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2.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单元目标
什么是慢性子,什么是急性子?课文中慢性子裁缝“慢”在什么地方,急性子顾客又“急”在什么地方呢?
走近作者
周锐,儿童文学作家,
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多项奖项。 主要作品《幽默三国》。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3、观看视频,想一想,急性子的顾客几次来到裁缝店,每次都想做什么呢?
初读课文
认读大战(一)
预习检测
预习检测
认读大战(二)
咔嚓咔嚓 哗啦哗啦 吧嗒吧嗒 咕咚咕咚 呼噜呼噜
点点头 摇摇头 拍拍手 挥挥手 跺跺脚
预习检测
认读大战(三)
生字我会写
预习检测
两横,撇出头
不要写成“匕、巳”
撇、捺舒展
盖住下部
没有点
挑战多音字
预习检测
两层的衣服
挑战多音字
预习检测
缝
预习检测
词语我理解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整体感知
急性子顾客4次来到裁缝店,每次都想做什么呢?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这节课我们具体去看看裁缝和顾客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课时
朗读提示
走进文本
读完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急性子顾客“急”,请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按朗读提示读读课文,要有快有慢,注意语速
“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 夏天 春天 ……”
第一次
急性子顾客想尽快穿上新衣服
裁缝是怎么回答急性子顾客的话的呢?
“不,”裁缝说,“就在冬天。” 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 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
为什么明明知道这是位急性子的顾客,裁缝却要强调自己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呢?
说明急性子的顾客对裁缝的回答很不满意。
说明他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服顾客。
慢性子的裁缝是怎么说服急性子的顾客的呢?
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
理由一:只有冬天适合穿棉袄,就算早在其他季节拿到了棉袄也穿不了。
理由二:“我”做的新棉袄肯定会“美观大方”受人“夸奖”和“羡慕”。
不料,这位顾客第二天又跑到裁缝店来,说:“我不做棉袄了!”
“等到明年冬天,时间实在太长啦。”顾客提出,“把我那棉袄里的棉花拽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合时的新衣服吧。”
第二次
尽管前一天裁缝说服了顾客,可顾客还是等不及。想要把棉袄改成夹袄,这样就可以在秋天穿了。
棉袄
夹袄
“师傅,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第三次
“实在”更加突出了顾客的急性子。
夹袄
短袖衬衫
夹袄
短袖衬衫
“对不起,麻烦您再给我改成春装吧。袖子嘛,把上次剪下来的再接上去就是啦。”
第四次
短袖衬衫
春装
短袖衬衫
春装
急性子的顾客来了这么多次,结果怎么样?裁缝真的按照他的想法把衣服改好吗?
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听到裁缝这样的话,顾客是什么样的反应?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神态描写
想一想,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他可能会说:“为什么我这样着急,你却还没有动手做我的衣服?”
他可能会说:“既然布还没有裁过,那为什么每次我让你改的时候,你都满口答应?”
他还可能说……
仿照句子中标红的词填空。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老师____________地表扬了我。
美美____________地读着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笑眯眯
全神贯注
你能根据表格讲讲这个故事吗?
填一填
走近人物
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找出裁缝和顾客之间的对话,与你的同桌试着分角色读一读吧!注意在读的时候要读出人物的语气哦!
你怎么看裁缝的慢性子?
裁缝的“慢性子”并不是真的因为性子慢,而是因为他懂得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更知道,要做出一件“美观大方”的衣服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着急是没有用的。
畅所欲言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发挥想象,讲给同学听。
畅所欲言
角色互换
假如裁缝是急性子,顾客是慢性子,裁缝肯定没几天就把衣服做好了。可是顾客这时候正好出远门,也没告诉裁缝。裁缝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顾客来取衣服,于是反过来天天去找顾客给他送衣服,可他就是不在,真是急死裁缝了。最后裁缝终于见到顾客了,说:“衣服早就做好了,你怎么就是不来取呢?”顾客说:“着什么急啊,这衣服冬天才能穿,这么早取回家做什么,你要知道,我可是个慢性子啊。”
小讨论:下面哪句话的语气更为强烈?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承认裁缝说的有道理。
双重否定句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的有道理。
更强烈
知识链接
双重否定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作用: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地肯定的作用,增强了肯定的效果。
承认
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的有道理。
下列哪句话不是双重否定句?
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从此,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他的话没有道理。
思考:本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
小组讨论
我们做事不应该像他们那么慢和那么急。学习也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制力、控制自己急躁的脾气,多分析、细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按“轻重缓急”安排每一项学习内容。
如果你的同学是一位慢性子或急性子,
他平时会有什么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总结回顾
学了本课,你有何收获?
拓展延伸
1.裁缝之所以说自己是慢性子的裁缝是因为( )。
A.他做事特别慢
B.他做事特别认真
C.他懂得要做好一件衣服必须要足够的时间
D.他不喜欢急性子的顾客
C
课后练习
2.急性子的顾客之所以会改来改去是因为( )。
A.他不喜欢做事太慢的人
B.他想要快一点穿上新衣服
C.他在故意刁难慢性子的裁缝
D.他想穿好看的新棉袄
B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情要慢一点,不能太快
B.做事情要快一点,不能太慢
C.做事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D.做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