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陕西中考生物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主题十 科学探究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陕西中考生物二轮中考考点研究 主题十 科学探究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4-28 20: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主题十 科学探究
考点梳理
1
陕西近年真题、副题及拓展
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年3考;副题:3年2考)
1. 提出问题:从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资料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书面表达这些问题。[2019.36(1)①;副题:2022.36(4)]
2. ________: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及相并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一种可能的解释。
3. 制订计划:围绕问题和假设,选择材料,设计实验方案。
作出假设
4. 实施计划:按照已制订的计划进行探究,并如实记录。
5. ________: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年3考;副题:3年2考)
6. 表达与交流: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交流等形式深入分析问题。[2023.36(4)]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方法(3年3考;副题:3年2考)
1. 观察法: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辅助工具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方法。
2. 调查法: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对调查过程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普查法(逐一调查)与抽样调查法(随机抽样)。
3. 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记录、分析等,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主要包括对照实验与模拟实验。(3年3考;副题:3年2考)
4. 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温馨提示:以3个教材典型实验为例,在对应的题下面设置能力点突破,根据设问并结合科学探究的能力点带领学生在题干或设问中圈出相关内容,并运用科学探究的能力点答题。
科学探究的能力点突破(3年3考;副题:3年3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下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A区(只) 5 6 7 9 9 10
B区(只) 5 4 3 1 1 0
请根据上述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物兴趣小组可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设置A、B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实验选择10只鼠妇而不选择2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形成对照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实
验结果更可靠
土壤湿度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1 提出问题:根据实验目的顺推问题,圈出“为了……”
“验证……”“探究……”等词后的内容即为实验目的,再将实验目的改成问题的形式。如本实验中圈出的实验目的是“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改成问题形式为“光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该生物兴趣小组可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2 作出假设
①根据实验目的作出假设:圈出实验目的,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在某因素后加上“会(或不会)”等内容。如根据本实验的实验目的确定影响因素是“光”,再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在潮湿处发现鼠妇,则假设为“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②根据问题作出假设:结合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将提出的问题变成简单的肯定句或否定句。
(3)实验中设置A、B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3 对照原则: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可圈出实验设计中唯一有差异的内容。目的是形成对照或作对照(其中对照组起对照作用)。如本实验中唯一有差异的内容是装置图A、B区域一边盖的纸板,一边盖的玻璃板,目的是形成对照。
(4)实验选择10只鼠妇而不选择2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4 重复原则
①选取多个实验对象:可圈出跟“数字”相关的内容。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如本实验的选取对象是“10只”,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②增加实验次数或求取平均值:可圈出“次数”“平均值”等内容。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5 实验变量的确定
①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若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A对B的影响”,则A就是实验变量。某些实验对变量的处理会涉及梯度变化,根据实验设计,在A后加“浓度”“强度”等。
②确定真正的变量:圈出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手段,确定真正的变量。如本实验中,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盖纸板和玻璃板属于控制变量的手段,真正的变量是光。
③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变量:圈出不同组别间唯一不相同的因素,直接确定变量。
为了探究葵花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选取个体大小、品种等均相同的葵花种子进行了如下实验(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1号瓶 2号瓶 3号瓶 4号瓶
处理方式 1粒种子 1粒种子 1粒种子 1粒种子
不加水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加水淹没种子 加水至种子高度的一半
25 ℃ 25 ℃ 25 ℃ 5 ℃
实验现象 种子未萌发 种子萌发 种子未萌发 种子未萌发
(1)实验时选取葵花种子的个体大小、品种等应尽量相同,这一做法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号瓶,其余三组是实验组。
(3)通过实验可知,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存在不足之处,你认为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另外提出一个与葵花种子萌发相关的其他生物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一变量原则
2
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
气、适宜的温度
应选取多粒种子进行实验
光对葵花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1)实验时选取葵花种子的个体大小、品种等应尽量相同,这一做法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6 单一变量原则: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可圈出“相同”“等量”“一致”“适宜”等内容。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如根据题干中的“相同”字眼可判断出在控制单一变量。
(2)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号瓶,其余三组是实验组。
能力点突破7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判断
①根据生活常识或已有知识,已知实验结果的是对照组,结果待探究的是实验组。如本实验根据生活常识: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可知,2号瓶条件适宜,为对照组。
②通过实验目的判断:要探究或验证某条件,实验设计中加上或减去这个条件的组别是实验组,未涉及该条件的是对照组。或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
(3)通过实验可知,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8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实验结果:圈出实验现象,即为实验结果;分析图表的数据变化趋势,得出实验结果。如本实验的2组分别和1、3、4组对比实验现象发现,只有2组种子萌发。
②得出结论:根据探究问题结合实验现象或结果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4)该实验存在不足之处,你认为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另外提出一个与葵花种子萌发相关的其他生物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突破9 表达与交流
①实验评价
ⅰ实验设置不合理:违背重复实验原则,在实验设计上实验对象的数量、实验次数过少。如第(4)问根据题干中每组只用了“1粒种子”进行实验,可知本实验存在不足,需要选取多粒种子。
ⅱ装置优化:通过优化实验装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理论值。
②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对象的处理:无害生物需要放回原来生活的环境,有害生物需要无害化处理。
③提出其他探究性问题:将圈出的实验变量或对象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替换。如第(5)问可将原实验的变量水分、空气、温度替换成光等,可提出“光对葵花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的问题。
④生活启示及应用:需要围绕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迁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某生物学课题小组为此进行了相关实验,酒精浓度为“0”的是清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图中的“10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对照
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3)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水蚤心率逐渐______,当酒精溶液浓度达到______时,水蚤因为酒精浓度过高而死亡。这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低
20%
过量饮酒会危害身体健康
(1)实验中设置“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作用是____________。
根据“能力点突破7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判断”的相关内容可知,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为对照组,即本实验中“酒精溶液浓度为0”的组为对照组。再根据“能力点突破3 对照原则”可知,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图中的“10秒内心跳次数”为多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能力点突破4 重复原则”可知,求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3)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水蚤心率逐渐______,当酒精溶液浓度达到____时,水蚤因为酒精浓度过高而死亡。这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能力点突破8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相关内容,根据图分析数据变化趋势,得出实验结果。从本实验的曲线图变化趋势可看出,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逐渐降低,当酒精溶液浓度达到20%时,水蚤10秒内的心跳次数为0,即该酒精溶液浓度下,水蚤死亡。
再根据“能力点突破9 表达与交流”可知,生活启示及应用需要围绕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并迁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根据本实验的实验结果可知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在生活中过量饮酒会危害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拒绝喝酒等。
科学探究的过程(3年3考;副题:3年3考)
1. (2023陕西副题36题5分)《中国健康2022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人群中,吸烟者已超过3亿。吸烟对人体有危害吗?小秦查阅资料发现,吸烟可以使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促使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发生。烟草到底会不会影响心率呢?小秦和同学们用一盒香烟中的各半支烟的烟丝,分别加50毫升、40毫升、30毫升和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天后取其浸出液,进行了“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陕西近年真题、副题及拓展
实验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加不同体积蒸馏水的烟草浸出液(毫升) 蒸馏水 50 40 30 20
10秒内心跳次数 35 36 37 39 41
(1)上述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组。
(3)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促进作用,________越高,促进作用越强。
(4)如果你身边的亲友也有人吸烟,你会说:_____________。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吗
烟草浸的浓度

浓度
吸烟有害健康
2. (2023陕西36题5分)“使用公筷,筷筷有爱!”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相关实验:
步骤一 研究人员在某餐厅点了六道菜,餐前对每道菜进行无菌采样。
步骤二 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测试人员进餐时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餐后每份菜至少留下25克作为样本再次无菌采样。
步骤三 采集的样本都通过冷链运输(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到有关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菜名 餐前(个/克) 餐后(个/克) 公筷组 非公筷组
凉拌黄瓜(凉菜) 14 000 16 000 45 000
水果沙拉(凉菜) 2 000 2 800 4 300
清炒芦笋(热菜) 30 30 530
烩三鲜(热菜) 140 90 3 200
酱油蒸河虾(热菜) 15 1 400 35 000
甜豆炒火腿(热菜) 20 2 100 110 000
(1)把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目的是_____________。
(2)餐后每道菜中,细菌数量较多的都是________组。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倡使用公筷,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此措施属于____________。
(4)请结合检测数据,另提出一个合理且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对照实验
非公筷
使用公筷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餐前凉菜中细菌数量明显多于热菜与温度有关吗(或“餐后热菜中细菌
数量增加的比例明显高于凉菜与温度有关吗”)
(5)[(1)变式]本实验设置对照实验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起到了__________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7)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
把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
高温杀菌
用公筷进
聚餐时,尽量使
3. (2022陕西36题5分)生活中,食品如果保存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腐败变质的食物是否会对人体肠道产生危害,某科研小组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霉变甘蔗汁进行实验。科研人员对4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不同的灌胃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灌胃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在适宜的条件下连续喂养20天后,统计每组中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具体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量(只) 小鼠数量(只) 处理方式 有炎症的小鼠数量(只)
A 10 灌胃未霉变甘蔗汁0.2 mL 0
B 10 灌胃50%霉变甘蔗汁0.2 mL 3
C 10 灌胃75%霉变甘蔗汁0.2 mL 5
D 10 灌胃100%霉变甘蔗汁0.2 mL 8
(1)实验中设置A组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中每组用10只小鼠,而不是只用1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你认为:腐败变质的食物对人体肠道___(填“会”或“不会”)产生危害。
(4)食物的腐败变质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和繁殖引起的。
作为对照
避免偶然因素对实
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细菌和真菌(或“微生物”)
(5)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一旦中毒后,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C
(6)为保证单一变量,科研人员采取了什么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举一例即可)。
(7)分析表中数据可得:随着灌胃甘蔗汁霉变程度的增加,肠道有炎症的小鼠数量也会____(填“增加”或“减少”)。
(8)[新考法]根据本实验,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处理霉变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进行灌胃处理、每组每天相同时间灌胃
一次、其他生存条件均相同
增加
应将霉变食物按厨余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