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大致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例证法和对比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在观察、比较等方面,同时对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起到良好的基础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是平等的。
教学重点:氏族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人类怎样从猿到人进化而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人类起源神话,比如我们中国流传女娲造人说,而西方盛行所谓的上帝造人说。这些都终归是神话传说,没有科学根据,那么科学的人类起源论是什么?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人类的形成就清楚了。
二、设问导读:
(一)、人类的出现
1、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 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约 三四百万年 前形成。
2、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 分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早期智人 和 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3、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大人种。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 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4、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5、在原始氏族社会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母系 氏族和父系 氏族两个阶段。
三、合作探究:
比较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异同点。
四、自我检测:
1、广袤富饶的非洲大陆是黑人的故乡,也是人类的发祥地,约300万年前,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是:( B )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 A )
A、原始社会 B、氏族社会 C、 奴隶社会 D、封建社会
3、人类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B )
A、使用天然工具 B、能直立行走 C、会制造工具 D、能采集果实
4、世界三大人种不包括:( C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棕色人种 D、黑色人种
5、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
A、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 B、进化阶段不同
C、体貌特征不同 D、封建社会生活习俗不同
6、现代人类是从南方古猿发展而来,人类在距今约多少年前形成( B )
A、五百万年 B、三四百万年 C、一百七十万年 D、八十万年
7、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是在( B )
A、母系氏族时期 B、父系氏族时期 C、原始社会时期 D、人类形成时期
五、拓展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2第17题)
材料一: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逐渐定居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人类社会形成了氏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氏族又组成了部落。因为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同时妇女在食物采集和家务劳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女性在社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材料二:适合于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使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同时婚姻制度的进步使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1)材料一所描述的社会形态是什么?妇女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所描述的社会形态是什么?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谁?
(3)材料二中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这种变化和现象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4)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六、教学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社会、两个阶段、三大人种、四个进化阶段。
七、巩固训练:见《课时掌控》P1—P2
板书设计 :
( http: / / www.21cnjy.com )
教学反思:
人 类 的 形 成
人类出现
氏族社会
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三大人种:黄白黑
母系氏族: 血缘 妇女主导 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有
父系氏族 :血缘 男子主导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公有
奴隶社会: 私有制 奴隶制
正在形成中的人
南方古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