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埃及福斯塔特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一共出土了陶瓷六七十万片,来自中国的陶瓷约12000片,时间从唐朝绵延至清朝,其余基本都是中国陶瓷的仿制品。这表明
A.埃及的手工业发展迅速
B.中埃文化交流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C.中埃文化交流始于唐朝
D.中华文化影响了当时埃及人民的审美
2.中国现存的四大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按照建造年代依次为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四大石窟的时空分布可反映出( )
A.佛教传入的路径 B.佛教不断中国化 C.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D.民族的交流融合
3.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A.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
B.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C.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
D.印刷术成为传播反教会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
4.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不断有周边藩国的质子来华学习。唐朝时期,出于“文德绥海内”,传播大唐文化的目的,允许国子监接收周边国家的留学生。这表明留学生来华( )
A.扩大了理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B.确保了唐王朝对周边国家的钳制
C.有利于周边国家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唐与周边藩国的平等交往
5.悉达多太子“夜半逾城”是佛教故事中的经典题材。下列图片可以用于佐证( )
A.石窟是佛教故事传播中的唯一载体 B.佛教在中原的世俗化明显
C.佛教在中原传播呈现出本土化特征 D.东西方浮雕技术高度交流
6.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
A.体现了明朝专制的外交风格 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成就了近邻国家的文化渊源 D.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
7.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选择性学习中华文化 B.力图摆脱自身的藩属地位
C.捍卫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D.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
8.美国学者米高邦曾在22个东、西方国家开展华人价值观调查,结果显示1965—1984年间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在“儒家工作动力”(包括节俭、毅力、稳重等)这项指标上均排在前列。这说明上述东亚国家( )
A.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 B.经济发展以儒学为导向
C.有类似的儒家文化背景 D.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9.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对汉字传播认识正确的是
A.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B.奠定了亚洲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C.消除了东亚地区交流的障碍 D.便利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10.下图为汉字楷书、草书与日文平假名的对照图。该图可直接印证( )
A.大化改新全面学习中国文化 B.日文平假名与汉字草书的联系
C.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D.日本全面学习中国的书法艺术
11.辜鸿铭认为,一战后,西方人将在中国找到解决这个文明难题的钥匙,在中国存在一笔无法估量的、迄今为止毋庸置疑的巨大文明财富。这笔财富,就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拥有欧洲人民战后重建新文明的奥秘。据此可知,辜鸿铭
A.绝对肯定了中国的传统文明 B.认为西方文明已经完全破产
C.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D.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一定适用性
12.陈独秀主张国民应该“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李大钊主张“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国、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障、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鲁迅主张“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A.提倡民主科学 B.批判伦理纲常 C.呼吁自我解放 D.倡导文学革命
13.传说东晋名僧慧远法师隐居庐山三十年,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道士陆修景和文人陶渊明来访,三人谈禅论道,语洽道合,慧远送客时仍谈论不已,不觉送过了虎溪,待三人反应过来相顾大笑,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典故。这一典故反映出当时( )
A.佛道两教社会影响力增强 B.思想文化领域多元而融合
C.佛教吸收了道家避世理念 D.儒学主流意识地位的动摇
14.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7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下列哪一选项反映该官员的主张(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注意有选择性地对外学习
C.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D.认为本国习俗比华夏文明
15.两汉时期,儒学的“五经”伴随着汉字已传播至朝鲜,之后朝鲜参考中国的韵书,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西晋时期,汉字伴随着儒家思想与中国化的佛教东传入日本,后来日本根据自己语言的发音并借用汉字的笔画,创制出片假名和平假名。这些反映出汉字的传播( )
A.改变了东亚儒学文化圈的基础
B.消除了东亚地区文化交流的障碍
C.推动了中国对邻国文化的吸收
D.有利于推动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16.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17.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 )
A.佛教伦理中国化 B.佛教成为国教 C.佛教完成世俗化 D.佛教儒学合一
18.1906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机关刊物《民报》:自严氏之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即所谓言合群、言排外、言排满者,固为风潮所激发者多,而严氏之功,盖亦匪细。这可以说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
A.使物竞天择的进化论思想深入人心 B.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发奋自强的动力
C.对改良派的维新变法主张影响至深 D.让中国儒家思想主体地位彻底动摇
19.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
A.《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中华法系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 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20.书籍的普及有赖于造纸业的发展以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下叙述中,时间和事件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时间 事件
A.公元前2世纪 中国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B.西汉 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C.北宋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15世纪 德国人谷登堡采用金属活字印刷
A.A B.B C.C D.D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章 大地之子——李四光
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艰难回国路,满腔报国情;甩掉“贫油国”的帽子……
第四章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动荡流离的童年;两次重大的选择;安江农校来了一位大学生;禾下乘凉梦成真
第五章 两弹元勋——邓稼先
少年立伟志;西南联大物理系;娃娃博士;青春热血挥洒戈壁……
第八章 中国申奥的见证人——何振梁
不卑不亢,为国家尊严而斗争;有礼有节,纵横世界体坛;追梦奥运……
——摘编自刘世英《10位功勋人物的奇迹背后》
材料二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干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它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打破。
——摘自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宋代的毕弄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谷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谷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1455年,谷登堡用他的活字印刷方法印刷了第一批拉丁文《圣经》,这个事件标志着西方进入了一个信息迅速、廉价传播的时代。
——摘编自《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谷登堡的技术成就及其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政治哲学和文化地理观念,它是中国传统世界观的核心。在这种天下模式中,中国无疑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构成天下观的核心与内涵,而周边民族和国家则仅是中国的外缘……唐代李淳风《乙已占》称“华夏者,道德、礼乐、忠信之秀气也,故圣人处焉,君子生焉。彼四夷者……莫不航海梯山,远方致贡,人畜内首,殊类宅心,以此而言,四夷宗中国之验也。故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摘自邱靖嘉《“普天之下”: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材料二 以《职方外纪》(外国传教士艾儒略著,1610年来华)考之,大地如球,周九万里,分为五大州,幅员甚广,岂止中土之九州哉?
——清朝经学家江永《周礼疑义举要》
天朝残剩的自满自得心理,在甲午战争败绩后,已荡然无存。它所产生的危机感促使康有为及其追随者在一个扩大了的世界重新放置中国。
——美国学者孙隆基《清季民族主义与黄帝崇拜之发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人天下观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天下观的变化之处,并说明其影响。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C
6.D
7.A
8.C
9.A
10.B
11.D
12.C
13.B
14.B
15.D
16.A
17.A
18.B
19.C
20.B
21.(1)表现:坚持党的领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维护国家尊严;
意义:加快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2)新内涵:家国天下;世界意识;
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2.(1)特点:连续性;多元一体;包容性;凝聚性(或完整性)。
(2)成就:采用金属活字印刷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印刷机。
意义: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了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保护;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
23.(1)特点:中国处于世界中心;文化自信力和民族优越感强。
成因:国家管理体制完备,农耕经济发达;科技、文化领先周边地区;中国山海环绕的独特地理环境。
(2)变化: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民族危机感强烈。
影响:改变国人自大心态,向西方学习成为潮流;推动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制度的变革(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