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8 09:1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一位法国官员评论道:“参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17.5万非洲士兵,在法兰西和佛兰德的壕沟里掘好了旧非洲的坟墓。”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的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据此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
A.参战的士兵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
B.导致非洲和亚洲的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C.唤醒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意识
D.导致法国在战后的分赃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2.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文化特点的是 (  )
A.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取消其他宗教 B.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同时使用
C.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 D.种姓制度深刻影响社会
3.在1944至1945年期间,美政府资助美国与拉美人员交流达百余次,向拉美国家输出图书、小册子等印刷品共约50万册,还向拉美派遣了其他文化团体,如耶鲁大学合唱团等。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意在( )
A.与苏联争夺拉美控制权
B.提升拉美地区的教育水平
C.扩大美国在拉美的影响
D.加快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4.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戏剧《琼斯皇》讲述了美国黑人琼斯犯罪后逃到一个小岛,通过在白人那里学习的社会规则成为小岛皇帝。他自己制定法令,同时又在无时无刻违反这些法令。因为他相信在这个岛上没有人可以击败他,可以征服他。只有“银弹”才能结束他的生命,唯一一颗银弹在他自己的手中。据此可知该剧( )
A.抨击黑人政治地位低下 B.体现现代主义的特征
C.回归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D.突出控诉了种族主义
5.如图为1937年10月10日《救亡漫画》上发表的《“今年的双十节”》。该漫画意在( )
A.揭露日军所犯的罪行 B.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宣传团结抗战的伟力 D.强调国民革命运动的历史意义
6.一战后,在亚洲,印度人民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非洲,埃及人民通过多种斗争方式,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在美洲,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酌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民主运动( )
A.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B.实现了发展中国家联合
C.终结了欧美列强侵略 D.导致世界政治格局变动
7.20世纪30年代,民族学和民族史论争是中国现代学术的重要一页。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1935)、齐思和的《民族与种族》(1937)、顾颉刚的《中华民族之团结》(1937)等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B.国共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C.国民政府放松思想控制 D.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
8.下表为重庆抗战时期出版的部分美国小说单行本,由此可知 ( )
译者 时间 出版社
我轰炸东京 徐迟 1943 时代生活出版社
轻艇歼伪记 吴景荣 1943 时与潮社
震撼世界的十日战争 郭有光 1944 美学出版社
人间悲剧 钟宪民 1944 建国书店
A.重庆是战时全国的文化中心 B.时局变化影响文学事业发展
C.译介美国小说成为社会时尚 D.中美战争文学具有共通之处
9.1920年年底,李大钊说:“这些唯心的解释的企图,都一一的失败了……(唯物史观)这种历史的解释方法不求其原因于心的势力,而求之于物的势力,因为心的变动常是为物的环境所支配。”这从侧面反映出李大钊( )
A.已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B.仍坚持唯心主义观点
C.理性地对待西方文明 D.找到了中国落后根源
10.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超现实主义艺术思潮,摒弃任何理性思维,主张进行无目的、无意识的写作,即所谓“自动写作法”和“梦境记录”,完全凭冲动来写作、画画和雕塑。由此可知,该艺术流派( )
A.开始强调灵感在艺术中的作用 B.反映艺术家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C.创作脱离了社会毫无艺术价值 D.体现出信息时代人的思维特征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拉等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也都建立了民族国家,但其精英阶层仍然使用原宗主国语言,不仅书籍和报纸经常使用原宗主国语言,其他媒体比纸质媒体还要更多地使用原宗主国语言。材料意在强调( )
A.民族和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B.新兴独立国家文化上的不自信
C.列强的文化侵略尚未结束 D.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思想的泛滥
12.下表是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概况简表。这些国家文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印度 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
新加坡 发扬儒家文化精华;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
埃及 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人信奉基督教等;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
A.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民族文化面临巨大威胁
C.对本土和西方文化选择与重构 D.全盘吸纳接受西方文化
13.1924年创办的《中国工人》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鲜活的案例切入,揭示了中国工人阶层所受的来自资本家、军阀、帝国主义者的多重压迫和摧残,并号召工人阶级团结起来,积极进行阶级斗争,维护阶级权益。该报刊( )
A.进一步深化了民主共和观念 B.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
C.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D.回应了国民革命反军阀的需求
14.印度和巴基斯坦矛盾和冲突的历史根源是( )
A.以色列国的建立 B.阿拉伯人的国家没建立
C.印巴分治 D.中东战争
15.有人认为:两次世界大战虽然对人类文化造成巨大的破坏,但战争中不同文化的交锋所带来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该学者侧重强调的是
A.现代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B.思想文化在战争期间加速发展
C.战争为文化碰撞交流提供契机 D.战争的进步性往往大于破坏性
16.英国小说家康拉德(1857—1924)的代表作《吉姆爷》常常任意给间接引语加上引号,而在伍尔芙(1882—1941)的《到灯塔去》一书中,加了引号的不一定是说出来的话,那些真正的对话则往往不带引号。这类文学作品( )
A.往往展现真实生活 B.强调直观印象 C.属于现代主义流派 D.深受网络影响
17.二战后印度接受西方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注重发展传统文化,种姓因素依旧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新加坡、韩国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同时吸收西方文化,努力创造现代东方文化。这体现出,新兴民族国家( )
A.认同社会主义思想 B.逐步走上现代化道路
C.构建现代多元文化 D.发展过程中留有隐患
18.下列选项中,材料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0世纪,我国林被甸等历史学家针对亚非拉民族运动中某一领导人物的阶级属性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有人认为他是买办资产阶级,有人认为他是农民阶级的代表。学者的看法从侧面反映出,该人物( )
A.制定了多样化改革措施 B.坚定维护农民群体利益
C.领导的斗争极具复杂性 D.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
20.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 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二、材料分析题
21.[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宠惠(1881-1958),祖籍广东东莞,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早年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工作,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外交总长、北洋政府国务总理以及常设国际法院法官。1937年3月,王宠惠被蒋介石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此时中日关系非常紧张,在此紧要关头,王宠惠执掌外交部,体现了国民政府对其外交能力的充分肯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根据形势变化与苏联谈判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沉重打击了日本孤立中国的外交图谋,促使英美改变对中国抗战的消极态度,积极争取英美援华。抗战后期,他审时度势,力争并最终确立中国四强之一的地位。王宠惠一生中先后撰写了《宪法危言》等一系列的法学作品,探讨了中国宪政设计的原则和方针,被誉为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
——摘编自祝曙光《王宠惠与抗战期间的中国外交》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宠惠一生的主要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宠惠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其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攫取殖民利益,虽然在殖民地时期印度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的面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作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印度近代化的浪潮中,种姓制度顽强地保存了下来,并且在有些方面还有所加强。
——摘编自胡登龙《解析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种姓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印度是东方殖民地国家中出现议会民主制最早的国家。独立前的议会民主制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工具,独立后印度并非照搬英国,而是结合印度国情,采取一种适合印度的议会民主形式。印度议会民主制的特点在于:在联邦制架构下,议会民主制在联邦和邦两极实行;采取内阁制,国家设总统而弃君主制;实行成人普选权;为扶持弱势集团,对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一定时期保留席位;接受国际上流行的司法审查权,但以议会有修宪权来加以限制。独立后议会民主制得以成功实施,是印度政治民主的极大进步。
——摘编自王芳《印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与分期》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并谈谈应如何看待文化扩张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印度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23.华工的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他们曾对当地和中国作出重要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康乾时期当时整个中国的人口都在迅速增加,康熙五十年(1711)全国共计人口7780余万,雍正八年(1730)增至8051万余口,至乾隆六十年(1795)则骤增至近3亿口,道光十五年(1835)更突破4亿大关。人口增加速度之快,土地供给出现严重不足,这一突出矛盾使农民走向贫困,原本徘徊在维持线上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出洋谋生成为东南沿海百姓的重要出路。这些中国人在国外或经商,或从事农业、手工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赵昌《华工出国与近代中国历史场域的拓展》
材料二 在诸多新因素的影响下,19世纪中叶后,华工出国出现了一个高潮。1807年和1838年,英国先后宣布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但是美洲各殖民地的劳动力供应却因此更加紧张了。美洲白人殖民者从东南亚热带种植园的实验中得到证实:契约华工是他们最理想的对象。所以不惜跑到遥远的东方,争相掠贩,用以接替得到解放的黑奴。1848年和1851年,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发现金矿,几十万华工被掠往新、旧“金山”。太平天国失败前后,闽、粤劳动人民在清统治者疯狂镇压下,大批逃往香港、澳门,出洋避祸。西方侵略者明目张胆在我国口岸竞相掳掠华工,正是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明显标志。
——摘编自陈瀚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
材料三 如果我们把华工援战计划视为中国参战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其结果仍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战期间,如此众多的普通中国人与西方社会亲密接触,这在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当华工回国后,他们给国内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以及变革的理想。随着大战的结束,留欧华工纷纷返回国内,他们的眼界已经扩大了许多。其结果是,华工愿意在创建世界新秩序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方面做出他们的贡献。……著名的五四运动史研究专家周策纵指出,在“五四”时期,那些归国华工在欧洲的经历使他们在上海工会的组织化以及罢工活动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康乾时期出现的“突出矛盾”及其后果,并从赋税制度改革的角度,简析该时期这一“突出矛盾”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中叶后“华工出国出现了一个高潮”的“新因素”,并概述华人为美国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大战”的名称,并简析“华工援战计划”对当时中国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A
7.A
8.B
9.A
10.B
11.B
12.C
13.B
14.C
15.C
16.C
17.C
18.B
19.C
20.D
21.(1)历史贡献:与苏联谈判并签订条约,为中国抗战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二战后期为中国争取世界大国的地位;撰写法学作品,奠定了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基础。
(2)原因:丰富的从政经历;个人学识的渊博;审时度势;强烈的爱国情怀。(答出三点即可)
22.(1)评价:英国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攫取殖民利益;客观上有利于印度的近代化,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印度。
看法:文化扩张一方面可以改变被扩张地区的文化状况,另一方面也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往往会保留自身的特色。
(2)印度现代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既保留了自身传统文化,例如种姓色彩;又接纳了西方文化,例如采用了议会民主制。
23.(1)突出矛盾:人地矛盾(或人口增长与土地不足的矛盾)。
后果:东南沿海大量人口出洋谋生;乾隆后期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原因: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或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帝“摊丁入亩”(或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导致人口大大增加。
(2)原因:西方国家在奴隶贸易取消后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劳动人民为逃避清朝统治者的镇压;西方殖民者的掳掠。
贡献:开采金矿;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只笼统地答“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美国文化发展。
(3)“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意义:有利于推动国内思想的变化;为提高国际地位作出贡献;有利于中国参与创建世界新秩序;促进了五四运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