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
教学重点: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
教学难点:人类古代文明产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印度种姓制度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人类是由谁发展而来的?在何时?我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哪些进化阶段?主要代表分别是什么?
2.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人种有哪些??人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二、设问导读:
(一)、金字塔的国度:
1.古埃及建立:约公元前3500年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尼罗河流两岸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的陵墓金字塔是其权力的象征。
2.古埃及的兴亡: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两百多年后衰落,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1.地理位置:在新月沃地东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被称为两河流域。
2.国家出现: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汉谟拉比法典: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国家出现:约公元前2500年在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雅利安人侵入古代印度,他们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2.种姓制度:(1)形成:在雅利安人侵入古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内容: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在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王属于刹帝利,是第二等级。
(3)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
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
四、自我检测:
1、尼罗河流域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C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国
2、观察右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闻名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是:
A:伊利亚特的内容 B:一千零一夜 C:古兰经 D:《汉谟拉比法典》
3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
级?( B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五、拓展探究:
4、 阅读材料:(《课时掌控》P4第20题)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史上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古代哪一个国家制定的?
(2)、这些法律条文的实质是什么?
(3)、这部法典在历史上有什么重要价值?
六、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个文明古国。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七、巩固训练:见《课时掌控》P3—P4
板书设计: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尼罗河流域 两河流域 印度河、恒河流域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伦王国 古代印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