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古代美洲文明源远流长,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古代美洲文明的代表不包括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津巴布韦文明
2.印加人在全国修建了宽敞、密集的道路网,总长一万多公里……凭借崇山峻岭建成梯田系统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掌握纺织技术,能用浇铸法制造金属器……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据此可知( )
A.印加文明处在近代文明前夜 B.印加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帝国
C.印加文明全面超越玛雅文明 D.印加文明发达,军队机动迅速
3.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帝国国王将克丘亚语作为普通话在全境推广;在各地建造太阳神庙;安排被征服地区酋长的长子留在首都宫廷中生活和学习,并将该族原来供奉的神像安置到首都万神殿之中。印加帝国的上述举措( )
A.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B.促进了印加文明的兴起
C.有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实现了美洲文化的统一
4.1324年,马里国王曼萨·穆萨率领一支庞大商队,带着100头骆驼驮着的黄金前往麦加,史称“黄金朝圣”。 1339年,欧洲地图上首次出现了曼萨·穆萨和马里帝国(见图)。以上史实表明( )
A.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 B.欧亚非三洲的宗教趋于同质化
C.国家实力取决于区域位置优势 D.交流使西非文明国际影响扩大
5.“那里有爬满青藤的金字塔,有古木参天的城市废墟,有令人瞠目的巨大而精美的雕刻艺术,有无数让人难以解释的谜团……奥尔梅克、托尔特克、阿兹特克……难以计数的黄金在无人知晓的洞穴、深井中沉睡,直到欧洲人背着火枪的身影在密林外闪现……”这段描述可能出自
A.《古代两河文明研究》 B.《亚历山大远征记》
C.《探寻古罗马文明》 D.《追踪美洲古代文明》
6.下图是津巴布韦国旗。该旗左为一黑边白底三角形,中有一红星,星上有津巴布韦鸟;右边自上而下为绿—黄一红一黑一红一黄一绿共七条携带。津巴布韦鸟是其特有的标志,象征的应该是
A.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下的鲜血 B.各民族中占人口多数的黑人
C.国家和民族追求的美好愿望 D.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
7.美洲的印第安人,勤劳智慧,早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是,由于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交通不便,内部之间也交流很少,因此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这反映了,印第安文明( )
A.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内部之间的战争频繁
C.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D.因地理环境导致衰落
8.4世纪,成为非洲地区强国的是
A.桑给巴尔 B.阿克苏姆 C.马里 D.桑海
9.16世纪桑海统治者将廷巴克图一杰内走廊的安全视作桑海帝国的头等政治大事,在廷巴克图内部和外围派遣了大量的官员,确保对其牢牢控制。这主要是因为廷巴克图
A.反叛势力强大 B.经济地位重要
C.是基督教中心 D.农业生产发达
10.某学者认为,古代印第安诸文明与亚非欧诸文明在所处地理位置上有明显差异,这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山地高原型文明的发展条件,亦即地理环境远比其他类型文明更为恶劣,故其文明的进化程度极为缓慢和艰难。这一观点
A.旨在强调欧亚文明的先进性 B.反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必要性
C.说明自然条件决定文明程度 D.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11.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他们观测天象,制定了精确的历法……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修筑了壮观的金字塔庙宇,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古代世界很高的水平。这里的“他们”是指( )
A.阿兹特克人 B.班图人 C.印加人 D.玛雅人
12.国王在玛雅语中称“阿昊”,被视为神的代表,能够与上天的神灵沟通。玛雅国王职位世袭,独揽国家大权,地方长官由国王亲自任命,他们对国王的命令必须绝对服从。由此可见,玛雅( )
A.实行神权专制政治 B.具有独特的宗教信仰
C.统治体系较为严密 D.王权受到神权的制约
13.在古代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人们从事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并发明了独特的文字,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据此判断,这一文明是( )
A.玛雅文明 B.阿兹特克文明 C.印加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14.非洲歌舞一般在旷野进行,在“舞厅”四周燃起篝火,随着鼓声“咚咚”,伴着唱歌,男男女女按着鼓点的节奏起舞。歌舞经常通宵达旦,跳得如痴如醉,大汗淋漓。由此可知非洲歌舞
A.具有集体主义精神 B.贯穿天人合一思想
C.呈现大众文化特征 D.具有强烈非洲个性
15.阅读如表内容,据此可知( )
帝国 秦朝 罗马帝国 印加帝国皇帝制度
统治方式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B.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C.人类文明进程具有相似性 D.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非洲文化与外界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就其程度而言,远远大于南北美洲或澳大利亚与外界所可能有的相互影响。这说明( )
A.非洲文明受外界文明影响最多 B.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文明相对落后
C.文明交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D.非洲积极吸收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
17.为了养活庞大的人口,阿兹特克人巧妙地建造了浮动园地,将特斯科科湖的沼泽湿地变成可耕种的农田。这一创造性发明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岛屿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B.沼泽地更利于农作物生长
C.需要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阿兹特克人充满智慧
18.为了与广大统治地区联系,他们修建了两万英里经过铺砌的道路、桥梁。利用这些道路,携带着多色结绳,经过专门训练的通讯员将种种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资料,带往驻扎在帝国各处的地方长官。材料中的“他们”是( )
A.雅利安人 B.阿兹特克人 C.玛雅人 D.印加人
19.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在人类发展面临共同挑战时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 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 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 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 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 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 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 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20.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 )
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 B.古代文明交流尚未实现
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 D.非洲古文明发展程度高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文化史上,东非沿海的斯瓦希里文化,是由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成的,其地域包括非洲大陆、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东南亚,甚至中国。纪元以前,东非就有土著民族生活。后来,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当地居民。7世纪后,班图人遍布东非沿海……历史上阿拉伯人因其生存环境恶化迁居东非沿海,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浪潮。他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也把伊斯兰教带到这里。
——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请回答:
阅读材料,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2.【探索历史的奥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300多年前,在美洲的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神秘的文明,这就是奥尔梅克文明。它的发祥地位于今墨西哥的维拉克鲁斯州和塔巴斯科州。奥尔梅克文明的主要特征包括:巨石建筑——金字塔、巨石雕像、小雕像、大型宫殿,尚未破译的文字体系,玉器……他们的巨石雕像高达10英尺,原料是花岗岩,人像都是厚嘴唇、扁平的鼻子,凝视的眼睛,奇特的头盔,其面部特征很像非洲人。奥尔梅克也有大量的小雕像,这类雕像在殷商考古中是很常见的。
——摘编自《世界古代文明——奥尔梅克文明》
材料二 当年中美洲的第一个灿烂的古文明,有可能是殷商末年一批渡海逃难的中国人协助建立起来的。就时间上来说,奥尔梅克文明在公元前1200年前崛起,与之对应的正好是当年武王伐纣,纣王自焚,最终导致殷商王朝终结的年代。在奥尔梅克人的陶器、玉器、石雕的照片或实物上找到了近150个文字符号,这些文字符号十分近似中国的甲骨文或金文。
——摘编自许辉《奥尔梅克文明的起源》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分析奥尔梅克文明的主要表现形式。
(2)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评述。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从来就“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黑格尔《历史哲学》
材料二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和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观察如图(古代非洲的国家和美洲文明示意图)
(1)你觉得黑格尔的这一观点正确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美洲和非洲文明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古代美洲和非洲文明特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D
7.C
8.B
9.B
10.D
11.D
12.A
13.A
14.D
15.C
16.C
17.C
18.D
19.A
20.C
21.主要特点:多元化。原因:西非班图人遍布东非;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伊斯兰教;环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与中国有贸易往来。
22.(1)表现形式:类型多样的巨石建筑、文字体系、玉器。
(2)评述:材料二观点认为奥尔梅克文明和华夏文明存在渊源,其主要依据是时间上的重合以及考古实物以及文字符号相近。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史料支持,而且当时的航海技术有限,商人抵达美洲基本不可能,因此该观点难以成立。
23.(1)不正确。黑格尔的观点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虽然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文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但是,当地人还是创造出了极富色彩的独特文明。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是当时世界的贸易大国;10—15世纪东非的一系列国家是环印度洋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对外贸易发达;8—15世纪西非的加纳、马里和桑海先后兴起,贸易发达,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大津巴布韦文化是南部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大津巴布韦城遗址体现了当时很高的建筑水平。
(2)起源古老而悠久;文明间相互隔绝,缺乏交流与联系,孤立发展,文明延续;发展进程缓慢。
(3)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各文明间缺乏交流,最重要的是远离世界文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