5)电解纯水速率较慢,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NaOH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小组同学进行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下图:

①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时,改变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是_____。
②上述实验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_____。
考点3 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13.(2024年江苏省天一中学、格致中学一模联考化学试卷)下列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消毒
C.吸附 D.沉淀
14.(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水是生命所需,必不可少。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可将硬水软化 B.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水是由氢气、氧气组成的
15.(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化学一模)水的存在可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科学实验中常需对水进行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B.过滤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
C.蒸馏过程中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蒸馏主要利用了物质间沸点的差异
16.(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煮沸能降低水的硬度
B.在水中投入活性炭可软化硬水
C.加入肥皂水有泡沫多的是软水
D.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考点4 有关水的综合
17.(2024广东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学习了水的净化后,某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自制了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成软水
C.装置中的小卵石和石英砂起过滤作用 D.草木灰水经过该装置后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8.(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一模联考)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下图:
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A的名称为 。
(2)杀菌消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 则样品为软水: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C.电解水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9.(2024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天桃实验学校一模)爱护水资源就是要做到“珍惜水、爱护水”。请回答:
(1)实验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硬水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饮用水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对人体有害。检验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加入的试剂是 ,若产生大量泡沫,则该水样为 (填“软水”或“硬水”)。
20.(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
A.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1.(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中考一化学试题)在古代,井,代替江河,聚拢着人气和城乡的繁荣。现在仍有一些地方的人们使用井水。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当地井水的使用情况、硬度及合理利用进行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调查井水的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部分家庭还在使用井水,主要用于饮用和菜园的浇灌。
任务二:探究井水的硬度
【实验探究】取适量蒸馏水和井水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_______,搅拌。蒸馏水中泡沫较多,井水中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井水为硬水。
【咨询老师】该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知道,当地井水中含有较多的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水垢中主要含有和,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
为确定水垢的成分,同学们继续探究。
【查阅资料】有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表(室温):
物质
溶解性 可溶 可溶 微溶 不溶 不溶 微溶
【推断预测】根据以上溶解性表推测水垢中还可能含有或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帘置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分别编号为①和②。向试管①中通入 无白色沉淀 _______
向试管②中加入__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确定了水垢的成分。
【拓展延伸】定量研究也是确定物质成分的一种方法。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取该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质量为4.8g,说明白色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
任务三:井水的合理利用
【小组交流】
①有些井水硬度比较高,常年饮用,易患肾结石,所以饮用井水前应将其_______,既可降低硬度还可杀灭水中的细菌。
②今年,云南省大部分地区干旱严重,同学们认为可适当开发地下水以缓解缺水问题,但不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会导致_______(填一条即可)。
【项目总结】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认识到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利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