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黄河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某考古遗址,该遗址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别致的彩陶器及差别不大的氏族公共墓地。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牛梁河遗址 B. 良渚古城遗址 C. 石家河城遗址 D. 姜寨聚落遗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距今约五六千年”“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可知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据“差别不大的氏族公共墓地”可知当时处于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结合所学,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是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 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D项正确;牛河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排除A项;良渚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排除B项;石家河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排除C项。故选D项。
2. 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都是“布衣将相”。东汉开国君臣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造成以上不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治国理念的变化 B. 察举征辟的衰落 C. 重文轻武的国策 D. 门阀制度的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汉代中国。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治理国家的素质能力有限、了解关心百姓疾苦、对君君臣臣的观念看得比较轻,因此秉持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实行休养生息。西汉后期,治国理念发生变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为加强思想统一,将儒学确立为正统,选用大批儒生为官。一些家族重视儒学,族人中很多为官的,成为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身份的“士族大姓”。可见“士族大姓”的兴起与独尊儒术的治国理念有关,A项正确;汉代察举征辟是重要选官方式,“衰落”说法不恰当,排除B项;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排除C项;门阀制度的盛行是在东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3.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
A. 商人积极参与政治 B. 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约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可知,唐中期,身处士阶层的人群和商人交往甚密,可见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C项正确;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商人没有积极参与政治,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调整”,排除B项;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科举制度趋于完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 《朱子语类》中记载: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由此可见,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 )
A. 儒家的政治理想 B. 专制皇权的发展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官员能力的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可知,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君臣隔离、上下疏离,即君臣关系疏离 ,君臣关系和谐是儒家的政治理想,A项正确;坐论之礼的废除本质上反映的是专制皇权的发展,但并非朱熹批评的立足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无法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员能力下降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 如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
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402~1424(明成祖) 82.5 1 16.5
1424~1425(明仁宗) 66.7 0 33.3
1425~1435(明宣宗) 22.5 2.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 0 64.8 35.2
1450~1456(明代宗) 0 90 10
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 0 93.9 6.1
1464~1487(明宪宗) 0 100 0
A 政府金融控制力削弱 B. 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C. 市场货币机制混乱 D. 白银完成货币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钞在土地交易中的使用比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白银的使用比例则不断上升,最终占据了全部的土地交易。这一变化说明了政府发行的宝钞在市场上的信用度和流通能力下降,反映出政府金融控制力的削弱,A项正确;“土地买卖日益频繁”表现为一个阶段内土地买卖数量的上升,但是材料主要体现“土地买卖的媒介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政府金融控制力”,而“市场货币机制混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尽管白银的使用逐渐增多,但表格中的数据并不足以证明白银已经完全完成货币化,排除D项。故选A项。
6. 清代的《刑案汇览》记载了山西一起杀子案。当地官员“依父故杀子律杖六十徒一年”。刑部对此案复核提出驳议,理由是“子违反教令”,其父应从轻发落,“非理殴杀有罪,罪亦甚轻,反之则可不论”。材料反映了清代( )
A. 法律与教化相结合 B. 审判程序公平公正
C. 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D. 法律量刑标准不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材料中提到刑部对当地官员的处理提出驳议,认为父亲在教育儿子时应该适当宽容,不能过于严厉,否则可能导致儿子的反抗和不满。这种观念体现了清代法律与教化相结合的特点,即法律不仅仅是惩罚和制裁,还要注重教育和引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A项正确;材料主要表现山西一起杀子案的判决,无法得出“审判程序公平公正”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法律的完善与变化,无法得出“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排除C项;清代法律量刑标准以法律为标准,排除D项。故选A项。
7. “西学中源”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士人中流行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以下清人言论,体现这一学说的是( )
A. 中四学问,本自互有得失,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毓桂《匡时策》)
B.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薛福成日记》)
C. 中西相合者系偶然之迹,中西不合者乃趋向之歧。(王佐才《格致书院课艺》)
D. 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论新旧?(梅文鼎《历算全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西学中源”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B项与材料解释类似,B项正确;A项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C项体现的是中学与西学的交融,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学中源”,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8. 关于榨菜的起源,近人有如下记载:“前清宣统末年,邱君(邱寿安)赴宜昌汉口一带,随带榨菜十余坛,分馈亲友……邱君获引好评,还川后遂秘密经营,专以销省外,继又联合戚友扩大资本,锐意经营。凡二年,获利甚巨。”涪陵榨菜的这段历史最有助于说明( )
A.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民国建立空前激发民间投资办厂的热情
C. 清末新政中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涪陵榨菜的这段历史最有助于说明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邱寿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商业头脑,将榨菜这一地方特产推广至省外市场,并通过资本联合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民族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也反映了当时内地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兴起和发展,D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清末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不符,排除A项;“民国建立”与材料时间“前清宣统末年”不符,排除B项;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历史事件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排除C项。故选D项。
9.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的通过( )
A. 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 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 为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开始奠定干部基础
D. 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六项规定”是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防范个人崇拜在党内出现,继续保持优良作风以促进民主革命的胜利,这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D项正确;“六条规定”的通过表明中国共产党为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并不能巩固和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排除A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此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解放军战略决战已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
10. 从1991年10月到12月,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北京主持了11次未做公开报道的系列座谈会,集中讨论三个题目: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现状;讨论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其教训;讨论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讨论这三个题目旨在( )
A. 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B. 力图发展经济减少苏东剧变的影响
C. 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 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1991年(中国)。根据材料“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现状;讨论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其教训;讨论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及所学可知,当时正值苏东剧变,我国吸取其教训,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强调稳固社会主义制度是当务之急,B项正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为1992年,排除A项;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排除C项;1992年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1年还未提出改革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
11. 该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镌刻的铭文。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以下对于该法典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特点
②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习惯法汇编
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社会情况
④是研究当时社会的一手资料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巴比伦王国)。根据材料“该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及所学可知,该法典为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据材料“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体现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专制的特点,①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内容丰富,是研究古巴比伦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依据,属于第一手资料,④项正确,A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③项错误,排除B、D项;《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并不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习惯法汇编,②项错误,排除C、D项。故选A项。
12. 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如下图)。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据此可知( )
A. 巴西部分被划入西班牙的范围
B. 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C. 与工业革命后西、葡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有关
D. 促成了西、葡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3年(葡萄牙和西班牙)。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从北极到南极画出一条分界线,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B项正确;巴西部分被划入葡萄牙的范围,排除A项;材料与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有关,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争夺殖民地,但并未促进两国资本主义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如表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四国工业发展与殖民地占有位次对比表。由此可推知( )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 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年至1913年(英、德、法、美)。据本题表格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913年美国和德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已经超越英国和法国,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也遥遥领先于英国和法国,但两者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低于英国和法国,这体现了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C项正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于一战后,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此时美国还未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 苏联某一时期,领导人给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以种自由,政府放松了书报检查,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发表之后,出现了解冻文学和集中营文学,专门揭露苏联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让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公开出版,此书描绘斯大林时代劳改营里人们遭受的苦难。据此可知该时期( )
A. 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 B. 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
C.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D. 改革重点放在文化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苏联。根据材料“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让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公开出版,此书描绘斯大林时代劳改营里人们遭受的苦难”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1956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因此《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才能公开出版。赫鲁晓夫改革期间,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改革后期逐渐陷于僵局,A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没有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排除D项。故选A项。
15. 1945年7月,英国工党政府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1951年10月,保守党政府执政后几乎完全继承和保留了工党政策;1974年,再次上台的工党政府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在这一过程中,英国( )
A. 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升 B. 凯恩斯主义逐渐衰退
C.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新自由主义理念盛行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至1974年(英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英国推行经济计划、国有化等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实质上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念,D项正确;当70年代发生“滞胀”后,西方国家减少社会福利,排除A项;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盛行,不是衰退,排除B项;英国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修筑长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北方各族“求输马与中国铁锅、布、帛互市”,明统治者认为:“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后明政府在大同、宁夏、延绥等地设立马市。1571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国民党爱国将领马鸿宾所率81军,多次打退日军在绥西的进犯,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马鸿宾在军兵训练班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
材料三
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干部数量 7986 10326 11868 15693 16261
干部逐年增长率
120.3% 148.6% 196.5% 203.6%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627 1091 2294 2354 2407
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 7.9% 10.6% 19.3% 15% 15.8%
——王巍《中共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研究——以建国前后宁夏为例》
材料四 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借助阑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22年间福建省参与对口帮扶的市县区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22年闽宁协作改变了啥》2018年7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长城的修筑特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军民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蕴含的历史信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福建援助宁夏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国家倡导东西部对口帮扶的意义。
【答案】(1)特点:规模大,涉及的地域广;与山地等自然条件结合;重点地区构成纵深多道的防御体系;集通讯预警、 驻兵防御、屯田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作用: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进攻,有利于中原政权的稳定,保护中原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长城 一线的互市,有助于中原与少数民族的物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稳定北部边 疆的和平局面;长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原因:日本大举侵华,给西北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为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增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3)历史信息:从1950年到1954年宁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4)措施:派遣干部援宁,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吸引大量企业进驻宁夏,发展特色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兴建大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意义: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使大量贫困人口脱贫;密切了内地与沿海地区联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为后续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控制山谷,扼守高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规模大,涉及的地域广;与山地等自然条件结合;重点地区构成纵深多道的防御体系;根据材料“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可知,集通讯预警、 驻兵防御、屯田贸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作用:根据材料“控制山谷,扼守高地”“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等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从长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骑兵进攻,有利于中原政权的稳定,保护中原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长城 一线的互市,有助于中原与少数民族的物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稳定北部边 疆的和平局面;长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等方面分析。
【小问2详解】
原因: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可推出日本大举侵华,给西北人民带来严重灾难;根据材料“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可推出为了保家卫国,捍卫民族尊严;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增强;并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9年”结合所学可推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
【小问3详解】
历史信息: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50年到1954年(中国)。根据材料“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50年到1954年宁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注重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小问4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措施:根据材料“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可知,派遣干部援宁,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根据材料“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可知,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根据材料“借助阑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可知,吸引大量企业进驻宁夏,发展特色产业;根据材料“22年间福建省参与对口帮扶的市县区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可知,加大资金投入,兴建大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意义:根据材料“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可知,带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使大量贫困人口脱贫;根据材料“借助阑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可知,密切了内地与沿海地区联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后续脱贫攻坚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把人们的物质需要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再其次是采取刑罚干预手段;而最不好的政策是与民争利。1897年,梁启超在评论司马迁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姚家华、孙引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
材料二 1845年,爱尔兰(时由英国统治)的农作物枯萎病大面积暴发。刚被发现的时候被称作“黑腐病”“瘟热病”“腐败症”和“瘟疫”等。作为当地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受害严重,很快造成大面积的饥荒。面对爱尔兰受灾后哀鸿遍野、饥馑载道的局面,英国罗伯特·皮尔内阁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如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但这些政策受到继任者约翰·罗素(1846年6月任英国新首相)的强烈批评并被很快废弃。罗素在英国议院下院演讲时曾辩解:“我们认为将供养人民的任务留给私人企业和正常的贸易更为妥当。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罗素内阁财政部部长查尔斯伍德宣称:“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西方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西方许多经济学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原则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所谓“西士所论”是指西方哪一经济思想?指出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罗素内阁废弃皮尔内阁救灾措施的原因和后果。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启示。
【答案】(1)思想: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主要思想: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自由贸易,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对政府的一切的干预。
(2)原因: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多数派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罗素内阁认为爱尔兰的饥荒是一个局部问题,不应该由政府来全面负责解决
后果:加剧了爱尔兰的饥荒;损害了英国政府的形象;促进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3)原因:凯恩斯主义失灵,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支持;新自由主义适应了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跨国公司等新兴经济组织的发展;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启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垄断现象的发生。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经济思想,根据材料一“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思想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第二小问主要思想,根据材料“ 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可知,这与经济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想符合,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思想是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自由贸易,发挥市场的作用,发对政府的一切的干预。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二“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英国议会中的多数派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根据材料二“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素内阁认为爱尔兰的饥荒是一个局部问题,不应该由政府来全面负责解决。
第二小问后果,根据材料二“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剧了爱尔兰的饥荒并且促进了爱尔兰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损害了英国政府的形象。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与认识类材料分析题。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凯恩斯主义失灵,西方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需要寻找新的理论支持;根据材料三“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自由主义适应了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跨国公司等新兴经济组织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二“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根据材料二“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防止市场失灵和垄断现象的发生。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至真的宇宙规律。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被视为至善的社会关系。“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和”的基础与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而不同”思想,是贯穿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思想脉络,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摘编自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
观点:中国以“和”“同”为理念的外交是对世界国际关系体制的贡献与创新。
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5年的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化解了与会国家的矛盾,促进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新时期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维和行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并推动构建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弘扬合作、开放、互鉴、互利的精神,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而不同’思想,是贯穿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思想脉络,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和所学知识,可拟定观点:中国以“和”“同”为理念的外交是对世界国际关系体制的贡献与创新。其次,结合新中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和成就分析说明,同时也可从“以和为贵”必须建立在强大的实力和国防基础之上、“以和为贵”必须区别对待等方面提取观点,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说明即可。最后,概括总结即可。巴蜀中学2024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黄河中游地区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某考古遗址,该遗址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还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别致的彩陶器及差别不大的氏族公共墓地。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牛梁河遗址 B. 良渚古城遗址 C. 石家河城遗址 D. 姜寨聚落遗址
2. 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都是“布衣将相”。东汉开国君臣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造成以上不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 治国理念的变化 B. 察举征辟的衰落 C. 重文轻武的国策 D. 门阀制度的盛行
3. 唐朝政府明文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富民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国中巨豪也。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在朝名寮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中期( )
A. 商人积极参与政治 B. 重农抑商政策调整
C.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 科举制度趋于完善
4. 《朱子语类》中记载: “古者三公坐而论道,方可仔细说得。如今莫说教宰执坐,奏对之时,顷刻即退……今顷刻即退,君臣间如何得同心理会事?”由此可见,朱熹对于坐论之礼废除的批评立足于( )
A. 儒家的政治理想 B. 专制皇权的发展 C. 中央集权的加强 D. 官员能力的下降
5. 如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如表解读合理的是( )
年代 宝钞 白银 谷物和绢布
1402~1424(明成祖) 82.5 1 16.5
1424~1425(明仁宗) 66.7 0 33.3
1425~1435(明宣宗) 22.5 2.5 75
1435~1449(明英宗正统年间) 0 64.8 35.2
1450~1456(明代宗) 0 90 10
1457~1464(明英宗天顺年间) 0 93.9 6.1
1464~1487(明宪宗) 0 100 0
A. 政府金融控制力削弱 B. 土地买卖日益频繁
C. 市场货币机制混乱 D. 白银完成货币化
6. 清代的《刑案汇览》记载了山西一起杀子案。当地官员“依父故杀子律杖六十徒一年”。刑部对此案复核提出驳议,理由是“子违反教令”,其父应从轻发落,“非理殴杀有罪,罪亦甚轻,反之则可不论”。材料反映了清代( )
A. 法律与教化相结合 B. 审判程序公平公正
C. 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D. 法律量刑标准不定
7. “西学中源”说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中国士人中流行的一种学说。它认为西方之器物、政教、语言文字等,皆源自于中国。西人不过踵而行之,发扬光大而已。以下清人言论,体现这一学说的是( )
A. 中四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沈毓桂《匡时策》)
B.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彼袭而精究之,分门别类,愈推愈广。(《薛福成日记》)
C. 中西相合者系偶然之迹,中西不合者乃趋向之歧。(王佐才《格致书院课艺》)
D. 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论新旧?(梅文鼎《历算全书》)
8. 关于榨菜的起源,近人有如下记载:“前清宣统末年,邱君(邱寿安)赴宜昌汉口一带,随带榨菜十余坛,分馈亲友……邱君获引好评,还川后遂秘密经营,专以销省外,继又联合戚友扩大资本,锐意经营。凡二年,获利甚巨。”涪陵榨菜的这段历史最有助于说明( )
A.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民国建立空前激发民间投资办厂的热情
C. 清末新政中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清末民初时期内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的通过( )
A. 巩固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 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C. 为解放军战略决战的开始奠定干部基础
D. 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做好准备
10. 从1991年10月到12月,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北京主持了11次未做公开报道的系列座谈会,集中讨论三个题目:讨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现状;讨论世界局势的演变及其教训;讨论如何搞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讨论这三个题目旨在( )
A. 落实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B. 力图发展经济减少苏东剧变的影响
C. 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D. 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1. 该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柱上,岩柱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浮雕下面是用楔形文字镌刻的铭文。法典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共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方面,以下对于该法典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体现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特点
②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习惯法汇编
③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埃及时期的社会情况
④是研究当时社会的一手资料
A. ①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③
12. 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作出仲裁: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地方,从北极到南极画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如下图)。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该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由于葡萄牙不满这一仲裁,西、葡两国又于1494年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据此可知( )
A. 巴西部分被划入西班牙的范围
B. 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
C. 与工业革命后西、葡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有关
D. 促成了西、葡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13. 如表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四国工业发展与殖民地占有位次对比表。由此可推知( )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
C. 是导致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D.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4. 苏联某一时期,领导人给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以种自由,政府放松了书报检查,在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发表之后,出现了解冻文学和集中营文学,专门揭露苏联内部的矛盾和问题。突出的例子是20世纪60年代让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公开出版,此书描绘斯大林时代劳改营里人们遭受的苦难。据此可知该时期( )
A. 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 B. 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
C. 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D. 改革重点放在文化界
15. 1945年7月,英国工党政府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1951年10月,保守党政府执政后几乎完全继承和保留了工党政策;1974年,再次上台的工党政府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在这一过程中,英国( )
A. 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升 B. 凯恩斯主义逐渐衰退
C. 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 新自由主义理念盛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修筑长城,“控制山谷,扼守高地”“立烽堠,实兵马,辟灌莽,广屯田”。北方各族“求输马与中国铁锅、布、帛互市”,明统治者认为:“朝廷非无马牛,而与之为市,盖以其服用之物皆赖中国。若绝之,彼必有怨心……许其互市,亦是怀远之仁。”后明政府在大同、宁夏、延绥等地设立马市。1571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纳款,马市互易,边疆无警,畿辅晏然”“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互相依存与交往。这种深刻的内在联系是任何人工关塞所隔绝不了的。即使在战争期间,通过长城内外的贸易往来也一直没有中断过。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 1939年,春夏之交,日本加紧侵华步伐,国民党爱国将领马鸿宾所率81军,多次打退日军在绥西的进犯,取得绥西抗战的首次大捷,极大鼓舞了西北人民抗战胜利的决心,马鸿宾在军兵训练班中培养的回汉青年军官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回汉团结成为英勇的宁夏军队强大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周靖程《民国时期宁夏政治史研究》
材料三
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干部数量 7986 10326 11868 15693 16261
干部逐年增长率
120.3% 148.6% 196.5% 203.6%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627 1091 2294 2354 2407
少数民族干部增长率 7.9% 10.6% 19.3% 15% 15.8%
——王巍《中共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研究——以建国前后宁夏为例》
材料四 1996年5月,福建与宁夏建立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关系。在22年间,十批干部援宁。据统计,目前仅福建省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就已实施特色产业帮扶项目97个,带动贫困人口脱贫4321人。借助阑宁协作的巨大推力,不少福建企业进驻到宁夏闽宁镇,不仅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更带动了当地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等几大产业。22年间福建省参与对口帮扶的市县区不断创新帮扶举措,先后投入财政援助资金16.2亿元,帮助宁夏盐池、海原、彭阳等十个对口帮扶县区,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培育壮大了种植养殖、电子商务、食品加工、服装制造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22年闽宁协作改变了啥》2018年7月19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长城的修筑特点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军民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宁夏少数民族干部逐年增长统计表》蕴含的历史信息。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福建援助宁夏主要措施并分析国家倡导东西部对口帮扶的意义。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把人们的物质需要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是“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海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即主张顺应人的需要去因势利导,这是最好的政策;其次是运用伦理规范和规章制度对人们实行教化;再其次是采取刑罚干预手段;而最不好的政策是与民争利。1897年,梁启超在评论司马迁的这一思想时指出:“与西士所论,有若合符。苟昌明其义而申理其业,中国商务可以起衰。”
——梁启超《〈史记·货殖列传〉今义》;姚家华、孙引著《中国经济思想简史》
材料二 1845年,爱尔兰(时由英国统治)的农作物枯萎病大面积暴发。刚被发现的时候被称作“黑腐病”“瘟热病”“腐败症”和“瘟疫”等。作为当地人主要食物的马铃薯受害严重,很快造成大面积的饥荒。面对爱尔兰受灾后哀鸿遍野、饥馑载道的局面,英国罗伯特·皮尔内阁采取过一些积极的措施,如通过低价销售有限的印度谷物(玉米)以平抑粮食价格,同时通过公共工作规划提供就业,以及由此而来的购买粮食所需的丁瓷,但这些政策受到继任者约翰·罗素(1846年6月任英国新首相)的强烈批评并被很快废弃。罗素在英国议院下院演讲时曾辩解:“我们认为将供养人民的任务留给私人企业和正常的贸易更为妥当。粮食价格不应该实施管制我们必须放弃任何干预价格的企图。”罗素内阁财政部部长查尔斯伍德宣称:“我发现,政府干预越多,越难以对此产生信任,除了个人掌握私人资本外,我不相信任何事物。”受罗素内阁消极政策的影响,爱尔兰人口在饥荒中损失了100万以上。
——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著《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吉林人民出版社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多年受冷落的新自由主义伴随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上台,开始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西方国家80年代的私有化浪潮、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还是拉美国家进行的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的经济改革,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西方许多经济学流派都具有新自由主义的特点,如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学术界一般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在古典自由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基本原则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新自由主义倡导政府可以提供某些服务,补贴最低收入,但不能以平等为目标而过多行使福利职能。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梁启超所谓“西士所论”是指西方哪一经济思想?指出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罗素内阁废弃皮尔内阁救灾措施的原因和后果。
(3)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新自由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启示。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至真的宇宙规律。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被视为至善的社会关系。“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和”的基础与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而不同”思想,是贯穿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思想脉络,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摘编自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