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8 08: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设计
一、课标内容解读
1、内容要点: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2、认知提示:
3、课标解读: 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为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共产党的建立创造了基础。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共的诞生。
二、教材子目分析
1、逻辑梳理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分别介绍了中共成立前后的历史。三者呈递进关系。
2、子目分析
子目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材史实: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相关人物和史实。
▲相关资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人物扫描:李大钊,图片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资源拓选:思路——可马克思图片,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建立与前课联系,深化认知;也可找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史料,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
A、照片《李大钊》、文物图片《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地图《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史料实证素养】
B、地图《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中共成立的组织基础史实。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资源拓选:
A、马克思主义概念:教材没有注释,学生理解困难。应拓选直观性的内容,浅化知识,深化理解。
子目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中共一大的召开
▲教材史实:中共一大的内容、意义。
▲相关资源:
《中国共产党一大上海会址》、活化教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大情况。【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材料研读(教材P65)文字史料《吴玉章回忆录》,说明中共共产党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资源拓选:
一大代表照片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明晰的认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二、中共二大情况
教材史实:中共一大的内容
子目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教材史实:1922年到1923年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相关资源:
A、相关史事(教材P66)1922年到1923年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帮助学生理解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情况【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B、照片《河南郑州二七纪念塔》,帮助学生理解二七罢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C、相关史事(教材P67《林祥谦就义》,体现体现革命斗争的残酷史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C、知识拓展《中共早期农民运动》(教材P10),体现工农联盟。【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三、编写教学目标
【主干知识目标】
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能力素养目标】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完整把握,培养学生在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学科素养。
【情感教育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结果,其前赴后继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落实历史使命感教育。
四、重点难点确立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五、教学板块建构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为了化难为简,在实际处理中,通过教材整合与拓展,设计成如下三个篇章。
【第一目●中共诞生的条件】
整体感知,从整体上把握共产党成立前各种准备工作,培养学生史料研读能力。
【第二目 ●中共诞生的标志】
识记中共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深化历史认知。
【第三目●中共诞生后主要活动】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中共诞生后为了实现理想进行的不懈奋斗,培养学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必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设疑激趣 切入教学】
◆教师活动
由中共十九大图片,党旗图片,引出“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话题,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切入教学。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教学意图
由现实入手,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认知兴趣。导入新知学习。
(二)学习新知:
【第一目——中共诞生的条件】
◆教师活动
出示关于马克思的图片、马克思主义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研读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切入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研读史料,填写67页课后活动,了解中共成立的条件
◆教学意图
深入理解中共成立的条件,在培养学生史料文本研读能力的同时,渗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意识。
【第二目——中共诞生的标志】
◆教师活动
1、立足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帮助学生梳理中共一大相关的知识点。
2、创设学习情境“一大召开”,依托教材、拓选史料,分析一大内容,让学生理解中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成立的意义。
①填表完成一大内容,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②出示一大十三名代表照片。培养学生识图能力
③出示问题: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④出示中共诞生意义,分析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里?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学、归纳、思考、回答。
◆教学意图
突破重点、渗透学法,培养学生史料研读能力和教材自学能力。
通过教材辅助部分的研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通过教材正文的研读,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课外史料的拓选,以史佐论,深化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认知。
【第三目——中共诞生后主要活动】
◆教师活动
1、引导学生仿照一大内容绘制二大的内容表格。对比一大二大内容分析二大党的最低纲领的正确性。
2引导学生完成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时间、口号、结果、意义、教训。
◆学生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理解、思考、回答。
◆教学意图
让学生形成分析历史事件注意几个要素:时间、内容、结果、意义、教训
理解中共艰苦的奋斗历程,完成情感素养教育。
(三)结束教学: 【课堂小结 情感渲染】
◆教师活动
利用板书完成本课知识的串联。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善板书,建构本课知识脉络,深刻理解现实。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努力着眼于学生史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次教学尝试。回顾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认识:
1、教学立意决定教学深度与教材整合取舍,是一堂课的灵魂。体现了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历史理解与视野,也提升了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深度。在教学设计之初,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情,反复思考课堂教学的站位与立意,并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课程以“中国共产党诞生自学表”为起点,从中共简介诞生背景、标志、意义、时间地点、主要内容、代表人数等方面进行导学,学生通过双向探究,能够顺利完成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的认知。
2、初中生对中共成立的“新篇章”意义理解有一定难度,因其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可组织学生课后探究: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或其他政治派别相比,中共政治纲领有何特点?在对比分析中联系已有历史知识,解决新问题领悟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
3、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参与历史事件当中去,在活动中夯实基础知识,解决重难点。
4、注意历史纵横联系,史实和现实的对接。可以说整节课,我都在用教材教,而不是在教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有机整合。讲到中共成立的地点在上海时,我说:“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的一个缩影,你们能回忆一下近现代史上在上海发生的大事吗?”学生先陷入一片沉思,接着就“炸开了锅”。有人说它是《南京条约》被迫开放的港口之一;有人说洋务运动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就建在此;有人说五四运动后期中心转移到上海;有人说上海有个浦东新区;有人说世博会刚刚在上海闭幕……当时我就非常惊叹,平时总说我们的学生基础差,今天思维怎就这么活跃?其实,现在想来,如果我每次上课都能像今天一样给他们足够时间和空间,多给一点阳光,他们不就灿烂起来了吗?再比如:讨论中共与其他党派有何区别?我们的学生更让我刮目相看,他们竟然能答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中共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尽管有点零碎,不系统,但却显示思考的光芒。是呀,当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被调动,自主参与学习,这样的课堂何愁不高效?  
五、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去湘江读书,临行时留给父亲的。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向伟人一样从小就要有远大的抱负,并为实现抱负作出不懈的努力。讲到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我让学生用历史事件来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在我的引导下,学生答出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奥运会的召开以及正在进行的广州亚运会。我不失时机地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辉煌的今天”,教育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这节课环环相扣,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可我也在不断问自己“你关注了每一个学生了吗?”“你的语速降下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