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福建地区)专题复习:名著知识梳理《朝花夕拾》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福建地区)专题复习:名著知识梳理《朝花夕拾》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0:1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名著阅读
统编教材12部名著知识梳理
常考五部名著
一、朝花夕拾 [七上]
怎样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1.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它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
2.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经典文学作品所表现的社会人生,具有长远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比如,《五猖会》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问题,是不是至今还在我们身边出现,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3.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鲁迅的作品在当代中国,就像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国,普希金的作品在俄罗斯,已成为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象征。
4.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经典常读常新,为消除隔膜,可以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始以“鲁迅”为笔名。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内容概述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该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所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抨击了反动、守旧势力,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从主题思想上看,《朝花夕拾》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怀念师长故人、讽刺丑恶现象、回忆旧时生活。
篇目简介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怀念 师长 故人 《阿长 与〈山 海 经〉》 文章先介绍了“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貌特 点,以及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 觉爱摆“大”字等一些不好的习惯;接着写她有 许多烦琐的规矩和为“我”讲“长毛”的故事;最 后重点回忆了在“我”渴求绘图的《山海经》而 不得的情况下,长妈妈为“我”寻购并赠送“我” 《山海经》的事。 抒发了对长
妈妈的尊敬
和哀怜、感
激与怀念之
情。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怀念 师长 故人 《藤野 先生》 本篇开头写“我”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代 了“我”离开东京前往仙台的原因。随后回忆了 在仙台医专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重点写了 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帮“我”纠正解剖 既表达了作
者对藤野先
生的深情怀
念和感激,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怀念 师长 故人 《藤野 先生》 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等典型事例。最后通过写“看电影事件”“匿名信事件”交代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也表现了作
者的忧患意
识以及强烈
的民族自尊
心、爱国
心。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怀念 师长 故人 《范爱 农》 作者追忆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 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徐锡麟被害后,在东 京同乡会上,众人争执是否发电到北京痛斥清 政府,“我”赞成发电,范爱农却坚决反对, “我”对他极为厌恶;辛亥革命前一年,二人在 绍兴重逢, 表现了作者
对旧民主革
命的失望和
对范爱农的
同情和悼
念。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怀念 师长 故人 《范爱 农》 冰释前嫌;绍兴光复后,“我”和范爱农同校共 事,范爱农工作热情很高;报馆案风波后, “我”离开绍兴,范爱农的职位被撤销,贫困潦 倒;后来“我”听说范爱农溺水而亡,内心十分 悲凉。 表现了作者
对旧民主革
命的失望和
对范爱农的
同情和悼
念。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讽刺 丑恶 现象 《狗· 猫·鼠》 狗:作者反击了“名人或名教授”因自己的作品 《兔和猫》,推论出“狗仇猫,鲁迅也仇猫, 所以鲁迅是狗”的说法。 猫:交代了“仇猫”的原因。一、玩弄、折磨弱 小的猎物;二、与狮虎同族,却天生媚态; 作者借猫鞭
挞了具有与
猫类似习性
的一类人,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讽刺 丑恶 现象 《狗· 猫·鼠》 三、配合时候嗥叫,闹得心烦;四、认为猫吃 了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如此,但仍不喜 猫。 鼠:童年时救养了一只可爱的隐鼠,竭力呵 护,想要让它成为自己的墨猴,但隐鼠却惨遭 杀害。 借隐鼠表达
了对弱小者
的同情和对
施暴者的憎
恨。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讽刺 丑恶 现象 《〈二 十四孝 图〉》 作者从当时粗拙的儿童读物谈起,回忆儿时阅 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从高兴到扫兴,而 至完全绝望。文章写了对“哭竹生笋”的怀疑, 对“卧冰求鲤”的不解,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 儿”的反感。 揭示封建孝
道的虚伪和
残酷,抨击
当时反对白
话文、提倡
复古的倾
向。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讽刺 丑恶 现象 《父亲 的病》 本篇回忆了“我”少年时为父亲延医治病之事, 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等。重点 讲述了庸医陈莲河为父亲治病的情形,他为父 亲开药引为“原配的蟋蟀一对”和“平地木十 株”,丸药为“败鼓皮丸”的药方,还认为父亲 的病源于前世的冤愆,无法医命。父亲弥留之 际,衍太太让“我”拼命喊叫父亲,令父亲不能 安静走好,“我”为此愧疚至今。 表达了对故
弄玄虚、勒
索钱财、草
菅人命的
“名医”的痛
恨,对父亲
的愧疚。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回忆 旧时 生活 《五猖 会》 开篇写童年看迎神赛会的不能尽兴之感,接着 写《陶庵梦忆》里赛会的热闹盛况,然后介绍 东关五猖会的盛况,继而记述了“我”满怀期待 准备出发看会却被父亲逼迫背《鉴略》而大感 扫兴之事。 批评了封建
教育制度对
儿童天性的
压制。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回忆 旧时 生活 《无 常》 作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 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解释了人们见到无常 都有些紧张和高兴的原因:公正的裁判是在阴 间。无常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 子悲伤哭泣,便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 被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说明“无常”“鬼而 人,理而情”,爽直公正,具有人情味。 将无常这个
“鬼”和现实
中的“人”进
行对比,对
现实中所谓
“正人君子”
予以辛辣讽
刺。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回忆旧 时生活 《从百 草园到 三味书 屋》 本篇由“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 中的读书学习”两部分构成。“百草园”部分 先后回忆了春夏秋“我”在百草园的生活, 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以及冬天在百 草园捕鸟的趣事等。“三味书屋”部分主要 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对寿镜吾先生的印 象,“我”询问“怪哉”虫、在小园玩耍,师 生读书,课堂游戏,“我”画画儿等事。 表现了儿童热
爱自然、追求
自由的天性,
探求各种知识
的广泛兴趣,
也饱含作者对
童年的怀念。
续表
类 型 篇 目 主要内容 主 题
回忆旧 时生活 《琐 记》 本篇先回忆了衍太太所做的几件坏事:怂 恿“我”做危险的事,给“我”看不健康的图 画,教唆“我”偷首饰并造谣“我”偷东西。 随后回忆了“我”去南京求学的过程,描写 了江南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矿路学堂 的种种弊端,记叙了“我”求知的艰难和阅 读《天演论》的如饥似渴。最后写“我”决 定出国留学。 对衍太太,作
者是厌恶的;
对洋务派办
学,作者是于
幽默之中批评
的。表现出作
者探求真理的
强烈愿望。
续表
人物剖析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长妈 妈 (保 姆) 《阿长与〈山海 经〉》 《狗·猫·鼠》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五猖 会》 无知、庸 俗、迷信 ①喜欢切切察察、搬弄是非。
②固守人死要说“老掉了”、正月初一
早上说“恭喜恭喜”等繁文缛节。
③信服长毛攻城的方法。
④隐瞒自己踏死隐鼠的事实并嫁祸给
猫。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长妈 妈 (保 姆) 《阿长与〈山海 经〉》 《狗·猫·鼠》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五猖 会》 善良淳 朴、关心 孩子 ①去看五猖会前,和母亲、工人一起等
“我”背书。
②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③看“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主动
为“我”买来。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藤野 先生 (老 师) 《藤野先生》 治学严谨 ①订正“我”解剖图中血管的位置。
②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过程,想实际看
看裹脚后足骨会变成怎样的畸形。
不拘小节 上讲台没有戴领结。
正直 干事质疑“我”的成绩,藤野先生和同学
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词检查的无礼。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藤野 先生 (老 师) 《藤野先生》 没有民族 偏见 ①不轻视来自“弱国”的“我”,关心“我”
的学习,为“我”修改讲义,订正解剖图。
②“我”离开仙台前,藤野先生送“我”照
片,并叮嘱“我”要寄照片,要常通信。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寿镜 吾 (老 师) 《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 方正、质 朴、博学 ①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
用。
②循序渐进地教“我”功课。
教学方式 刻板、守 旧 不乐意“我”问“怪哉”虫的问题。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衍太 太 (邻 居) 《父亲的病》 《琐记》 自私虚伪 对自己孩子严厉却怂恿其他孩子作乱,
但又在其他孩子的家长面前掩盖自己
挑唆的事实。
多嘴多舌 散布“我”偷家里的东西变卖的谣言。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衍太 太 (邻 居) 《父亲的病》 《琐记》 心术不正 ①教唆“我”变卖母亲的首饰。
②父亲临死前唆使“我”哭叫,让父亲不
能安心离世。
③孩子们头磕肿了,衍太太用烧酒调水
粉涂抹在疙瘩上,还说这样做能止痛且
不留疤。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范爱 农 (朋 友) 《范爱农》 自尊心强 范爱农认为鲁迅在横滨接新来留学的
同乡时,摇头是看不起他,于是在讨论是
否发电报时,就专门和鲁迅作对。
爱国、追 求进步 ①看光复后的绍兴,看到革命胜利后无
比喜悦。
②当监学兼教书时很勤快。
愤世嫉俗 不满封建社会的丑恶现象,内心压抑。
续表
人 物 相关篇目 人物形象 相关情节
陈莲 河 (庸 医) 《父亲的病》 道貌岸 然、狡猾 贪婪、招 摇撞骗、 草菅人命 ①开药引为“原配的蟋蟀一对”和“平地
木十株”,丸药为“败鼓皮丸”的滑稽药
方。
②四处招摇撞骗。
续表
专题探究
一、鲁迅的求索之路
二、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
儿童教育观念 相关内容
反对束缚儿童 天性,认同儿 童个性发展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开篇对百草园的描写,生趣
盎然,后面对捕鸟过程的叙述,体现了儿童的天真与天性
中的活泼。
2.《五猖会》中,父亲不顾“我”对五猖会的企盼,强迫
“我”背诵《鉴略》,体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轻视,给“我”
的心灵带来了伤害和阴影。
儿童教育观念 相关内容
对传统教育方 式的批判 1.封建礼教对儿童的荼毒。《〈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
亲”“郭巨埋儿”等封建孝道故事,使少年的“我”产生深深的
畏惧。
2.旧的教育方法、书籍的使用对儿童天性的破坏。《五猖
会》中父亲要求孩子背不熟《鉴略》就不能看五猖会。待
“我”读熟、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
续表
儿童教育观念 相关内容
提倡乐学 1.《阿长与〈山海经〉》中“我”常常去叔祖的书斋看书,
随着自己的兴趣,看了“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而且还有模
有样地评出了自己最爱看的一本。
2.长妈妈激发了“我”对绘图文本更多的兴趣,成为日后
“我”心中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儿
童的求知欲、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营造崇尚读书的氛围
的重要性。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