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梅兰芳先生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2)理解《梅兰芳蓄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3)认识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原因和所经历的困难。
(2)掌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和用法。
(3)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梅兰芳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梅兰芳的背景
① 通过多媒体展示梅兰芳的照片和生平简介,激发学生对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兴趣。
② 提问学生:“你们听说过梅兰芳吗?你们知道他在戏曲界的地位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了解。
(2)引入课文内容
① 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梅兰芳先生的故事,他为了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做出了一个非常勇敢的决定。”
② 引导学生翻开课本,预习《梅兰芳蓄须》一文,并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师生互动,讨论课文背景
①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吗?这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②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③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引入课文的学习重点:“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4)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① 教师告诉学生:“梅兰芳的蓄须决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② 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5)课堂小结
①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② 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阅读课文,深入理解梅兰芳的精神品质。
(二)深入解析文本,学习生字新词
(1)生字新词的教学与互动
① 教师首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包括“蓄”、“迫”、“邀”等字,并详细解释每个字的含义和用法。例如,“蓄”字,表示积累、保存,课文中用来形容梅兰芳为了抗战而保存自己的艺术力量。
② 接着,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朗读生字新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发音。期间,教师会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并进行示范。
③ 为了加深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将生字新词写在卡片上,让学生分组进行“快速抢答”,答对者可以得到小奖励。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的用法
① 教师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例如,课文中的“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一句,包含了“宁”和“绝”两个生字新词。
② 教师详细讲解这两个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坚定立场和高尚品质。同时,教师还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句子的意思,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③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解,教师会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生字新词用法的记忆。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和用法,还能在互动和练习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4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梳理文意
①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的情感变化。
② 学生边读边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一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设计目的:通过朗读和复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引导,深化理解
① 教师提问:“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他当时面临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②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指导。
③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④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点明梅兰芳蓄须的爱国精神和坚定立场。
设计目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深入理解梅兰芳蓄须的原因和所经历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3)重点句子赏析,体会思想感情
① 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几个重点句子,如:“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等,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②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些句子的含义和作用,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补充,强调梅兰芳的高尚品质和爱国精神。
设计目的:通过重点句子的赏析,让学生深入体会梅兰芳的思想感情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课堂互动,拓展延伸
① 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梅兰芳,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邀请,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②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③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坚持原则和爱国精神的重要性。
设计目的:通过课堂互动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观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深入剖析,感悟文心
(1)设问启思,初探文意
① 教师抛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梅兰芳先生为什么要蓄须吗?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一一克服的呢?”
② 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后,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初步想法。
(2)小组合作,共解疑惑
① 学生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进行讨论,相互交流观点,共同探索问题的答案。
②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点拨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方向和深度。
(3)全班分享,深化理解
①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和心得体会分享给全班同学。
②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情感升华,感悟文心
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梅兰芳先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该如何向他学习?”
② 学生畅谈感想,教师总结强调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激励学生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整个教学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导,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五)字词解析与赏析
(1)生字新词详细解析
① “蓄”字拼音为“xù”,意指储存、积累。在课文中,“蓄须”表示梅兰芳先生为了抗议而留起了胡子,暂停了舞台生涯。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他们为了某个目标而“蓄”起了什么,比如蓄起了零花钱、蓄起了力量等,以帮助他们理解“蓄”字的含义。
② “迫”字拼音为“pò”,表示逼迫、压力。在课文中,“迫”体现在梅兰芳面临的来自侵略者的各种骚扰和压力。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自己是梅兰芳,面对这样的“迫”会怎么做,从而深入感受梅兰芳的坚定立场。
(2)重点句子赏析与对比讲解
① 课文中的句子:“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这句话体现了梅兰芳的坚定立场和高尚品质。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比自己平时遇到的选择,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不参加”和“更不会去”,进而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② 另一句重点句子:“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这句话通过对梅兰芳生病时的场景描写,突出了他的机智和勇气。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日本军医检查的场景,体验梅兰芳是如何用智慧化解危机的。
通过以上生字新词的解析和重点句子的赏析与对比讲解,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从中感受到梅兰芳的人格魅力和爱国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六)课堂小结与感悟分享
(1)回顾本课重点
① 我们首先回顾了梅兰芳先生的生平和他选择蓄须的背后原因,了解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
② 接着,我们深入探讨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了其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梅兰芳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2)总结学习收获
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和用法,增强了语言积累。
②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重点句子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3)分享学习感悟
① 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学习本课的感悟,谈谈自己对梅兰芳先生爱国情怀的理解和体会。
② 教师总结学生的感悟分享,强调梅兰芳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对我们今天的意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发扬这种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回顾了本课所学内容,总结了学习收获,还通过学生的感悟分享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感悟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心得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同时,我也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生字新词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培养具有高尚品质的下一代而努力的信念。
七、作业安排
1. 抄写本课生字新词,并背诵重点句子。
2. 阅读梅兰芳先生的其他事迹或相关传记,了解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