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近代史上文学、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凡·高和他的《向日葵》,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三个著名代表人物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反映了世界近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这些著名代表人物能够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善于观察社会生活,自强不息,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从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点:列夫 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品;梵高和《向日葵》;贝多芬和《英雄交响曲》。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的社会文化是建立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列举世界近代主要启蒙思想家及其主张。
2.简述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成就。
二、设问导读
(一)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1. 国籍:德国
2.代表作:《英雄交响曲》
a.完成于1804年,是为拿破仑而写。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表现出贝多芬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敬仰和对共和革命英雄的崇拜感情。
b.评价: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二)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1.国籍:俄国
2.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3.作用: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4.评价: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三)、美术名家:梵高
1.国籍:荷兰
2.代表作:《向日葵》
3.评价:该画用笔粗厚有力,色彩对比既单纯又强烈,产生了艳丽、和谐、优雅的画面效果,表达了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三、合作探究
文艺作品来源于社会现实,请你列出一部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佳作,说说它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四、自我检测
1、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文学家是( C )
A、果戈里 B、屠格涅夫 C、列夫·托尔斯泰 D、泰戈尔
2、贝多芬的哪一部作品是表现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的英雄业绩的?( B )
A、《命运交响曲》B、《英雄交响曲》C、《月光奏鸣曲》D、《悲怆奏鸣曲》
3、《向日葵》是后期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其作者是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这位画家是( B )
A、达芬奇 B、梵高 C、贝多芬 D、莎士比亚
4、右图中人物是被后世尊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的著名音乐家,若请你
为他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A )
A、“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B、“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C、“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D、“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
五、拓展探究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课时掌控》P54第14题)
材料一:贝多芬对拿破仑仰慕不已,把他当成建立伟大共和国的英雄人物,并为谱写了一首交响曲,乐谱总谱上写着“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可是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贝多芬勃然大怒,叫喊着;“……现在他必会蹂躏所有的人权以满足野心,他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而成为暴君。”当这首交响曲出版时,贝多芬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材料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贝多芬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贝多芬仰慕拿破仑的理由。
(2)如何评价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它的创作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立场?
(3)材料一中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为什么勃然大怒?
(4)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说一说贝多芬身上体现了怎样的人性魅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这些著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艺术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他们的成就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习艺术家勇于探索,为艺术献身的精神,争做一名对社会有用之人。
七、巩固训练:见《课时掌控》P53—P54
板书设计: 《战争与和平》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世界的文化杰作 美术家:梵高 《向日葵》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