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5:3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诗文阅读专题复习
一、导入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学习,要求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能理解文言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把握作品内容和行文思路,感知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和文体特征。
围绕这些内容,今天将为大家分享几个复习小锦囊,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复习。
二、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具体指的是:
在这些内容的复习中,不知同学们是否有这样的困惑:
明明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反复诵读、反复抄默,但是,总有那么几个字错了又错,很难改正;
分辨诗、词、曲比较容易,但是诗歌分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分律诗和绝句,体裁上总容易混淆;
课文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单篇记忆时可能问题不大,当多篇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容易张冠李戴。
同学们的这些困惑都指向了识记。确实,需要背诵的知识纷繁复杂,如何梳理,才可以更好地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呢?
锦囊一:知识卡片
老师建议大家不妨尝试运用EXCEL表格,制作一张张知识卡片,对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这是今天送给大家的第一个复习小锦囊。
表格能将所学知识以清晰的条理、简明浓缩的形式呈现出来,让知识之间呈现脉络体系。
一起来看第一张表格,这是针对古诗文句子默写设计的一张“易错字卡片”:
卡片的表头中设计了“篇目”“易错字”“原句”等要素。
我们一起来看看青浦豫才中学九(2)班王珏同学所整理的古文易错字。
他以“篇目”为关键词,以年级为序罗列出教材中需要默写的篇目,并对应梳理了自己曾默错或容易写错的字。
这些易错字,有些是由于理解不到位,容易用同音、同形字替代,如“终身不复鼓琴”中的“身”,“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等;有些是由于记忆不牢,经常把通假字和本字用反,如“四时俱备”中的“俱”;“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等;也有些是由于写字习惯,总容易添一点或少一点,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亵”,悄怆幽邃中的“邃”等;还有的是现代汉语中的定势思维造成的误写,如“惟吾德馨 ”中的“惟”;当然也有些字本身比较难写,容易写错,如“学而不思则罔”中的“罔”等。
相信同学们通过这张卡片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那就赶快制作一张专属自己的易错字强化卡片吧。
如果对诗词曲的分类容易混淆,下面这张卡片应该比较适合你:
这是一张“诗词曲分类卡”,卡片中罗列了“体裁、篇目、作者、朝代”等基本信息,我们一起试试看:
知识梳理中,可以先罗列出教材中需要背诵、默写的诗、词、曲篇目;其次分析这些作品语言形式,按“体裁”进行归类;同时,可以“朝代”为第二关键词,把同一体裁的作品再以时间为序进行梳理。梳理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一张知识卡片:
这张卡片不仅将散落在教材中的作品和作品之间建立起关联,某种程度上也浓缩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史。
以时间为轴,我们不难看出,古诗源远流长,《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古体诗主要是唐代以前,近体诗出现在唐代之后,以唐宋居多,词兴盛于宋代,曲兴盛于元代。另外,建议大家在复习中,也可以以这张表为基础,自主选择同一体裁中的不同篇目或选择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开展比较阅读的复习。
最后,一起来看看,针对同学们所提到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张冠李戴的困惑,可以使用什么卡呢?
推荐大家使用“文学常识卡”。
为了凸显关键知识点,这张卡片只需要整理出每篇文章对应的作者、朝代,作品出处等信息。
根据这张样表,教材中所涉及的古文的文学常识可以这样梳理:
梳理中,可以把作者所对应的“朝代”作为第一关键词,以时间为序梳理相应作品的相关知识。复习中,如果突然忘记某位作家是哪个朝代了,不妨闭上眼睛,想想这张卡片中,这位作家是和哪些作家紧挨着的、靠得最近的,说不定立刻就想起来了。
当然,大家也可以增加表头,围绕作者的称谓、作品风格、文学流派等知识进一步梳理。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针对同学们默写中的障碍,老师推荐给大家一些知识卡片,将需记忆的相关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当然,梳理知识中也可利用其他工具,如括号图,树状图等。
三、理解文言词句
接下来我们聊聊“如何理解文言词句”。
关于这个话题,大概很多同学最大的障碍就是“翻译”。很多同学在文言语句的翻译中会碰到这样困惑:虽然能大概读懂句子意思,但翻译有时却不是很准确。
要想更准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前提是需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语言现象,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熟悉常见的文言句式。
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样可以利用前面所推荐的卡片记忆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
比如,针对词类活用这种语言现象,就可以制作一张词类活用卡片: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以及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当然,这些术语概念不作为考试要求,但是在翻译语句时,要想做到准确、规范、通顺,需要活用这些知识。
仿照这张样表,我们可以试着把词类活用的几种情况进行归类梳理。
下面这张是词类活用中“名词作动词”的梳理卡:
建议同学们可以参考这样的梳理方法,把你所了解的“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语言现象也梳理出来。
同理,“通假字”“古今异义”还有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特殊句式,都可以通过表格制作知识卡片。
积累、理解这些知识是准确翻译语句的前提。那么,在翻译中,到底需要遵循怎样的翻译原则呢?
首先需做到释义恰当,尤其是常用文言词语的义项选择要正确;其次要译的周全,尽量字字落实;最后还要使语句通顺连贯,语序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也就是说要做到准确、规范、通顺。
鉴于此,老师送给大家一个非常实用的翻译口诀,这也是我们今天送出的第二个小锦囊:5个字,“留、替、调、补、删”。
具体怎么理解呢?可以参考这张翻译提示:
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例句一起来试一试:
这句话选自《岳阳楼记》,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古郡名,今湖南岳阳。
按照“留”的原则,翻译时这些都可以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谪”是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谪守”是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那么,句子可以翻译为: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地方官。
这一句的翻译可以运用“替”的方法。“替”指的是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这句话中的“师”和“伐”就要用现代汉语中“军队”“攻打”来替代。
句子可以翻译为: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
这个句子是个倒装句。倒装句在文言语句翻译中比较常见,通常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现象,这些概念也不需要考查,但翻译时,需要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这句中“全石”这个宾语放到介词“以”前面去了,属于宾语前置。翻译时需调整,同时,这个句子还省略了主语,翻译时需要在前面补充主语。一起看看翻译:
说到省略句,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个句子所省略的成分了呢?
结合上下文可以推断,原句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一定要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更完整,补充的成分可以用括号标识。补充之后可以这样表述。
“删”指的是需要删掉一些无实在意义的字词。比如这个例句:
这个句中的“……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停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和“也”都可以删去。句子翻译可以这样表述:
不过,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古诗文中也会用到比喻、借代、对偶、互文等修辞格,用现代汉语翻译这样的文言语句时,需要特别留心,比如下面这句:
要想准确翻译出这个句子,还需要理解“互文”。“互文”指的是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格。
那么,翻译中就需要把两句意思结合起来,同时,这句话还缺少了主语,需要补充。针对教材中某些特殊情况造成的翻译障碍,老师还是建议大家利用表格梳理这些“易错句”,制作一张“翻译易错句卡片”,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巩固。
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为大家提供了解决翻译问题的小锦囊,5字口诀——“留、替、调、补、删”,课外阅读中,同学们同样可以运用这个小妙招,提高翻译能力。
三、分析古文的内容与思路
刚才,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两个古诗文复习小锦囊,帮助大家扫除了古诗文阅读中的识记问题和词句理解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分析古文内容与思路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的古文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是写人记事的文言短文。如何把握这类文章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旨,是阅读中的难点。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回忆一下“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课上的内容。在那节课上,我们知道了阅读一篇记叙文时需要把握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其实,写人记事的文言短文也属于记叙文,阅读现代文的要求也适用于文言文,所以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同样需要把握这三个重点。
明确了阅读写人记事文言短文的阅读要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讨达成这些阅读目的所需的阅读策略。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when、where、who、what
一篇记叙文往往包含四个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称之为记叙文四要素,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称之为“4W”,即when、where、who、what。事件的组成部分有背景、重要的事实(如矛盾冲突)、人物表现(如语言、行为)等。在写人记事的文言短文中,时间、地点、人物信息一般都可以从文中直接获取。
比如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故事发生在陈太丘与友人约定见面的那天下午,地点在陈太丘家门外,人物有陈太丘、元方以及友人,其中陈太丘与元方是父子关系,陈太丘与友人是朋友关系。
当然,有时也有要素不全的情况,只要不影响我们阅读,不必强求要素齐全。
一般来说,单一事件往往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因、经过、结果,各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序列,各阶段的内容之间构成若干因果关系并指向未来的某种目的。解读单一事件往往需要概括事件的四要素,明确事件的背景,概括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等,关注人物的主要表现。在阅读写人记事文言短文时,我们可以在梳理事件发生背景的基础上,关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主要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进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在“说明文专题复习”课上,大家学习了借助流程图梳理说明文思路的方法。事件的各组成部分间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我们也可以借助流程图梳理写人记事文言短文的思路,进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我们可以借助这张流程图中的思维支架来解读常见写人记事文言短文。
锦囊三:用流程图梳理行文思路
这是今天的第三个复习小锦囊。
以《陈太丘与友期行》为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即,过了约定见面的时间,友人还没到,因此陈太丘就离开了;主人公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是故事中主要的矛盾冲突,即,友人怒斥陈太丘与自己约定见面却丢下自己独自离开的行为。面对友人对自己父亲的怒斥,元方是如何表现的呢?“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平静、有礼地指出,友人未按约定的时间赴约,是不守诚信;在自己面前骂父亲陈太丘,是不懂礼仪。然后,我们要分析元方这一行为表现背后的动机,进而提炼元方的人物形象。面对友人气势汹汹的怒斥,元方显得十分平静,且始终以“君”称呼对方,可见其懂礼节。他首先指出是友人失约在先,并作出了“无信”的评价;又评价其“对子骂父”的行为是“无礼”的表现。如此表现,既回应了友人的质疑,又维护了自己的父亲形象。联系背景,作为一个年仅七岁的儿童,面对一个成年人气势汹汹的怒斥,能把话说得这样有理有据,且语气平静,态度有礼,可见其聪慧机敏、大方有礼。最后,我们要思考作者写这样一个故事想表达什么。结合故事发生的背景、矛盾冲突中主人公的行为表现及提炼的人物形象,不难推断,作者写这个故事是要表达自己对元方的赞赏之情。
当然,我们在关注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时,除了分析主人公的行为动机,还可以分析其他人物的行为动机,并通过分析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深化对文章的理解。此外,在思考作者写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这个问题时,除了推断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还可以思考,作者写的这个故事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就留待同学们课后思考。
同学们,刚才我们借助流程图解读了《陈太丘与友期行》,解决了阅读这类文章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的问题。
首先我们从文中提取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根据背景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时空背景和人物信息背景,前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空信息,后者交代了故事中人物的信息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时背景中还会交代人物的常态表现。
接着,我们聚焦事件中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在写人记事文言短文中,矛盾冲突一般表现为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
随后,我们分析了主人公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表现,并分析其行为表现背后的动机,进而结合矛盾冲突发生的背景提炼人物形象,推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当然,在阅读这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关注矛盾冲突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注意人物间的矛盾、交锋或分歧等,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寄托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
下面让我们运用这个阅读流程图再来解读《卖油翁》这篇文章。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是故事发生的背景,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无双,并且他也常因此自夸。“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是主要的矛盾冲突,面对卖油翁对自己的射箭本领所表现出的轻视态度,陈尧咨气愤地斥责卖油翁,怎么敢轻视自己的射箭本领。面对陈尧咨的暴怒,卖油翁冷静以对,不慌不忙地演示了自己的倒油绝活,用事实验证了自己的话。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作者通过刻画一个酌油技艺高超且沉着冷静的卖油翁形象,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这种阅读方法,也可以迁移到课外写人记事的文言短文的阅读中,同学们可以整理一下最近做的课外文言文练习,用这个方法再试着解读一下已经做过的这些文章,也许会有所体会。当然,今天介绍的方法只是解读这类文章的一种常用方法,同学们还需要根据自己阅读的文章特点,结合自己的思考,不断形成自己的阅读思考路径,以解决更多的文言短文的阅读。
刚才我们运用流程图梳理了两篇写人记事文言短文的行文思路,推断了主旨。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篇文章中的矛盾冲突都写得极为精彩,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借鉴并运用到我们的记叙文写作中呢?
在“借助思维工具完成记叙文构思”一课上,我们知道了要写出一个“好看的故事”,写好矛盾冲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何不尝试将阅读中看到的作家们表现矛盾冲突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呢?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和李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三个复习古诗文的小锦囊。
帮助大家解决积累古诗文及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句、分析古诗文的内容与思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在古诗文阅读过程中使用这些小锦囊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思考,能否将其运用到现代文阅读中,建立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的联系,如将解读写人记事文言短文的结构图运用到单件事写人记叙文的解读中;能否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建立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如借鉴作家们表现矛盾冲突的方法,用到自己的记叙文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