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0:4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面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苍蝇(cānɡ yínɡ) B. 冰雹(bīnɡ báo)
C. 洋溢(yánɡ yì) D. 窗框(chuānɡ kuānɡ)
2. 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 愉快 疆硬 耐心 呼风唤雨 B. 飞蛾 蚊子 世纪 证据
C. 奥密 研究 既使 腾云驾雾 D. 屋檐 宣嚷 吹烟 躲避
3. 下列词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仔细掂量 B. 步伐坚定 C. 身体强大 D. 目标明确
4. 与其他三句意思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B.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C. 人类难道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吗?
D. 人类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
5. 下列句中所填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此时太阳炙烤着大地,( )人们不得不寻找阴凉的地方居住。
A. 虽然……但…… B. 不但……而且……
C. 因为……所以…… D. 尽管……但……
6. 找出以下词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
A. 狂风暴雨 B. 呼风唤雨 C. 风雨交加 D. 暴风骤雨
7. 选择正确的读音( )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 )着许多铃铛,蝙蝠即( )使蒙上眼睛飞几个小时,也不会碰到铃铛。
A. xì jí B. xì jì C. jì jì D. jì jí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不断改观我们的生活。
B. 科学技术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必将得到改进。
C.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D. 我们要改正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9. 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题。下列针对《蝙蝠和雷达》一文的提问,哪一个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
A.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B.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C. 科学家通过三次试验弄清了什么问题?
D.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动物的启发?
10. 《童年》的作者是( )
A. 高尔基 B. 法布尔 C. 王尔德 D. 安徒生
11.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这是古代道家大师王重阳的重阳宫对联,这副对联构思巧妙,读来趣味盎然。这副对联的妙处是利用了汉字中( )
A. 谐音 B. 同音 C. 形近 D. 习惯
按要求作答
12.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我躺在shū shì( )床上,huàn xiǎnɡ( )着自己jià shǐ( )宇宙飞船,去太空yú kuài( )地旅行。
13. 我会填。
①智能之士,不学_____________,不问_____________。——王充
②博学之,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之,_____________之,笃行之。——《礼记》
③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是因为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_____________,超声波遇到________就反射回来。雷达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_____________,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显示在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耐渴的骆驼
一望无际的荒漠里,阳光晒得沙粒滚烫,骆驼却可以忍饥耐渴地走着,走着。它半个月不喝水,体重减轻100千克,仍能驮着200千克以上的货物,不停地走着,据观察,它可以三四个月不饮水,只吃一些青饲料。
骆驼耐渴的秘密在哪里呢?
有人曾以为,一定是它那驼峰里贮存着水。但是科学家解剖下来,发现驼峰里尽是脂肪,根本没有水。当然,脂肪在体内氧化以后,会产生些水,但是脂肪终究还不是水。又有人认为,骆驼一定是有只专门贮放水的胃。科学家解剖下来,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胃。
那么,秘密到底在哪里呢?
原来,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这就使它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而人如果脱水百分之三十,就会疲乏不堪,甚至死亡。
骆驼还有灵敏的鼻子,能嗅出1.5公里外埋在沙丘下的水源。当它找到了水源,在20分钟内,能一次喝下100千克的水,使体重马上恢复正常。它把喝下的水,贮放到身体的各个部位里,这样就可以几天,甚至半个月不喝水了。
14. 骆驼可以多长时间不喝水?( )
A. 三四天 B. 三四个月 C. 七八个星期 D. 一年
15. 解剖学家通过解剖,发现骆驼的驼峰里是( )
A. 水 B. 肌肉 C. 青草 D. 脂肪
16. 骆驼耐渴的原因,不包括( )
A. 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
B. 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
C. 骆驼胃里分泌水分,可以降低对水的需要。
D. 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2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
17. 如果人脱水百分之三十,会出现后果是( )
A. 疲乏不堪,甚至死亡
B. 身体正常,影响不大
C. 浑身疼痛,甚至昏迷过去
D. 出现幻觉,迷失心智
18. 你喜欢骆驼吗?请结合文本至少说出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第一自然段中“它半个月不喝水,体重减轻100千克,仍能驮着200千克以上的货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白荷
①春末夏初,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白荷禁不住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引诱,慢慢地从睡梦中苏醒了。
②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也有的平躺在水面上,偶尔有一两只蜻蜓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了几分生气。
③在微风的爱抚下,小荷逐渐长大了,嫩绿色的荷角慢慢地舒展成一个圆形的大盘子。再过几天,你看到的再不是什么“大盘子”,也不是原先嫩绿的小荷角,呈现在你眼前的已是一把把碧绿晶莹的“小雨伞”。不是我夸大其词,长大以后的荷叶真像一把小雨伞,细长带刺的“伞柄”顶住又大又圆的“大伞帽”,笔直地挺立在荷池中。你可别小看这些碧绿的“小雨伞”,告诉你,它的用处可大呢。不管谁感冒发烧,只要将它摘下煮水喝,保证“叶到病除”。夏季喝了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够提神醒脑呢!
④盛夏,在这些“小雨伞”旁边,长出了一支支浅绿色的小花蕾。小花蕾慢慢长大了,洁白似玉的花瓣轻轻地展开。啊,花瓣白中带点儿浅绿,一片片有规律地围成一圈,中间是一个淡黄色的小莲蓬,朴素而淡雅,远远看去,就像一个穿白色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这样美丽的花朵,如果不亲眼看到,谁会相信是从又黑又脏的泥水中长出来的?荷花也可以泡水喝,你将荷花瓣剪下洗净,放在杯子中,再冲上水,加点儿白糖,然后盖上杯盖泡几分钟。当你揭开杯盖,一阵清香使扑鼻而入,那清凉甘甜的味道使你久久难忘。
⑤随着夏天的消逝,秋天的来临,荷花逐渐枯萎了。然而它为人类贡献出了最后两样“宝贝”——莲子和莲藕。莲子既可吃,也可入药。莲藕嫩脆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
20. 文章的开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B. 比喻 C. 白描 D. 排比
21. 文中写了白荷几方面的特点?( )
A. 一个方面 B. 两个方面 C. 三个方面 D. 四个方面
22. 这篇短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
A. 总分总顺序 B. 时间顺序 C. 事情发展顺序 D. 空间顺序
23. 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出文中引号中的词所指的内容。
“大盘子”指( )“小雨伞”指( )“大伞帽”指( )“伞柄”指( )
A.白荷带刺的茎 B.长大后的白荷
C.刚长出不久的小荷叶 D.碧绿的大荷叶
24. 白荷都具有哪些功用?
荷叶( ) 荷花( ) 莲子( ) 莲藕( )
A.既可吃,也可入药。 B.治感冒发烧,能避免中暑,能提神醒脑。
C.泡水喝,清凉甘甜。 D.嫩脆可口,是一道佳肴。
25. 下面的句子可以用哪一句诗概括?
静悄悄的,泥水中开始冒出一支支嫩绿色的小荷角,默默地立在池中,也有的平躺在水面,偶尔有一两只蜻蜒立在荷尖上,使小荷角增添了几分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认为白荷具有什么品质?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
27. 习作。
你的家人和哪些动物比较像?如果把自己的家想像成一个动物园,你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请把这些有趣的画面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拟。字数在350以上。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识记与辨析。
D选项窗框(chuānɡ kuānɡ)的正确读音是窗框(chuāng kuàng)。
2、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的“疆硬”的正确写法是“僵硬”。
B选项全对。
C选项的“奥密”的正确写法是“奥秘”,“既使”的正确写法是“即使”。
D选项的“宣嚷”的正确写法是“喧嚷”,“吹烟”的正确写法是“炊烟”。
3、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搭配的能力。
完成时要细心分析题目中所给的名词或形容词,结合平时学习中的积累,然后判断搭配是否合适。
本题C选项错误,改为“身体强壮”。
4、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A项,本句有问有答,是反问句。意思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B项,本句是陈述句,表达的意思就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C项,本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意思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D项,本句是否定句。意思是人类不是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的。
所以D选项与其他三句意思不相同。
5、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理解与运用。
A选项的“虽然……但……”表示转折关系。
B选项的“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
C选项的“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D选项的“尽管……但……”表示前后逻辑关系对立,属于一种转折关系。
句子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和“人们不得不寻找阴凉的地方居住”这两件事之间属于因果关系,所以使用“因为……所以……”。
6、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分类的能力。
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出自《老子》。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有褒义。常用来比喻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有意兴风作浪。出自宋·孔觌《罨溪行》。
风雨交加:指的是风雨一起袭来。形容天气十分恶劣。有时也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
其中狂风暴雨、风雨交加、暴风骤雨都属于描写天气类的词语。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所以B选项是这四个词语中不同类的一个词语。
7、D
【解析】
【详解】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
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系:[xì]有联属关系的 ~统。~列。~数。水~。世~。
[jì]结,扣 把鞋带~上。
即: jí,靠近;接触 若~若离。可望而不可~。
D选项正确。
8、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A错误。搭配不当。“改观”与“生活”搭配不当,可以改成“改善生活”。
B错误。搭配不当。“技术”与“改善”搭配不当,可以改成“改进技术”。“生活”与“改进”搭配不当,可以改成“改善生活”。
C正确。
D错误。搭配不当。“改正”与“方式”搭配不当,可以改成“改变方式”。
9、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写法的理解与对课文的分析。
A选项是从课文的内容理解上提出的。
B选项是从课文的写法上提出的。
C选项是从课文的内容理解上提出的。
D选项是从学生的课外积累上提出的。
10、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作者的识记。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11、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进行赏析的能力。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这幅对联妙处是利用了汉字中的同音特点,是一副很经典的谐音对联,它蕴含了深奥的意思。其中的谐音字分别是“闲人”和“贤人”、“盗者”和“道者”。
闲人:无事无用,游手好闲的人 。
贤人:有才华,德高望重的人。
盗者:心怀不轨,别有用心的人。
道者:知书达理,修身养性的人。
按要求作答。
12、①. 舒适 ②. 幻想 ③. 驾驶 ④. 愉快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舒适”容易写成“属实”,“幻想”容易写成“幻象”,“驾驶”容易写成“架势”,“愉快”容易写成“玉块”。
13、①不成 不知 审问 ②慎思 明辨 ③超声波 障碍物 无线电波 荧光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及课文理解填空。
①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完整的句子是“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句话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即使有智能的人,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根据原句把空缺处补充完整即可。
②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完整的句子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摘自《中庸·第二十章》,意思是: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根据原句把空缺处补充完整即可。
③根据给出内容可知,本题的内容出自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依据原文中“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分析可知,蝙蝠能在夜里安全飞行,是因为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雷达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显示在荧光屏。
14. B
15. D
16. C
17. A
18. ①骆驼有顽强的生命力。②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它是人类的好朋友。
19. 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字说明骆驼耐渴的程度,这样写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从第一段的“它可以三四个月不饮水,只吃一些青饲料。”知道骆驼可以三四个月不喝水。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
通过第三段的“但是科学家解剖下来,发现驼峰里尽是脂肪,根本没有水。”知道解剖学家通过解剖,发现骆驼的驼峰里是脂肪。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第五段“原来,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这就使它每天散失的水分很少。”和“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知道骆驼耐渴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骆驼排汗和排尿很少,第二:呼吸次数很多,又不常开口,第三:即使骆驼多天不饮水,失去的水分达到体重的四分之一,看上去骨瘦如柴,可它身体的各部分仍能照常新陈代谢,不会影响生存。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通过第五段“而人如果脱水百分之三十,就会疲乏不堪,甚至死亡。”知道如果人脱水百分之三十,会出现的后果是疲乏不堪,甚至死亡。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文本内容可以知道骆驼有顽强的生命力。通过日常知识的积累可以知道骆驼为人类做了许多贡献,本题答案不唯一。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说明方法的赏析。
通过“半个月”、“100千克”、“200千克以上”可以知道本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数字要准确无误,估计数字要有可靠根据。注意事项列举时间年代不属于列数字。
本句用具体的数字说明骆驼耐渴的程度,这样写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更有说服力。
20. A
21. C
22. B
23.①. C ②. B ③. D ④. A
24.①. B ②. C ③. A ④. D
2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6. 朴素、淡雅,无私地为人类贡献自己的一生。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引诱”意思是诱导,劝导。“苏醒”指昏迷后醒过来。引申为醒悟。文章赋予了“白荷”和“大自然美丽景色”人的行为。运用的是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①——③段着重写了荷叶的形态,第④段写荷花的形态及食用价值,第⑤段写荷的功能。所以是写了白荷三个方面,及外形美丽、功能多样、亦可食用。选项C正确。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叙述顺序。
文段中有明显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春末夏初、盛夏、随着夏天的消逝,秋天的来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选项D正确。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通过“再过几天,你看到的再不是什么“大盘子”,也不是原先嫩绿的小荷角,呈现在你眼前的已是一把把碧绿晶莹的“小雨伞”。不是我夸大其词,长大以后的荷叶真像一把小雨伞,细长带刺的“伞柄”顶住又大又圆的“大伞帽”,笔直地挺立在荷池中。”这些内容可以找出对应答案。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第③段内容“你可别小看这些碧绿的“小雨伞”,告诉你,它的用处可大呢。不管谁感冒发烧,只要将它摘下煮水喝,保证“叶到病除”。夏季喝了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够提神醒脑呢”第④段内容“荷花也可以泡水喝,你将荷花瓣剪下洗净,放在杯子中,再冲上水,加点儿白糖,然后盖上杯盖泡几分钟。当你揭开杯盖,一阵清香使扑鼻而入,那清凉甘甜的味道使你久久难忘”,第⑤段内容“莲子既可吃,也可入药。莲藕嫩脆可口,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可得出对应答案。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识记积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自宋代杨万里《小池》,句意: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全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表达。
可以从白荷的功能和价值进行陈述。最后第⑤段中的关键信息“然而它为人类贡献出了最后两样“宝贝”——莲子和莲藕”也可以分析出白荷对人的价值。
27、【答案】
小小“动物园”
说到动物园,大家一定会想到老虎、狮子、大象等等还有许多小动物。可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特殊的动物园,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他们的小事情吧。
我的妈妈是一只勤劳的蜜蜂,每天家务活都是她的,谁也不能给她抢,因为有一次我看妈妈正擦桌子,我刚想过去帮她的时候,妈妈却说:“别把我刚拖好的地踩了,你还是学习吧。”哎、真伤心。
我的爸爸是一只猫头鹰,每天晚上很晚才回来,他工作的地方也特别远,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小时,早上也得很早走,我几乎每天看不到他,所以我把他比作猫头鹰。呵呵。
我的爷爷是一只威严的大老虎,每天我上学要走的时候,都会被我的爷爷森林之王老虎抓住好好吃饭,有时候我值日想早点走,但是还是森林之王老虎胜利了。
我的姐姐是一只奋斗的小鸟,她今年上了高一,一走就是一个月,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跟我玩了,即使她回来了也有好多作业。
我的妹妹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每次我吃饼干的时候都会和我抢着吃,但是还是挺可爱的。而我是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无忧无虑的,我喜欢上学,也喜欢回家看电视。
我介绍的动物园是不是很可爱,如果你喜欢,也可以来做客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把自己的家想象成“动物园”,把家人想象成动物园里的动物,写一写家里的每一个人。
那就要发掘家庭成员与动物的相通之处,可以是和小狗一样调皮的弟弟,和树懒一样懒洋洋的爸爸,和孔雀一样爱美的妈妈,还有和猫咪一样傲娇的自己等等,学生一定要通过详实的人物描写说出家人和动物的相似之处,注意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想象,找出他(她)与这种小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这有趣的动物园之家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要从生活中取材,写出创意、写出趣味。注意内容充实,写出具体事例,并且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开头:开门见山,说明家人都是哪种小动物。
中间部分:中间为重点,抓住每人的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描写,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他(她)与这种小动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尾:可直抒胸臆,表达对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