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卷(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7 20: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同步练习卷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1)熙熙    攘攘     绷   着脸 吆喝   
(2)亲nì     jú子糖     抖sǒu    
2.①山麓(    )
②篼(    )
③籼(    )
④分蘖(    )
⑤挽起(    )
⑥亲昵(    )
⑦秤(    )盘
⑧兵痞(    )
⑨渗(    )满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埂   
籼稻    
稻菽   
掖着    
悲怆   
毛坯房    
4.记字形。
①亲nì    
②和ǎi    
③忸ní    
④雾ǎi    
⑤ní    浆
⑥jié    尽全力
5.明确词义
(1)力排众议:   
(2)在所不计:   
6.辨词义
熟悉 熟习
(1)想写出好的文章,不仅要积累丰富的知识,还要    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2)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主招生逐渐被人们    和接受,今年自主招生的热度更超以往。
不约而同 殊途同归
(1)在最近举行的2019“在国旗下成长”全省青少年征文大赛中,三位小学生    地点赞雷锋,在他们眼中,雷锋就是无私奉献的榜样。
(2)一道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法,但    ,答案只能有一个。
和颜悦色 平易近人
(1)在许多友人的印象中,习近平    ,坦诚待人,展现了大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风采。
(2)申子平急上前,   地把原委说了一遍。
7.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小说重点写了“我”、①   、②   三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四件事:小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开端:1~23段),③   (发展:24~50段),④   ,新媳妇献被子(高潮、结局:51~结尾)。
二、现代文阅读
8.阅读“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袁隆平“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爱一门。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
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
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
(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有删改)
材料二: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三: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通过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以及出国讲学等方式传授技术,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20年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加上衡南基地此前早稻测产,再次打破杂交水稻单产纪录。袁隆平听到测产结果后说,下一步目标,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这样评价袁隆平:“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摘编自《东方评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隆平身体力行,在教学中,他经常走出课堂,从实践中找答案。这为他攻克“杂交水稻”这一难题打下了基础。
B.袁隆平认为我国每年都在减少耕地面积,可是人口仍在递增,这进一步促使他潜心杂交水稻研究
C.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采用开办培训班和出国讲学等方式向外国传授技术,为世界上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D.2020年,中国在水稻研究上又有好消息,湖南衡南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基地的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年轻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及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
B.袁隆平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他所做的无性杂交、环境影响等试验,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
C.在对待科学研究的问题上,袁隆平始终秉持了创新精神,不断地创新
D.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
(3)下列对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与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以事写人,选取了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相关的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都有序地展现出人物品质。
B.《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C.《喜看稻菽千重浪》通过小标题和采访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表现人物。材料一从小事和细节入手通过人生经历来塑造人物。
D.作为人物通讯和人物传记,两则材料都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客观、严谨地陈述
(4)袁隆平作为科学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
(5)以上三则材料都与袁隆平院士有关,三者的写作侧重点有何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二:
记者:您和雷锋都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你们的事迹都很好地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呢。
袁老:我和雷锋是同时代的人,都出生在旧中国,经历过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受苦挨饿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就想怎样为国家做事,报效国家
记者:您和雷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热爱本职工作,又爱好文艺。雷锋有一张拉手风琴的照片,听说还写诗,用现在的话说属于文艺青年。
袁老:是呀,雷锋喜欢做好事,也有自己的爱好。我过去喜欢拉小提琴,还拿过武汉市的第一名呢。
记者:听说您很受年轻人喜欢,有什么成功经验与年轻人分享?
袁老:成功就8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知识是基础,汗水就是奋斗,灵感是思想要活,灵感一来,就豁然开朗了。机遇就好理解了
(摘编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雷锋精神》,《雷锋》2020年第1期)
材料三: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离开了,享年91岁。巨匠陨落,举世哀痛。他的辞世,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挫折,阅尽人间沧桑。无论境遇如何,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摘编自《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四川在线》2021年5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中袁隆平援引的数据可知,自1976年起15年间,我国粮食累计总产量就达到2000亿千克。
B.双季早稻米质差,而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则品质好,其中主要是杂交稻,杂交稻品质并不差。
C.袁隆平出生在贫穷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差的旧中国。他怀着拳拳赤子心,立志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
D.作为和雷锋同时代的人,袁隆平认为“学习”“奋斗”不容忽视,但偶然的“灵感”“机遇”更为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情怀境界。材料一中袁隆平的来信,就展现其非凡的修养和学识。
B.材料二中,记者的提问能从袁隆平和雷锋的共同爱好切入,说明记者能事先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发问得体。
C.袁隆平把“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当做自己的人生准则,因此他多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学研究。
D.袁隆平认为,如果总想着享受,就不会有心思搞科研。可见,保持住静气与专注。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袁隆平“功名之下不忘初心”观点的一项是    
A.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
B.1993年袁隆平要求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C.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D.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4)袁隆平驳斥社会上关于“杂交稻米质太差”的说法时,层次清晰、态度客观、论证有力。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进行简要梳理。
(5)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传承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你从他身上学到哪些生活态度?请结合材料
三、语言表达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不过自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后,①   。不仅稻米,今天几乎所有的农林牧业品类都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改良驯化的成果。至于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玉米、红薯、花生、土豆、番茄、辣椒等则是从美洲传入的,都不是绝对意义的原生态食物。如果非本地本季长的不吃;如果人工改良过的都不吃,②   。今天许多人推崇绿色食物,但绿色并不等同于绝对意义的原生态,并不禁止嫁接和反季节种植等技术,③   。
12.下面一段文字是网友的评论,你读后有什么见解?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78岁的袁隆平院士驾驶奔驰敞篷车开向试验田?这不可能。近日,在湖南车展现场,袁院士仅多看了两眼奔驰SLK3000K,最后更是演变成“袁老拥有几辆豪车”。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老人根本未曾也没有计划购进该款价值68.8万的奔驰,老人“家里”的六七辆车都很普通,分属其子女所有(注:实际上是包括子女在内共有六七辆车,此为网友误读)”的坦言,网友几乎众口一词地表示支持。袁隆平自己也曾坦言:“坐奔驰宝马车
四、解答题
13.《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这三篇文章在结构和刻画人物方面各有哪些异同?
14.阅读“‘接盘’导师”文段,分析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探界者”钟扬》)
15.标题是文章的精华和灵魂所在,“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标题对于文章成功的重要性。结合全文内容,请分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五、语言文字应用
1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冲突剧烈都是由于原生家庭问题。豆瓣社区上有一个著名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很多成员就将自己的人生困难和问题归咎于父母。﹣旦父母对孩子的干预程度大,长大后难以独立。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人生就一定能实现突破和成长。
①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冲突剧烈不一定由于原生家庭问题。
②   
③   
17.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
一位刚步入教坛的年轻人向一位年长的资深班主任请教学生思想教育的诀窍,老教师意味深长地说:“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
答: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烙得焦黄,渗着油光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
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19.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被授予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目标
20.阅读下面新闻,写一段新闻短评。(不少于150字)
时报讯 昨天,三八妇女节,杭州天气阴冷,全城追欧巴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降温。当李敏镐现身淘宝城参加“3 8手机淘宝生活节”活动时,全城粉丝那叫一个疯狂,状况频出:有粉丝被偷了手机,有粉丝误信了黄牛,还有一个女粉丝被挤破了头。
手机淘宝公布的数据显示,此次“3 8手机淘宝生活节”的优惠共覆盖到800家餐厅、300多家电影院的超过2000000张电影票;230家KTV的5.5万个包厢;线下商场1500个品牌专柜的参与;银泰商业、大悦城、新世界、华联、王府井等国内5大零售百货集团都加入到了此次“38手机淘宝生活节”的行列中来。
其实,这些火爆消费场景的背后,是阿里巴巴为改变用户习惯、布局O2O的筹谋。昨天下午,阿里将把手机淘宝定位成一个生活消费的入口。阿里方面希望能够通过此次的活动来改变固有的消费习惯。“这是一个被教育的过程。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习惯用手机去挑选商品买东西。所以我们也通过这样的场景,希望能够让我们的用户能够更习惯通过手机来逛淘宝、天猫。”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海水稻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初_____,但在科研工作者_____的努力下,仍_____,工作在田间地头。通过探索,同时,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测亩产261.39公斤,接近袁隆平院士亩产300公斤的目标。
中国15亿亩盐碱地中,其中约2至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推广种植“海水稻”,(  ),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同时,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令世界_____。2018年1月,阿联酋与中国海水稻团队在迪拜开展了项目建设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寸步难行 艰苦卓绝 身先士卒 侧目而视
B.进退维谷 殚精竭虑 以身作则 侧目而视
C.步履维艰 艰苦卓绝 以身作则 刮目相看
D.寸步难行 坚苦卓绝 身先士卒 刮目相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B.亿亩荒滩变粮仓,国内外万亿级产业受到带动
C.让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D.亿亩荒滩变粮仓,在国内外带动万亿级产业
(3)“在荒废的盐碱地上实现‘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句中的“中国技、中国粮、中国梦”的顺序能不能调换?简要说明原因。
22.阅读下面文字,概括为不超过30字的一句话新闻
今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等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专家公布了海水稻理论测产结果最高为亩产620.95公斤,远远超出了预估的亩产300公斤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
袁隆平院士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23.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
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种子科普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著名植物学家、种子达人王教授,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资料,为大家带来雪域物种科普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王教授到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解答】故答案为:
(1)xī rǎng he
(2)昵 橘
2.【解答】故答案为:
①lù ②dōu ④niè ⑥nì ⑧pǐ
3.【解答】故答案为:
gěng xiān yē pī
4.【解答】故答案为:
昵 蔼 怩 霭 泥 竭
5.【解答】故答案为:(1)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
(2)指处于某种情况,决不计较。
6.【解答】第一组:二者都有“知道,了解”的意思;了解。侧重于清楚知道。侧重于深刻了解或熟练掌握,选择“熟悉”。
第二组:二者都含有“相同,一致”的意思。强调一种偶然性。“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强调一种必然性、宾语,不可作状语,选择“殊途同归”。
第三组:二者都有“和蔼”的意思。“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形容态度谦逊和蔼,侧重于“谦逊”,容易了解,选择“和颜悦色”。
故答案为:
第一组:(1)熟习 (2)熟悉
第二组:(1)不约而同 (2)殊途同归
第三组:(1)平易近人 (2)和颜悦色
7.【解答】小说着墨较多的人物是“我”,通讯员小战士和新媳妇三个人,“我”是线索人物。
答案:
①小通讯员 ②新媳妇 ④小通讯员牺牲。
二、现代文阅读
8.【解答】该题要求回答体现袁隆平“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的内容;结合课文“‘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两年后,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袁隆平的发现,已经被证明残缺不全的陈旧理论从此被历史封存”可见其不迷信权威。
答案:①美国科学家早就提出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袁隆平尊重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挑战,他写成了《水稻雄性不孕性》一文,是切实可行的。
9.【解答】(1)D.“晚稻测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错,应是“晚稻加早稻测产相加突破1500公斤”。
故选D。
(2)A.“在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错误。没有得到父亲的大力支持,光宗耀祖”。
B.“熟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错误,欧美的孟德尔、基因遗传学说。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识,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
C.正确。
D.“用其名字命名了小行星(8117),使其成为国际上广为人知的科学家”因果关系错误,并在当地不断创造出高产纪录,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
故选C。
(3)B.“《喜看稻菽千重浪》突出袁隆平边理论联系实际边教学边试验的特点。材料一突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错误,《喜看稻菽千重浪》突出他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过程。
故选B。
(4)“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突出袁隆平的刻苦钻研,来到田间地头;“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我认为,就是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杂交水稻已经种到了非洲等国家”表现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材料一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所以侧重通过袁隆平跳进“农门”的经历,一边研究杂交水稻的活动。材料二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所以侧重通过与袁隆平的对话来介绍他研究杂交水稻的艰辛——“几十年了、挫折,真是一言难尽”。材料三摘编自《东方评论》,所以侧重介绍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贡献。
答案:
(1)D
(2)C
(3)B
(4)①刻苦钻研(吃苦耐劳)。②勤于实践。④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团结精神。
(5)材料一:侧重展现袁隆平的教学生涯与杂交水稻的科研活动,用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和品质。
材料二:侧重介绍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和实践探索中的艰辛,在对话中体现人物的思考和优秀品质。
材料三:侧重交代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用概括的语言体现人物的精神高度。
10.【解答】(1)A.“我国粮食累计总产量就达到2000亿千克”错误,根据材料一“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2000亿千克”是“增产粮食”而非“粮食产量”。
B.“双季早稻米质差,而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则品质好”错误,选项表述缺少范围副词“一般”。
D.“但偶然的‘灵感’‘机遇’更为重要”错误,根据材料二“知识是基础,灵感是思想要活,灵感一来。机遇就好理解了,此处所指“灵感”是思维灵活,因此这里所说的“灵感”和“机遇”是必然性结果。
故选:C。
(2)C.“袁隆平把‘淡泊名利、踏实做人’当做自己的人生准则”的说法表述不当,非袁隆平自述,由材料三原文“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
(3)A.从时间段上看,袁隆平已经“功名在身”(即将领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仍在稻田里工作”。
B.“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反映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
C.“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反映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态度。
D.“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反映他勇于实践,敢于探索的精神。
故选:A。
(4)首先,袁隆平采用先指出问题再进行反驳的驳论法进行论述,接着“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汕优63’是杂交稻,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并非所谓“三不稻”。
接着提到“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即承认存在的问题。
而后指出“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具有说服力。
(5)根据材料一“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社,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可见他实事求是。
根据材料二“我和雷锋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那一代人都翻身了,就想怎样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可知,历经苦难。这告诉我们,成功在于奉献。
根据材料二“成功就8个字:知识、汗水、机遇,汗水就是奋斗,当你做研究或干其他事情山穷水尽时,就豁然开朗了,机遇偏爱有心人”可知,把握机遇、机遇的基础,幸福来源于奋斗。
根据材料三“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淡泊名利。拒绝国外巨薪聘请。
根据材料二“雷锋喜欢做好事,也有自己的爱好,年轻时喜欢游泳”可以告诉我们。
袁隆平一直脚踏实地地认真埋头搞科研,朴素平凡而伟大。
答案:
(1)C
(2)C
(3)A
(4)①先举例论证,以“汕优63”获评“全国优质籼稻米”为例。②然后承认双季早稻存在米质较差的事实。
(5)①实事求是,治学严谨。②立志报国。历经苦难。③刻苦学习。认为知识是灵感。④淡泊名利。拒绝国外巨薪聘请。⑥成功在于奉献。⑧要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三、语言表达
11.【解答】文段主要阐明:只要不危害健康和环保,饮食没有必要苛求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
①“不过”表明,此处内容与“原产地”相对、“至于我们餐桌上常见的玉米、花生、番茄,都不是绝对意义的原生态食物”推断。
②据前文“如果非本地本季长的不吃,那么我们冬天就凡无蔬菜可吃了”其后的分号分析,与“如果人工改良过的都不吃”构成假设条件关系,应是“那我们就只能吃野果和野兽了”之类内容。
③应是结论,据这个文段内容,但绿色并不等同于绝对意义的原生态”,且前文“只要不危害健康和环保”限定了条件。
故答案为:
①我们吃的就不再是原生态稻米了
②那我们就只能吃野果和野兽了
③没有必要苛求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
12.【解答】此题虽为开放性题目,根据“袁隆平自己也曾坦言:‘坐奔驰宝马车?’”看出袁老质朴的美德,对于网友中有仇富思想的言论予以驳斥,他的消费是自己的自由,观点的提出可以要结合袁隆平的精神品质和卓越贡献来分析。
答案:(示例一)给袁老配飞机都不过分,就算仇富。
(示例二)袁老的财富来得光明正大,他的消费自由只要符合法律和公德。
四、解答题
13.【解答】(1)《喜看稻菽千重浪》开篇“……我跟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温暖众人心》开篇“嗬!人们拥挤在柜台前,《“探界者”钟扬》开篇“……植物学家、援藏干部,这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
《喜看稻菽千重浪》四个小标题,《“探界者”钟扬》五个小标题,结构鲜明;
(2)由原文“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可知;由原文“你瞧他拿糖,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心有一团火;由原文“尽管钟扬对生活品质不讲究,但我毫不畏惧,《“探界者”钟扬》采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人物;
由原文“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可爱的稻穗……”和“老张从称好后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塞进孩子的衣兜里……”可知,温暖众人心》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细节描写;
由原文“……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喜看稻菽千重浪》多处描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可知,由原文“您教育孩子是应该的,又告诉他应该在哪里坐车去火车站”和“边走边想‘我是人民的售货员……’”可知,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答案:
(1)文章结构:①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倒叙手法。②《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都采用了小标题,结构鲜明。
(2)刻画人物:①《喜看稻菽千重浪》以正面描写人物为主;《心有一团火。②《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探界者”钟扬》则主要是概述事迹;《“探界者”钟扬》多处用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温暖众人心》既有人物语言描写,也有人物的心理描写。
14.【解答】《“探界者”钟扬》是一篇人物通讯,“‘接盘’导师”是第四小节,总是为学生转导师“接盘”与“兜底”,鼓励和帮助西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考生报考自己的研究生。
为了展现人物精神品质,文段主要运用引用和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先是引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卢老师的话,从而为后来钟扬的“接盘”与“兜底”埋下伏笔,如“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体现植物学家的身份和对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可以从侧面表现了钟扬对学生们教育的成功。
答案:
主要写钟扬作为教育家的责任和担当。
事例对转导师学生的“接盘”与“兜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规划,等等。
引用人物语言:“培养学生就像我们采集种子……说不定这种子以后能长得很好。”把培养学生比喻为采集种子。
侧面描写:钟扬的学生们在各行各业“各显神通”,从侧面表现钟扬教育的成功。
15.【解答】“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分析借用诗句对表现水稻研究的光明前景的作用等,赋予“喜看”二字,同时能够点明人们的喜悦心情。“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表明了本篇文章的人物是袁隆平。
答案:
正题,遍地英雄下夕烟”;副题。
五、语言文字应用
16.【解答】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父母对孩子的干预程度大,孩子性格势必‘温柔’,人生就一定能实现突破和成长”,不是“必然”。
答案:
②父母对孩子干预程度大不一定导致孩子性格“温柔”,长大后难以独立。
③摆脱原生家庭影响不一定实现人生突破和成长。
17.【解答】“田地里不种庄稼,是要长荒草的”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思维”,将修辞手法去掉。
答案:
(示例)用正确思想充实学生心灵,能避免错误思想的滋生。
18.【解答】(1)文本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前面内容写想起专卖门钉肉饼小店,前后内容形成语意的跳跃。A,“《本草纲目》”是对“这部药学经典”的解释说明。
B.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跳跃,后面写“有什么看头啊”。C.破折号的作用是语意的转折。D.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有思想,用扩展的方式。
故选B。
(2)这里将这条环路的交通比作是一条粘稠的河,形象而生动,像极了车流,而这条“河流”却是“粘稠”的,且前面用了一个修饰词“永远”。
(3)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重点在“一扫而光”;原句重点落在“又心满,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更符合原文的逻辑,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又心满,运用短句放在句子最后,语意完整。
从语体风格来看,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表达比较普通,又心满,口语化,和整个文段较口语化的文风更和谐。
答案:
(1)B
(2)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车流和水流相似,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3)①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②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适合做段落的结尾;原句更口语化,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
19.【解答】故答案为:
“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中搭配不当,应为“解决……粮食问题”。
20.【解答】新闻短评,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新闻短评的写法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直指新闻本质,观点新颖,不可胡搅蛮缠,幽默风趣、商家,要求有观点。粉丝方面重点在于理性追星;商家方面重点在于维护现场秩序;阿里巴巴方面重点在于改变宣传方式。
答案:
阿里巴巴“3 8手机淘宝生活节”优惠活动虽然对改变用户固有的消费习惯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消费,但是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盗窃,以及大额,需要一分为二看待,看好随身物品,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注意自身的安全。商家应该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工作,通过预订售票来控制粉丝人数。阿里巴巴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线上宣传。
21.【解答】(1)第一处,“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形容行走艰难。“寸步难行”、行动困难,强调开始的时候很艰难,所以用“寸步难行”。
第二处,“艰苦卓绝”,超出寻常。“坚苦卓绝”,强调精神,形容用尽精力。这里修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用“坚苦卓绝”更合适。
第三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这里指袁隆平院士带头工作在田间地头。
第四处,“刮目相看”。“侧目而视”。这里指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用性的眼光看待。
故选D。
(2)结合“推广种植‘海水稻’”分析,“让亿亩荒滩变粮仓”,排除BD、中国粮,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分析可知,与后面的句式保持一致。
故选C。
(3)不能调换顺序。“中国技、中国梦”是三个并列短语,都是偏正式的短语。将荒废的盐碱地改造为农田,这样的技术提高了,所以其后是“中国粮”。
答案:
(1)D
(2)C
(3)不能调换,从形式上看是三个并列短语,然后创造中国粮食的高产稳产。
22.【解答】通读新闻,从导语中找到新闻要素,事件:试种成功;对要素概括。
答案:袁隆平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未来在中国2.8亿亩盐碱地推广。
23.【解答】“通知”属于正式的公文,要注意语体色彩,同时要特别注意谦敬辞的使用,需要改为“计划,这里是让别人做某事;“拜托”体现尊敬之意,改为“希望”,改为书面语“等候”,而这里只用心去听讲座,有“用心听取”的意思。
答案:
①“打算”改为“计划“。②“应邀”改为“邀请”。④“等着”改为“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