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如图为1949—2018年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数据图。这说明我国( )
A.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完善 B.大力推动医疗体系建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中医药事业重新焕发了生机
2.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 )
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 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3.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分科完备,凭借医疗设备对各种疾病作出诊断,并将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等引进中国。这些医院的建立 ( )
A.推动了近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B.意在加强西方殖民统治
C.逐渐取代了传统中医的地位 D.消除了国民疾病的发生
4.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是政府的目标。截至2003年底,全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61.6万个,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国家体育总局用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资金已达10亿元。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马术、蹦极等运动,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反映了( )
A.中国体育项目日益多元 B.群众运动推动健康理念普及
C.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D.人民物质生活实现充分满足
5.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租界等在华势力开展的医疗卫生活动,引起了国人见贤思齐的仿效舆论,清廷开始移植西方卫生职能,着手施行卫生新政,如1905年设立巡警部卫生科、1908年设立外城官医院等。清政府采取该措施主要是由于( )
A.致力于推动卫生事业发展 B.西医比中医治疗效果更好
C.民间有识之士的极力推动 D.舆论压力和现实国情影响
6.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原来的卫生工作原则再加上一条“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卫生工作具有的鲜明时代特色是( )
A.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B.重视中西医相结合 C.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D.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7.疫病指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曾经饱受疫病的折磨。人类改变了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状态的发现是( )
A.牛痘接种法 B.巴氏消毒法
C.青霉素 D.青蒿素
8.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现代中国的医疗服务制度除强化医疗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外,更加突出为患者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列不能够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努力降低人民就医成本 B.明确规定药品的收费标准
C.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D.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
9.仅1851年至1867年,柏林就有18000多人死于霍乱。自1871年柏林成为帝国首都后,政府开始建造地下排水系统。至1878年柏林已建成长达744公里的排水网管,具有排泄一天一夜大暴雨的能力。这一做法( )
A.阻断了城市发洪水现象 B.提高了市民的卫生观念
C.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 D.提供了城市规划的蓝本
10.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2015年的76.34岁,其中促使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增长的因素有
①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使人们健康状况改善
②威胁人类生存的传染病已经消失
③公民的卫生与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1952年发布的《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公费医疗预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各该级卫生行政机关掌握使用。”该做法( )
A.统一了全国财政经济 B.体现了医疗保障的福利性
C.缩小了城乡医疗差距 D.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收入
12.下表为近代中国比较著名的西医医院。
年份 1835年 1844 1917年
地点 广州 上海 北京
医院 博济医院 仁济医院 协和医院
近代西医医院的创办
A.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B.弥补了中医治疗的不足
C.培养了大量西医学人才 D.推动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13.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完善。下图反映了社会保障体系中哪一方面的内容 ( )
A.教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14.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时间 农村合作医疗相关史实
1955年 农村合作医疗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兴起
1976年 全国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制度
1979年 《农村合作医疗章程(试行草案)》发布,拉开了改革序幕
1980年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呈下降趋势
1991年 国务院启动农村合作医疗新一轮改革
2003年 国务院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
2008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覆盖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超8.1亿,参合率达到91.5%
2016年 国务院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①中国农村合作医疗推行过程曲折但成效显著
②农村合作医疗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兴起
③政府主导搭建起覆盖全国农村的医疗保障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已健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以下是《国情报告》刊载的我国1955——2008年全国办合作医疗的村占村的比重变化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50年代大量涌现的乡村医生为农村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B.6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促进了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发展
C.80—90年代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使合作医疗失去依托
D.21世纪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并惠及全国农村
16.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却暴露了一些问题,美国的医疗卫生体系注重市场竞争和大投入背景下的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医疗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优势的获得和维持,而不是公民的医疗福利与公平。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美国( )
A.公民未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 B.医疗体系具有清晰的霸权国家特征
C.医疗技术的创新受政治体制的束缚 D.医疗科技创新成果与疫情防治脱钩
17.1940年底,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规定了产妇待遇、婴儿保育、托儿所设立的要求等,要求各级政府设保育员,专司孕母、产妇、儿童的调查、登记、统计、卫生、保护等工作。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重视母婴健康工作 B.坚持理论联系实践
C.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D.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18.1777年1月,华盛顿给战地医生写信:“由于天花的广泛传播,而在我军中又无法防止,我已决定在部队中进行预防接种。因为如果天花继续传播,疾病将比敌人的刺刀更令人恐怖。如果接种能立即开始并获得成功,我们的军队将能免于这种灾难性的威胁。”材料反映了天花疫病流行( )
A.为打败英军提供了时机 B.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进程
C.促使美国现代医疗体系建立 D.表明接种牛痘战胜了疫病
19.2017年国务院《“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在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重点任务上取得新突破。材料表明
A.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B.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C.全民卫生意识强化 D.人民健康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20.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灭菌法;1929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这些医学成就( )
A.体现了人类对疫病防治的经验积累 B.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传播
C.推动了西方近代医疗卫生体系建立 D.奠定了实验药理学的基础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17世纪,瘟疫在西欧频繁爆发,英国人口大量死亡,基督教会束手无策。英国王室政府与地方政府相互合作,共同致力于防疫工作。为了防控疫情扩散,英国当局采取医学隔离、物件消毒、禁止公共集会、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及捕杀流浪动物等措施,同时采用放血、催吐等疗法治理病痛。尽管有信徒进行抵制,但政府依然强制推行。英国的防疫不仅来自欧陆防疫经验,而且也来自地方长期防疫实践,更来自医生专业性建议,是多方面智慧的结晶。在各方努力下,英国的防疫措施加快了瘟疫的消退。
——摘编自陈凯鹏《论近代早期英国防疫对策的特点》
材料二 1910年中国东北发生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烈性肺鼠疫。清政府立即成立了京师防疫局和东三省各防疫机构,出台百余项法规,要求各地区必须逐日向上级机关详细呈报疫情,同时任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通过解剖疫尸,证明此次鼠疫为肺鼠疫,主要通过呼吸飞沫在人际传播。他采取隔离诊治、注射抗鼠疫血清、对公共场所实施污染源整治及清洁消毒、疫尸火化、推广使用口罩等措施。面对疫情,上到皇亲国戚、下到平民百姓多能参与募捐。1911年3月,东北鼠疫全部消灭。庚戌鼠疫的成功防治,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机制的形成和中国近代防疫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摘编自焦润明《庚戌鼠疫应对与中国近代防疫体系初建》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早期英国卫生防疫措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防疫成功的原因其历史意义。
(3)综合材料,指出近代中英两国成功防疫对现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启示。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新冠肺炎病毒成为全球性流性疾病,危害人类安全。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经验对今天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借鉴意义。
材料一 明清时期,福建另辟了两条经由闽北的出省通道,使得闽南的陆上通道完善,此外该地区面向大海,有着为数众多的优良港湾,此时对外交通范围更广,往来国家更多,对外联系频繁,贸易规模更大……港口走私贸易给闽南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疫病得以传入。当地政府重治而不重防,防治疫情的认识不足,为防止引起恐慌,对疫情信息严格保密。湿热的气候和民间停丧不葬的习俗使得细菌病毒大量繁殖。鸦片战争后,海关税务司拟定了口岸检疫章程,实施港口检疫,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海外疫病的蔓延。在与疫病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西医也逐渐流入内陆,并起到了一定的防治疾病作用。但闽南地区的鼠疫流行时间仍然长达300余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摘编自林楠、曾毅凌《明清闽南疫病流行与海外交往之影响》等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在晚清日益流行。由于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卫生涉及的已经不是个人或地方团体层面,而是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文化市场涌现大量的生理卫生、生殖医学的书籍和刊物,相关的广告与介绍也频繁见诸报端,大多强调泰西的兴盛与其对生理卫生学的重视密切关联,表示译者或作者的目的即在希望种族强盛上。《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
——摘编自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的“卫生”书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造成闽南地区疫病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晚清卫生观念的传播对近代化的积极作用。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7年,顾方舟带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1957年,顾方舟从患者的粪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并成功定型,并发表了《上海市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离与定型》。这项研究,是我国首次用猴肾组织培养技术分离出病毒。以此研究为标志,顾方舟打响了攻克脊灰的第一战。1960年,顾方舟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顾方舟和同事们决定自己先试用疫苗。顾方舟面临着一个他一直担忧的问题一成人本身大多就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种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顾方舟咬了咬牙,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拿自己刚满月的儿子做试验!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测试,顾方舟等人终于成功研制出了糖丸疫苗,并通过了科学的检验。很快,闻名于世的脊灰糖丸疫苗问世了。1965年,全国农村逐步推广疫苗,从此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摘编自徐源《病毒学家顾方舟:一生只为一件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方舟对中国医学现代化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方舟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
1.B
2.A
3.A
4.C
5.D
6.C
7.C
8.B
9.D
10.C
11.B
12.D
13.D
14.A
15.D
16.B
17.A
18.B
19.A
20.B
21.(1)特点:防治结合;政府主导;借鉴经验;专业指导。
背景: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宗教改革加强世俗王权;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2)原因:建立机构;出台法规;科学防疫;实施疫情上报制度;全民参与。
意义:有效避免了鼠疫的传播;推动了近代公共卫生体制和防疫体系的建立。
(3)启示: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决策;健全中央与地方协调机制;加强立法;凝聚民力。
22.(1)原因:外来疫病的传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方政府重治轻防;民众愚昧迷信,卫生习惯差。
(2)作用: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在推动民族觉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卫生”被商家作为一种消费文化符号,其流行对民族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卫生”作为衡量国家之间现代性差距的尺度,其观念的传播有利于促进现代化进程。
23.(1)贡献: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在中国境内消灭脊髓灰质炎。
(2)时代精神: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奉献精神;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