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热量收支
(真题回顾·提分干货·热点狂练)
真题统计 考点分布 考情分析/热点解读
2024年浙江1月卷第24~25题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温度的特征及变化都能从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温度在地理事象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热量收支分析在高考试题中极高的考查频次。高考常以区域温度统计图表、等温线图等为材料,从大气运动、海一气相互作用等角度切入命题。
2022年辽宁卷第14~16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
2022年福建卷第4~6题 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1年北京卷第3~4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
…… ……
(2024·浙江1月卷·24~25题)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完成下面小题。
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1.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潜热释放高度较高,气流辐散上升强烈
B.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信风干燥抑制蒸发
C.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
D.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极地东风摆动较小
2.在海—气系统内部( )
A.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
B.大气辐射和运动,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
C.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
D.海面水分蒸发凝结,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
【答案】1.C 2.B
【解析】1.0°-10°气流辐合上升强烈,而不是辐散,A错误;信风干燥有利于蒸发,B错误;50°-60°气温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因此潜热释放高度较低,C正确;极地东风风力强劲,极地东风摆动较小利于蒸发,有利于潜热释放,D错误。故选C。
2.大气通过风推动海水运动,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降水主要是水分交换,A错误;大气辐射和运动需要能量,会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B正确;海面反射太阳辐射,使海水增温幅度减少,不利于蒸发,减少了大气潜热释放,C错误;大气运动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而不是水分蒸发,D错误。故选B。
(2021·北京卷·3~4题)下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 )
A.立春-惊蛰 B.芒种-小暑 C.白露-寒露 D.大雪-小寒
【答案】3.A 4.D
【分析】3.该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从116°E到121°E,可推断该地区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的差异不是大气环流导致的,故B错;海陆位置的差异主要影
响降水,对年平均气温影响不大,故C错;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和人类活动关系不大,故D错;同纬度地区,年均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导致的,海拔高的地方,年均温低,海拔低的地方,年均温高,故A正确。
4.结合学过的知识,影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成反比,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冬至日达最小值,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到最长,然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木杆影长数值减小,到夏至日达最小值,故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的时间段必须经历冬至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2日前后)--小寒(1月5--7日),故D正确;立春( 2月3-5日)---惊蛰 (3月5-7日),芒种(6月5-7日)---小暑 (7月6-8日),白露 (9月7-9日) ---寒露 (10月8-9日),显然都没经过冬至日,故ABC错。
(2022·福建卷·4~6题)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洋流 D.地形
6.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120~150天 B.150~180天
C.210~240天 D.310~340天
7.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昼夜温差较小 B.气温波动较小
C.光照时间较短 D.地表反射较强
【答案】5.D 6.C 7.B
【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影响冻结天数的因素为气温,27°N--37°N,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该范围纬度差异不大,所以受纬度影响冻结天数变化应不大,图示在该纬度范围内平均冻结天数变化较大, 表明气温大幅度下降,最后可能是海拔升高,气温急剧下降,D正确;洋流影响局部气温,且影响较小,C错误;土壤、植被对冻结天数影响极小,AB错误,该题选D。
6.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40°N-60°N附近陆地面积最大,对应平均冻结期约为210-240天,C正确,ABD错误。
7.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海洋面积大,比热容大,海水温度变化小,受其影响气温波动较小,所以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B正确;冻结天数和日平均气温有关,受昼夜温差影响小,A错误;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与光照关系不大,C错误;地表反射强,气温低,平均冻结期和冻结天数长,对二者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该题选B。
(2024·广东·一模)香港岛的建筑多临山而建。研究表明,在无背景风干扰的情况下,建筑外墙增温降温快,形成近垂直方向的墙体流,配合山谷风能实现较好的通风效果(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墙体流促进通风的机制在于( )
①外墙附近比楼栋之间升温快 ②高楼层比低楼层外墙升温快
③外墙附近比山坡升温快 ④近山楼栋比远山楼栋外墙升温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利于利用山谷风和墙体流改善通风效果的措施是( )
A.降低整体楼栋的高度 B.楼栋之间紧凑布局
C.降低近山楼栋的高度 D.楼栋表面覆盖绿植
【答案】1.A 2.C
【解析】1.白天墙体受到太阳辐射而增温,外墙附近比楼栋之间升温快,墙体附近的气流上升,形成空气流动,①正确。 高楼层比低楼层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外墙升温更快,墙体附近的气流上升,形成空气流动,②正确。 山坡受热状况受坡向、坡度、高度、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影响,不一定比墙体升温快,因此墙体附近与山坡升温快慢的对比不一定成立,③错误。近山楼栋与远山楼栋的外墙接受太阳辐射的情况取决于太阳高度角、楼栋方位等因素,不一定有近山楼栋比远山楼栋外墙升温快的情况,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利用山谷风和墙体流改善通风效果,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自然气流,避免建筑物阻挡或干扰气流运动。降低整体楼栋的高度可能会减少建筑对风的阻挡,但也可能降低建筑的使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A错误。楼栋之间紧凑布局会增加建筑间的相互遮挡,不利于气流的流动和通风,B错误。降低近山楼栋的高度可以减少它们对山体附近气流运动的阻碍,使得山谷风更为顺畅地通过,同时也有助于墙体流的形成和通风效果的改善,C正确。楼栋表面覆盖绿植虽然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和降低温度,但对改善通风效果的影响较小,不是主要措施,D错误。故选C。
(2024·浙江·二模)2023年8月10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进一步证实北极地区升温超过全球平
均2倍以上。下图为北极升温主要驱动因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是( )
A.海冰融化、底层大气吸收热量增加、全球变暖 B.底层大气吸收热量增加、海冰融化、全球变暖
C.云层反射、海冰融化、厄尔尼诺 D.太阳辐射增强、海冰融化、厄尔尼诺
4.图示可知,与北极增温无关的因子是( )
A.大气湿度与云量增加 B.海冰厚度与覆盖面积
C.大气环流、洋流的极向输送 D.太阳短波辐射量的变化
【答案】3.B 4.D
【解析】3.本题为地理逻辑推理题,驱动北极升温的根本原因在丙,丙为全球变暖,CD错误;甲过程导致近地表升温,甲应为底层大气吸收热量增加,使得近地面气温升高,而海冰融化会吸收热量,会导致近地面气温降低,A错误,B正确。近地面气温升高,海冰融化吸收热量,海冰融化会导致地表冰面减少,反射率降低,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增加,乙为海冰融化。故选B。
4.大气湿度与云量的多少,决定了大气逆辐射的强弱,与北极增温有关,A错误;海冰厚度与覆盖面积影响了地表的反射率,决定了地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北极增温有关,B错误;大气环流、洋流的极向输送,给极地地区带来热量,与北极增温有关,C错误;太阳目前处于壮年期,太阳短波辐射量没有明显变化,D正确。故选D。
(2024·吉林·模拟预测)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出现“冷流降雪”,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超过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时,山东烟台的蓬莱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光学现象,当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出现较大温差时,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发生折射,从而使岛屿等变形,形成奇异而变幻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5.“冷流降雪”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的( )
A.偏北沿岸 B.偏南沿岸 C.偏东沿岸 D.各沿岸均可发生
6.本次“海滋”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 B.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
C.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D.暖锋过境后,暖湿气流冷却凝结
7.大风吹来时“海滋”消失是因为大风( )
A.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 B.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C.降低了表层海水的温度 D.加剧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
【答案】5.A 6.C 7.C
【解析】5.“冷流降雪”是从极高纬度喷发出来的冷气团遇到相对温暖的水域产生的强降雪现象,就山东半岛而言,冷气团来自北方的高纬地区,山东半岛北侧地处冬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北侧多降雪,所以“冷流降雪”主要发生在其偏北沿岸,其他方向不是冬季风的迎风坡,BCD错误。故选A。
6.本次“海滋”现象发生在冬季,冷锋过境后,冷空气占据海面,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海面上的空气层产生强逆温,低空海面密度差异较大,阳光折射形成“海滋”,C正确;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或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都可能形成逆温,但强度有限,不利于“海滋”的形成,AB错误;暖锋过境后海面被暖空气占据,海气温差较小,也不利于形成“海滋”,D错误,故选C。
7.大风加剧空气的扰动,导致热量散失,并未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A错误;大风不利于雾的形成,B错误;“海滋”的出现主要与垂直方向上的空气密度、气压变化有关,大风降低表层海水的温度,C正确;大风会扰乱原垂直对流,但对流活动强弱及厚度主要取决于近地面气温高低和气温垂直递减率,D错误。故选C。
(2024·西藏拉萨·二模)冬季日本海上空多对流性积云发育。当孤立分散的对流性积云受到单一方向的强风影响时,积云定向合并形成条状云;当条件改变时,已形成的条状云也会逐渐消散。某月2日3—
21时,日本海东岸某地经历了一次积云合并为条状云又消散的过程。下图示意该时段当地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日3—9时,该地( )
A.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 B.天空中多云遮挡阳光
C.地面辐射强度逐渐上升 D.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
9.该地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连续的时间可能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10.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前相比,消散后该地的环境更加(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答案】8.D 9.D 10.C
【解析】8.读图可知,2日3—9时,该地气温波动下降。此时段该地大部分时间处于夜间,气温走低可能是因为夜间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并不能说明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A错误;该时段该地大部分处于夜间,不存在多云遮挡阳光的情况,B错误;气温波动下降,推测地温也在波动下降,地面辐射强度波动下降,C错误;近地面气温波动下降,会导致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D正确。故选D。
9.根据材料可知,形成条状云的关键在于势力较强的定向风把一朵朵孤立的积云向单一方向合并成为条带状,因此风速增大有利于积云的合并。由图可知,15时风速最大,此时大规模条状云分布应最连续。故选D。
10.由上题分析可知,15时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为连续,之后开始消散。读图可知,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前相比,消散后该地气温降低、降水增多,故环境应更为冷湿。故选C。
(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研究发现,寒冷地区的季节性积雪会显著改变土壤温度,进而影响冻土发育。下图示意新疆地区积雪站点2005~2020年冷季 (10月至次年3月)平均积雪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
11.与北疆雪站比,南疆雪站积雪深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较大 ②湿度更小 ③气温较低 ④降水更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与伊吾站相比,青河站气温更低但地温较高,是因为( )
A.积雪覆盖,减少土壤热量散失 B.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消融吸收大量地热 D.积雪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13.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多年冻土区,季节性积雪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 )
A.年最大冻结深度减小 B.年最大冻结深度加大
C.年最大融化深度不变 D.年最大融化深度减小
【答案】11.C 12.A 13.A
【解析】11.与北疆比,南疆地区地形封闭,周边的山脉(主要是天山山脉)阻挡了冬季风,气温较高,同时周边的山脉也阻挡了湿润气流的深入,气候更为干燥,降水更少,四周山地的阻挡也导致南疆地区风力较小。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C。
12.由积雪分布图积雪厚度可知,清河站积雪厚度大,积雪覆盖削弱了地表热量与大气的交换,减少了地面热量的散失,所以虽然气温很低,但地温较高,A正确;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少,地温低,不符合现实,B错误;本题分析的是积雪覆盖对大气和地表的热量交换的影响,不是积雪消融,且积雪消融吸收地热会使地温降低,C错误;积雪反射率高,不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A。
13.季节性积雪增加,会减少地表热量散失,导致地温偏高,使土壤年最大冻结深度减小,A正确,B错
误;由于土壤温度增高,其年最大融化深度会变大,CD错误。故选A。
(2024·江苏南通·二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的等温面分布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4.左图所示气温分布可能出现在( )
A.夏季白天 B.冬季白天 C.夏季夜晚 D.冬季夜晚
15.此时刻甲地风向可能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
16.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湖泊南北狭长 C.背景风影响小 D.焚风效应显著
【答案】14.D 15.C 16.C
【解析】14.洱海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由图示信息,洱海近地面温度在9 C,判断是冬季。湖面上空等温面向上凸,说明湖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判断是晚上,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5.甲地位于湖岸,此时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湖面温度较高形成低压,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陆地吹向湖面,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为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主要原因是洱海位于山谷盆地中,背景风难以影响,再加上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使局地热力环流显著加强,C正确;植被覆盖率高、湖泊南北狭长、焚风效应显著均不会导致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ABD错误,故选C。
(2024·山西·模拟预测)根据观测手段的不同,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分为大气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
来源于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和地面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来源于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温35度)。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城市城区植被覆盖率大于郊区,图为该城市2007—2017年大气与地面热岛强度逐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推测( )
A.①表示夜晚地面热岛强度 B.②表示白天大气热岛强度
C.③表示白天地面热岛强度 D.④表示夜晚大气热岛强度
18.曲线④出现负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类型 B.全球气候变暖 C.下垫面性质 D.城市海拔高度
【答案】17.A 18.C
【解析】17.该绿洲城市城区植被覆盖率和空气湿度大于郊区,白天郊区增温比城市快,城市热岛强度弱甚至出现冷岛效应(热岛强度为负值),夜晚郊区降温比城市快,城市在夜晚出现热岛效应。大气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比地面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小,夜晚的热岛效应强于白天,所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夜晚地面热岛强度、夜晚大气热岛强度、白天大气热岛强度和白天地面热岛强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曲线④出现负值说明出现冷岛效应。由上题可知,白天城市地面出现冷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该绿洲城市城、郊下垫面性质差异较大,植被覆盖率和空气湿度大于郊区,白天郊区增温比城市快,城市热岛强度弱甚至出现冷岛效应,C正确;主要影响因素与植被覆盖度有关,与植被类型关系不大,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海拔高度与曲线④出现负值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19.(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且面积巨火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独特的地形特点对高原气温及东亚季风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沿 的地形剖面和夏季4500米高度的气温分布图。
(1)描述图示范围4500米高度地区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2)从大气受热的角度,分析夏季4500米高原地区与同纬度同高度地区气温差异的成因。
(3)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答案】(1)4500米高原地区气温高于边缘地区同海拔气温;4500米高原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2)青藏高原面积广,高原面为高原内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高原面吸收太阳辐射多;高原内部大气较边缘同海拔大气距热源更近,吸以地面辐射更多,气温更高。
(3)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青藏高原地面冬季气温偏低,形成冷源,夏季气温偏高,形成热源,增大亚欧大陆与东部太平洋(因海陆热力性质产生的)的气压差,季风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季节性特点显著;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上(太平洋)携带丰沛的水汽,使得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增多。
【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地区沿32.5°N的地形剖面和夏季4500米高度的气温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温及影响因素、大气受热过程以及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范围4500米高度地区夏季气温明显高于高原边缘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气温;在海拔4500米以上高原地区,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高。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青藏高原面积较大,能够为近地面大气提供充足的热量;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降水较少,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较多,高原原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多;高原内部大气接受的地面辐射较多,增温较快,边缘地区的大气距离地面较远,接受的地面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所以出现气温差异。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夏季青藏高原原面大气增温速度快于周围自由大气,形成热源;冬季时青藏高原原面大气降温速度快于周围自由大气,形成冷源;夏季时会加大高原原面大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气压差,增强季风的势力;受夏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多,季风势力增强,导致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增强降水的季节差异,使得季节变化更加显著。
20.(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冷平流。一般而言,冷锋伴后会出现冷平流。温度平流强度=风速×水平温度梯度,单位为10-5℃/s,温度升高为正值、下降为负值,通常温度平流强度在±5×10-5℃/s以内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某年5月,河西走廊东部经历了冷锋降温天气(出现了冷平流),引发了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该年5月10日20时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3000米高度的温度平流强度分布情况,此时甲地的冷气团正在南移。
(1)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造成此次低温冻害的冷锋。
(2)甲地冷气团侵袭河西走廊的概率较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5月份冷平流对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原因。
【答案】(1)
(2)甲地冷气团正在南移,而河西走廊位于其东侧;甲地冷气团向南、向东都有山地阻挡;5月下垫面温度较高,远距离移动过程中冷气团会增温。
(3)5月平均气温较高,农作物处于芡健生长期,低温冻害严重危害农作物生长;空气干燥,夜间大气保温作用弱,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加剧。
【分析】本题以温度平流理论和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3000米高度的温度平流强度分布情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团、锋面性质及其影响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文材料可知,河西走廊东部经历了冷锋降温天气(出现了冷平流),而冷锋伴后会出现冷平流,说明河西走廊位于冷锋后,同时温度升高为正值、下降为负值,通常温度平流强度在± 5×10-5 ℃ /s 以内的影响较小,所以河西走廊东侧-5等值线以西北受到冷平流的影响,为锋后区,即锋线就在-5等值线上,以东南为锋前,所以具体画法为:在河西走廊东侧-5等值线上画锋线,锋线东侧标记冷锋符号。
(2)从图文材料可知,此时甲地的冷气团正在南移,而河西走廊位于甲以东,故无法到达河西走廊,同时,河西走廊以西、南均为高山,对冷空气有较强据当作用,故甲地冷气团受山地阻挡,也无法到达;同时随着冷气团向低纬度的不断推进,其势力也会越来越弱,受低纬暖气团的影响越来越强,其温度逐渐升
高,影响也越来越弱;所以甲地冷气团一方面无法到达河西走廊,另一方面势力逐渐减弱,故侵袭河西走廊的概率较小。
(3)从材料可知,冷平流会引发冻害,而冻害对农业影响的大小由其发生的时间段和强度决定,首先5月是春夏之交,河西走廊地区气温较高,小麦处于茎叶旺盛生长期、杨花结果前期,低温危害大,同时未进入雨季,天气干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土壤水分较少,保温能力弱,使得冻害加剧,冻害对农作物危害更大。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热量收支
(真题回顾·提分干货·热点狂练)
真题统计 考点分布 考情分析/热点解读
2024年浙江1月卷第24~25题 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温度的特征及变化都能从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温度在地理事象相互关系的分析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决定了热量收支分析在高考试题中极高的考查频次。高考常以区域温度统计图表、等温线图等为材料,从大气运动、海一气相互作用等角度切入命题。
2022年辽宁卷第14~16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
2022年福建卷第4~6题 温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21年北京卷第3~4题 影响气温的因素
…… ……
(2024·浙江1月卷·24~25题)海—气间通过潜热(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长波辐射等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调节不同纬度间的水热状况。下图为北半球夏季大气潜热释放对局地气温变化的贡献。完成下面小题。
注:垂直方向为非等高比例
1.关于大气潜热释放的纬度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潜热释放高度较高,气流辐散上升强烈
B.30°~40°潜热释放数量较少,信风干燥抑制蒸发
C.50°~60°潜热释放高度较低,锋面气旋抬升受限
D.80°~90°潜热释放数量最少,极地东风摆动较小
2.在海—气系统内部( )
A.大气降水,将能量直接传递给了海洋表面
B.大气辐射和运动,消耗从海洋获取的热量
C.海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大气潜热释放
D.海面水分蒸发凝结,促使海水产生了运动
(2021·北京卷·3~4题)下图示意北纬27°附近部分地点某年的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图中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某地理小组连续多日在该纬线附近同一地点用木杆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记录的木杆影长数值先增大、后减小。该小组测量影长的时间段是( )
A.立春-惊蛰 B.芒种-小暑 C.白露-寒露 D.大雪-小寒
(2022·福建卷·4~6题)冻结期是指一年内土壤冻结第一天至冻结最后一天的天数,冻结天数是指一年内土壤发生冻结的所有天数。由于冻结期内土壤并非每天都会冻结,因而冻结期往往大于冻结天数。下图示意1981~2010年北半球土壤平均冻结期和平均冻结天数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27°N到37°N土壤平均冻结天数大幅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洋流 D.地形
6.下列土壤平均冻结期范围中,对应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
A.120~150天 B.150~180天
C.210~240天 D.310~340天
7.北半球高纬地区土壤平均冻结期与平均冻结天数差异较小,主要原因是冻结期内( )
A.昼夜温差较小 B.气温波动较小
C.光照时间较短 D.地表反射较强
(2024·广东·一模)香港岛的建筑多临山而建。研究表明,在无背景风干扰的情况下,建筑外墙增温降温快,形成近垂直方向的墙体流,配合山谷风能实现较好的通风效果(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天,墙体流促进通风的机制在于( )
①外墙附近比楼栋之间升温快 ②高楼层比低楼层外墙升温快
③外墙附近比山坡升温快 ④近山楼栋比远山楼栋外墙升温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利于利用山谷风和墙体流改善通风效果的措施是( )
A.降低整体楼栋的高度 B.楼栋之间紧凑布局
C.降低近山楼栋的高度 D.楼栋表面覆盖绿植
(2024·浙江·二模)2023年8月10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进一步证实北极地区升温超过全球平均2倍以上。下图为北极升温主要驱动因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甲、乙、丙分别对应是( )
A.海冰融化、底层大气吸收热量增加、全球变暖 B.底层大气吸收热量增加、海冰融化、全球变暖
C.云层反射、海冰融化、厄尔尼诺 D.太阳辐射增强、海冰融化、厄尔尼诺
4.图示可知,与北极增温无关的因子是( )
A.大气湿度与云量增加 B.海冰厚度与覆盖面积
C.大气环流、洋流的极向输送 D.太阳短波辐射量的变化
(2024·吉林·模拟预测)2023年12月19日至22日,山东半岛部分地区出现“冷流降雪”,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超过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同时,山东烟台的蓬莱海面出现了罕见的“海滋”奇观。“海滋”是一种类似海市蜃楼的光学现象,当海水与水面的空气层出现较大温差时,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发生折射,从而使岛屿等变形,形成奇异而变幻的画面。完成下面小题。
5.“冷流降雪”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东半岛的( )
A.偏北沿岸 B.偏南沿岸 C.偏东沿岸 D.各沿岸均可发生
6.本次“海滋”现象的发生条件是( )
A.较暖气流流经较冷水面 B.静风环境,海洋辐射降温
C.冷锋过境后,水温高于气温 D.暖锋过境后,暖湿气流冷却凝结
7.大风吹来时“海滋”消失是因为大风( )
A.破坏原有大气物理状态 B.带来大雾影响视线
C.降低了表层海水的温度 D.加剧大气垂直方向的对流
(2024·西藏拉萨·二模)冬季日本海上空多对流性积云发育。当孤立分散的对流性积云受到单一方向的强风影响时,积云定向合并形成条状云;当条件改变时,已形成的条状云也会逐渐消散。某月2日3—21时,日本海东岸某地经历了一次积云合并为条状云又消散的过程。下图示意该时段当地气温、风速、降水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日3—9时,该地( )
A.持续受到冷空气侵袭 B.天空中多云遮挡阳光
C.地面辐射强度逐渐上升 D.近地面气压波动上升
9.该地大规模条状云分布最连续的时间可能是( )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10.与大规模条状云形成之前相比,消散后该地的环境更加(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2024·四川成都·模拟预测)研究发现,寒冷地区的季节性积雪会显著改变土壤温度,进而影响冻土发育。下图示意新疆地区积雪站点2005~2020年冷季 (10月至次年3月)平均积雪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北疆雪站比,南疆雪站积雪深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较大 ②湿度更小 ③气温较低 ④降水更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与伊吾站相比,青河站气温更低但地温较高,是因为( )
A.积雪覆盖,减少土壤热量散失 B.积雪大量反射太阳辐射
C.积雪消融吸收大量地热 D.积雪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13.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多年冻土区,季节性积雪增加可能会导致土壤( )
A.年最大冻结深度减小 B.年最大冻结深度加大
C.年最大融化深度不变 D.年最大融化深度减小
(2024·江苏南通·二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的等温面分布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4.左图所示气温分布可能出现在( )
A.夏季白天 B.冬季白天 C.夏季夜晚 D.冬季夜晚
15.此时刻甲地风向可能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 西南风 D.东北风
16.洱海周边热力环流显著,主要原因是( )
A.植被覆盖率高 B.湖泊南北狭长 C.背景风影响小 D.焚风效应显著
(2024·山西·模拟预测)根据观测手段的不同,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分为大气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来源于气象站点的气温数据)和地面城市热岛效应(观测数据来源于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温35度)。我国西北地区某绿洲城市城区植被覆盖率大于郊区,图为该城市2007—2017年大气与地面热岛强度逐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推测( )
A.①表示夜晚地面热岛强度 B.②表示白天大气热岛强度
C.③表示白天地面热岛强度 D.④表示夜晚大气热岛强度
18.曲线④出现负值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植被类型 B.全球气候变暖 C.下垫面性质 D.城市海拔高度
19.(2024·湖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且面积巨火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其独特的地形特点对高原气温及东亚季风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沿 的地形剖面和夏季4500米高度的气温分布图。
描述图示范围4500米高度地区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从大气受热的角度,分析夏季4500米高原地区与同纬度同高度地区气温差异的成因。
从热力环流的角度,说明青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20.(2024·湖南长沙·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温度平流是指冷暖空气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温度降低或升高的现象,空气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为暖平流,空气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为冷平流。一般而言,冷锋伴后会出现冷平流。温度平流强度=风速×水平温度梯度,单位为10-5℃/s,温度升高为正值、下降为负值,通常温度平流强度在±5×10-5℃/s以内的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
某年5月,河西走廊东部经历了冷锋降温天气(出现了冷平流),引发了低温冻害。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该年5月10日20时河西走廊及其周边地区3000米高度的温度平流强度分布情况,此时甲地的冷气团正在南移。
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造成此次低温冻害的冷锋。
甲地冷气团侵袭河西走廊的概率较小,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5月份冷平流对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