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历史中考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九年级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久仰民族中学历史中考专题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九年级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8 09:2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20世纪的战争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久仰民族中学
世界历史下册1、2、7、8、9、10、11、12、13、19课
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随着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
本专题以重大国际关系的演变为线索,展现国际格局的几次重大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与几次战争直接相关。具体内容包括:
1、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一战”, 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法西斯集团的形成与“二战”,战后形成 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3、两极格局(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成为公认的发展趋势。
科索沃战争----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一般来说,科技革命是改变世界格局的根本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而战争或对抗是改变世界格局的直接原因。影响世界国际关系(战争与矛盾)的根本在于经济、政治发展是否平衡。(实力对比的变化)。
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正是旧的不平衡消失,新的不平衡产生的更替过程中不断的向前发展并形成不同的世界新秩序(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
●1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1918.11)
原因 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3.直接原因(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 1.三国同盟(同盟国)2.三国协约(协约国)3.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后巴尔干半岛 是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成为世界大战爆发的火药桶
过程 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2.转折性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3.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战败告终
性质 一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 ⑴ 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⑵ 激化了交战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内矛盾,俄国提前退出,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时间 巴黎和会1919年1—6月 华盛顿会议1921年11—1922年2月
地点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美国华盛顿
中心议题 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地区问题
内容 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⑴ 《四国条约》⑵ 《五国海军条约》⑶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签订《九国公约》,实质上使中国从日本独占到再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用 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分赃会议;建立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新秩序。 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建立起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的新秩序。
有关中国 《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 ⑴ 日本在会外答应归还山东主权。⑵ 《九国公约》。
根据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处理,充分说明了“弱国无外交”!
评价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崩溃: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1945.9.2)
原因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英 法 推 行 绥 靖 政 策是催化剂
双方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与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过程 全面爆发1939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亚洲战场: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
战争扩大1941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是德军的第一次重大失败进一步扩大、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1942年 建立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影响;建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战争转折点 欧洲战场: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后期形势 军事合作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苏联:斯大林侨 美国:罗斯福 英国:丘吉尔
实质 实际上划分了战后美苏主导的势力范围,促使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军事胜利 德国投降:1945年4月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
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
正式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二战结束。
性质:二战是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⑴挽救了人类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避免了历史倒退;⑵奠定了世界和平的基础;⑶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⑷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战胜利的主要(根本)原因:正义力量的联合,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冷战局面的形成过程 1. 发出冷战信号: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2. 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提出杜鲁门主义。
3. 冷战的重要步骤:实施“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
4. 冷战的高潮:北约、华约的建立。表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高潮。
5. 崩溃: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崩溃。
●3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本原因)
基本格局 “一超多强”。
曲折发展 曲折发展的原因:⑴ 新的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格局尚未定型,“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在继续。⑵ 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典型表现:科索沃战争)。⑶ 恐怖主义、霸权主义、核武器扩散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和动荡。⑷ 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纠纷等威胁世界安全。3.曲折发展的表现:⑴ 多极化力量对美国的干预、制约与防范能力越来越强。⑵ 在反恐、能源、环境和防止核扩散等人类共同问题上,美国寻求国际的支持与合作。
认识如何应对 ⑴ 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序。⑵ 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⑶ 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⑷ 发挥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⑸ 在国际关系中,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多极化趋势下现代战争与和平
1. 当今时代主题是 ——和平与发展。
2. 当今世界局势 ——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1)影响和平的因素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宗教纠纷、民族矛盾、恐怖主义、核扩散等。
(2)和平之路任重而道远。(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问题等)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①“一战”中,1917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是参战国之一,结果在巴黎和会上中国的正当要求被拒绝,帝国主义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转给了日本。
②、“二战”中,中国是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国,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结果中国收回了被日本割占了半个世纪的台湾。“二战”后,中国进入了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两次大战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一战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代的意义。二战后,产生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并与苏联和蒙古形成社会主义体系,对两极格局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巴黎和会 (二)华盛顿会议 三)慕尼黑会议 (四)雅尔塔会议
思考上述会议的共同之处:
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二)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四)联合国
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1945年10月成立。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五)欧洲联盟
(六)北约和华约:北约组织( 1949年)、华约组织(1955年),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七)世界贸易组织
(八)APEC组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