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8 12:0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一)
出卷人:白严石
一、选择题(1.5×10=15分)
1.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 )
A.堵塞 B.疏导
C.抽干 D.蒸发
2.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近四千年,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 )
A.舜传位于禹 B.夏(禹)传子,家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3.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 )
A.牧野 B.城濮
C.长平 D.马陵
4.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制造于 (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5.商周的“金文”是 ( )
A.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6.在春秋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7.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8.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9.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 )
①退避三舍 ②问鼎中原 ③卧薪尝胆 ④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 )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非选择题
11.(8分,填空题每空一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的产生】夏禹传子,从夏朝开始进入“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下”时代,国家的历史由此开始。商周时期早期国家获得长足的发展。西周更是我国古代文明奠基的重要时期,它所创立的制度和文化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
(1)我国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王位世袭制取代 ,标志着我国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商朝的开国之君是 。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 ,商朝由此走向发展和强盛。
(3)西周建立后,通过 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诸侯国。为了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利继承,西周实行了 制度。
(4)夏商周时期最发达的手工业部门是什么?(1分)
(5)夏桀、商纣王和周幽王的下场说明了什么?(1分)
12.(8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随着周王室势力下降,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局面,……随着私田的出现,新兴地主产生,并逐渐强大。战国时各国相继开展变法运动,……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展开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1分)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2分)
(3)春秋战国时期,哪些生产工具的出现和推广促使私田被大量开垦出来?(2分)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目的是什么?(1分)其中哪个变法最为彻底?(1分)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二)
出卷人:白严石
一、选择题(1.5×10=15分)
1.夏朝的建立者是 ( )
A.禹 B.启
C.桀 D.汤
2.下列制度在西周时实行的有 ( )
①王位世袭制 ②禅让制 ③分封制 ④嫡长子继承制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属于 ( )
A.青铜器 B.陶器
C.铁器 D.瓷器
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口号 D.召集诸侯会盟
5.右图中的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 )
A.商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6.下列各项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③奖励耕战
④推行县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商鞅变法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改革彻底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8.下列哪些国家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 ( )
A.齐国、魏国 B.齐国、楚国
C.晋国、燕国 D.楚国、赵国
9.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嫡长子继承制
10.秦国在战国后期最为富强的原因是 ( )
A.重视兴修水利 B.实行商鞅变法
C.牛耕得到推广 D.使用铁制农具
二、非选择题
11.(7分,每空一分)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李冰父子 《离骚》
(1)图一文字为 ,它是我国汉字的源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朝开始。
(2)图二器物是 ,它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同时也反映出
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3)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战国时期 国的水利工程 ,成都平原因此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4)《离骚》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的代表作。
12.(7分)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
(1)孔子创立了哪一学派?(1分)这一学派的核心是什么思想?(1分)由其弟子编成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是哪一部?(1分)
(2)被称为“亚圣”,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的是图中哪一位思想家?(1分)
(3)图中哪位思想家主张依法治国,国家权力应集中于君主手中?(1分)
(4)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安天命态度的庄子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1分)军事家孙膑的代表作是什么?(1分)
答案:
练习一
1-5:BBABB
6-10:ABDDA
11.(1)夏朝的建立。禅让制。
(2)汤。殷。
(3)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
(4)青铜工艺。
(5)暴政昏庸的统治不得人心。
12.(1)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葵丘会盟。
(2)1.带来灾难。2.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
(3)铁农具和牛耕。
(4)富国强兵。商鞅变法。
练习二
1-5:ACABC
6-10:CDBBB
11.(1)甲骨文。商。
(2)司母戊鼎。青铜。
(3)秦。都江堰。
(4)屈原。
12.(1)儒家。仁。《论语》
(2)孟子。
(3)韩非。
(4)道家。《孙膑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