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先秦诸子为寻求当时社会的出路而授徒立说,使得从商周巫史文化中解放出来的先秦文化,没有走上闲暇从容的抽象思辨之路,也没有深入厌世的追求解脱之路,而是执着于对世道的实用探求。这反映出先秦文化( )
A.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伦理化倾向较为明显
C.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D.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2.中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人文主义,代表性论述如“泛爱众,而亲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据此可知,中国先秦的人文主义( )
A.关注个体在社会的价值作用 B.强调社会中个人的道德自律
C.促使儒学逐步上升为法律 D.凸显人性与统治关系的融洽
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下列各项作品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
A.《离骚》——《诗经》
B.《西风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战争与和平》——《唐璜》
D.《巴黎圣母院》——《红与黑》
4.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的文学体裁是( )
A.四言诗 B.楚辞 C.赋 D.词
5.《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 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 D.经世致用的思想
6.在中华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无论宗派流派如何众多歧异,都能经过一代又一代思想家的努力,兼综和合、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统一的思想文化体系,化为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下列最能体现中华文明这一特点是( )
A.儒家思想的诞生 B.尊崇儒术的提出
C.理学体系的形成 D.百家争鸣的出现
7.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下列对端午节的分析最全面的是
A.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在文学上创造出诗歌体裁“楚辞”
B.屈原的诗歌被译成许多文字,在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深远
C.屈原热爱祖国,具有忧国忧民思想和爱国爱民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
D.屈原爱国爱民的精神和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
8.春秋战国时期,孝已从西周初尊祖敬宗的“追孝”发展到孔子所谓的精神上的“孝敬”,从“孝友”发展为儒家的“孝悌”,从“孝死”进而发展为“孝生”。这一变化的外在条件是( )
A.宗法大家庭的逐渐解体 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9.“黄(宗羲)氏之说,从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不侔:不相等、不等同)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这一评价( )
A.具有辩证法精神,是正确的 B.用现代标准评价古人有些苛刻
C.用阶级分析方法,是合理的 D.强调民本,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10.古代朝鲜“谓伏鸡曰抱”,“抱”的字义为“鸟伏卵”。如表摘录了部分中华典籍中对“抱”上述字义的运用。由此可知( )
记载 文献
花尽叶长蚕又抱,子规啼未了 《谒金门》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直待清明抱产 《天工开物·乃服·蚕浴》
A.朝鲜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源共祖 B.汉字文化起源于朝鲜
C.古朝鲜人具有很高的汉文造诣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11.西周初年面临着如何巩固统治的问题。周公旦在代表王室封其弟康叔于卫时说:“天提(威)柴(非)忧(诚、信),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安)。往尽乃心,无康好豫,乃其民。”周公的主张体现了( )
A.血缘分封的宗族观念 B.选贤任能的传统美德
C.天人感应的神权思想 D.敬天保民的人本思想
12.唐诗节选。
作者 诗句
杨炯 匈奴今未灭,画地取封侯。
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
骆宾王 龙庭但苦战,燕领会封侯。
令狐楚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材料体现了唐前期( )
A.积极进取的社会风尚 B.诗人思念家乡的苦闷之情
C.将士渴望和平的心态 D.边疆动荡危机四伏的形势
1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林则徐诗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下列最贴切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的是( )
A.牺牲精神 B.家国情怀 C.舍生取义 D.公而忘私
14.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禅让制度得到各族公认 B.世袭制度不再延续
C.华夏认同观念正在形成 D.宗族观念逐渐弱化
15.“诗言志,歌咏言” 。下列各项中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 千人唱 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16.闻一多称“诗(《诗经》),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帖等)和许多工艺美术品。”以下关于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三百多首诗歌
B.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C.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教科书
D.其影响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17.弗朗兹博厄斯在《种族的纯洁》中写道:“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下列选项中最能印证这一论断的典型事件是
A.埃及王国的兴起 B.希腊城邦的败落
C.中华文明的形成 D.古代美洲的文明
18.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19.从清末到“五四”前后几十年间,诸如“民主”、“科学”、“来复枪”、“麦克风”、“巴士、咖啡"等新词大量涌现,其规模、范围和数量都是空前的。这种变化说明( )
A.近代汉语因战争被逐渐欧化 B.社会变迁丰富了文化内涵
C.外来词与文化侵略同步形成 D.西学东渐推动白话文改革
20.《汉书·艺文志》如此概括某一学派的主要特征:“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下列各项中,属于该学派主张的是( )
A.隆礼重法 B.道法自然 C.兼爱非攻 D.中央集权
二、材料分析题
21.【写一写】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这种价值观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2.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学在官府”的状况已不能适应处于变动当中社会的需要。孔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从政人才,对以后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据说孔子有门徒3000,其中优秀者72人。这些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的变动,同时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及汉武帝时,开设学校,立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射策设科,劝以官禄,传业者故益众矣。其后太学生徒,动至万数,郡国黉(学校)舍,悉皆充满。故自两汉登贤,咸资经术。
——摘编自《南史·儒林传》
材料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在塑造传统中国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影响至深。甄士隐、贾雨村和贾政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墨较多的士人(如下表),在他们身上程度不同地凝聚着儒家文化的理想,也暴露出儒家文化的弊端。
人物 形象
甄士隐 既仁义为怀,又懦弱无用。
贾政 既为人端正,又拘泥保守。
贾雨村 既自强不息,又贪酷无耻
——编自邱丽梅《从〈红楼梦〉中士人形象看曹雪芹对儒家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孔子讲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时期儒学教育的特点,并结合史实分析其成因
(3)请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曹雪芹塑造士人形象的因素。
23. 古代冠礼与当时国家、社会、家族对于青年人修身立德,道德至善的期待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以人伦,赴以礼仪”
在早期儒家有关礼的讨论中,冠礼一直颇受重视。《礼记·王制》列举“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冠礼居首。《冠义》中强调“古者圣王重冠”“古者重冠” “敬冠事”“其礼可不重与”。汉代极重冠礼,汉惠帝行冠礼,宣布“赦天下”,开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之始。而魏晋隋唐冠礼衰弱之势明显。宋代的一些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明朝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总的来看,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摘编自顾超一《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冠礼礼义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A
6.D
7.D
8.A
9.A
10.D
11.D
12.A
13.B
14.C
15.D
16.A
17.C
18.A
19.B
20.A
21.示例特点:强调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探究;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成因: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家国同构”政治文化的影响。
22.(1)变化: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或:“学在官府”被打破,出现私人讲学)。
影响: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为各国的变法提供人才条件;促进了儒家思想的传播;打破了贵族对教育文化的垄断,促进学术下移;为百家争鸣创造条件。
(2)特点:儒学教育官学化(或:儒学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儒学教育规模扩大;儒学教育和入仕相结合。
成因: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汉武帝对儒学思想的推崇;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3)因素儒学思想影响的复杂性(或:儒家思想一方面塑造了士人的道德,另一方面又产生了禁锢思想的负面作用;或: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僵化);封建制度的衰落,政治的腐败;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或:曹雪芹的个人因素)。
23.历史演变:冠礼属于“五礼”中的嘉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即古代华夏族的成人礼。先秦时期,冠礼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享有非常高的地位,被称为“礼之始”,名列“六礼”(冠、婚、丧、祭、乡、相见)之首,对个人的人生历程有重大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不容低估的影响。汉代很重视行冠礼,汉惠帝开创了帝王行冠礼而大赦天下的开端。魏晋隋唐时期冠礼呈衰弱之势。宋代的一些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祭等礼仪。明朝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冠礼比较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