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7 13: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卫填海》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精卫填海》这一课是神话故事,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对于学习这类课文,学生热情高涨,能够主动参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且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并能借助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但是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读书时往往只是被故事情节吸引,无法深刻体会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品读文字的同时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对神话的喜爱,体会精卫不畏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借助文中注释,理解《精卫填海》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感悟精卫不屈不挠的精神。
【课时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精卫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因为在海里游玩,溺水身亡后的化身,这节课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课文,去感受精卫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2、呈现本课词语,指名学生认读。
二、新课讲授
1、板书课题。
2、呈现文章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
归纳学法。
三、翻译课文。
下面就请同学们课文注释,理解句意,请注意组员分工。
1、指名学生回答单句译文。
2、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评议,最后教师补充归纳,课件呈现对应的翻译。
3、学生齐读文章+译文。
4、解释“少女”古今意义的不同。
5、拓展小知识“炎帝”的介绍。
6、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小故事。
四、理解课文,感知人物
1、想一想,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
(1)学生自读圈画,课件适时出示相应句子“女娃游于东海”。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句话交代了女娃在东海游泳。
2、过渡:可是,女娃游泳时,意外发生了——
(1)课件出示“溺而不返”,生齐读。
(2)质疑探究:女娃游泳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翻译这句话。
师:同学们,读了这句后,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到游泳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师:游泳有一定的风险,所以同学们在游泳时应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应该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游泳,防止发生意外。
3、说一说:女娃溺亡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声答后课件出示: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思考: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归纳:精卫填海,一方面是因为她痛恨大海夺去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想填平大海,不再让其他人受到伤害。
4、“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看到精卫不顾一切地填海,此时此刻你想到哪些词语?
学生自由回答,后课件呈现:
意志坚定、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5、课外拓展:历史上具有精卫填海精神的人还有哪些?
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历史人物,后师总结呈现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
6、练习背诵。
五、板书设计
精卫填海
游泳 溺亡
女娃 大海
化作 衔石填海
精卫
六、总结
1、到这里我们的课已经结束了,下面有请班长为我们这节课作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组表现最优、个人表现最优)
教师总结:同学们,精卫虽然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鸟,但它却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山海经》里像这样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山海经》里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并领悟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呈现本课主旨。
4、课后习题讲解。
七、课外拓展
(1)关于坚持的四字词语
铁杵成针 金石为开 愚公移山 水滴石穿 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2)关于不畏困难的名言
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泰戈尔
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