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知识填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答案】 当代人 后代人
【详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这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发展条件为代价,尽量做到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发展持续。
【答案】 生态 经济 社会
【详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答案】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详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指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4.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①背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的产生,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都与传统发展观念引导下的非持续行为密切相关。
②规律:由片面追求 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 的多目标模式转变。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
【答案】 GDP 相协调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转变传统发展观念指的是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5.人地关系是人类与 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个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如经济、文化、社会等。
【答案】地理环境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人类生存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所以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个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
6.国际合作
(1)联合国: 大会。
(2)中国:针对本国国情提出“控制人口,节约 ,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1)环境与发展
(2) 能源 环境
【分析】本大题以国际合作为背景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史
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 关系;
农业社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 ,出现了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工业革命以来:人地矛盾迅速 ,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地关系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人地关系向 、低碳化、 、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答案】(1) 平衡
出现不协调
激化 和谐论
生态化 绿色化
请将表示下列含义的代号分别填入下图中相应空框内,以完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每一代号限填一次)。
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A. B. C. D .
【答案】 ① ② ③ ④
【详解】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其中社会系统为经济活动提供劳力、科技,同时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系统,故A为社会系统即填序号①;经济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和资金等,同时工业活动生产废弃物排放到生态系统,故B为经济系统即填序号②;生态系统提供环境资源给人类活
动与经济活动,故C为生态系统即填序号③。这些系统之间通过人的管理调控达到平衡,故D为人的管理调控即填序号④。 填后示意图如下所示:
基础检测练
加车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庄依山而建,至今保留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小芦笙堂是加车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位置和功能有明显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车村立足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打造商业街、扩建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加车村位置和村庄区位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芦笙堂相比较,推测小芦笙堂的功能特点是多承担( )
A.大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 B.大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C.小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 D.小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2.适于加车村发展的方向是( )
A.加快人口聚集,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促进村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C.下寨建筑集中连片,拓展商业街 D.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答案】1.C 2.B
【解析】1.由材料“至今保留着诸如祭祀等完整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小芦笙堂是加车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位置和功能有明显的差异”,结合图示大芦笙堂位于村落边缘,靠近山林,较庄严、肃静,可
推知大芦笙堂可能为大型祭祀场所;小芦笙堂位于村落中心,更适合于小型的、频率较高的祭祀、休闲、娱乐活动,农事、商贸活动一般发生在室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在促进加车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应保护村庄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促进村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B正确;加车村作为一个古村落,提高城镇化水平不利于对村落的保护,A错;读图,下寨建筑多为单体,为村民居住地,故商业街应向上寨发展,C错误;加车村作为传统村落,工业极少,且为保护原生环境,该村应协调发展第一、三产业,D错误。故选B。
读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人类活动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人地关系图中,处于崇拜和敬畏自然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C
【解析】3.图③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人们手持木棒、石块等集体围猎动物,出现时间最早;图④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人们使用耕牛、木犁耕田的景观,出现时间较早;图①反映的是人类用森林生产方便筷,征服自然阶段,出现时间较晚;图②反映的是倡议垃圾分类,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观念,出现时间最晚。综上所述,按时间先后顺序列为③④①②, C正确,排除ABD,故选C。
4.图③反映的是原始社会人们手持木棒、石块等集体围猎动物,此时处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认识缺乏,此时人地关系处于人类崇拜和敬畏自然阶段,C正确。排除ABD,故选C。
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B.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减弱了产业间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6.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B.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C.高投入、高利用、低污染 D.低投入、低利用、低污染
【答案】5.B 6.B
【解析】5.该模式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虽然可以大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但是还不能实现零排放,A错;循环经济更加注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但是生产的重点不会转变,B对D错;循环经济会延长产业链,使产业之间的联系增强,C错。故选B。
6.循环经济加大了对废弃物的循环使用,使得投入减少,利用效率提高,消耗降低,污染减少。因此,ACD三项错误,B项错误。故选B。
随着我国电商的兴起,快递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但快递包装不环保的现象也颇为突出,推动快递包装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刻不容缓。下图显示某快递分拣点的部分快件。完成下面小题。
7.实现快递包装物资源化的关键措施是( )
A.简化包装 B.分类回收 C.集中储存 D.及时消毒
8.图示包装物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白色污染 B.传播病毒 C.运输成本高 D.回收价格高
【答案】7.B 8.A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废弃物资源化即对废弃物再利用,对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故B正确;简化包装,目的是为了减少废弃物,即减量化,没有体现资源化,故A错误;集中存储和及时消毒,都没有做到再利用,故C、D错误,故选B。
8.根据图片材料可知,包装物主要是塑料,即白色污染,故A正确;快递一般在转运过程中已经做到了杀菌消毒,一般不会传播病毒,而且塑料也不会产生病毒,故B错误;塑料等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小,方便运输,运输成本低,且废弃物可直接利用度低,故回收价格不高,故C、D错误,故选A。
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产生的煤基固废主要以粉煤灰制备建材、电石渣制备水泥等方式利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于40%。为推动能源基地二次资源的合理配置,鄂尔多斯构建了煤基固废循环利用产品价值链(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传统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是( )
A.运输成本较高 B.市场需求量小 C.产品质量较差 D.科技水平较低
10.煤基固废循环利用可以显著( )
A.减轻温室效应 B.减轻酸雨危害 C.促进产业升级 D.提高资源利用率
【答案】9.D 10.D
【分析】9.传统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是科技水平比较低,生产环节少,不能够合理利用粉煤灰等废料,所以利用率低,D正确;运输成本较高、市场需求量小、产品质量较差,与传统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关系不大,主要是技术水平达不到,没办法进行二次资源的合理配置,ABC错误,所以选D。
10.煤基固废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D正确;煤基固废循环利用与减轻温室效应、减轻酸雨危害、促进产业升级的关系小,ABC错误,所以选D。
11.从“水草丰美”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再到如今重现“黄金海湾”,胶州湾在近40年里经历了生态环境的巨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胶州湾是典型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海水盐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胶州湾的纳潮量(指一个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的体积)变化明显,生态环境不断变差。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通过系列“绿色”治理举措,使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
(1)修建盐田、港口及围海造陆等人类活动对胶州湾岸线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强。从图中信息可知,鱼虾养殖区的扩建主要集中在胶州湾 (单选:A东南B西北)部,原因是此处 (单选:A海岸平直,潮滩广布B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湾内西南部的岛屿主要用来建设 (单选:A盐田B港口)。人类活动使得胶州湾沿岸海岸线变得越来越 (单选:A平直B弯曲),也给湾内水域带来了 、 等生态环境问题。
(2)1966-2018年,胶州湾海岸线的变化使得湾内纳潮量变得越来越 ,胶州湾与外海之间水体交换能力也越来越 ,湾内水体的 能力变弱,海湾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3)归纳胶州湾表层海水盐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为促使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推测青岛市可能采取的治理举措。
(5)从胶州湾近4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看人地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答案】(1) B A B A 赤潮 生物多样性减少
(2) 小 弱 自净(净化)
(3)特征:7、8月份海水盐度较低,其他月份海水盐度较高。原因:7、8月份雨带推移至华北平原,降水多,入海径流多,盐度低;其他月份,降水少,入海径流少,盐度高。
(4)通过立法严禁胶州湾围填海;在沿海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严格控制沿海生活、生产废水、废物入海,避免海水富营养化;科学养殖,减少养殖废水入海;对已污染海域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加强海洋污染的检测与管理等。
(5)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从“水草丰美”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再到“黄金海湾”的变化可以看出人地关系经历了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变化过程(人地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会发生变化),说明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才能使人地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解】(1)读图可知,鱼虾养殖区的扩建主要集中在胶州湾西北部,相比于东南部,西北部的海岸平直,潮滩广布,利于扩建;湾内西南部的岛屿岸线曲折,岬湾相间,主要用来建设港口;人类活动使得胶州湾沿岸海岸线变得越来越平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赤潮、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2)读图可知,1966-2018年,胶州湾海岸线不断向外拓展,使得湾内纳潮量变得越来越小;水域面积变
小,胶州湾与外海之间水体交换能力也越来越弱;水体的自净(净化)能力变弱,海湾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雨带7、8月份推移至华北平原地区,此时华北平原降水多,大气降水补给多,河流水量大,入海径流多,受到入海径流的稀释,盐度降低;其他月份,降水较少,大气降水补给较少,河流水量较小,入海径流少,盐度高。故:7、8月份海水盐度较低,其他月份海水盐度较高。
(4)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通过立法严禁胶州湾围填海,保证水域面积;在沿海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严格控制沿海生活、生产废水、废物入海,做到废水达标排放,废物不入海,避免海水富营养化;科学养殖,减少养殖废水入海;积极的对已污染海域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加强海洋污染的检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提高当地群众的环保意识。
(5)据材料可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从“水草丰美”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再到“黄金海湾”的变化可以看出人地关系经历了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变化过程,不同时期人们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不同,人地关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说明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才能使人地和谐,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三者相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大豆和油料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把森林建设成为“粮库”“油田”,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森林粮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森林粮油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茶油具有保健价值,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我国亚热带高山及丘陵地带。油茶树喜热怕冷,需充足的光照,喜湿怕涝,最适应酸性土。贵州省多荒山荒坡,当地农民有种植油茶树和喜食茶油的习惯,现有油茶林多靠农民自发种植,树龄老化,品种不优,油茶籽的综合利用不够。现有油茶林分布范围广,但多呈斑块状分布,生境破碎。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如图为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示意图。
(1)简要说明我国向森林要粮食和油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意义。
【答案】(1)不能毁林造田,破坏生态环境;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开发森林资源。
(2)社会意义: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经济意义: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生态意义: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详解】(1)开发森林资源一定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该方式要在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前提下,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进行。因此向森林要粮食和油料不能毁林造田,破坏植被,破坏生态环境;要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方式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要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开发森林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2)分析贵州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进行(提示:可持续发展包含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社会意义方面: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可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脱贫致富。经济意义: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意义:茶粕、茶壳等废弃物得到了再利用,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茶粕有机肥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进和生物农药,减少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真题点兵练
(2024·浙江宁波·二模)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湿地较多
2.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
A.基本无碳排放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水能枯竭 D.减轻生物质污染
【答案】1.D 2.D
【解析】1.读图 2可知,茭白为水生植物,麻鸭也喜水域环境,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湿地较多,适合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D正确;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相对湿地分布而言,不是最大的有利自然条件,ABC错误。故选D。
2.读图1可知,该工程也有碳排放,A错误;该工程并没有增加生物多样性,B错误;水能为可再生能源,该工程对减少水能枯竭作用不大,C错误;该工程利用废弃的茭白秸秆等进行沼气发酵,可以减轻生物质污染,D正确。故选D。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制糖厂、大型造纸厂和酒精厂、轻质碳酸钙厂)为核心,利用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5个系统为框架,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生态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3.若该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最终将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该生态工业园完善的闭合工业生态网络,最大的优势是( )
A.减弱了第一二产业间联系 B.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C.解决了当地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了甘蔗的种植面积
【答案】3.D 4.B
【解析】3.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污染加剧,水生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该地位于广西,降水量大,土地盐碱化不严重,A错;水污染并不会直接导致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BC错。故选D。
4.该公司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生态模式,其最大优势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B正确;该工业生态模式涉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等系统,加强了第一二产业间联系,发电厂提供了电力,但不能解决能源短缺问题,AC错;该工业园最大的优势是通过闭合工业生态模式,建设成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生态效益高,最大的优势是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而不是增加了甘蔗的种植面积,D错。故选B。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势在必行。图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黄河上游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环保技术高 B.农业分布分散
C.农业生产规模小 D.农作物熟制少
6.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黄河中游农业生产最需要( )
A.控制农业生产规模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D.发展高效集约农业
【答案】5.C 6.D
【解析】5.黄河上游农业水平总体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环保技术也较中下游地区低,A错;农业分布分散与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少不存在必然的因此联系,B错;黄河上游受地形、气候和水源的影响,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小,C正确;黄河上游大部分地区与下游位于同一温度带内,作物熟制相差不大,D错。故选C。
6.控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AC错;黄河中游的农业生产结构不是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高的主要原因,B错;发展高效集约农业能够提升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残留,D正确。故选D。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以煤闻名。近年来,煤山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将“改旧”与“育新”并驾齐驱,利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在改造传统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材料、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下图示意横跨煤山的一条“空中运输走廊”,是全封闭、自动化、年设计输送能力1050万吨的水泥熟料输送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空中运输走廊”采用全架空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安全隐患 B.调节输送带坡度 C.减少噪声污染 D.减少占用耕地
8.推测煤山镇利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清洁成本
B.全面发展旅游业,禁止其他产业发展
C.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快速淘汰传统产业
D.促进相关企业在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实施清洁生产
【答案】 7.B 8.D
【解析】7.由材料可知,该项目是利用输送带运输,所以从安全角度来说安全性较高,安全隐患小,A错误;“空中运输走廊”横跨煤山,地形崎岖,沿线耕地分布少,不会占用较多耕地,所以D错误,采用全架空建设,可以利用不同程度的架高调节输送带坡度,可降低传送坡度,B正确;运输水泥熟料主要是大气污染,不是为了减少噪声污染,C错误。故选B。
8.环保要求提高,环境污染较重的企业污染治理要求提高,清洁成本上升,而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反而清洁工程量下降,清洁成本下降,A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培育新材料、旅游业等绿色产业,而不是全面发展旅游业,B错误;材料中提到“改旧”可知,对待传统产业首先是改造,而非快速淘汰,而且淘汰传统产业需要循序渐进,是一个比较漫长过程,C错误;煤山镇改造传统企业, 利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就是促进相关企业在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实施清洁生产,D正确。故选D。
(2023·湖南岳阳·模拟预测)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B.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减弱了产业间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0.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B.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C.高投入、高利用、低污染 D.低投入、低利用、低污染
11.下列省份中,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广西 D.北京
【答案】 9.B 10.B 11.C
【解析】9.该模式为可持续发展中的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虽然可以大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但是还不能实现零排放,A错;循环经济更加注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但是生产的重点不会转变,B对D错;循环经济会延长产业链,使产业之间的联系增强,C错。故选B。
10.循环经济加大了对废弃物的循环使用,使得投入减少,利用效率提高,消耗降低,污染减少。因此,ACD三项错误,B项错误。故选B。
11.甘蔗为热带、亚热带作物,广西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适合推广,C正确;内蒙古、新疆、北京都在温带,ABD三项错误。故选C。
12.(23-24高二下·湖南长沙·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莲藕喜温、喜光,生长期不宜缺水,适合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中。武汉市蔡甸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当地莲藕种植历史悠,所产莲藕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味香甜,药用食补皆宜。目前,蔡甸区莲藕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21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县(市)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同时,随着中国莲藕种植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快速发展,“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莲藕田块套养黑鱼)得到广泛推广,实现了一田双收、藕鱼共生"。
材料二莲藕是劳动力密集型和高劳动强度产业,尤其是采收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高,仅采挖人工费用就占生产成本的30%~50%,且生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材料三下图为武汉市蔡甸区地理位置图。
(1)分析该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所具备的条件。
(2)简述“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
(3)为保障种植户利益,请提出促进蔡甸莲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湖泊多,种植莲藕自然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工企业集聚,集聚效益明显;临近武汉等城市,市场需求量大,有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2)减少化肥、农业用量,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优质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
(3)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质量与效率;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
【详解】(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市蔡甸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降水量大,该地区内湖泊多种植面积达10万亩,种植莲藕自然条件优越;种植历史悠久,据材料可知当地莲藕种植历史悠,经验丰富,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政府政策的支持;各类加工企业集聚,规模大,集聚效益明显,成本低;该地临近武汉等大城市,市场广阔,需求量大,读图可知,有多条公路、铁路经过,方便运输。
(2)据材料““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莲藕田块套养黑鱼)”可知该模式为生态农业,鱼粪可以提供肥料,大大减少了化肥、农业用量,提高产品质量;“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增加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了收入;该模式使得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形成优质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倾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质量与效率;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品牌竞争力。
13. (23-24高三下·广东·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代沟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紧靠嘉陵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该村用地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但面临着乡村衰败、土地抛荒及无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代沟村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优势,结合都市人群的乡愁情节,把握乡村旅游消费特征,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景村融合为主。有效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带动乡村不同资源要素联动发展的突破口,规划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图示意“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推测“产一村--景”一体化发展要具备的关键条件。
(2)从产业、景观和村庄融合的角度,简述推动该村发展的意义。
(3)运用人地协调观,请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评价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性。
【答案】(1)资源禀赋是产村景融合发展的基础前提;乡村旅游是联动乡村各个资源要素融合的核心;“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产村景融合发展可以引人新的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村庄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以乡村景观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庄经济发展;村景融合发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心;激活村庄的资源和潜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村庄的凝聚力和活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优化生活空间、保护生态环境。
(3)把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由“生产、生活、生态”等多种要素组成。“生产”要以农为本,利用地域资源与生态环境优势,引入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生态”即景观方面把作为生产性景观的农业元素融人乡村景观中,实现农业种植与景观共享;“生活"即村庄,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带给游客原生态的体验。该模式是生产(产)、生活(村)、生态(景)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人地协调。因此,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合理的。
【详解】(1)据材料“代沟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紧靠嘉陵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可知该村土地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为产村景融合的发展提供基础前提;代沟村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具有优势,结合都市人群的乡愁情节,联动乡村各个资源要素;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高度融合,政策支持也是推动“产一村一景”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乡村实现产业、村庄和景观的融合发展。
(2)产村景融合发展可以引人新的特色产业,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以原有的乡村景观为基础进行整合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庄经济发展;村景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激活村庄的资源和潜力,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增加整个村庄的凝聚力和活力;完善乡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优化乡村的生活空间、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生活、生产和生态三方面都表现出合理性。在生产方面,该模式要以农为本,可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利用当地地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优势,将特色产业引入,为农民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在生态方面;把作为生产性景观的农业元素融人乡村景观中,实现农业种植与景观共享,促进可持续发展,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在生活方面,利用现有资源发展旅游业,带给游客原生态的体验。该模式是生产(产)、生活(村)、生态(景)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人地协调。因此,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合理的。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知识填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 的需求,而又不危及 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和 发展持续。
3.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4.转变传统发展观念
①背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的产生,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都与传统发展观念引导下的非持续行为密切相关。
②规律:由片面追求 增长的单一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 的多目标模式转变。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可持续发展。
5.人地关系是人类与 的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这个地理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也包括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的地理环境,如经济、文化、社会等。
6.国际合作
(1)联合国: 大会。
(2)中国:针对本国国情提出“控制人口,节约 ,保护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历史
采集一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 关系;
农业社会:人们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与广度都明显增大,环境遭到破坏,人地关系 ,出现了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
工业革命以来:人地矛盾迅速 ,有些环境问题甚至危及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地关系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
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人地关系向 、低碳化、 、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请将表示下列含义的代号分别填入下图中相应空框内,以完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每一代号限填一次)。
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A. B. C. D .
基础检测练
加车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庄依山而建,至今保留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小芦笙堂是加车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其位置和功能有明显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加车村立足自身发展特点,积极打造商业街、扩建基础设施等,经济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加车村位置和村庄区位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大芦笙堂相比较,推测小芦笙堂的功能特点是多承担( )
A.大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 B.大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C.小型祭祀及休闲、娱乐活动 D.小型祭祀及农事、商贸活动
2.适于加车村发展的方向是( )
A.加快人口聚集,提高城镇化水平 B.促进村庄生产、生活、生态融合
C.下寨建筑集中连片,拓展商业街 D.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
读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人类活动场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4.人地关系图中,处于崇拜和敬畏自然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B.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减弱了产业间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6.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B.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C.高投入、高利用、低污染 D.低投入、低利用、低污染
随着我国电商的兴起,快递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但快递包装不环保的现象也颇为突出,推动快递包装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刻不容缓。下图显示某快递分拣点的部分快件。完成下面小题。
7.实现快递包装物资源化的关键措施是( )
A.简化包装 B.分类回收 C.集中储存 D.及时消毒
8.图示包装物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A.白色污染 B.传播病毒 C.运输成本高 D.回收价格高
内蒙古鄂尔多斯能源基地产生的煤基固废主要以粉煤灰制备建材、电石渣制备水泥等方式利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于40%。为推动能源基地二次资源的合理配置,鄂尔多斯构建了煤基固废循环利用产品价值链(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传统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率较低的原因是( )
A.运输成本较高 B.市场需求量小 C.产品质量较差 D.科技水平较低
10.煤基固废循环利用可以显著( )
A.减轻温室效应 B.减轻酸雨危害 C.促进产业升级 D.提高资源利用率
11.从“水草丰美”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再到如今重现“黄金海湾”,胶州湾在近40年里经历了生态环境的巨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胶州湾是典型的半封闭海湾,湾内海水盐度有明显的时空变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围填海等人类活动的影响,胶州湾的纳潮量(指一个海湾可以接纳的潮水的体积)变化明显,生态环境不断变差。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通过系列“绿色”治理举措,使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
(1)修建盐田、港口及围海造陆等人类活动对胶州湾岸线变化的影响逐渐增强。从图中信息可知,鱼虾养殖区的扩建主要集中在胶州湾 (单选:A东南B西北)部,原因是此处 (单选:A海岸平直,潮滩广布B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湾内西南部的岛屿主要用来建设 (单选:A盐田B港口)。人类活动使
得胶州湾沿岸海岸线变得越来越 (单选:A平直B弯曲),也给湾内水域带来了 、 等生态环境问题。
(2)1966-2018年,胶州湾海岸线的变化使得湾内纳潮量变得越来越 ,胶州湾与外海之间水体交换能力也越来越 ,湾内水体的 能力变弱,海湾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3)归纳胶州湾表层海水盐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为促使胶州湾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推测青岛市可能采取的治理举措。
(5)从胶州湾近4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看人地关系,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大豆和油料对外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把森林建设成为“粮库”“油田”,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森林粮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森林粮油资源开发力度不足。
茶油具有保健价值,油茶树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主要生长在我国亚热带高山及丘陵地带。油茶树喜热怕冷,需充足的光照,喜湿怕涝,最适应酸性土。贵州省多荒山荒坡,当地农民有种植油茶树和喜食茶油的习惯,现有油茶林多靠农民自发种植,树龄老化,品种不优,油茶籽的综合利用不够。现有油茶林分布范围广,但多呈斑块状分布,生境破碎。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如图为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示意图。
(1)简要说明我国向森林要粮食和油料需要注意的问题。
(2)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贵州省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意义。
真题点兵练(2024·浙江宁波·二模)随着碳中和的逐步推进,浙江山区某县积极拓展思路,结合当地茭白和麻鸭共养的特色,实施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图1为该工程流程图,图2为茭白和麻鸭共养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发展茭白和麻鸭共养的最大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热充足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湿地较多
2.实施该工程可实现的环境效益是( )
A.基本无碳排放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减少水能枯竭 D.减轻生物质污染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某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制糖厂、大型造纸厂和酒精厂、轻质碳酸钙厂)为核心,利用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5个系统为框架,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生态模式,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3.若该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最终将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该生态工业园完善的闭合工业生态网络,最大的优势是( )
A.减弱了第一二产业间联系 B.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C.解决了当地能源短缺问题 D.增加了甘蔗的种植面积
黄河流域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减少农业污染,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势在必行。图为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5.黄河上游农业生产中面源污染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环保技术高 B.农业分布分散
C.农业生产规模小 D.农作物熟制少
6.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黄河中游农业生产最需要( )
A.控制农业生产规模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D.发展高效集约农业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以煤闻名。近年来,煤山镇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将“改旧”与“育新”并驾齐驱,利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在改造传统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材料、旅游业等绿色产业。下图示意横跨煤山的一条“空中运输走廊”,是全封闭、自动化、年设计输送能力1050万吨的水泥熟料输送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空中运输走廊”采用全架空建设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安全隐患 B.调节输送带坡度 C.减少噪声污染 D.减少占用耕地
8.推测煤山镇利用环保倒逼产业升级的主要措施是( )
A.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企业清洁成本
B.全面发展旅游业,禁止其他产业发展
C.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快速淘汰传统产业
D.促进相关企业在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实施清洁生产
(2023·湖南岳阳·模拟预测)甘蔗是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是制糖的主要原料。下图示意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B.重视从废弃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减弱了产业间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10.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B.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C.高投入、高利用、低污染 D.低投入、低利用、低污染
11.下列省份中,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内蒙古 B.新疆 C.广西 D.北京
12.(23-24高二下·湖南长沙·开学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莲藕喜温、喜光,生长期不宜缺水,适合种植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粘壤土中。武汉市蔡甸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当地莲藕种植历史悠,所产莲藕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口味香甜,药用食补皆宜。目前,蔡甸区莲藕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达21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县(市)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同时,随着中国莲藕种植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快速发展,“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莲藕田块套养黑鱼)得到广泛推广,实现了一田双收、藕鱼共生"。
材料二莲藕是劳动力密集型和高劳动强度产业,尤其是采收环节,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高,仅采挖人工费用就占生产成本的30%~50%,且生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极大地影响了产业健康发展。
材料三下图为武汉市蔡甸区地理位置图。
(1)分析该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莲藕生产和销售基地所具备的条件。
(2)简述“藕一鱼”生态种养模式的优点。
(3)为保障种植户利益,请提出促进蔡甸莲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3. (23-24高三下·广东·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代沟村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紧靠嘉陵江,地广人稀,山清水秀,风景秀丽。该村用地类型以耕地、林地、草地为主,但面临着乡村衰败、土地抛荒及无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针对代沟村土地资源与农业发展优势,结合都市人群的乡愁情节,把握乡村旅游消费特征,在保护地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景村融合为主。有效将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带动乡村不同资源要素联动发展的突破口,规划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图示意“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推测“产一村--景”一体化发展要具备的关键条件。
(2)从产业、景观和村庄融合的角度,简述推动该村发展的意义。
(3)运用人地协调观,请从生活、生产、生态三方面评价该村“产一村一景”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