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第18题 中国近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押第18题 中国近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7 10:43:07

文档简介

押第18题 (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
中国近代化(热点)
考点分布 考情统计 命题规律 2024考题预测
近代会计 2023·辽宁卷18 1.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数据,图表等史料创设学习情境。 3.命题特点:考察学生对中华近代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远大志向 1.预测考向:近代风俗,服饰,日常生活近代化 特别留意:民族工业发展 3.重点关注:清末立宪
近代糖业 2022·辽宁卷18
1.(2023·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早期会计师人数增长缓慢,业务量有限。
1936年,会计师业务逐渐兴盛。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会计师们出版了税法解释及纳税指南一类的书籍。立信会计学校还添设所得税科,学员“大多为工商界正副经理、会计主任及其他高级职员”。会计师在工商企业的邀请下,赴各地讲解税法及会计相关问题,听者“均系中外闻人,工商巨子”。政府税务部门也聘请会计师解释税法。1937年,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者潘序伦向财政部提出对国家税法进行修改的建议。国民政府在后来修订税法之时也部分吸收会计师的意见。
——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兴起及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所起的作用。
【答案】(1)原因:西方会计机构出现;政府颁布相关章程;专业刊物与书籍的推动;政府部门的重视。
(2)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原因:根据材料“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可分析出西方会计机构出现;根据材料“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可分析出政府颁布相关章程;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专业刊物与书籍的推动;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政府部门的重视。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
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可分析出有利于经济思想的近代化。
2.(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材料二 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摘编自(日)社团法人糖业协会:《近代日本糖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糖业发展途径的相同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启示。
【答案】(1)相同:①政府积极扶持;②学习他国制糖技术;③重视甘蔗等制糖原料的供应(或原料基地建设)
(2)①中国制糖业发展成效很小;②近代以后日本制糖业发展迅速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启示:①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②技术创新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③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④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一“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材料二“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得出政府积极扶持;根据材料“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得出学习他国制糖技术;根据材料“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得出重视甘蔗等制糖原料的供应。
(2)不同结局:根据材料一“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得出中国制糖业发展成效很小;根据材料二“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得出近代以后日本制糖业发展迅速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关于启示,结合两国糖业发展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技术创新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关键;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精准解密1 历史解释-----中国近代化
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精准解密2 史料实证——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中国所译西书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所译西书简表
译书人 译书名称
李善兰(1811—1882) 《几何原本》《谈天》《重学》等
徐寿(1818—1884) 《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
华蘅芳(1833—1902) 《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
杨廷栋(1778—1950) 《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胡适(1891—1962) 《最后一课》《弑父之仇》等
——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进行简要评析。
【答案】(1)特点:译书总量显著增加;译书种类较多;科学类书籍占有突出地位。(任答两点)
(2)评析: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出现,源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于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如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以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进行“器物”变革;之后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以“思想”变革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些探索活动无一例外地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加速,从而出现了大量翻译西方书籍的活动。总之,译西书活动是时代的产物,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40-1949年(中国)。据材料一变化图译书总量呈上升趋势可得出译书总量显著增加;据材料二的书名多可得出译书种类较多;据材料一变化图译书科学类上升快可得出呈上升趋势科学类书籍占有突出地位。(任答两点)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40-1949年(中国)。评析要结合史实说明观点,对其进行积极的消极的评价。评析: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出现,源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现实,比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于此,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活动,如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以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进行“器物”变革;之后的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变革;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以“思想”变革来实现中国的富强。这些探索活动无一例外地导致了“西学东渐”的加速,从而出现了大量翻译西方书籍的活动。总之,译西书活动是时代的产物,有利于中国的工业化、近代化,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2.(2024·陕西商洛·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倾向于对达尔文的学说断章取义,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编沃尔特·白芝浩在其《物理与政治:自然选择与遗传原理应用于政治社会之思考》中大谈“斗争”在人类史中的作用,以社会冲突作为文明进步的基础。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尤其排斥对弱者即“不适者”的同情和慈善行为。约翰·D.洛克菲勒则宣称:最美的玫瑰只有除掉那些小花蕾才能够生长出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更为直白地写道:“栖息在贫民窟的酒鬼适得其所,大自然把他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搬掉,正如大自然定下了消亡的过程,把任何失败者都扫除一样。”
——摘编自侯波《达尔文进化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中的不良思潮》
材料二 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指出只有“物竞”“天择”的术语,并没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说法.其中提出了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1900年.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说:“破坏本非德也,而无如往古来今来之世界,其蒙垢积污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孙中山不仅强调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而且认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也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以使中国“凌驾全球”,把我们中国造起一个二十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来。在《建国方略》中,他还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摘编自陈绍西《进化论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激进倾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西社会进化论思想各自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答案】(1)相同之处:将生物进化思想引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强调社会竞争的作用。
不同之处:西方进化论思想反对政府于预,具有弱肉强食的倾;近代中国重视学习西方文明;强调救亡图存。
原因:西方:西方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重视社会竞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外进行殖民争夺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明的传人;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亡图存的途径。
(2)影响: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加快了革命运动的兴起;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增进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解析】(1)本题为对比、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第一小问异同: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可知将生物进化思想引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强调社会竞争的作用。 不同之处:根据材料“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可知西方进化论思想反对政府于预,具有弱肉强食的倾;根据材料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近代中国重视学习西方文明;根据材料“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可知强调救亡图存。
第二小问原因:西方: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发展特征可知西方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重视社会竞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对外进行殖民争夺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特征可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明的传人;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亡图存的途径。
(2)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影响:结合梁启超和严复等人对进化论思想的论述可知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结合孙中山对进化论思想的论述可知加快了革命运动的兴起;结合思想解放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可知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增进了近代中国对现代化建设的探索。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1)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
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3取1)
(2)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封建制度危机);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西学东渐);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救亡图存的需要);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的反思和探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5取4)
【解析】(1)本题属于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近代。
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为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可知王韬主张君民共治;据材料二“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可知孙中山主张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
第二小问相同,根据材料一“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和材料二“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可知,王韬和孙中山都重视民权;根据材料一“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和材料二“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可知,两者都吸收传统民本思想;从两者思想主张来源来看,两者都接受西方民主思想。
(2)本题属于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近代。
根据所学可知,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是大势所趋,时代潮流所致,内外因素综合的结果:从制度层面看,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从思想传播来看,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从时代特征看,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从主观因素看,民主思想的传播离不开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从经济层面来看,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优先股制度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英国。由于当时英国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以及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许多大型工程由于资金匮乏不得不中途停顿,优先股便在铁路公司中应运而生了。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19世纪30年代,美国几家在马里兰修建铁路和运河的公司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马里兰州政府考虑到铁路建成的巨大利润,在1836年通过的法案中同意向其注资,但要求在三年后保证每年6%的股息,且股息支付顺序位于普通股之前。此后美国优先股制度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在采掘、冶金、纺织等行业亦被广泛采用。当时的优先股一般享有议决权,但1870年俄亥俄州颁布法律规定优先股不得享有议决权之后,优先股的议决权逐步被舍弃,现代意义上的优先股逐步成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材料二 清政府以新式企业从国家政府手中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为依据,要求企业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报效。这种情况在洋务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中比较普遍,报效成为这类企业盈余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如1882年电报局转为官督商办,议定从当年五月起,缴还官本银六万两,以后在五年内分期续缴银二万两,免计利息,其余垫款约九万八千余两,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的洋务、军务电报作为头等官报,将其应收的电报费陆续抵缴,此项抵缴完毕后,头等官报也不收电报费,作为电报局对清政府的报效。
——摘编自严亚明《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外商在华企业(至少在特种股票发行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近代数百年来形成的成熟企业制度。而华商企业的企业制度则借鉴西方并融合了传统的投融资理念,且只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在近代中国的大部分时期内,外商在华企业在税收(如厘金)、融资(如股票溢价)、法律(如租界)等方面拥有诸多特权,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又进一步迟滞了华商企业制度演进的进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优先股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公司“报效”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美与中国企业分配制度得到的启示。
【答案】(1)特征: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采用范围广泛;逐步规范。(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近代金融和企业制度的发展。(任答三点即可)
(2)特点:“报效”成为清政府盘剥新式企业的形式:“报效”形式多样。
影响:制约了新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促进了反清力量的壮大。
(3)启示:科学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要适度;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促进新式企业健康发展。(答三点)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英国)。特征:据材料“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可知,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据材料“此后美国优先股制度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在采掘、冶金、纺织等行业亦被广泛采用”可知,采用范围广泛;据材料“但1870年俄亥俄州颁布法律规定优先股不得享有议决权之后,优先股的议决权逐步被舍弃,现代意义上的优先股逐步成型”可知,逐步规范。
原因:据材料“19世纪前期的英国。由于当时英国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可知,此时期英国正在开展工业革命,加上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据材料“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可知,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近代金融和企业制度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特点:据材料“这种情况在洋务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中比较普遍,报效成为这类企业盈余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可知,“报效”成为清政府盘剥新式企业的形式;据材料“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可知,“报效”形式多样。
影响:据材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的洋务、军务电报作为头等官报,将其应收的电报费陆续抵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制约了新式企业的发展;不利于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公司的“报效”制度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反清力量的壮大。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英国)。启示:据材料“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可知,科学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反映了科学合理的企业分配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利于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清政府对新式企业干预过多,不利于近代企业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要适度;据材料“外商在华企业在税收(如厘金)、融资(如股票溢价)、法律(如租界)等方面拥有诸多特权,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又进一步迟滞了华商企业制度演进的进程”可知,外商阻碍中国近代化,这反映了只有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促进新式企业健康发展。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李鸿章(1823~1901),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
通过对与其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李鸿章。下表是近现代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 《中国轮船招商局》(《申报》第2版1872年11月29日)
史料3 《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同治元年(1861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史料4 《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1908年
史料5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6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1)阅读材料,将上表中的文献史料分类,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答案】(1)分类与价值史料1、5、6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档案与文书,是最原始、可靠、权威性的记录,史料价值最高。可用于研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崛起;研究李鸿章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作用。
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报刊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情况。
史料3、4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文集与书信,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可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在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活动。
(任答两类即可,只要按史料类型分类可酌情给分,未按史料类型分类不给分)
(文献史料的分类:史书;档案与文书;文集、笔记、书信与日记;地方史志;报刊;碑铭与简牍;族谱、契约、账簿)
(2)阐释:李鸿章社会形象是晚清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清朝晚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李鸿章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积极筹划海防建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封建士大夫,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具有阶级局限性。总之,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要历史人物,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以维护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为己任,具有落后性。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分类与价值:据材料信息可知,《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是奏报和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都属于档案,这三个都是史料价值较高的一手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档案史料是最原始、可靠、权威性的记录,史料价值最高。根据《钦定剿平粤匪方略》《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可知,可用于研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崛起;研究李鸿章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作用。
据材料信息“《申报》第2版1872年11月29日”可知,史料2为报刊的报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刊的报道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据材料“《中国轮船招商局》”可知,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情况。
据材料“《李文忠公朋僚函稿》”“《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1908年”可知,史料3、4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文集与书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集书信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可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在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活动。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综合材料信息可知,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上有多重形象。在阐述时候,可以结合李鸿章生活的时代背景、李鸿章的主要功绩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李鸿章社会形象是晚清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清朝晚期,清政府统治腐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李鸿章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积极筹划海防建设,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作为封建士大夫,他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具有阶级局限性。总之,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要历史人物,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时代和阶级局限,以维护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为己任,具有落后性。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沿海数千里敌船处处可到,若处处设防,以全力散布于甚大之地面,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只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自奉天至广东,沿海袤延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矣。……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需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但不可转托洋商误买旧船,徒糜巨款。访闻兵船与铁甲船以英国最精,……应拣派明于制造、略知兵事之员……亲赴各厂考究何等船制最为坚致灵捷,并宜于中国水道者,与其议价定造。……如丁汝昌所称,北、东、南洋各设大兵轮船六号,根拨轮船十号,合共四十八号,自属不可再少。……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口外;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皆水深数丈,可以停泊。一处有事,六船联络,专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船附丽之,声势较壮。
——摘编自《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1875年)
(1)概括《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中体现的海防主张。
(2)《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中的海防思想是否合理?综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重视口岸防守,以陆制海;陆上炮台与海上舰队联合防御;大力引进新式船舰;主张分区设防,重点防御。
(2)有一定的合理性:《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是在中国实力较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出的发展海防的思想,从其具体开展的措施来看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推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且在思想上已经初步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近代海防观念的形成,同时结合清朝的具体国情,中国海疆广阔,国力有限,重点防御比较适合中国,且京畿地区和长江一带关系着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选择的地点较为适合。故而,可以说《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1)“若处处设防,以全力散布于甚大之地面,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只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可得出加强重点地区的防御,以陆制海;“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矣”,可得出陆上炮台与海上舰队联合防御;“今急欲成军,需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但不可转托洋商误买旧船,徒糜巨款。访闻兵船与铁甲船以英国最精,……应拣派明于制造、言之有理即可。知兵事之员,……赴各厂考究何等船制最为坚致灵捷,并宜于中国水道者,与其议价定造”,可得出大力引进新式船舰;“如丁汝昌所称,北、东、南洋各设大兵轮船六号,根拨轮船十号,合共四十八号,自属不可再少。……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口外;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皆水深数丈,可以停泊。一处有事,六船联络,专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船附丽之,声势较壮”,可得出分区设防,重点防御。
(2)李鸿章的思想具有一定合理性,可从历史、实践以及对社会进程的影响角度思考,如:是在中国实力较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出的发展海防的思想,从其具体开展的措施来看有利于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推动了晚清军事近代化进程。且在思想上已经初步意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近代海防观念的形成,同时结合清朝的具体国情,中国海疆广阔,国力有限,重点防御比较适合中国,且京畿地区和长江一带关系着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选择的地点较为适合。故而,可以说《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材料二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治边政策转变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对中国出路所作的探索。
【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传统中国的领土观念受巨大冲击,近代民族国家观念逐步形成。
(2)探索:李鸿章: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康有为:《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等,以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制度,出任临时大总统,创建了中华民国。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背景:根据材料一“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传统中国的领土观念受巨大冲击,近代民族国家观念逐步形成。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探索:根据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李鸿章: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康有为:《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发展资本主义等,以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为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制度,出任临时大总统,创建了中华民国。
8.(2024·青海西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
——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材料二 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书写“世界史”的特点及书写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传播基督教的需要;为殖民扩张和对外贸易搜集情报;中国地大物博,国力孱弱为西方开拓提供可乘之机;列强对华侵略加深,便利了西人对华的考察和历史书写。演进特点:内容上,从关注边疆和通商口岸到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关注;路径上,从“中华文明西源说”“到视中国为独立的文明单位”。
(2)特点:官僚士大夫是书写历史的主体;以救亡图存为宗旨;侧重于记载政治、经济和科技。意义:提升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激发救亡图存的意识;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助推晚清的近代化进程;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推动了西学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对今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国家意志;时代背景;创作者的主观因素;文化传统。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书写背景,根据材料中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国国力孱弱为西方开拓提供可乘之机;根据材料一中“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可知,这是传播基督教的需要;根据材料一中“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可知,列强对华侵略加深,便利了西人对华的考察和历史书写。综上可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第二小问演进特点,根据材料“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与“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等可知,从关注边强和通商口岸到对中国社会的全面关注;再根据材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可知,西方书写从“中华文明西源说“到视中国为独立的文明单位。
(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可知,官僚士大夫是书写历史的主体;根据材料二中“鼓吹变法自强”可知,书写历史以救亡图存为宗旨;根据材料二中“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可知,侧重于记载政治、经济和科技等。综上可知,中国书写世界历史的不同之处。第二小问书写活动的意义,本小问主要根据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分析。根据“救亡图存色彩”可知,在社会上,提升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激发救亡图存的意识;从书写内容可知,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助推晚清的近代化进程;结合近代思想的发展的知识可知,开阔了国人的视野,推动了西学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在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可知,对今人研究晚清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综合以上,可知中国书写世界史的意义。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记载的历史的时代背景,国家意志,创作者的主观因素,文化传统等角度进行思考与作答。由材料一的内容可知,西方人书写中国历史收到当时的时代特色以及各自国家的国家意志影响,而材料二中的主要内容,也体现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特色。这说明历史书写会受时代背景与国家意志的影响。在分析材料二,根据材料二“鼓吹变法自强”,表现除了创作者自身的主观意愿,而再根据材料二中的“制夷”与“史学经世”观念,可知历史书写中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著作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为国家意志、时代背景、创作者的主观因素、文化传统等。
9.(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民族主义是王夫之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忠于割据之主是一人之义;忠于天下之主是一时之义;维护民族利益则是古今通义。若一时之义与古今通义相冲突,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
——摘编自陈仁鹏《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蚕食传统文化的阵地。这种文化侵略行为,使向来有着文化优越感的封建士大夫们尤为反感。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正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心声,他用维护“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的文化民族主义来口诛笔伐,以图匡正秩序尊卑。
——摘编自文瑶、潘新辉《王夫之民族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又应该是超越民族的、打开世界视野,从世界历史意义来理解中国……于是共产主义成为中国达致普世民族主义的必要精神介质,进一步,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
——摘编自施展《枢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时代的思想特征及其政治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汉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普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答案】(1)思想特征:材料-:儒家思想焕发生机
材料二中外文化的碰撞
材料三救亡图存。
政治背景:材料-:明清易代;满汉矛盾尖锐;材料二西方列强入侵;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三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
(2)“汉民族主义"内涵:维护华夷之辨,反对满清统治。
意义:推动了抗清运动;影响了近代的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内涵:反对西方文化侵略,维护中华道统。
意义:有利于抵御外侮;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普世民族主义"内涵:民族团结平等;反对帝国主义。
意义: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鼓舞世界其他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思想特征:材料一:据材料“忠于天下之主是一时之义;维护民族利益则是古今通义。若一时之义与古今通义相冲突,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体现了儒家思想焕发生机。
材料二:据材料“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蚕食传统文化的阵地”可知,中外文化的碰撞。
材料三:据材料“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可知,救亡图存。
政治背景:材料一: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易代和满汉矛盾尖锐推动了王夫之民族思想的发展;材料二:据材料“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正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心声”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即西方列强入侵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材料三:据材料“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可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汉民族主义"内涵:据材料“汉民族主义是王夫之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及所学明清易代知识可知,维护华夷之辨,反对满清统治。
意义: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时期,王夫之的思想推动了抗清运动;据材料“王夫之民族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可知,影响了近代的民族主义。
“文化民族主义"内涵:据材料“用维护‘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的文化民族主义来口诛笔伐,以图匡正秩序尊卑”可知,反对西方文化侵略,维护中华道统。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曾国藩的主张有利于抵御外侮;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普世民族主义"内涵:据材料“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可知,民族团结平等;反对帝国主义。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背景下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抗日战争相结合,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鼓舞世界其他地区民族解放运动。
10.(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指出“寻常幼帝之位,母后临朝,犹为六经所不取,况今日之实为篡逆乎”,并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此后,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
——据贾小叶《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以“康党”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等人宣传策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人调整宣传策略的原因。
【答案】(1)变化:从政变之初塑造“逆后”形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象;从政变之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
(2)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原有宣传未能赢得朝野舆论支持;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未果;顽固派势力强大。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可得出从政变之初塑造“逆后”形象,转变为调和两宫、塑造“贼臣”形象;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可得出从政变之初求助于列强干涉,转变为呼吁慈禧归政光绪。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并结合所学可知,光绪帝并未被废,原有宣传失去依据;根据材料“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可得出原有宣传未能赢得朝野舆论支持;根据材料“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可得出民族危机加剧,求助列强未果;结合所学可知,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力量强大。
11.(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兴女学解放运动”。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1906年,清政府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比男子修业期限各缩短一年,同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学制。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
从1905年起,湖南、奉天、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继选派官费女子留学日本、美国,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
——摘编自段敏利《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摘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说明应如何看待近代女性教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界塑造的新中国女司机形象的意义。
【答案】(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西学东渐和思想解放的深入;政府的重视;有识之士的倡导。(任答两点即可)
看法: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素养和社会地位;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未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任答两点即可)
(2)意义: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谱写了男女平等的新篇章,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体现出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近代(中国)。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近代女性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一“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可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一“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 ,可得出救亡图存运动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学东渐和思想解放的深入;根据材料一“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可得出政府的重视;根据材料一“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可得出有识之士的倡导。
第二小问看法:依据材料一“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可知女性教育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依据材料一“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可知女性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素养和社会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性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缩影;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女性教育的发展未能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建国初期(中国)。意义:根据材料二“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谱写了男女平等的新篇章,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风尚;根据材料二“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可得出体现出女性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
12.(2024·湖南衡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 籍贯 出生年份 身份 教育背景
黄遵宪 广东嘉应 1848年 湖南按察使、创始人 举人
汪康年 浙江钱塘 1860年 《时务报》经理 进士
梁启超 广东新会 1873年 主编 康有为弟子,举人
章炳麟 浙江余杭 1869年 编辑(曾任主笔) 杭州诂经精舍受业8年
严复 福建侯官 1854年 撰稿人、资助者、俄文馆总办 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汪大钧 浙江钱塘 1862年 撰稿人、曾任广东候补道 副贡生,汪康年堂弟
韩文举 广东番禺 1864年 撰稿人 康有为弟子,监生
谭嗣同 湖南浏阳 1865年 撰稿人 拜欧阳中鹄等为师,同时自学西学
材料二 表2《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 籍贯 出生年份 身份 教育背景
陈独秀 安徽怀宁 1879年 《新青年》创始人、北大文科学长 秀才、“求是学堂”、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李大钊 河北乐亭 1889年 撰稿、北大教授 永平府中学、北洋法政学校、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胡适 安徽绩溪 1891年 撰稿、北大教授 上海梅溪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留学美国
易白沙 湖南长沙 1886年 撰稿 少通儒家五经,常年安徽任教,有革命经历
刘半农 江苏江阴 1891年 撰稿、北大教授 常州府中学、有革命经历
钱玄同 浙江吴兴 1887年 撰稿、北大教授 上海南洋公学、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吴虞 四川成都 1872年 撰稿、北大教授 20岁之前习传统之学,留学日本、有革命主张
鲁迅 浙江绍兴 1881年 撰稿、北大兼职讲师 矿务铁路学堂、留学日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清华《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以〈时务报〉〈新民丛报〉与〈新青年〉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时务报》《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时务报》到《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变化所体现的时代变迁。
【答案】(1)《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特点:地域来源大多以广东、浙江两省为主;大多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大多取得科举功名;个别有留学经历,一定程度上受西学影响;师承、同门关系明显。
《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特点:编创人员涉及的地域广;获得功名的人极少;大都有留学经历,深受西学影响;同事关系明显;有独立职业,如教师;以北大为主要阵地;大都有革命经历,参加了辛亥革命。
(2)时代变迁: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及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主富强成为时代主题。《时务报》的编创人员主要出生于1850—1860年间,他们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教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曾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传统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意图救亡图存,但对西方思想文化认识不足,传统因素仍占据主要地位。鼓吹变法维新时,多有借助传统儒学。《新青年》的编创人员主要出生于1880—1890年间,求学时期适逢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西学传入加深,思想不断解放;教育体制和选官制度深刻变革,新式大、中、小学堂出现,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大多接受新式教育;毕业后留学海外的占多数,对西方文化有比较完整的、直接的认知,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更深入。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普遍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特点:由材料“籍贯”可得出地域来源大多以广东、浙江两省为主;由材料“教育背景”“举人、进士、康有为弟子,举人”可得出大多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大多取得科举功名;师承、同门关系明显;由材料“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拜欧阳中鹄等为师,同时自学西学”可得出个别有留学经历,一定程度上受西学影响。《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特点:由材料“籍贯”可得出编创人员涉及的地域广;由材料“教育背景”可得出获得功名的人极少;由材料“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永平府中学、北洋法政学校、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上海梅溪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留学美国”“矿务铁路学堂、留学日本”及所学可得出大都有留学经历,深受西学影响;大都有革命经历,参加了辛亥革命;由材料“身份、北大文科学长、北大教授、北大兼职讲师”及所学可得出同事关系明显;有独立职业,如教师;以北大为主要阵地。
(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述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设问是阐述从《时务报》到《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变化所体现的时代变迁。首先,由材料“《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以〈时务报〉〈新民丛报〉与〈新青年〉为中心》”及所学可知,时代变迁: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及北洋军阀政府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主富强成为时代主题。其次,由材料“《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及所学可知,《时务报》的编创人员主要出生于1850—1860年间,他们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教育,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曾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传统知识分子学习西方,意图救亡图存,但对西方思想文化认识不足,传统因素仍占据主要地位。鼓吹变法维新时,多有借助传统儒学。由材料“《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及所学可知,《新青年》的编创人员主要出生于1880—1890年间,求学时期适逢戊戌维新、清末新政,西学传入加深,思想不断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育体制和选官制度深刻变革,新式大、中、小学堂出现,科举制度被废除,他们大多接受新式教育;毕业后留学海外的占多数,对西方文化有比较完整的、直接的认知,接受西方现代思想更深入。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们普遍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全面西化。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3.(2024·甘肃定西·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在儒生明确意识到理学和心学的缺陷时,吸收外部思想资源就成为必要,格致之学由此勃兴,成为广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载体。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被译作“格致”,正可作为其标志。从1902年起,中国出现了一股放弃“格致”而改用“科学”的潮流。下图所示为1894年至1915年报刊言论中“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和“科学”的使用次数。
——摘编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材料二 在1901—1902年出版的严复译作《原富》一书中,开始出现了“格致”“格物”和“科学”三词并用的现象。对这三个概念的分别使用,体现了严复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认识:“格致”和“格物”主要指代物理、化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而“科学”则指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门理论学科。严复在为《群学肆言》作序时,就提出了“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这表明他主张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严复还认为政治学也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
——摘编自郑军《从“格致”到“科学”——近代国人科学观的演进》
材料三 中国人对“科学”所作的最早的权威性界说,见之于任鸿隽的文章。1915年,他在《科学》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科学者,智识而有统系之大命。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智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至此,科学在中国,终于被确定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学问;而科学的地位,也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被安放在神圣的学术殿堂里了。
——摘编自李双璧《从“格致”到“科学”:中国近代科技观的演变轨迹》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以来报刊言论中“科学”相对于“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科学观演进的影响。
【答案】(1)变化:20世纪以来报刊言论中“科学”相对于“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逐渐增多。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科学的传入;清末新政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先进人士的倡导等。
(2)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有助于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传统儒家正统地位;有利于挽救民族危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科学理性观念;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解析】(1)本题是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20世纪以来的中国。第一小问变化,根据图片观察可知,20世纪以来报刊言论中“科学”相对于“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逐渐增多。第二小问原因,根据20世纪中国的时空背景及所学知识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分析,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外部因素方面,西方科学的传入;政治方面,清末新政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以及主观因素方面,先进人士的倡导等。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二“而‘科学’则指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门理论学科。”“这表明他主张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严复还认为政治学也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可得出拓展了科学研究领域,有助于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根据材料三“而科学的地位,也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可得出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传统儒家正统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利于挽救民族危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科学理性观念,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1941年,钱穆在一次演讲中强调:“中国医学……从人身生理学上发明演进。而西方医学,则从人体物理学上发明演进。彼此大不同,但究竞同是一科学.……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
——摘编自《独秀文存》《钱穆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陈独秀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文化意义及重要启示。
【答案】(1)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之下,陈独秀认为医学不如科学对人的解放大,医学只是改造人的身体结构
(2)意义:有利于推动西医在中国传播,拓展了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持。启示:在学习西方新科学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解析】(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得出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陈独秀认为医学不如科学对人的解放大,医学只是改造人的身体结构。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得出有利于推动西医在中国传播,拓展了医学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持。第二问,根据材料“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得出在学习西方新科学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
15.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自西周时期首创的“六礼”,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潘文波《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之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篆。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忘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要关系的变化。
—摘编自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虽有光荣的头衔,却缺少支撑门面的钱财,他们明显地感受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于是,贵族也十分渴望得到工商阶级的扶持,来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亏空。这种需求和“暴发户”(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需要极易一拍即合,形成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方式是联姻,联姻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贵族们获得了财富,从而能更神气地保持贵族的风度和体面;“暴发户”则使子孙们获得了光聚的血统,从而在上流社会中挣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婚姻观与中国古代婚姻观的最大差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姻的婚姻观。
(4)综上,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婚姻观的认识。
【答案】(1)特点:受封建礼制影响;婚姻主体缺乏自主权;忽视子女意愿,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婚姻礼仪繁琐;影响深远。
原因:深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受专制集权体制影响;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古代文化的传承性。
(2)差异:婚姻自主权利的变化;婚姻观念的变化,包括婚姻的目的、媒介、婚姻决定权、择偶标准、夫妻关系的变化等。
(3)贵族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姻的婚姻观的形成是因为英国实现了社会转型,建立了资本主主义政治制度,贵族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下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得到提升但政治地位有待提升,二者婚姻的结合符合共同利益需求。实质上是贵族还占有一定地位,资产阶级的实力有待提升,同时传统思想仍然影响民众的婚姻观,反映社会演变是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的。
(4)婚姻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得出受封建礼制影响;根据材料“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可得出婚姻主体缺乏自主权;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可得出忽视子女意愿,以传宗接代为目的;根据材料“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可得出婚姻礼仪繁琐;根据材料“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可得出影响深远。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深受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受专制集权体制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化的传承性也会影响婚姻的发展。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中国。差异:根据材料“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可得出婚姻自主权利的变化;根据材料“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可得出婚姻观念的变化,包括婚姻的目的、媒介、婚姻决定权、择偶标准、夫妻关系的变化等。
(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9世纪的英国。可结合婚姻观的内容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和分析,如:贵族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联姻的婚姻观的形成是因为英国实现了社会转型,建立了资本主主义政治制度,贵族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下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实力得到提升但政治地位有待提升,二者婚姻的结合符合共同利益需求。实质上是贵族还占有一定地位,资产阶级的实力有待提升,同时传统思想仍然影响民众的婚姻观,反映社会演变是需要长时间的过程的。
(4)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至近代的世界。认识:可从婚姻观形成和变化的原因角度进行分析,如:婚姻受特定社会环境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社会变革。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时期批判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即以个人主义批判礼教之宗法主义家族伦理。陈独秀倡言“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中国伦理变革,应“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李大钊也将家族制度归为摧折个性的“万恶之源”。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旧伦理束缚和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家庭结构与功能逐渐“小型化”:其一指家庭结构、规模逐渐由繁变简、由大变小;其二指家庭职能逐渐由多变少。 由此引起了夫妻、亲子等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大变化。家庭关系的轴心已由亲子关系转移到夫妻关系,家庭的关注重心开始由长者下沉到年轻人和儿童身上。
——摘编自赵庆杰、王利华《近现代中国社会家庭的伦理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原因。
【答案】(1)特点:由传统家族本位到构建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家庭关系轴心由亲子转移到夫妻;家庭关注重心由长者转移到年轻人和儿童。(言之成理即可)
(2)原因: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对传统伦理的批判和对个人本位主义的倡导;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婚姻法》颁布;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家庭结构与功能逐渐小型化。(答四点)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中国伦理变革,应“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李大钊也将家族制度归为摧折个性的“万恶之源”。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旧伦理束缚和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可得出由传统家族本位到构建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据材料“家庭关系的轴心已由亲子关系转移到夫妻关系”可得出家庭关系轴心由亲子转移到夫妻;据材料“家庭的关注重心开始由长者下沉到年轻人和儿童身上。”可得出家庭关注重心由长者转移到年轻人和儿童。(言之成理即可)
(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时期(中国)。原因:据材料“陈独秀倡言“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可知陈独秀倡导了新文化运动,由此得出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对传统伦理的批判和对个人本位主义的倡导;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旧伦理束缚和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可得出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据材料“《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婚姻法》颁布;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时间可知是改革开放后,由此得出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家庭结构与功能逐渐小型化。(答四点)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答案】(1)特点:具有实用性的特点,适应生产生活实践的需要;服饰文化多元化(南北服饰文化和民族交融)。
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民族交融的影响;统治者改革政策的推动;汉族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相互碰撞。(任答两点即可)
(2)影响: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观念)的变迁,引领了时尚潮流;有利于女性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提升,淡化社会等级观念;促进文化由保守逐渐向开放转型,向近代化转型。
(3)趋势:注重人性的解放、现世的享乐主义;由单个中心向多地区转变,样式风格多样化;逐渐注重实用性。
(4)认识:服饰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存在的反映。服饰文化的变迁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时代的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服饰文化的特点:根据材料“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可以得出具有实用性和适应日常生活的需求;根据材料“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知南北服饰文化和民族交融。
背景:根据材料“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可知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动;根据材料“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族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相互碰撞;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民族交融的影响。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可知推动了社会生活观念的变迁,引领了时尚潮流;根据材料“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可知有利于女性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提升,淡化社会等级观念;根据材料“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可知促进文化由保守逐渐向开放转型,向近代化转型。
(3)本题是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可知注重人性的解放、现世的享乐主义;根据“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可知由单个中心向多地区转变,样式风格多样化;根据“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可知逐渐注重实用性。
(4)本题是认识、启示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近代中国和世界。根据不同时期服饰的变迁和特点,结合唯物史观进行回答,服饰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存在的反映。服饰文化的变迁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时代的创新。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国电影萌芽。在照搬和模仿西方电影的同时,中国早期著名电影人郑正秋开始把中国传统的“载道”“教化”思想观念带入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应如何定位并确定发展方向,是具有先进理念的电影人普遍思考的问题。在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讲义中,周剑云和汪煦昌明确提出“影戏之使命”有以下几点:“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惧外”“媚外”,是因为所看到的电影尽是表现外国生活的美好,而表现中国人的则尽是些野蛮、腐败、卑鄙、龌龊内容。他们从电影人自身的使命出发,将电影视为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利器,要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争得国际平等地位。
——摘编自李少白《中国电影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国家文化宣传部门引进外国影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独占49%。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具体表述为电影的“民族形式探索”,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雏注入镜头语言和形式结构之中,因而产生了《林则徐》《林家铺子》《枯木逢春》《小兵张嘎》《早春二月》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此后,林年同总结出中国电影独特的“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理论,这无疑打破了世界电影长期存在的“长镜头”和“蒙太奇”理论界限,对世界电影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尹红《新中国电影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电影理论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业的发展不同于近代电影之处。
【答案】(1)特征:具有文化自觉意识;体现爱国担当精神;多元价值并存;深受传统思想熏陶。
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西方电影技术的传入。
(2)不同之处: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大量引进苏联电影;积极探索民族电影形式;歌颂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大量涌现。
【解析】(1)本题是特点、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民初的中国。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中国电影应如何定位并确定发展方向,是有文化担当的电影人普遍思考的问题”可得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根据材料“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可得出深受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熏陶;根据材料“电影人自身使命出发,将电影视为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利器,要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争得国际平等地位。”可得出体现爱国担当意识;多元价值并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清末民初”“在照搬和模仿西方电影的同时”“具有先进理念的电影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西方电影技术的传入等方面说明。
(2)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国家文化宣传部门引进外国影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独占49%。”及所学可得出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大量引进苏联电影;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具体表述为电影的‘民族形式探索’,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雏注入镜头语言和形式结构之中,因而产生了《林则徐》《林家铺子》《枯木逢春》《小兵张嘎》《早春二月》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及所学可得出积极探索民族电影形式;歌颂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大量涌现。押第18题 (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
中国近代化(热点)
考点分布 考情统计 命题规律 2024考题预测
近代会计 2023·辽宁卷18 1.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情境设计:多利用文献,数据,图表等史料创设学习情境。 3.命题特点:考察学生对中华近代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振兴远大志向 1.预测考向:近代风俗,服饰,日常生活近代化 特别留意:民族工业发展 3.重点关注:清末立宪
近代糖业 2022·辽宁卷18
1.(2023·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会计机构出现在上海等城市的租界内,主要服务于外商。1918年,北京政府颁布《会计师暂行章程》,中国近代职业会计师的制度开始建立。早期会计师人数增长缓慢,业务量有限。
1936年,会计师业务逐渐兴盛。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了《立信月报》等专业刊物,并刊发大量文章。会计师们出版了税法解释及纳税指南一类的书籍。立信会计学校还添设所得税科,学员“大多为工商界正副经理、会计主任及其他高级职员”。会计师在工商企业的邀请下,赴各地讲解税法及会计相关问题,听者“均系中外闻人,工商巨子”。政府税务部门也聘请会计师解释税法。1937年,立信会计事务所创办者潘序伦向财政部提出对国家税法进行修改的建议。国民政府在后来修订税法之时也部分吸收会计师的意见。
——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兴起及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会计师行业所起的作用。
2.(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糖业由盛转衰,清政府着意扶植糖业发展,同洋糖进行抗争。1898年,户部建议江西等“种蔗之地,广植丰收,购机制造,则岁增之利无算”。1909年,四川总督赵尔巽派人赴日本考察新法制糖,预备回国后正式成立公司,后因辛亥革命爆发而罢。1929年,中国企业家发起国糖保护运动,国民政府给予这些企业家经营特权,并修改关税,保护原料糖进口。然而,由于时局动荡、国力不济等原因,中国糖业发展始终成效甚微。
——摘编自赵国壮:《东亚糖业史研究》
材料二 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多次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制糖技术。明治初年,又从福建引入优良甘蔗品种。1895年,日本侵占中国的糖品生产基地台湾,以之为基础,加快制糖业发展。1906年,政府设立负责糖业调查、补助等事宜的糖业改良事务局。日本糖品产量增长了3倍以上。与此同时,日糖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
——摘编自(日)社团法人糖业协会:《近代日本糖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日两国糖业发展途径的相同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日两国糖业发展的不同结局及其启示。
精准解密1 历史解释-----中国近代化
含义:是指中国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精准解密2 史料实证——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务运动侧重学习西方技术;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侧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侧重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特点:从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中国所译西书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所译西书简表
译书人 译书名称
李善兰(1811—1882) 《几何原本》《谈天》《重学》等
徐寿(1818—1884) 《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
华蘅芳(1833—1902) 《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
杨廷栋(1778—1950) 《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胡适(1891—1962) 《最后一课》《弑父之仇》等
——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进行简要评析。
2.(2024·陕西商洛·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业化浪潮中,人们倾向于对达尔文的学说断章取义,其中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竞争关系。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主编沃尔特·白芝浩在其《物理与政治:自然选择与遗传原理应用于政治社会之思考》中大谈“斗争”在人类史中的作用,以社会冲突作为文明进步的基础。机械社会达尔文主义反对外部力量(如政府)对社会的干预.尤其排斥对弱者即“不适者”的同情和慈善行为。约翰·D.洛克菲勒则宣称:最美的玫瑰只有除掉那些小花蕾才能够生长出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威廉·萨姆纳更为直白地写道:“栖息在贫民窟的酒鬼适得其所,大自然把他作为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搬掉,正如大自然定下了消亡的过程,把任何失败者都扫除一样。”
——摘编自侯波《达尔文进化论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中的不良思潮》
材料二 严复在《天演论》一书中指出只有“物竞”“天择”的术语,并没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说法.其中提出了通过天演之学可以认识西方各国的进步。1900年.梁启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一文中说:“破坏本非德也,而无如往古来今来之世界,其蒙垢积污之时常多,非时时摧陷廓清之,则不足以进步……故破坏之药,遂成为今日第一要件,遂成为今日第一美德。”孙中山不仅强调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而且认为在中国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也要“取法西人的文明而用之,亦不难转弱为强,易旧为新”,以使中国“凌驾全球”,把我们中国造起一个二十世纪头等的共和国来。在《建国方略》中,他还说:“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必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摘编自陈绍西《进化论与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激进倾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方流行的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异同,并分析中西社会进化论思想各自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进化论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无以乱,外可无以悔……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优先股制度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英国。由于当时英国铁路和运河建设对资金的巨量需求,以及政府对公司债券融资的比例限制,许多大型工程由于资金匮乏不得不中途停顿,优先股便在铁路公司中应运而生了。当时的优先股既享有事先约定的固定收益、又可同普通股一起参与股息分配。19世纪30年代,美国几家在马里兰修建铁路和运河的公司因为资金短缺不得不向当地政府求助。马里兰州政府考虑到铁路建成的巨大利润,在1836年通过的法案中同意向其注资,但要求在三年后保证每年6%的股息,且股息支付顺序位于普通股之前。此后美国优先股制度不仅在基础设施领域,而且在采掘、冶金、纺织等行业亦被广泛采用。当时的优先股一般享有议决权,但1870年俄亥俄州颁布法律规定优先股不得享有议决权之后,优先股的议决权逐步被舍弃,现代意义上的优先股逐步成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材料二 清政府以新式企业从国家政府手中得到了经济上的实惠为依据,要求企业向其提供各种形式的报效。这种情况在洋务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中比较普遍,报效成为这类企业盈余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企业直接在章程中写明报效的条款,有的则奉命提供无偿服务,有的则被要求承担一部分社会职能。如1882年电报局转为官督商办,议定从当年五月起,缴还官本银六万两,以后在五年内分期续缴银二万两,免计利息,其余垫款约九万八千余两,则以军机处、总理衙门、各省督抚及出使大臣的洋务、军务电报作为头等官报,将其应收的电报费陆续抵缴,此项抵缴完毕后,头等官报也不收电报费,作为电报局对清政府的报效。
——摘编自严亚明《晚清企业制度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外商在华企业(至少在特种股票发行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近代数百年来形成的成熟企业制度。而华商企业的企业制度则借鉴西方并融合了传统的投融资理念,且只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同时在近代中国的大部分时期内,外商在华企业在税收(如厘金)、融资(如股票溢价)、法律(如租界)等方面拥有诸多特权,而这种地位上的不平等又进一步迟滞了华商企业制度演进的进程。
——摘编自郭岩伟《近代中国中外企业制度对比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优先股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分析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公司“报效”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近代英美与中国企业分配制度得到的启示。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李鸿章(1823~1901),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
通过对与其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李鸿章。下表是近现代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 《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 《中国轮船招商局》(《申报》第2版1872年11月29日)
史料3 《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同治元年(1861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史料4 《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1908年
史料5 《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6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1)阅读材料,将上表中的文献史料分类,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沿海数千里敌船处处可到,若处处设防,以全力散布于甚大之地面,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只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自奉天至广东,沿海袤延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最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矣。……是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需在外国定造为省便,但不可转托洋商误买旧船,徒糜巨款。访闻兵船与铁甲船以英国最精,……应拣派明于制造、略知兵事之员……亲赴各厂考究何等船制最为坚致灵捷,并宜于中国水道者,与其议价定造。……如丁汝昌所称,北、东、南洋各设大兵轮船六号,根拨轮船十号,合共四十八号,自属不可再少。……北洋宜分驻烟台、旅顺口一带;东洋宜分驻长江口外;南洋宜分驻厦门、虎门,皆水深数丈,可以停泊。一处有事,六船联络,专为洋面游击之师,而以余船附丽之,声势较壮。
——摘编自《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1875年)
(1)概括《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中体现的海防主张。
(2)《李鸿章奏筹议海防折》中的海防思想是否合理?综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材料二
李鸿章 康有为 孙中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治边政策转变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对中国出路所作的探索。
8.(2024·青海西宁·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
——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材料二 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书写“世界史”的特点及书写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
9.(2024·安徽马鞍山·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民族主义是王夫之思想体系中尤为重要的部分.他认为、忠于割据之主是一人之义;忠于天下之主是一时之义;维护民族利益则是古今通义。若一时之义与古今通义相冲突,应抛弃君臣名分,维护本民族利益。
——摘编自陈仁鹏《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潮水般地涌入中国,蚕食传统文化的阵地。这种文化侵略行为,使向来有着文化优越感的封建士大夫们尤为反感。曾国藩的《讨粤匪檄》正迎合了士大夫们的心声,他用维护“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的文化民族主义来口诛笔伐,以图匡正秩序尊卑。
——摘编自文瑶、潘新辉《王夫之民族思想对曾国藩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需要一种包含着巨大内在张力的普世民族主义,它必须既是民族的,以便实现国家的动员与组织,应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又应该是超越民族的、打开世界视野,从世界历史意义来理解中国……于是共产主义成为中国达致普世民族主义的必要精神介质,进一步,抗日战争使得中国共产党的各种努力与民族救亡嵌合在一起。
——摘编自施展《枢纽》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时代的思想特征及其政治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中“汉民族主义”“文化民族主义”“普世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10.(2024·四川成都·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政变发生后,康有为和梁启超根据光绪帝即将被废甚至被弑的判断,多次以“逆后”“淫后”“篡位幽主”来形容慈禧,指出“寻常幼帝之位,母后临朝,犹为六经所不取,况今日之实为篡逆乎”,并向英国、日本等国驻华公使发出照会求助。但此举在当时并没有赢得朝野过多同情,还有官员发出“诸人误上深矣”的感叹。后在日本政府逼迫下,康有为离开日本。英国之行后,康有为指出“盖废立之举,皆荣禄主之。故荣禄之罪,浮于西后”“西后误听其谗”。此后,康有为又推动海外华人以上书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祝寿为由,请求太后归政于光绪。
——据贾小叶《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以“康党”为视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等人宣传策略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等人调整宣传策略的原因。
11.(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产阶级维新派从强调强国保种,培养有知识的贤妻良母出发,大力倡导女子教育,利用报刊广为宣传,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兴女学解放运动”。梁启超强调: “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郑观应则提出“各省广立女塾,使女子皆入塾读书”。
1906年,清政府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学部颁布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比男子修业期限各缩短一年,同年学部奏定《女子学堂章程》,确立了女子教育学制。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号召中国妇女“规复天赋之权利,以扫除依赖男子之劣根性,各自努力于学问,以成救国之女豪杰,夫而后中国或可有望也”。他们认为男女平等教育是提高女子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唯一途径。191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的学制,规定初等教育男女可以同学,中学、师范、职业各类学校都可以为女生独立设校。
从1905年起,湖南、奉天、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相继选派官费女子留学日本、美国,促进了女子留学的发展。
——摘编自段敏利《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
材料二 电影《女司机》(1951年)、《马兰花开》(1956年)是两部出自女剧作家之手,反映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工作生活的作品。文学与艺术中的女司机形象体现了新中国政治文化的构想与实践,具有多重文化象征意义。
——摘编自刘传霞《新中国初期女司机形象的生成与多重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女性教育发展的原因,说明应如何看待近代女性教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界塑造的新中国女司机形象的意义。
12.(2024·湖南衡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时务报》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 籍贯 出生年份 身份 教育背景
黄遵宪 广东嘉应 1848年 湖南按察使、创始人 举人
汪康年 浙江钱塘 1860年 《时务报》经理 进士
梁启超 广东新会 1873年 主编 康有为弟子,举人
章炳麟 浙江余杭 1869年 编辑(曾任主笔) 杭州诂经精舍受业8年
严复 福建侯官 1854年 撰稿人、资助者、俄文馆总办 毕业于伦敦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
汪大钧 浙江钱塘 1862年 撰稿人、曾任广东候补道 副贡生,汪康年堂弟
韩文举 广东番禺 1864年 撰稿人 康有为弟子,监生
谭嗣同 湖南浏阳 1865年 撰稿人 拜欧阳中鹄等为师,同时自学西学
材料二 表2《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一览表
姓名 籍贯 出生年份 身份 教育背景
陈独秀 安徽怀宁 1879年 《新青年》创始人、北大文科学长 秀才、“求是学堂”、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李大钊 河北乐亭 1889年 撰稿、北大教授 永平府中学、北洋法政学校、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胡适 安徽绩溪 1891年 撰稿、北大教授 上海梅溪学堂、上海中国公学、留学美国
易白沙 湖南长沙 1886年 撰稿 少通儒家五经,常年安徽任教,有革命经历
刘半农 江苏江阴 1891年 撰稿、北大教授 常州府中学、有革命经历
钱玄同 浙江吴兴 1887年 撰稿、北大教授 上海南洋公学、留学日本、有革命经历
吴虞 四川成都 1872年 撰稿、北大教授 20岁之前习传统之学,留学日本、有革命主张
鲁迅 浙江绍兴 1881年 撰稿、北大兼职讲师 矿务铁路学堂、留学日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清华《戊戌至五四中国报刊思想启蒙递嬗研究——以〈时务报〉〈新民丛报〉与〈新青年〉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时务报》《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时务报》到《新青年》主要编创人员的变化所体现的时代变迁。
13.(2024·甘肃定西·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在儒生明确意识到理学和心学的缺陷时,吸收外部思想资源就成为必要,格致之学由此勃兴,成为广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载体。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被译作“格致”,正可作为其标志。从1902年起,中国出现了一股放弃“格致”而改用“科学”的潮流。下图所示为1894年至1915年报刊言论中“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和“科学”的使用次数。
——摘编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材料二 在1901—1902年出版的严复译作《原富》一书中,开始出现了“格致”“格物”和“科学”三词并用的现象。对这三个概念的分别使用,体现了严复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认识:“格致”和“格物”主要指代物理、化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而“科学”则指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门理论学科。严复在为《群学肆言》作序时,就提出了“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这表明他主张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严复还认为政治学也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
——摘编自郑军《从“格致”到“科学”——近代国人科学观的演进》
材料三 中国人对“科学”所作的最早的权威性界说,见之于任鸿隽的文章。1915年,他在《科学》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科学者,智识而有统系之大命。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智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至此,科学在中国,终于被确定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学问;而科学的地位,也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被安放在神圣的学术殿堂里了。
——摘编自李双璧《从“格致”到“科学”:中国近代科技观的演变轨迹》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以来报刊言论中“科学”相对于“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科学观演进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指出:“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1941年,钱穆在一次演讲中强调:“中国医学……从人身生理学上发明演进。而西方医学,则从人体物理学上发明演进。彼此大不同,但究竞同是一科学.……我们的文化前途,要用我们自己内部的力量来补救。西方新科学固然要学,可不要妨害了我们自己原有的生机。’
——摘编自《独秀文存》《钱穆全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析陈独秀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坚持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文化意义及重要启示。
15.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结婚的男女双方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论双方当事人在结婚这件事情上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中国古代家长对于子女结婚的包办,大多是从“传宗接代”的目的出发,而忽视子女的个人选择。同时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中的结婚程序繁多,自西周时期首创的“六礼”,虽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简化,但作为传统习俗仍一直延续下来。
—摘编自潘文波《中国古代结婚制度之演变及其启示》
材料二 陈旧的婚姻观念总要被不断进步的社会所抛弃,鸦片战争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同时也吹响了近代中国婚姻观念变化的号角,古老的中国拉开了婚姻观念变革的大篆。封建包办的婚姻逐渐被废弃和淘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自主权。爱情、自由、平等、尊重等信念被注入新的婚忘观念腐朽的、不平等的婚姻观念和模式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婚姻观念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要关系的变化。
—摘编自王莹《中国近代婚姻观念变化之梳理》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一些贵族虽有光荣的头衔,却缺少支撑门面的钱财,他们明显地感受家道中落,入不敷出。于是,贵族也十分渴望得到工商阶级的扶持,来弥补自己经济上的亏空。这种需求和“暴发户”(资产阶级新贵族) 的需要极易一拍即合,形成互利的合作。这种合作的最好方式是联姻,联姻的结果是皆大欢喜。贵族们获得了财富,从而能更神气地保持贵族的风度和体面;“暴发户”则使子孙们获得了光聚的血统,从而在上流社会中挣得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近代婚姻观与中国古代婚姻观的最大差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姻的婚姻观。
(4)综上,谈谈你对不同时期出现不同婚姻观的认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时期批判传统伦理的一个重要主题,即以个人主义批判礼教之宗法主义家族伦理。陈独秀倡言“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中国伦理变革,应“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李大钊也将家族制度归为摧折个性的“万恶之源”。新中国成立后,为打破旧伦理束缚和思想观念、建立新型家庭婚姻秩序和伦理秩序,《婚姻法》成为新中国最早颁布的重大法律。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得到大发展,家庭结构与功能逐渐“小型化”:其一指家庭结构、规模逐渐由繁变简、由大变小;其二指家庭职能逐渐由多变少。 由此引起了夫妻、亲子等婚姻家庭伦理关系的重大变化。家庭关系的轴心已由亲子关系转移到夫妻关系,家庭的关注重心开始由长者下沉到年轻人和儿童身上。
——摘编自赵庆杰、王利华《近现代中国社会家庭的伦理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现代家庭伦理关系变化的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民初,中国电影萌芽。在照搬和模仿西方电影的同时,中国早期著名电影人郑正秋开始把中国传统的“载道”“教化”思想观念带入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应如何定位并确定发展方向,是具有先进理念的电影人普遍思考的问题。在昌明电影函授学校的讲义中,周剑云和汪煦昌明确提出“影戏之使命”有以下几点:“赞美一国悠久的历史;表扬一国优美的文化;代表一国伟大的民性;宣扬一国高尚的风俗……”在他们看来,当时的中国人之所以“惧外”“媚外”,是因为所看到的电影尽是表现外国生活的美好,而表现中国人的则尽是些野蛮、腐败、卑鄙、龌龊内容。他们从电影人自身的使命出发,将电影视为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的利器,要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争得国际平等地位。
——摘编自李少白《中国电影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国家文化宣传部门引进外国影片857部,其中苏联电影独占49%。20世纪6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建构具体表述为电影的“民族形式探索”,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雏注入镜头语言和形式结构之中,因而产生了《林则徐》《林家铺子》《枯木逢春》《小兵张嘎》《早春二月》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此后,林年同总结出中国电影独特的“单镜头——蒙太奇美学”理论,这无疑打破了世界电影长期存在的“长镜头”和“蒙太奇”理论界限,对世界电影理论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尹红《新中国电影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中国电影理论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业的发展不同于近代电影之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