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春姐姐把大地dǎ bàn( )得特别美丽,满地的小草是它的fú zhuānɡ( )。
没有风吹的时候,大地显得特别ān jìnɡ( )。当风儿经过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小草在kuánɡ huān( ),小树在tiào wǔ(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哪一项?( )
A. 放假 请假 B. 背诵 背包
C. 圆圈 羊圈 D. 好奇 好像
3.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 )
A. 荒山 教室 穿带 张牙舞爪
B. 敬礼 校园 树枝 手忙脚乱
C. 招引 粗状 双臂 急急忙忙
D. 影子 敬爱 国旗 批头散发
4. 下列词语和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的是哪一项?( )
A. 傣族 B. 民族 C. 景颇族 D. 阿昌族
5. 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跏”字的读音是哪一项?( )
A. zú B. jiā C. lì D. kǒu
6. 有新鲜感的词语能带给我们想象,对下列词语展开的想象正确的是( )
A. 绚丽多彩(想到国旗高高飘扬的样子)
B. 簌簌地响(想到同学们鼓掌的声音)
C. 摇头晃脑(想到小金鱼睡觉时样子)
D. 咿咿呀呀(想到小孩子说话的声音)
7.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
A. 语文课上,小新同学眼疾手快地为大家朗读了一首诗。
B. 老师表扬了我的同桌,没想到她却面红耳赤,不好意思。
C. 爸爸突然来到我的房间检查,我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玩具。
D. 今天晚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家,怎么能不提心吊胆呢?
8.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下列与句中加点词构词方式一致的是( )
A. 冷言冷语 B. 披头散发 C. 眼高手低 D. 喜新厌旧
9. 三年级组织了许多社团,并分别给它们取了名字,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剪纸社团(小巧手达人) B. 电子琴社团(舞动天使)
C. 种植社团(绿精灵小组) D. 文学社团(妙笔生花)
10.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
B. 调皮的风儿在竹林中吹着口哨。
C. 路边的小树摇着身子。
D. 她的脸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红。
11. 下面这句话是围绕( )来写的。
下课的时候,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打球,有的同学在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捉迷藏,连小鸟也来凑热闹,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A. 下课的时候 B. 同学在打球 C. 操场很热闹 D. 小鸟在唱歌
12.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荒”字和“裳”字都是后鼻音。( )
(2)“绒”字的第五笔是横,“服”字的第六笔是横折钩。( )
(3)泰戈尔是中国的诗人、哲学家,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4)只有大家见都没见过的语句才是有新鲜感的语句。( )
13. 根据语境填空。
(1)看到牧童唱歌的画面,你一定会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樾”;看到儿童在捕蝉,你一定会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清代诗人___________写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
(2)我要学习《不懂就问》中孙中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我还知道关于读书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我真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民路小学第十届运动会报名表
报名班级 三年级4班 组别 男子组 班级人数 45 班主任 李晓彤
班级口号 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名项目 参加人员 比赛时间
花样跳绳 林小夏 邬冬冬 顾连武 韩小冬 林子军 叶小娃 9月6日上午
立定跳远 陈宇涛 师晓寒 骆春江 叶同开 9月5日上午
100米赛跑 汤诗涵 郑雨轩 沈一文 赵水恒 9月5日下午
800米赛跑 李林 朱元元 9月6日下午
跳高 赵凯波 林雅天 雷宇林 9月5日下午
14. 最受三年级4班男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哪一项?( )
A. 花样跳绳 B. 立定跳远 C. 800米赛跑 D. 跳高
15. 如果每个项目都必须报满4人,但不能超过4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A. 三年级4班报名花样跳绳的人多了两个
B. 立定跳远和跳高的报名人数刚刚好
C. 800米赛跑和跳高的报名人数都不够
D. 跳高要再补报一个同学才符合要求
16. 观察表格,下列说法和表格中的信息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 三年级4班女生的运动会报名信息不在这张表格里
B. 参加比赛的男生人数不到全班人数的一半
C. 岭南小学已经举行过九届运动会
D. 三年级的男生最晚开始比赛的项目是跳高
17. 三年级4班的班级口号还没有写完整,请你照样子,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将口号补充完整。
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本《会变魔术的轰隆隆老师》,完成习题。
会变魔术的轰隆隆老师(节选)
轰隆隆老师神秘地问道:“你们谁能让这个熟鸡蛋立在桌子上?”
“我来!我来!”马小跳是班上的举手大王,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他都会举手。而且,他的手举得特别高,身子还往前倾,就像冲锋的样子。
马小跳走上讲台,从轰隆隆老师手上接过那个鸡蛋,想把它立在讲桌上,还没立上一秒钟,蛋就躺下了。
“马小跳,你真笨!”张达在下面拼命地举手,几乎把课桌都掀翻了,“老师,我来我来!”
马小跳灰溜溜地下去,张达兴冲冲地上来。跟马小跳一样,张达立起鸡蛋,手离开鸡蛋还不到一秒钟,鸡蛋又躺下了,要不是轰隆隆老师出手快,那个鸡蛋一定滚下讲桌,摔个稀巴烂了。
张达灰溜溜地下去,路曼曼又兴冲冲地上来。路曼曼把那个鸡蛋捣弄了很久,下面的同学都等得不耐烦了,有的在起哄,有的在敲桌子,有的干脆不看她了。
夏林果和另外几个同学也都没有把鸡蛋立起来,轰隆隆老师似乎格外开心。
“真的就没有谁可以把这个鸡蛋立起来吗?”
“没——有——”全班同学拖声拖气地回答。
“啪”的一声,全班同学都吃了一惊。轰隆隆老师像盖图章一样,把那个鸡蛋往桌上重重地一击——蛋壳碎了,鸡蛋却稳稳地立在了桌子上。
“看,这不是立起来了吗?”
哇塞,就这么简单,怎么都没想到呢?全班同学都在唉声叹气,都在敲自己的后脑勺,都在怪自己的脑神经暂时短路。
轰隆隆老师似乎很喜欢看男生女生追悔莫及的样子。
今天让你们立鸡蛋,就是为了要打开你们的思路,打破你们头脑中的常规思维。只要思路一打开、就什么事情都容易做了。”
真的像轰隆隆老师说的那样,在他的科学课上,同学们做什么都变得容易,因为大家的思路都被轰隆隆老师打开了。
马小跳天天都想上科学课,可惜每个星期就只有一节科学课。现在,轰隆隆老师成了马小跳崇拜的偶像,他崇拜他的一切,包括梳得光光的头发,包括穿有很多口袋的衣服,包括穿脏不啦叽的大皮鞋,还包括……
当然,马小跳最崇拜的,是轰隆隆老师会变魔术。
18. 这节科学课上,第二个上台尝试把鸡蛋立起来的同学是谁?( )
A. 马小跳 B. 张达 C. 路曼曼 D. 夏林果
19. “全班同学都在唉声叹气”,他们唉声叹气因为( )
A. 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把鸡蛋立起来
B. 他们想上台做实验但没机会
C. 他们后悔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
D. 他们完不成实验被老师嘲笑
20. “轰隆隆老师似乎格外开心。”“轰隆隆老师似乎很喜欢看男生女生追悔莫及的样子,”对这两个句子中的“似乎”理解正确的是( )
A. 两个“似乎”都是比喻的写法 B. “似乎”说明老师不是真的开心
C. “似乎”说明老师是真的开心 D. “似乎”说明老师很坏,想看笑话
21. 后来,“马小跳天天都想上科学课”的真正原因是( )
A. 科学课上可以做熟鸡蛋实验 B. 科学课打开思路很有意思
C. 轰隆隆老师会变魔术 D. 科学课上可以和同学一起闹
22. 你觉得文中轰隆隆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如果不把蛋壳弄碎,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熟鸡蛋立在桌子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24. 表达与交流
题目:我的____________
在横线上补上词语“爸爸”或者“妈妈”,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写他(她)有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书写要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1、①打扮 ②服装 ③安静 ④狂欢 ⑤跳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服、装、静、狂、跳、舞”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
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假jià: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放假、假条、病假。
假jiǎ: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假山、假话
背bèi:人体后面从肩到腰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背bēi:人用背驮(tu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
圈quān:环形,环形的东西:圆圈。
圈juàn:养家畜的棚栏:圈舍、圈养。圈牢(饲养家畜的地方):猪圈、羊圈。
好hǎo:很,甚:好快、好像。
好hào:喜爱,与“恶”相对:好奇。
因此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项。
3、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穿戴:穿和戴,泛指打扮。故“穿带”的“带”错误。
B.正确。
C.有误,粗壮:(人体)粗实而健壮。故“粗状”的“状”错误。
D.有误,披头散发:形容头发长而散乱。故“批头散发”的“批”错误。
4、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归类。
B选项,“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中国民族分布图中国民族分布图我们说的“中华民族”,具有国族的性质,是对当代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一个共同称呼。
“傣族”“傣族”“傣族”均是指具体的少数名族。
由此可知,“民族”和其他三项不是同一类。
5、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认真审题可知,本题要求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跏”字的读音。
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
“跏”字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意思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读音为:jiā。
6、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有误,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丰富。“国旗”是红色的,语境不符。可以想到工艺品摆满店铺的样子。
B.有误,簌簌地响:风吹物体等的声音。可以想到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C.有误,摇头晃脑:形容自得其乐或自以为是的样子。可以想到古时候学生背书的样子。
D.正确。
7、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作答时,可以在理解成语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加点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A.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该词用在句子中不符合句意及语境,可将其改为“声情并茂”。
B.面红耳赤:脸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该词语使用正确。
C.手忙脚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该词语使用正确。
D.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该词语使用正确。
8、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仿写能力。摇头晃脑属于带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而且近义词分别处于一和三的位置,选项B披头散发符合这个结构。
9、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舞动天使”这一个名字比较适合舞蹈社,电子琴社团不适合“舞动”这一词。
10、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本句“走过”赋予东风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本句“吹着”赋予风儿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C.本句“摇着”赋予小树人的动作,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本句把“脸”比作“太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1、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分析以及归纳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归纳。
从句子的描写,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地点是在操场上,然后根据对后面的描写可知,这个句子主要描写的是“操场上很热闹”,一般很容易根据句子“下课的时候”而选择答案A,但是经过再次理解分析后,可知答案应该为C。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1)√ (2)× (3)× (4)×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韵母的理解和掌握。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前鼻音是指以“ n”为韵尾的韵母,后鼻音是指拼音中以“ng”结尾的韵母。“荒”、“裳”都是后鼻音。选项正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每个字都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根据字的笔画按照顺序来写。
“绒”字的第五笔是横,“服”字的第六笔是竖。选项错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根据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毕业于伦敦大学,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他于1880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于1913年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代表作有《飞鸟集》《眼中沙》《园丁集》等。选项错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新鲜感的语句的理解。
要写出创新、富有新意的感觉才叫“有新鲜感”的语句,题干“只有大家见都没见过的语句才是有新鲜感的语句。”说法错误。
13、
(1)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袁枚 所见
(2)不懂就问,大胆提问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便手舞足蹈 便收敛了自己的姿态。
【解析】
【详解】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识记。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全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理解。
《不懂就要问》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
3.此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
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本题着重仿写“一……便……”。
14. A
15. B
16. D
17. 你比羚羊蹦得还要高
【解析】
【14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阅读报名表可知,花样跳绳有6人报名;立定跳远有4人报名;100米赛跑有4人报名;800米赛跑有2人报名;跳高有3人报名。故最受三年级4班男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花样跳绳。
【15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阅读报名表可知,花样跳绳有6人报名;立定跳远有4人报名;100米赛跑有4人报名;800米赛跑有2人报名;跳高有3人报名。题干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报满4人,但不能超过4人”,故选项ACD正确。跳高只有3人报名,故选项B错误。
【16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阅读报名表可知,这个是男子组的报名表,三年级4班女生的运动会报名信息不在这张表格里。选项A正确。参加比赛的男生人数为19人,全班人数为45人。选项B正确。由表头可知,这个是“岭南小学第十届运动会报名表”,说明岭南小学已经举行过九届运动会。选项C正确。三年级的男生最晚开始比赛的项目是800米赛跑,在4月6日下午。选项D错误。
【17题详解】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阅读报名表可知,文中的报名项目是“跳绳”、“跳远”、“跑步”“跳高”,故可补充口号为:你比袋鼠跳得还要远,你比风儿跑得还要快,你比羚羊蹦得还要高。
18. B 19. C 20. B 21. B
22. 我觉得文中轰隆隆老师是个懂得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风趣幽默,善于鼓励同学们,教学方法灵活的老师。从他教同学们立鸡蛋可以看出来。
23. 捏一点儿橡皮泥,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鸡蛋按在橡皮泥上,鸡蛋就能立起来了。
【解析】
【18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马小跳,你真笨!’张达在下面拼命地举手,几乎把课桌都掀翻了,‘老师,我来我来!’”。可知,这节科学课上,第二个上台尝试把鸡蛋立起来的同学是张达。
【19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哇塞,就这么简单,怎么都没想到呢?全班同学都在唉声叹气,都在敲自己的后脑勺,都在怪自己的脑神经暂时短路。”可知,他们唉声叹气是因为他们后悔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似乎:仿佛;好像。文中“轰隆隆老师似乎格外开心。”“轰隆隆老师似乎很喜欢看男生女生追悔莫及的样子,”可知,“似乎”说明老师不是真的开心。
【2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
结合“今天让你们立鸡蛋,就是为了要打开你们的思路,打破你们头脑中的常规思维。只要思路一打开、就什么事情都容易做了。”“当然,马小跳最崇拜的,是轰隆隆老师会变魔术。”可知,马小跳天天都想上科学课的真正原因是科学课打开思路很有意思。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
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描写人物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由轰隆隆老师教同学们立鸡蛋可以看出来他是个懂得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风趣幽默,善于鼓励同学们,教学方法灵活的老师。
【23题详解】
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根据积累,联系实际,把你可以让熟鸡蛋立在桌子上的办法写下来。答案不唯一,但要言之有据。示例:捏一点儿橡皮泥,放在桌面上,然后把鸡蛋按在橡皮泥上,鸡蛋就能立起来了。
24、【答案】范文: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我很爱我的爸爸,他对工作可负责了。
有一次,我和爸爸去超市买东西,可我们刚走到家门口,突然一个电话打来,爸爸接了电话,这时,我想:千万别出诊呀!爸爸接完电话,我有点害怕地问:“爸爸是谁打来的电话呀?”“医院。”听到医院这两个字,我就大概明白这意思了。我随口说了句:“又出诊了!”爸爸听见了,连忙说:“乖女儿,对不起!”还有一次,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爸爸刚吃了几口,滴滴滴,又一个电话打来,爸爸吃了一口饭,往衣服里塞了个馒头,跟我们说了声再见,就急冲冲地下楼去了。
可是,爸爸的脑子里可不是光想着工作的,这里面当然还有我!爸爸只要一有时间,一放假,就会带我出去玩,在我哭时想尽办法逗我笑。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送给我六一儿童节的礼物——一个小茶杯给打碎了。这时爸爸笑眯眯地走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指指茶杯,爸爸摆弄着,说:“看看可不可以粘好!”我看着爸爸,爸爸拿来了502,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茶杯给粘好了,看着我高兴的样子,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这就我爸爸,一个负责任,又爱我的爸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认真审题可知,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可以根据自己想写的内容先把标题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写作时要注意:
①选择自己熟悉或印象深刻的人进行描写,这样有助于我们把人物写生动。文章开头可以直接开门见山交代自己要写的人物是谁。
②中间部分可以先描写人物的外貌,写外貌时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然后要要抓住人物特点(如:性格、爱好、品质等)进行描写,并且要运用人物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人物特点。通过典型事例的叙述突显人物的特点,可以是多事多特点,也可以是多事一特点,注意安排好事件的详略,并且把事件介绍得清楚、完整,写清楚他(她)有哪些地方令你印象深刻。
③文章结尾处要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表达情感。
此外,文章要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