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7 23:1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太平天国运动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识读《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文献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重点难点 重点:《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设计
板书设计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东征 天京变乱 定都天京 重建核心永安建制 最终失败 天京陷落金田起义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惊叹太平天国的辉煌。
合作交流 学习新课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出示洪秀全图片,介绍洪秀全。提问:他因科举不成功而造反,那么当时老百姓为何跟着他造反?进而过渡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业破产,白银大量外流。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捐加税。材料三: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2、金田起义教师讲述: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二、太平天国运动经过1、出示太平天国运动示意图,归纳其发展过程: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攻占永安(分封诸王,政权初步建立)──攻克武昌──占领南京,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 后期防御──天京陷落。 看材料,学生总结外因:鸦片战争后,民族矛盾激化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为正处在苦难中的百姓,描绘了一幅人间天国的美好画卷,推动了运动的发生。结合教材尝试说出过程
教 学 过 程 合作交流 学习新课合作交流学习新课 2、永安建制出示其示意图,让学生理解太平天国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并点出这为以后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天京事变埋下了祸根。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目的、结果。展示材料,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4、北伐和西征出示形势图,体会太平军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6、重建领导核心7、后期的防御斗争8、李秀成领导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及意义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平天国组成的武装。1860年(咸丰十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教师展示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第15页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学生结合教材16-17页相关知识自主学习相关历史事件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主观:战略上的失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拓展升华
达标测试 学案
教 学 反 思
出示图片:南京总统府(天王府)、西花园、天王宝座、
太平天国天王府复原图,
(太平天国运动)如急风暴雨,曾席卷江南的半壁江山,而后,在如日中天时急转而下,迅速瓦解......今天一起走进,感受这段历史。
展示课标: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止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像周总理所言,让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