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一、教学内容
课文以故事主要人物作为题目,“慢性子”“急性子”直接点明了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看了题目,就会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内不断地变换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整个故事妙趣横生,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本文篇幅较长,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清晰地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冬天”揭开了故事的序幕,第二至十三自然段交代了第一天急性子顾客找到慢性子裁缝,慢性子裁缝说服急性子顾客在他这儿做衣服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较为丰富,交代了急性子顾客找过其他裁缝,但都因为他“等不及”而没有让他们做,凸显了顾客“急性子”的特点。慢性子裁缝而对急不可耐的顾客,不急不躁地以充分的理由成功说服急性子顾客在这里做衣服,并且明年冬天来取棉袄,凸显了其“慢性子”特点。第十四至十六自然段写了“第二天”发生的 事,急性子顾客提出想把棉袄改成夹袄,裁缝答应了。第十七至十九自然段写的是“第三天”的事情,急性子顾客提出把夹袄改成夏天的短袖衬衫,裁缝也答应了。第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写“又过了一天”发生的事情,顾客提出把短袖衬衫接上袖子改成春装。裁缝先是表示不行,后又表示不用接袖子也能做春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根本还没有开始裁料,而此时的顾客只能是“惊 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中——完全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文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的对话很有意思。如第八至十三自然段,裁缝说服顾客在他这里做衣服,裁缝的话层层推进,逻辑严密,急性子顾客“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再如第二十至二十九自然段,顾客急急忙忙地要求改成春装,而裁缝却慢悠悠地说不 行,顾客泄气了,这时裁缝又慢悠悠地说行,而这个“行”却让顾客“瞪大了眼睛”,颇有相声抖包状的艺术。
本课的语言表现力较强,体现了顾客“急”和裁缝“慢”的性格特点。如第二自然段中的“等不及”“性子最急”,第五自然段中的“噌的一下子跳起
来”,第七自然段中的 “夹起布料就要走”,第十一自然段的中“不愿意” 等,都表现出了顾客的急不可耐。在第二十八自然段“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这个地方,教材给出了学习提示:“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人物的语言来表现急性子顾客的性格特点。
课文配有插图,从右至左4件衣服:棉袄、夹袄、剪去一截袖子的夏装村衫和接上袖子的春装。这4件衣服是急性子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提示了本课故事情 节,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的内容。
二、教学思路
教学时可以将课后练习中的表格作为抓手,贯穿教学始终。首先,在自学生 字、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提炼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厘清层次,分清故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然后梳理故事内容,引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圈画急性子顾客在这几天中提出了哪些要求,慢性子裁缝又是怎样应对的,将提取到的主要信息填写到表格中。接下来可以结合表格中的信息进行交流,引出对话的学 习,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借助表格,尝试讲述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之间的故事,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实际感知借助表格复述的好处——能作到有序复述,不会遗漏故事的重要情节。
三、教学目标
1.会认“箱、夸”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缝、夹”,会写“性、卷”等12 个字,正确读写“性子、布料”等15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4.发挥想象,改编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表格把握故事的前后顺序,抓住课文的核心和重点,按顺序复述故事。
难点:借助表格把握故事的前后顺序,抓住课文的核心和重点。
五、教学策略
教法: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一次对话,通过对话,读出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鲜明个性。在指导学生朗读后面几次对话时,教师由扶到放,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这个故事的有趣。
学法:借助表格来复述故事。
六、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激趣导入。
师:大家认识蜗牛和田螺吗?蜗牛和田螺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行动都很慢。
(课件出示:蜗牛和田螺图片)(表格遮罩功能)
师:所以我们说蜗牛和田螺都是——慢性子。(板书:慢性子) 师:那么与它们性格相反的是——(生回答)(板书:急性子)
(2)故事预测,推测发展。
师: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在一起,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随题识字,常识讲解。
(1)讲述历史,读准“缝”。(课件出示:缝)
师:这个字你会读吗?它是个多音字。在《寒号鸟》这篇课文里就有“岩缝” 这个词,读四声,在“裁缝”这个词中,它的本音是二声,可是由于人们的语言习惯将它读作了轻声。
“裁缝”是一种职业,是指专业从事服饰制作的人,也叫“缝衣匠”“成衣 匠”,古代叫“缝人”“缝子”“缝工”“成衣人”等。现在人们也有叫裁缝为“制衣师”的。服饰的制作一般要经过量身、选布、画线、裁剪、锁边、缝纫、钉扣、熨烙等多种工序。(课件出示)
fénɡ 缝(裁缝 缝衣 缝补 ) fènɡ 缝(细缝 门缝 缝隙)
(克隆功能)
(2)指导书写“性”字。
师:在课文题目中,慢性子的“性”是我们这篇课文里要求会写的字。
①观察象形文字。(课件出示象形字) 性
师:仔细观察“性”的象形字,古时候的“性”左边画的是心脏的形状,说明了“性”是与生俱来的。
②归类记忆。
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竖心旁的字?“性”字可以组什么词语?(生回答)
③指导书写。
怎样写才能写美观?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件出示:“性”字的笔顺动画)
【设计意图】:用科普小知识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蜗牛和田螺这两种慢性子动物引出急性子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从课文题目入手,既引导学生了解了“裁缝”这一职业的有关常识,又梳理了多音字“缝”的读音;认识“性”字,由象形文字入手,识写结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认读生字,集中识字。
师:慢性子和急性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
(1)检查自读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带拼音的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裁缝(fénɡ) 箱(xiānɡ)子 夸(kuā)奖 歪(wāi)着头 承(chénɡ)认 夹(jiá)袄袖(xiù)子 衬(chèn) 衫(shān) 负(fù)责 泄(xiè)气 手艺(yì)
(3)趣味识字。
①辨眼力:看到“货”“负”“责”,你有什么发现?(都是上下结构)
②猜字谜:吃大亏了,打一字(夸)。无人疲倦,打一字(卷)。(教师出字谜,学生猜)
③顺口溜:歪——“不正即为歪”。
④换偏旁:把“艺”字换个偏旁能变成什么字?(“回忆”的“忆”,“亿万”的“亿”)
⑤同音字辨析:(相)同(箱)子家(乡)(香)气车(厢)
(4)课件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读生字。
裁缝 箱子 夸奖 歪着头 承认 袖子 衬衫 负责 泄气 手艺2.由词到句,指导长句。
(1)师:生字会读了,那课文你会读吗 请把生字带到课文里,自由朗读课文。
(2)指名读重点自然段,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好长句子。(课件出示) a.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 夏天 春天 ……
b.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c.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①人物辨析。
师:第一个句子在读时要辨析此句是谁说的,通过通读全文,我们知道是急性子顾客说的,故要读出“急”的特点。②动作理解。
师:第二个句子中“噌”这个词应该怎么读比较好?你能带着动作读这个句子吗?
③指导断句。
师:第三个句子有点长。一般我们读长句子时,首先要注意断句,断好了句, 句子的主干和支干都清楚了,读起来就通顺了。这句话是谁说的?请你用合适的语气读出他的性格特点。
④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集中识字,继续在教学中渗透多种识字方法,使感官与思维相结合。由识字识词过渡到读句,选取了课文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句子,弄清第一个句子是急性子顾客的语言描写,第二个句子是急性子顾客的动作描写,第三个句子是慢性子裁缝的语言描写,既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好急性子顾客与慢性子裁缝的表现。
(三) 走进故事,体会个性
1.默读课文,画线批注。
(1)指导批注。
师:“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你觉得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的“慢”?请你默读课文并批注。批注就是在你画线的句子旁边,写上你最想说的话,也可以是几个词语。
(2)学生交流,教师指名朗读。
(3)继续指导批注。
师:“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你觉得哪些句子能表现出他的“急”?
(4)学生交流,教师指名朗读。2.体会重点句段,教师指导。
(1)教师指导学习方法:边读边猜。(课件出示)
①“不,”裁缝说,“就在冬天。”
②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师:读到第一句话的时候,你想说什么?你肯定以为裁缝能很快地在这个冬天把衣服做好。
读完第二句的时候,你会发现不是你想的那样。你想说什么?实际上裁缝说的冬天是明年冬天。这足足隔了一年呀!想想,这做衣服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2)对比体会。(课件出示句子)
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 春天 ……
师:顾客一共说了几句话?前三家裁缝店分别说什么时候能做好?
①教师指导读好询问的语气。
师:你能读出顾客询问的句子吗?(指名读)
教师评价:你可是个急性子顾客呀!来!再试一次。
②师:不等裁缝回答,急性子顾客就给出了选择答案:秋天,夏天,春天。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调整顺序吗?为什么?
③师: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没有按照四季的顺序排列,反而排列时间一次比一次提前。这也说明急性子顾客希望取衣服的时间越早越好。那他内心里希望什么时候来取衣服 (生交流回答)那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怎么读?
(指名读)
(3)理解“羡慕”,体会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的对话。(课件出示对话) “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别走,”裁缝把顾客叫住,“我知道您是个急性子。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
急性子顾客挺纳闷:“为什么?” “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裁缝说。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愿意把新衣服藏在箱(xiānɡ)子里。”
裁缝说:“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kuā)奖,甚至羡(xiàn)慕您呢。”
①师:为什么慢性子裁缝说自己做的活儿最适合急性子顾客呢?(生交流)
②理解“羡慕”,进行语言训练。你羡慕过什么?请你用“羡慕”说一句话。
(生交流)
③出示句子,学习句式。(课件出示)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
师:请把这句话换个说法,并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生交流) 教师出示新句子,指导学生练习。(蒙层功能)
看到狐狸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老虎不得不承认狐狸比自己威风。看到狐狸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老虎 。气温一下子降了很多,人们必须穿上棉袄。
气温一下子降了很多,人们 。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交流)
【设计意图】:课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个性鲜明,形象丰满。引导学生找出能表现出裁缝的“慢”和顾客的“急”的句子,教给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既进行了语言训练,也与课时目标相照应,更为下节课填写故事情节表格做好准备。
(四)关注旁白,分角色读
1.关注旁白,体会人物个性。
(1)找到旁白,关注修饰词。
师:课文中除了用大量的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旁白等地方也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你找到了吗?
(2)教师指导学生抓住动作和修饰词体会旁白在表现人物特点方面的辅助作用。(课件出示旁白)
①裁缝又补充一句 (选词填空课堂活动)
②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
③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
④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
⑤顾客满意地走了
⑥顾客泄气了
⑦顾客感动极了
⑧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2.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教师分别与四位同学合作读第1~6自然段、7~13自然段、14~19自然段、20
~29自然段。教师相机作出评价。
3.小组领取任务卡片,小组内合作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派代表展示朗读情况。
5.学生评价,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是让学生进入课本角色,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感悟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学生把课文读懂了,语言训练和情感体会也就落到了实处。
(五)填写表格,复述故事
1.小结课文,填写表格。
(1)小结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时可以运用抓六要素的方法,即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个故事的时间是冬天,地点是裁缝 店,人物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现在我们再来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搞清楚。
(2)合作填写表格。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表格,试着把长课文读短。(课件出示表格)(表格功能)
2.小组交流表格填写情况。教师相机指导填写重要信息。
(1)我们发现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蒙层功能)
(2)急性子顾客每天不停变化要求,他提出了哪些要求?从课文里找找,写在表格里。
(3)慢性子裁缝又是怎样回答的?简洁地填在表格里。3.教师指名汇报。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的表格填写情况,其他同学看看他有没有抓住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4.分小组,接龙讲故事。四位同学,一个人讲一个时间节点的情节。可以尝试运用分角色朗读时的语气来讲故事。
教师相机指导:当顾客听到裁缝说还没开始裁料时会说些什么,课文没有写。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顾客会说什么。
5.小组派代表上台讲故事。师生共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小学生查找、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教材里设计的“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故事”旨在培养学生提取课文信息的能 力。把长故事读短,填写表格,激发了学生提取信息的兴趣;师生的评价有利于查漏补缺,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六)改编故事,拓展延伸
1.感悟道理。
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体会。这个故事讲完后,你明白了什么?(师相机板书)
2.发挥想象。
师:情节有趣的故事才吸引人。本课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一个慢,一个急。正是这鲜明的对比,才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故事还没有结尾,你们猜猜后来怎样了?这件衣服做成了吗 如果做成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3.拓展思维,创编童话故事。
(1)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老师给你们起个头:故事发生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顾客左瞧瞧, 右瞧瞧,把店里的角角落落看了个清楚明白。他推了推眼镜,这才开口说话: “谁是裁缝呀?……”
(2)小组内自由编故事。编好了的同学可以上台讲给大家听。教师提供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慢吞吞 晃晃悠悠 急急忙忙 暴跳如雷 夸赞 负责 摇头慢条斯理 鹅行鸭步 目瞪口呆 心急如焚 服务 感动 手艺
(3)学生评价。
师:你觉得他讲得怎样?哪些地方讲得有趣?
(4)教师评比“小小故事家”。
【设计意图】:对于创作来说,想象力就是翅膀,没有想象力,创作就无从谈起。教师鼓励学生编故事,让其在编故事中发挥想象力,训练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还能让学生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感。
(七)指导书写,专项练字
1.指导写“卷、货、夹、夸、务、艺”。(汉字学科工具)
卷:上下结构,强调下面部分横折钩、竖弯钩的书写要领。
货:第四笔是竖弯钩,不是斜钩,与“贷”区别开来。
“夹、夸、务”都有撇捺,注意撇捺角度打开,舒展。
“艺”与“芝”进行比较,从而掌握“艺”的写法。
2.教师示范,强调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学生摹写。
3.同桌互评,不断改进。
【设计意图】:写字指导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写字时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无论是在写字本上还是在书本上写批注,都应强调提笔即练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