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题- 内蒙古高原(全国通用)(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题- 内蒙古高原(全国通用)(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7 16:46:57

文档简介

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题- 内蒙古高原(全国通用)
【命题思路】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相邻,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是莽莽的大兴安岭林海,南部是富饶的嫩江平原、西辽河平原和河套平原,西部是浩瀚的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辽阔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高原在高考地理命题中,会注重考查考生对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区域发展策略与问题应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强调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真题再现】
(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地。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 西北风 丙
(2)冬季风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日数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时间长。
(3)牲畜冻伤、冻死,牲畜圈(棚)舍受损或倒塌;饲草供给困难;积雪融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牧草产量。
【解析】该大题利用图文材料,设置三小题,涉及知识有气候、风向、气象灾害、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影响等,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交界地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故主导风向是西北风;乙地位于背风坡,丙地位于迎风坡,因此丙地气温较低,降雪时间较乙地长。
(2)图中显示,甲地位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雪量大,时间较长;且纬度较高,使得温度较低,积雪难以融化,故积雪时间较长。
(3)结合题2结论,缺点是:冬春季节暴雪覆盖,温度较低,且时间较长,会冻死冻坏牲畜,材料二显示畜牧业以圈养为主,长时间冷冻会使圈坏或倒塌,造成财产损失,同时饲养起来困难重重,交通堵塞;优点:来年回暖之际,积雪融化,导致土壤疏松,且水源充足,提高牧草产量,进而提高牲畜产量。
【基础知识】
1. 位置与范围:内蒙古高原大致位于中国的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东经106°附近,北至国界,南界阴山山脉和贺兰山,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区域。广义上的内蒙古高原还
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总面积约为70万平方千米。
2. 地形地貌:内蒙古高原整体海拔高度在900~1300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边缘地带受到山脉的抬升,而北部则较为平坦,并形成东西向低地。高原地表形态开阔坦荡,起伏和缓,存在显著的古剥蚀夷平面,即大面积的古老侵蚀面。
3. 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且周围多山脉阻挡,内蒙古高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且多风雪,夏季短促凉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昼夜温差较大。
4. 植被与土壤:内蒙古高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草场之一,草原覆盖面积广阔,以欧亚温带草原为主,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尤其以饲养绵羊、山羊和骆驼著名。
5. 环境特点:高原风沙广布,部分地区有“瀚海”之称,反映了其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
6. 生态与资源:内蒙古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同时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荒漠化、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该区域的重要课题。
7. 人口与民族构成:内蒙古高原的人文环境显著特征之一是其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蒙古族在历史上曾建立过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传统习俗、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音乐舞蹈(如马头琴、长调、呼麦等)、饮食习惯(如手把肉、奶茶等)以及那达慕大会等节庆活动,构成了内蒙古高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8. 农业与游牧经济:
农牧交错带:由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既有广阔的草原,也有沙漠、戈壁、山地和河谷地带,形成了农牧交错的经济格局。东部和中部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畜牧业,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西部则以半干旱、干旱区为主,适宜发展耐旱作物种植和灌溉农业,部分地区存在沙产业(如肉苁蓉、锁阳等沙漠经济植物的种植)。
9. 工业与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丰富:内蒙古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煤炭产业尤为突出,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有多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此外,稀土开采加工也是其特色工业,对全球稀土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10. 城市与交通网络:
城市分布:内蒙古高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公路沿线及资源富集区,如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包头、鄂尔多斯等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城市;乌海、赤峰等地也因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工业体系。城市间及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赖铁路、公路以及近年来逐步完善的航空运输。
11. 旅游与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内蒙古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壮美的草原风光;响沙湾、巴丹吉林沙漠等独特的沙漠景观;以及成吉思汗陵、五当召、美岱召等历史文化遗迹。此外,草原民俗风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也颇具吸引力。
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挑战与应对:面对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内蒙古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广节水灌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高考热点】
1.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 地貌与气候:考查内蒙古高原的地貌类型(如高原的地表形态、典型景观等)、气候特点(如大陆性气候特征、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降水分布等),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生态与环境保护:涉及内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如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生态保护措施(如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机制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等。
2.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 农牧业生产:探讨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的地位,包括草原畜牧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如过度放牧、草畜平衡等)、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应用、特色农产品(如奶制品、羊毛等)的生产与加工等。
(2) 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考察内蒙古丰富的煤炭、稀土、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分布、开采状况、能源基地建设及其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等战略。
3.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分析内蒙古从传统农牧业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过程,包括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如新能源产业、旅游业等)、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等,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涉及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涉及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政策等。
4. 区域合作与国家战略:
(1) 一带一路倡议:由于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边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可能会涉及其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跨境贸易与投资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2) 区域协调发展:探讨内蒙古在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与周边省份或地区的经济联系、资源互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
【难点突破】
(一)草原的恢复与保护
1、我国草原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草原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温带草原、高寒草原、荒漠区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其中,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松辽平原,面积约 106.7 万平方公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逐渐减少,依次细分为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等草原类型,以饲养绵羊和肉牛为主。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 3000 米以上,面积约 126.7 万平方公里;高寒草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一类草地,主要饲养牦牛与藏羊。荒漠区草原分布在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以山地草地、山麓草地和荒漠绿洲为主,面积约 60 万平方公里,主要饲养细毛羊和骆驼。南方草山草坡,多为森林破坏后的次生草地或海拔较高的中高山草地,面积约 66.7 万平方公里,具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和生产潜力。
2、我国草原的主要特点:
(1)牧草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气候要素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单峰曲线——夏秋牧草生长快速,冬春则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由此导致季节间饲草供给严重不平衡。
(2)物种组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一般温带草甸草原每平方米大致有 20—30 种植物,典型草原 15 种左右,荒漠草原 10 种左右,高寒草甸可多达 40 种以上。丰富多样的草原植物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植物基因资源库。
(3)牧草饲用价值高。我国天然草原的植物,特别是一些优势种,如羊草、针茅属植物、嵩草属植物等,均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其中,禾草的粗蛋白含量达到 8%—16%,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达到 15%—26%,适口性好,十分适宜放牧。
3、我国草原恢复面临的问题:
(1)天然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功能配置不合理;
(2)天然草地恢复的目标需要细化和明确;
(3)退化草地恢复缺乏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技术;
(4)草原放牧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4、我国退化草原恢复的对策
(1)基于“以小保大”原理,合理配置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功能;
(2)以构建近顶极群落为目标,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辅助恢复相结合的措施,加速退化草原的恢复;
(3)根据不同草原类型,研发退化草原高效快速恢复技术;
(4)研发动态草畜平衡的智能放牧系统,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
(5)加强依法保护草原力度,根据草原保护状况进行补助和奖励;
(二)风能的优缺点:
优点:
1.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
2.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
3.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
4.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
5.风力发电节能环保。
缺点:
1.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
2.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发展。
3.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4.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进行项目兴建。
(三)沙尘暴
1、概述: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按自然灾害成因分,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2、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自然条件:
一是沙源 , 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所以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
除了自然条件外,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人为因素在形成沙尘暴的原因中占比越来越重要。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3、发生季节: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多大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盛行偏北风;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容易被风力侵蚀。
4、分布:我国沙尘暴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三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
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沙尘暴的分布以及西北风的加持导致我国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为西路、西北路、北路、北偏东路。
危害:沙尘暴在运动过程中,往往破坏建筑物,掩埋房屋、农田、道路,降低土壤肥力,降低能见度,造成大气质量下降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治措施:
在所有防治措施最主要的就是阻沙和固沙。可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
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培养人们的环保意
识,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考向预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答案】(1)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扬起大量沙尘,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空气氧含量降低,湿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2)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生态恢复的树种;适量引水灌溉种植;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再次破坏;适当进行生态移民;实行奖惩机制,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种树。
(3)塞罕坝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降低该地区生态脆弱度,增强抗破坏能力;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涵养水源,确保河流下游生态稳定。
【分析】本题以塞罕坝地区为背景材料,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
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来分析。生物: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拥有丰富的植物,是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森林破坏导致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破坏,风沙侵蚀加重,扬起大量沙尘,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森林可调节气候,森林破坏会导致空气氧含量降低,湿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2)生态恢复宜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生态恢复的树种;塞罕坝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适量引水灌溉种植;生态破坏严重地区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再次破坏;适当进行生态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行奖惩机制,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种树,增加当地村民种树的积极性。
(3)塞罕坝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调节气候能力增强,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风沙和流水侵蚀减弱,降低该地区生态脆弱度,增强抗破坏能力;森林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植被覆盖率提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下降,确保河流下游生态稳定。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大青山西段,是我国优质蒙古黄芪种植区。蒙古黄芪夏季生长慢,秋季生长快,萌芽期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种植周期分为两年和两年半(下图),蒙古黄芪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2022年,固阳县成为“药食同源”试点地区,11家试点企业推出黄芪酒系列、黄芪超细代茶粉等产品。2023年11月,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固阳县黄芪深加工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1)分析固阳县适宜蒙古黄芪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春季播种相比,说明秋季播种对黄芪育苗的益处。
(3)推测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给固阳县黄芪加工产业带来的变化。
【答案】(1)地处半干旱地区,光照充足,利于成年植株生长;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秋冬季温
度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山地广阔,种植空间大;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避免渍涝;冬季寒冷干燥,病虫害少,黄芪品质高。
(2)秋季气温降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满足黄芪萌芽期和幼苗期对水分的需求;秋季播种有苗,种苗生长期更长,利于养分积累;幼苗期经历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3)黄芪种植面积扩大,黄芪加工业原料来源增加;黄芪产品市场需求增长,黄芪加工业规模扩大、产值提高;黄芪产品种类增加,黄芪加工业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取得规模效应,黄芪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黄芪加工业竞争力增强;黄芪加工业吸纳就业人数增加,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更深远。
【分析】本题以固阳县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可知,蒙古黄芪成年植株喜欢充足的光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固阳县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充足,适宜蒙古黄芪成年植株的生长;当地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作物品质较高;当地纬度位置较高,秋冬季气温较低,蒸发作用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根据材料信息“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大青山西段”可知,该地地处山区,适宜种植蒙古黄芪的面积广阔;山地有一定的坡度,适宜排水,避免涝渍对黄芪的影响;该地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不易越冬,病虫害较少。
(2)根据材料信息“蒙古黄芪夏季生长慢,秋季生长快,萌芽期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种植周期分为两年和两年半”可知,蒙古黄芪萌芽期和幼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该地秋季气温较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能够满足萌芽期和幼苗期黄芪对水分的需求;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秋季播种育苗,种苗的生长期更长,有利于植物有机质的积累,品质更高;秋季播种,黄芪的幼苗期经历冬季,该地冬季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对幼苗期植株的影响较小。
(3)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固阳县黄芪种植面积较大,黄芪产量较高,能够为黄芪加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黄芪是“药食同源”,黄芪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黄芪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信息“11家试点企业推出黄芪酒系列、黄芪超细代茶粉等产品。”可知,黄芪深加工产品不断增多,产品种类增多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黄芪加工业在固阳县集聚,获取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降低黄芪加工的成本,利润明显提高;能够提高固阳县黄芪及制品的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黄芪加工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居民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等。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西部与蒙古国、俄罗斯相邻,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从地形上看,呼伦贝尔市西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大兴安岭,东部为东北平原西缘。
呼伦贝尔市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易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每年秋、冬、春季寒潮多达二、三十次,每次寒潮的到来都会给当地的畜牧业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下图为呼伦贝尔市年均寒潮次数分布图。
(1)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现象主要有 。
(2)简述呼伦贝尔市易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
(3)简述寒潮的发生给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带来的危害。
【答案】(1)大风、雨雪、霜冻等天气
(2)纬度较高(或地势较高),冬半年气温较低;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势力强劲。
(3)强降温会冻死牲畜,造成牲畜存栏量减少;强降雪会压塌牲畜圈舍,造成畜牧业基础设施受损;会带来大量降雪,积雪过厚会掩埋牧草,使牲畜缺少草料,导致牧区大量牲畜掉膘或死亡。
【分析】本题以呼伦贝尔市年均寒潮次数分布图为背景,涉及寒潮灾害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过境时气温低可能带来雨雪、霜冻等天气,寒潮移动速度快形成大风天气。
(2)读图可知,区域纬度为51°附近,纬度较高,同时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较高,冬半年气温较低;靠近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区,冬季风势力强劲,所以多寒潮灾害。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潮天气是指寒潮经过地区会引起温度剧降,伴随有大风和降水的一种天气现象,
寒潮成因冬半年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强降温会冻死牲畜,造成牲畜数量减少;强降雪会压塌牲畜圈舍,牲畜圈舍倒塌造成牲畜基础设施受损;大量的降雪使得积雪过厚,掩埋牧草,使牲畜难以进食,牧区大量牲畜因进食困难掉膘或死亡。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边缘,黑河以东。该地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沙漠腹地多沙丘,东南部有大量高300多米甚至400米以上的沙山。高大沙山分布区也是湖泊的密集区,且沙山愈大,湖泊也愈大。研究发现,湖群对高大沙山的形成意义重大。
(1)研究表明,黑河中下游裸露的巨量沙物质为沙山提供丰富的沙源。说明此结论的合理性。
(2)在下图中画出该沙漠中一个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示意图,用“→”标注风向。并指出沙丘西北坡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特征。
(3)白天,湖泊与沙山之间的热力环流促进了沙山“长个儿”。解释其原因。
【答案】(1)当地盛行西北风,黑河中下游裸露的巨量沙物质位于沙山的西北方向,为沙山提供大量沙源。
(2)自下向上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3)由于沙山和湖泊的热力性质不同,白天沙山升温快于湖泊,风由湖泊沿坡面向上吹拂,携带的沙不断向顶部爬升,从而使沙山不断升高。
【分析】本大题以巴丹吉林沙漠为背景材料,涉及新月形沙丘的形成条件、新月形沙丘的剖面特征、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详解】(1)由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形成沙山的动力为盛行风;沙源为黑河中下游裸露的巨量沙物质,且沙源物质在盛行风的上风向。因此,黑河中下游裸露的巨量沙物质为沙山提供丰富的沙源说法合理。
(2)由材料可知,该地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根据迎风坡缓背风坡陡的规律,可以画出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沉积物颗粒大小由风力的大小决定,越往山顶,风阻越大,携沙能力变弱,动力不足,沉积物的颗粒变小。
(3)湖泊和沙山的比热容不同,白天沙山升温快于湖泊,沙山为低压,湖泊为高压,风由湖泊沿坡面向上吹拂,携带的沙不断向顶部爬升,从而使沙山不断升高。
【点睛】沙丘的形成和发育受风力、地面形态、水分、植被及沙源供应等条件的影响。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流经我国内蒙古高原,最终汇入呼伦湖,克鲁伦河中下游河段多蛇曲。下图示意克鲁伦河的位置及其蛇曲景观。
(1)简析克鲁伦河中下游河段多蛇曲的主要原因。
(2)推测克鲁伦河蛇曲在后续演化中最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并简析与之相关的主要外力作用。
(3)简述呼伦湖周边沙丘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形成原因。
【答案】(1)克鲁伦河中下游地势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慢;克鲁伦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流的流量较小。
(2)牛轭湖。裁弯取直(侧蚀作用)。
(3)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湖岸东部、东南部、西南部。
主要原因:呼伦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冬季风对其影响较强,冬季该湖水位下降,西北风将裸露在河床上的沙粒搬运至湖泊东部、东南部沉积;湖泊西南部有克鲁伦河注入,河流搬运的泥沙在西南侧湖岸沉积,受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冬季风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沙丘。
【分析】本题以克鲁伦河的位置及其蛇曲景观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蛇曲地貌的影响原因、外力作用的表现、沙丘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体现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蛇曲地貌多发育在地形相对平的坦地区,克鲁伦河中下游地势平坦,落差较小,河流流速较慢;克鲁伦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河流的流量较小,河流下切作用较弱,河流多以侧蚀作用,蛇曲发育。
(2)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多蛇曲,随着河流侧向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
(3)沙丘的形成要分析沙丘的物质来源、搬运条件、沉积环境三个方面。呼伦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时该湖水和河水位下降,河床和湖床的裸露部分提供沙源,西北风将裸露在河床上的沙粒搬运至湖泊东部、东南部沉积;另外湖泊西南部有克鲁伦河注入,克鲁伦河搬运的泥沙在西南侧湖岸沉积,受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冬季风的作用下,容易形成沙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自燃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内蒙古高原等地的露天煤矿,自燃现象更加严重。露天煤层自燃后形成热力环流,导致火势不断加强,扑灭困难。如图示意中国北方煤田自燃区分布及煤炭自燃形成的热力环流。
(1)指出内蒙古露天煤矿易发生自燃的气候条件。
(2)在热力环流图中绘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导致火势加强的主要原因。
(3)简述煤矿自燃造成的危害。
【答案】(1)降水少,煤层含水量低;夏季多高温天气;风力较大,大气中氧气充足。
(2)原因:热力环流带来充足的氧气。绘图:具体如下
(3)煤炭资源被破坏;污染大气环境;局地气候更加干燥;地表塌陷,生态被破坏。
【分析】本题以我国煤炭资源的空间分布为背景材料,涉及到热力环流的原理、自然灾害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气候角度分析,燃烧需要干燥的大气环境、较高的气温、充足的氧气。内蒙古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燥,煤层含水量低;夏季炎热干燥,夏季多高温天气;气候干旱,风力作用为主,风力较大,大气中氧气充足,为自燃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原因:热力环流加强了空气的流通,为自燃带来充足的氧气。左侧环流圈逆时针,右侧环流圈顺时针,具体绘图如下:
(3)煤矿自燃,导致煤炭资源被破坏;煤矿自燃,产生大量的烟尘,污染大气环境;煤矿自燃,加剧气温上升,使局地气候更加干燥;煤矿自燃,导致地下煤层燃烧,导致地表塌陷,进一步导致生态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方农牧交错带即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涉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辽宁等省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
材料二:呼和浩特市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南部,北跨阴山,南抵黄河。呼和浩特市根据资源特色及其组合优势,合理布局观光农业,形成了“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
材料三:图左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位置图,图右为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布局示意图。
(1)描述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自然环境方面过渡性的表现。
(2)指出“一圈三轴”观光农业空间格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并分析“一圈”形成的区位条件。
(3)阐述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策略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答案】(1)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平原、丘陵地区向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地带。
(2)因地制宜的思想。临近省会城市,靠近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丰富的农牧资源;政策支
持。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推动观光农业向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促进多元化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加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打造区域内观光农业品牌。
【分析】本题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图文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到区域过渡性、区域发展思想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主要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从自然的因素来分析其过渡性。根据图中信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可知,地形上看,是平原丘陵地区向高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度带来看,是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地带;水分条件看,是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气候类型看,是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河流看,是由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带;从植被看,是(温带)森林向(温带) 草原过渡地带。
(2)根据材料,呼和浩特市根据资源特色及其组合优势,合理布局观光农业,形成了“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可知,“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根据图中信息,“一圈三轴”观光农业区中一圈,临近省会城市,靠近客源市场;位于城郊,基础实施完善,交通便利;根据图中信息,一圈位于农牧交错带,既有农业资源,又有牧业资源,故拥有丰富的农牧资源;同时,“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是政府打造的,所以有政府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大。
(3)农业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区域特点,合理布局,统筹规划,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共同发展;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把观光农业推动向特色化、精品化方向发展,满足当今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引领区域先开展差异化发展,多元化开发,产品多样化,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静;加强交通通信,电力,水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突显服务特色,提高服务质量,打造区域内观光农业品牌。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长期的煤炭开采产生众多采煤沉陷区。近年来该省区在采煤沉陷区、沙漠等区域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煤城包头是国家级光伏项目基地,建有大型光伏发电站,并吸引大批光伏企业聚集。下面左图表示内蒙古年太阳辐射分布,右图为内蒙古地面光伏发电站景观。
(1)简述内蒙古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2)简述包头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优势。
(3)分析图中光伏板下更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答案】(1)海拔较高,降水少,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
(2)太阳能资源丰富;煤矿沉陷地区多,荒地多;土地成本低;工业协作条件好;可利用现成火电输电网等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包头市场用电需求大;国家政策支持。
(3)光伏板遮阴,减少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地表蒸发量,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光伏板削弱近地面风速;减少土壤侵蚀,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分析】本题以内蒙古自治区光伏发电为背景,涉及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包头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优势、光伏板下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
(2)由图可知,包头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包头原为煤城,煤矿沉陷地区多,荒地多,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土地成本低;包头工业基础较好,工业协作条件好;包头输电网等基础设施较完善,可利用现有的火电输电网,节约建设成本;包头经济较发达,耗电企业多,用电需求量大;包头是国家级光伏项目基地,说明有国家政策支持。
(3)由右图可知,光伏板遮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减少了地表蒸发量,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光伏板增加了地表粗糙度,能削弱近地面风速,减轻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同时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有利于植物生长。2024年6月高考地理考前预测题- 内蒙古高原(全国通用)
【命题思路】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长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8省区相邻,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地貌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东部是莽莽的大兴安岭林海,南部是富饶的嫩江平原、西辽河平原和河套平原,西部是浩瀚的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是辽阔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内蒙古高原在高考地理命题中,会注重考查考生对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区域发展策略与问题应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强调地理思维、综合分析能力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以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真题再现】
(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图中甲地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其畜牧业以圈舍饲养方式为主,冬春季节雪灾频发。
(1)甲地冬季主导风向为____风,乙、丙两地降雪日数较多的地区是____地。
(2)分析甲地雪灾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评价冬春季节暴雪对当地畜牧业生产的影响。
【基础知识】
1. 位置与范围:内蒙古高原大致位于中国的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东经106°附近,北至国界,南界阴山山脉和贺兰山,涵盖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以及周边省份的部分区域。广义上的内蒙古高原还包括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和贺兰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总面积约为70万平方千米。
2. 地形地貌:内蒙古高原整体海拔高度在900~1300米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边缘地带受到山脉的抬升,而北部则较为平坦,并形成东西向低地。高原地表形态开阔坦荡,起伏和缓,存在显著的古剥蚀夷平面,即大面积的古老侵蚀面。
3. 气候特征:由于远离海洋且周围多山脉阻挡,内蒙古高原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且多风雪,夏季短促凉爽,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昼夜温差较大。
4. 植被与土壤:内蒙古高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天然草场之一,草原覆盖面积广阔,以欧亚温带草原为主,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尤其以饲养绵羊、山羊和骆驼著名。
5. 环境特点:高原风沙广布,部分地区有“瀚海”之称,反映了其干旱、半干旱的自然环境特点。
6. 生态与资源:内蒙古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同时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荒漠化、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该区域的重要课题。
7. 人口与民族构成:内蒙古高原的人文环境显著特征之一是其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蒙古族在历史上曾建立过横跨欧亚的大帝国,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语言文字、传统习俗、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音乐舞蹈(如马头琴、长调、呼麦等)、饮食习惯(如手把肉、奶茶等)以及那达慕大会等节庆活动,构成了内蒙古高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8. 农业与游牧经济:
农牧交错带:由于内蒙古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既有广阔的草原,也有沙漠、戈壁、山地和河谷地带,形成了农牧交错的经济格局。东部和中部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畜牧业,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西部则以半干旱、干旱区为主,适宜发展耐旱作物种植和灌溉农业,部分地区存在沙产业(如肉苁蓉、锁阳等沙漠经济植物的种植)。
9. 工业与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丰富:内蒙古高原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煤炭产业尤为突出,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有多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此外,稀土开采加工也是其特色工业,对全球稀土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10. 城市与交通网络:
城市分布:内蒙古高原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公路沿线及资源富集区,如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包头、鄂尔多斯等城市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成为重工业城市;乌海、赤峰等地也因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工业体系。城市间及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赖铁路、公路以及近年来逐步完善的航空运输。
11. 旅游与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内蒙古高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如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壮美的草原风光;响沙湾、巴丹吉林沙漠等独特的沙漠景观;以及成吉思汗陵、五当召、美岱召等历史文化遗迹。此外,草原民俗风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产品也颇具吸引力。
1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挑战与应对:面对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内蒙古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推广节水灌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措施,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高考热点】
1.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1) 地貌与气候:考查内蒙古高原的地貌类型(如高原的地表形态、典型景观等)、气候特点(如大陆性气候特征、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降水分布等),以及这些自然条件对植被、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2) 生态与环境保护:涉及内蒙古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性(如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生态保护措施(如退牧还草、生态补偿机制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如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等。
2.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1) 农牧业生产:探讨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的地位,包括草原畜牧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如过度放牧、草畜平衡等)、现代化养殖技术的应用、特色农产品(如奶制品、羊毛等)的生产与加工等。
(2) 矿产资源与能源开发:考察内蒙古丰富的煤炭、稀土、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分布、开采状况、能源基地建设及其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绿色能源开发等战略。
3. 区域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分析内蒙古从传统农牧业向多元化经济转型的过程,包括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如新能源产业、旅游业等)、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等,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 生态经济体系建设:涉及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涉及生态补偿机制、绿色发展政策等。
4. 区域合作与国家战略:
(1) 一带一路倡议:由于内蒙古地处我国北方边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可能会涉及其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国际物流通道建设、跨境贸易与投资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2) 区域协调发展:探讨内蒙古在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与周边省份或地区的经济联系、资源互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
【难点突破】
(一)草原的恢复与保护
1、我国草原的类型与分布:我国的草原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温带草原、高寒草原、荒漠区草原和南方草山草坡。其中,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温带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松辽平原,面积约 106.7 万平方公里;从东向西,随着降水量逐渐减少,依次细分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与荒漠草原等草原类型,以饲养绵羊和肉牛为主。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一般在 3000 米以上,面积约 126.7 万平方公里;高寒草原是世界上最具特色的一类草地,主要饲养牦牛与藏羊。荒漠区草原分布在新疆的天山、阿尔泰山、柴达木盆地和内蒙古的阿拉善地区,以山地草地、山麓草地和荒漠绿洲为主,面积约 60 万平方公里,主要饲养细毛羊和骆驼。南方草山草坡,多为森林破坏后的次生草地或海拔较高的中高山草地,面积约 66.7 万平方公里,具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和生产潜力。
2、我国草原的主要特点:
(1)牧草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气候要素的影响,通常表现为单峰曲线——夏秋牧草生长快速,冬春则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由此导致季节间饲草供给严重不平衡。
(2)物种组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一般温带草甸草原每平方米大致有 20—30 种植物,典型草原 15 种左右,荒漠草原 10 种左右,高寒草甸可多达 40 种以上。丰富多样的草原植物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植物基因资源库。
(3)牧草饲用价值高。我国天然草原的植物,特别是一些优势种,如羊草、针茅属植物、嵩草属植物等,均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其中,禾草的粗蛋白含量达到 8%—16%,豆科牧草粗蛋白含量达到 15%—26%,适口性好,十分适宜放牧。
3、我国草原恢复面临的问题:
(1)天然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功能配置不合理;
(2)天然草地恢复的目标需要细化和明确;
(3)退化草地恢复缺乏突破性和颠覆性的技术;
(4)草原放牧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4、我国退化草原恢复的对策
(1)基于“以小保大”原理,合理配置草原的生态与生产功能;
(2)以构建近顶极群落为目标,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辅助恢复相结合的措施,加速退化草原的恢复;
(3)根据不同草原类型,研发退化草原高效快速恢复技术;
(4)研发动态草畜平衡的智能放牧系统,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
(5)加强依法保护草原力度,根据草原保护状况进行补助和奖励;
(二)风能的优缺点:
优点:
1.风能为洁净的能量来源。
2.风能设施日趋进步,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在适当地点,风力发电成本已低于其它发电机。
3.风能设施多为不立体化设施,可保护陆地和生态。
4.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很环保,很洁净。
5.风力发电节能环保。
缺点:
1.风力发电在生态上的问题是可能干扰鸟类,目前的解决方案是离岸发电,离岸发电价格较高但效率也高。
2.在一些地区,风力发电的经济性不足:许多地区的风力有间歇性,在电力需求较高的夏季及白日、是风力较少的时间;必须等待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发展。
3.风力发电需要大量土地兴建风力发电场,才可以生产比较多的能源。
4.进行风力发电时,风力发电机会发出庞大的噪音,所以要找一些空旷的地方来进行项目兴建。
(三)沙尘暴
1、概述: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按自然灾害成因分,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
2、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个自然条件:
一是沙源 , 地面上的沙尘物质。它是形成沙尘暴的物质基础。
二是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基础,也是沙尘暴能够长距离输送的动力保证。
三是不稳定的大气条件。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夹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所以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傍晚。
除了自然条件外,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人为因素在形成沙尘暴的原因中占比越来越重要。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3、发生季节:沙尘暴天气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冬春季节,气候干燥,多大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盛行偏北风;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容易被风力侵蚀。
4、分布:我国沙尘暴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第一个多发区在西北地区,主要集中在三片,即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吐鲁番-哈密盆地经河西走廊、宁夏平原至陕北一线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尔多斯高原。
第二个多发区在华北,赤峰、张家口一带,直接影响首都北京的安全。
沙尘暴的分布以及西北风的加持导致我国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为西路、西北路、北路、北偏东路。
危害:沙尘暴在运动过程中,往往破坏建筑物,掩埋房屋、农田、道路,降低土壤肥力,降低能见度,造成大气质量下降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防治措施:
在所有防治措施最主要的就是阻沙和固沙。可采取草方格、石方格、高立式沙障、防护林带等措施。通过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来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
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减少不合理人类活动;
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考向预测】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大青山西段,是我国优质蒙古黄芪种植区。蒙古黄芪夏季生长慢,秋季生长快,萌芽期和幼苗期需充足水分,成年植株喜充足光照,种植周期分为两年和两年半(下图),蒙古黄芪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2022年,固阳县成为“药食同源”试点地区,11家试点企业推出黄芪酒系列、黄芪超细代茶粉等产品。2023年11月,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固阳县黄芪深加工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1)分析固阳县适宜蒙古黄芪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春季播种相比,说明秋季播种对黄芪育苗的益处。
(3)推测黄芪被列入“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给固阳县黄芪加工产业带来的变化。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呼伦贝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西部与蒙古国、俄罗斯相邻,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从地形上看,呼伦贝尔市西部为内蒙古高原,中部为大兴安岭,东部为东北平原西缘。呼伦贝尔市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易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每年秋、冬、春季寒潮多达二、三十次,每次寒潮的到来都会给当地的畜牧业和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下图为呼伦贝尔市年均寒潮次数分布图。
(1)寒潮过境时带来的天气现象主要有 。
(2)简述呼伦贝尔市易受寒潮影响的主要原因。
(3)简述寒潮的发生给呼伦贝尔市畜牧业带来的危害。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南边缘,黑河以东。该地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沙漠腹地多沙丘,东南部有大量高300多米甚至400米以上的沙山。高大沙山分布区也是湖泊的密集区,且沙山愈大,湖泊也愈大。研究发现,湖群对高大沙山的形成意义重大。
(1)研究表明,黑河中下游裸露的巨量沙物质为沙山提供丰富的沙源。说明此结论的合理性。
(2)在下图中画出该沙漠中一个新月形沙丘的纵剖面示意图,用“→”标注风向。并指出沙丘西北坡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分布特征。
(3)白天,湖泊与沙山之间的热力环流促进了沙山“长个儿”。解释其原因。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克鲁伦河发源于蒙古国,流经我国内蒙古高原,最终汇入呼伦湖,克鲁伦河中下游河段多蛇曲。下图示意克鲁伦河的位置及其蛇曲景观。
(1)简析克鲁伦河中下游河段多蛇曲的主要原因。
(2)推测克鲁伦河蛇曲在后续演化中最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并简析与之相关的主要外力作用。
(3)简述呼伦湖周边沙丘的分布特点,并推测其形成原因。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自燃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内蒙古高原等地的露天煤矿,自燃现象更加严重。露天煤层自燃后形成热力环流,导致火势不断加强,扑灭困难。如图示意中国北方煤田自燃区分布及煤炭自燃形成的热力环流。
(1)指出内蒙古露天煤矿易发生自燃的气候条件。
(2)在热力环流图中绘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导致火势加强的主要原因。
(3)简述煤矿自燃造成的危害。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方农牧交错带即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地带,呈东北—西南走向。涉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辽宁等省区,是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
材料二:呼和浩特市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南部,北跨阴山,南抵黄河。呼和浩特市根据资源特色及其组合优势,合理布局观光农业,形成了“一图三轴”的空间发展格局。
材料三:图左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带位置图,图右为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布局示意图。
(1)描述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自然环境方面过渡性的表现。
(2)指出“一圈三轴”观光农业空间格局体现的地理学思想并分析“一圈”形成的区位条件。
(3)阐述呼和浩特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策略对其他地区的借鉴意义。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丰富,长期的煤炭开采产生众多采煤沉陷区。近年来该省区在采煤沉陷区、沙漠等区域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煤城包头是国家级光伏项目基地,建有大型光伏发电站,并吸引大批光伏企业聚集。下面左图表示内蒙古年太阳辐射分布,右图为内蒙古地面光伏发电站景观。
(1)简述内蒙古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2)简述包头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的优势。
(3)分析图中光伏板下更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