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并能体会作者对故乡深深地怀念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中国的传统习俗上讲究安土重迁、落叶归根,所以中国人都有热爱家乡、眷恋家乡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月是故乡明》这篇优美的散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正所谓,看人看眼睛,读文读题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评价:
教师释题:“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杜甫《月夜忆舍弟》,(课件出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请学生齐读)。
这首诗写的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的兄弟们因战乱而离散,杜甫怀着对家乡及兄弟们的担忧及思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诗。作者季羡林引用这句诗做题目,也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只是写作背景不用。
二、检查预习
1.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检测检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来看看你们对字词是否掌握,谁愿意做第一个上台的勇士,为这个多音字(燕)注音、组词?
2.字词掌握了,课文读得怎么样呢?现在请两位同学读读课件上的这两段内容。
教师评价: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读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做上标记)
2.分享优美句子,并说说理由(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最优美呢?请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3.老师分享优美句子(老师也摘录了一些优美句子,请同学们齐读并体会)
四、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如此优美的句子,如此迷人的景色,作者由此都想到了哪些往事呢?请大家齐读课文3、4自然段。
预设:数星星点篝火摇知了看月亮梦月亮
2.作者的童年生活真有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呢?请你抓住3、4段中的关键字词说一说。
预设:
关键字词:乐此不疲盼望
心情:快乐期待
3.快乐的心情就要配着快乐的朗读,请同学们再次齐读3、4自然段,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和有趣的童年生活。
4.课文题目写的是故乡的月亮,那作者为什么要写童年的趣事呢?
预设:因为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已经深深的刻在记忆里,不管走到哪里,都成了他思乡时回忆的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发生在月下或者跟月亮有关的。
5.课文中还写到了其他地方的月亮,都有哪些地方呢?请大家齐读5自然段,从文中找找答案。
预设: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
碧波万顷的大海中
巍峨雄奇的高山上
6.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地方的月亮呢?这里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预设:对比
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更能体现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
7.接读第6段,回答问题
正如作者所说: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圣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圣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窗外,然而......
学生接读: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作者为什么称故乡的月亮为“小月亮”?既然是小月亮他又为什么在身处赏月圣地之时,想到的还是故乡的“小月亮”?
8.齐读第6段,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本文以 为线索,回忆了作者在故乡的 ,抒发了作者离乡后的 之情。
2.同学们,乡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中有很多表达思乡的名句,请大家课后搜集并积累。
六、板书设计
3.月是故乡明
故乡月亮
月是故乡明思乡之情
他乡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