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27 10:17:00

文档简介

泾河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
高二化学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碳酸 B. 尿素
C. 乙醇 D. 蔗糖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均可以称为芳香烃类化合物
B. 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 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 甲酸、乙酸、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3. 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
D. 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4. 某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1∶1。该芳香烃是
A. B. C. D.
5.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6.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对其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7. 某单烯烃和氢气完全加成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系统命名为3,4,1-三甲基己烷
B. 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1-丁烯
C. 的系统命名为1,3,4-三甲苯
D. 系统命名为2-甲基-1-氯丙烷
9. 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10.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与卤化氢反应时断裂②键
C.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②键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键
11. 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B. 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 苯、苯乙烯和乙苯均能使()溶液褪色
D. 乙苯与完全加成后的产物M的一氯代物有6种
12. 对如图所示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与溶液反应放出
B. 能发生碱性水解,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mol NaOH
C.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D. 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13. 有机化合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水解反应 B. 酯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1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
B.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C. 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D.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1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6. 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的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7. 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A,有香味。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C。 B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无法发生银镜反应: C能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则A可能的结构有( )种。
A. 7 B. 11 C. 13 D. 15
18. 布洛芬()的一种合成路线片段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布洛芬属于羧酸,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乙、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 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区分乙和丙
D. 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6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的反应______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__
(3)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______
(4)溴乙烷生成乙醇______
(5)乙二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______
20. 甲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蜂蜜、草莓等物质中,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精,某兴趣小组通过下述转化关系研究其性质。
(1)A的名称为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E中官能团名称______。
(3)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反应、______反应。
(4)①和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______。
③______。
(5)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B和E的关系为(填字母代号)______。
A. 同系物 B. 同分异构体 C. 同素异形体 D. 同位素
21.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烃A结构简式为______;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写出任意一种):______。
(2)③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①和⑤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4)是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T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①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泾河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
高二化学试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一、单选题(共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 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碳酸 B. 尿素
C. 乙醇 D. 蔗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CO2、CO、碳酸、碳酸盐等,虽然含碳元素,但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物很相似,应把它们当作无机物来看待。
【详解】A.碳酸属于无机物,A符合题意;
B.尿素属于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
C.乙醇属于有机物,C不符合题意;
D.蔗糖属于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均可以称为芳香烃类化合物
B. 有机物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C. 若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 甲酸、乙酸、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有苯环的碳氢化合物才是芳香烃类化合物,故A错误;
B.有机物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两种官能团,故B正确;
C.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即它们的最简式相同,但它们可能不是同分异构体,例如乙炔与苯,故C错误;
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两种物质,是同系物,甲酸与乙酸互为同系物,与苯甲酸不互为同系物,故D错误;
故选B。
3. 唐代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等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是
A. 淀粉、乙醇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蔗糖和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都互为同分异构体
C. 麦芽糖、葡萄糖都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
D. 淀粉、麦芽糖都能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详解】A.淀粉、乙醇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A正确;
B.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麦芽糖、葡萄糖都含有醛基,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故C正确;
D.淀粉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麦芽糖是二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故D正确;
选B。
4. 某芳香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其峰面积比为6∶2∶1∶1。该芳香烃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选项中的四种含苯环的有机物均只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属于芳香烃,相对分子质量均为106,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说明分子中有四种等效氢。同一个碳原子上的H等效,对称位置上的H等效。
【详解】A.乙苯有5种等效氢,故A不选;
B.邻二甲苯有3种等效氢,故B不选;
C.间二甲苯有4种等效氢,且等效氢的数目分别为6、2、1、1,即核磁共振氢谱图上4组峰的面积之比为6∶2∶1∶1,故C选;
D.对二甲苯有2种等效氢,故D不选;
故选C。
5.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 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物生成; 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 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所代替生成氯代甲烷,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乙烯和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反应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中的双键断裂,每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溴原子生成1,2-二溴乙烷,所以属于加成反应;苯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也是加成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
D.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水层无色,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成聚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准确理解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反应原理是解题关键,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6. 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对其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红外光谱显示存在甲基、亚甲基和醚键;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有机物有2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3:2;因此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
故选B。
7. 某单烯烃和氢气完全加成后得到的饱和烃是,该烯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共有3种,B项正确;
故选B。
【点睛】加成反应指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还原双键时注意: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系统命名为3,4,1-三甲基己烷
B. 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1-丁烯
C. 的系统命名为1,3,4-三甲苯
D. 的系统命名为2-甲基-1-氯丙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的系统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A错误;
B.(CH3)2CHCH=CH2的系统命名为3-甲基-1-丁烯,B正确;
C.的系统命名为1,2,4-三甲苯,C错误;
D.CH3CCl(CH3)2系统命名为2-甲基-2-氯丙烷,D错误;
故选B。
9. 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与稀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的饱和碳原子,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2-苯基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2-苯基丙烯是不溶于水芳香烃,故D错误;
故选C。
10.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 与卤化氢反应时断裂②键
C. 在铜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②键
D.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是羟基中的O—H键断裂,A项正确;
B.乙醇与卤化氢反应时生成卤代烃,断裂②化学键,B项正确,
C.乙醇催化氧化成乙醛时,断裂①和③化学键,C项错误;
D.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键①②③④⑤全部断裂,D项正确;
故选C。
11. 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③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B. 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C. 苯、苯乙烯和乙苯均能使()溶液褪色
D. 乙苯与完全加成后的产物M的一氯代物有6种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②是消去反应,反应③是加聚反应,因此只有①③原子利用率均为100%,故A错误;
B.反应①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
C.苯乙烯和乙苯均能使()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溶液褪色,故C错误;
D.乙苯与完全加成后的产物M为:,等效氢有6种,即一氯代物有6种,故D正确;
故选D。
12. 对如图所示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与溶液反应放出
B. 能发生碱性水解,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mol NaOH
C.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D. 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不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含有-COOH,能与溶液反应放出,故A正确;
B.酚-OH、-COOH、-COOC-均与NaOH反应,且-COOC-水解生成的酚-OH也与NaOH反应,则1mol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消耗8molNaOH,故B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故C正确;
D.该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有机物为,含有酚羟基,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故选D。
13. 有机化合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水解反应 B. 酯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含有氯原子,能发生水解反应,故不选A;
B.不含羟基、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故选B;
C.含有碳碳双键、醛基,能发生加成反应,故不选C;
D.含有碳碳双键、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D;
选B。
1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制备乙酸乙酯时,为防止暴沸,应加入沸石
B. 不慎将苯酚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NaOH溶液清洗
C. 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
D.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制得银氨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制备乙酸乙酯时,加入沸石可防止暴沸,故A正确;
B.NaOH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苯酚易溶于酒精,故B错误;
C.水与电石反应较快,若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作用,可以有效控制产生乙炔的速率,故C正确;
D.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刚开始产生白色沉淀,接着沉淀溶解,直至沉淀恰好溶解,可制得银氨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1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物质间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代烃在NaOH醇溶液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
B.溴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甲基取代,氯代烃在NaOH水溶液作用下生成醇,B正确;
C.电解熔融状态的MgCl2制取单质Mg,C错误;
D.,D错误;
故答案为:B。
16. 有关如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既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反应
C. 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
D. 既可以与的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化合物含有酚羟基,可以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酚羟基邻位、对位碳原子上没有H,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该化合物含有2个酯基、1个酚羟基,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反应,故B正确;
C.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故C正确;
D.该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既可以与的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加聚反应,故D正确;
选A。
17. 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A,有香味。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C。 B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无法发生银镜反应: C能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则A可能的结构有( )种。
A. 7 B. 11 C. 13 D. 15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分子式为C6H12O2的有机物A,有香味,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B和C,即A为酯类,B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气体,且无法发生银镜反应说明B为羧酸但不能是甲酸,C能催化氧化生成醛或酮,即C为醇且能催化氧化即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有H,则A可能的结构有:若B为乙酸,则C可能为1-丁醇、2-丁醇、2-甲基丙醇三种,若B为丙酸,则C为1-丙醇、2-丙醇两种,若B为丁酸或2-甲基丙酸,则C为乙醇,若B为戊酸(丁基有四种)故戊酸也有四种,则C为甲醇,故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3+2+2+4=11种,故答案为:B。
18. 布洛芬()的一种合成路线片段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布洛芬属于羧酸,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B. 乙、丙均能发生取代反应,均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C. 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区分乙和丙
D. 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布洛芬由烃基和羧基组成,属于羧酸,但还含有苯环,与乙酸结构不相似,不是乙酸的同系物,A错误;
B.乙含羟基,丙含羧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即取代反应,乙中含有醇羟基、乙、丙中苯环所连烃基均可被高锰酸钾氧化,B正确;
C.丙含有羧基具有弱酸性,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乙不含羧基,不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区分乙和丙,C正确;
D.甲分子中连接2个甲基的碳原子连了三个碳原子,这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6分)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注明条件)。
(1)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的反应______
(2)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______
(3)实验室制乙烯的反应______
(4)溴乙烷生成乙醇______
(5)乙二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______
【答案】(1) (2)
(3)
(4)
(5)HOOCCOOH+CH2OHCH2OH+2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向苯酚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中,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三溴苯酚白色沉淀和HBr,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乙醛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氧化反应,银氨溶液被还原产生Ag,乙醛被氧化,该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在实验室中用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产生乙烯,同时产生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反应生成乙醇,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乙二酸与乙二醇反应生成乙二酸乙二酯,化学方程式为:HOOCCOOH+CH2OHCH2OH+2H2O。
20. 甲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蜂蜜、草莓等物质中,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精,某兴趣小组通过下述转化关系研究其性质。
(1)A的名称为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2)E中官能团名称______。
(3)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反应、______反应。
(4)①和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______。
③______。
(5)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6)B和E的关系为(填字母代号)______。
A. 同系物 B. 同分异构体 C. 同素异形体 D. 同位素
【答案】(1) ①. 甲酸钠 ②. CH3CHO (2)羧基
(3) ①. 水解或取代反应 ②. 氧化反应
(4) ①. ②.
(5) (6)A
【解析】
【分析】甲酸乙酯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A与C,A酸化生成B,则A是甲酸钠,B是甲酸,则C是乙醇,催化氧化生成D是乙醛,乙醛氧化又生成E是乙酸,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A是甲酸钠;D是乙醛,结构简式为CH3CHO;
故答案为:甲酸钠;CH3CHO;
【小问2详解】
E是乙酸,官能团为羧基;
故答案为:羧基;
【小问3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和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水解或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水解或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小问4详解】
反应①是酯基的水解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③是乙醇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5详解】
乙醇的同分异构体是二甲醚,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小问6详解】
B和E分别是甲酸和乙酸,均是饱和一元酸,二者互为同系物;
故答案为:A。
21. 氟他胺G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实验室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芳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写出任意一种):______。
(2)③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①和⑤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4)是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T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①直接连在苯环上;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1) ①. ②. 硝基、肽键(任写一种)
(2) ①. 浓硝酸 ②. 浓硫酸、加热
(3) ①. +3Cl2+3HCl ②. 取代反应 ③. ++HCl ④. 取代反应
(4)
【解析】
【分析】由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知,芳香烃A为、B为,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对比C、D、E结构知,C发生硝化反应生成D,D发生还原生成E;对比E、G的结构,结合反应条件,可知F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发生硝化反应生成G。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得,芳香烃A为;G中含氧官能团有硝基、肽键;
【小问2详解】
C发生硝化反应生成D,该反应的试剂是浓硝酸;反应条件为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
【小问3详解】
反应①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属于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l2+3HCl;
反应⑤是E和在吡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F,属于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
【小问4详解】
不饱和度为5,①直接连在苯环上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存在-CHO或-OOCH结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2∶2∶2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