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有研究表明,16~18世纪巴西糖坊由近60家激增到500多家,翻了近十倍。这一现象表明巴西
A.沦为西班牙殖民地 B.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C.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D.三角贸易日渐兴盛
2.短暂的美西战争预示着新的力量在参与建立新的秩序。这一时期的剧烈变动,用法国政治家的话来说,“要保持为一个大国或变为——个大国,你就必须殖民”,或者用英国首相的话来说,殖民扩张是“一个国家活力的正常、必要、不可避免和明白无误的象征”。上述看法反映出( )
A.美西战争引发欧洲局势的紧张动荡 B.英法成为争夺殖民地的主要竞争者
C.西方大国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D.维也纳体系取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3.观察下图(图中深色阴影部分,是欧洲列强开辟的殖民地),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 )
A.欧洲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B.商业资本是殖民扩张的动力
C.工业革命的市场条件已具备 D.自由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4.观察如图,关于西方殖民者殖民区域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17-18世纪非洲形势图 20世纪初非洲形势图
A.列强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列强殖民扩张模式的转变
C.奴隶贸易的需要 D.殖民地实力的下降
5.17世纪,荷兰进口用于交换非洲黑奴的商品中,既有南非的小麦,也有印度的贝壳,因为贝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可以充当货币,荷兰人就用贝壳到那里购买黑人然后运往美洲贩卖。这说明( )
A.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B.美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D.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
6.在1859-1905年间,印度社会出现的对未来发展影响最大的变化是( )
A.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B.英王成为印度女皇,对印度直接统治
C.英国实际上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D.印度资产阶级政党成立并领导反英斗争
7.1624年,英国制订法律规定:“当任何人利用他自己的费用和企业,或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和发明,确实把任何新技术引进王国或把任何过去从未应用的发明引入,促进了贸易,有利于王国可以授予他在合理的时期内以保护,直到国民们学会这件事为止。这表明当时英国( )
A.重在保护合法经营 B.放弃重商主义传统
C.立法保障专利发明 D.资本主义政体确立
8.1884年,欧洲列强在德国柏林举行会议,在地图上划定了他们各自在热带非洲地理上的界限。为了避免各国在非洲的争夺中兵刃相见,柏林会议还着重讨论了.有效占领"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欧洲在不到15年的时间内便占领了非洲全部领土的65%。该原则
A.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 B.延迟了非洲的民族独立
C.标志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
9.史学家马汉在《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产品、海运、殖民地是海权的三大环节;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 C.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0.如图描绘的场景表明,拉美人民
A.开展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武装斗争
B.完全冲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藩篱
C.共同构建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面临着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11.1889年,埃及开罗几家卷烟厂工人联合举行罢工斗争,参加人数900人,斗争坚持了两个多月,迫使英国资本家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1895年,尼日利亚拉各斯发生了抗征房捐和地产税的群众示威运动,参加者达5000人。这表明( )
A.群众性反帝斗争规模较大 B.城市反帝运动兴起与发展
C.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 D.民族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
12.16世纪以来,欧洲殖民者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活动,拓展殖民地。美洲出现了族群的巨大变化,而同样遭受殖民者侵略的非洲却没有发生这种情况。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非洲经济落后人口不愿迁入 B.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热带疾病
C.非洲资源匮乏缺乏开发条件 D.语言环境复杂无法沟通交流
13.19世纪中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这样说:“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用他们的土地的产品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东印度公司要与印度进行长期的贸易合作
B.英国要把印度变成他们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他们的侵略目的
C.东印度公司和印度的贸易是互惠互利的
D.英国要对印度采取高压的侵略政策
14.1884年,英、法、德等国就非洲殖民地问题在柏林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这一决定
A.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B.导致了世界格局的改变
C.消除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动摇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15.1925年,在英国控制的下苏丹散纳尔大坝建成,5年内曾使苏丹植棉面积从6万埃亩增加到30万埃亩,原棉出口量从0.83万吨猛增至3.04万吨。1929年英国议会出台了《殖民地发展法》,规定每年由英国提供100万英镑基金,用于殖民地发展工农业。这一举措旨在( )
A.推动苏丹地区的开发 B.缓和殖民地的反抗
C.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D.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16.有学者认为,由于欧洲实现了对绝大部分非西方土地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一个由欧洲主宰的,经济上分为“世界工厂”与“原料产地”,政治上分为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出现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人类历史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最有可能在( )
A.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 B.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C.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D.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17.16世纪初,征服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在某报告中写道:“此城(特诺奇蒂特兰)有许多广场,广场上设市场,供从事买卖。……每日有六万多人在拱廊里做买卖,各个国家所制造的各种商品,这里应有尽有。”此后短短数年,这种现象就消失不见,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美洲原住民不善经商 B.全球性贸易开始兴起
C.欧洲殖民者野蛮掠夺 D.机器制成品激烈竞争
18.据统计,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16世纪末,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85%为西班牙所有。该现象说明
A.新航路开辟刺激西班牙殖民掠夺
B.西班牙殖民掠夺的手段较为野蛮
C.西班牙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黄金
D.美洲成为西欧殖民掠夺主要对象
19.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人民富有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较大
20.1929年,桑地诺在一封信中写道:“自从1909年华尔街银行家把美元的祸水引进尼加拉瓜以后,我们的祖国就失去了和平。美国银行每向我国输出一千美元,尼加拉瓜就有一个人送命。”桑地诺旨在
A.反思拉美经济落后的原因 B.号召本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C.结束尼加拉瓜的殖民历史 D.指出美国对拉美经济侵略的手段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1)材料一中,马克思揭露了殖民主义的哪些罪恶?谈谈你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欧洲殖民侵略“双重的使命”的认识。
22.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冲突不断,政局不稳,而刚独立的荷兰在其发布的宪章中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以宗教原因受到调查或迫害。”这使荷兰吸引了大批在其他国家受到宗教迫害的移民,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及大量资本,尤其是犹太人,他们带来了垄断世界市场的钻石贸易和金融服务,这些都为荷兰制造业的发展和商贸繁荣奠定了基础。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股票,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刘植荣《透视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与衰落》
(1)依据材料一,指出荷兰在17世纪初迅速崛起的原因。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世界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材料三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摘自《国史大纲》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前“丝—银”贸易形成的国际条件。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殖民侵略与工业文明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前,如果想征服热带非洲和亚洲,无论从生命还是资源的耗费来说,都无疑是巨大的。在持续了四百年的奴隶贸易时期,西非曾被人们称作“白人的坟墓”。19世纪60年代,海底电缆铺设成功,电报机为统治遥远的殖民帝国提供了很大帮助。蒸汽机船,无论是远洋船还是内河船,都大幅削减了通信和交通成本,在帮助欧洲人渗透至亚非内陆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了19世纪70年代,后膛装填的来福枪已经十分常见,不久之后,连发枪和机关枪也加入了它的行列。很多场与非洲和亚洲人的战斗简直就是屠杀。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材料三在政治上,非洲各国原有的部落组织、酋长制度陷于崩溃边缘,从欧洲引进了西方的司法和管理体制。在经济上,非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欧洲商品的输入破坏了原有的经济形态,形成了经济畸形发展的单一制或矿产制。在欧洲人和非洲人开办的工厂和企业里,出现了一批雇佣工人。在文化上,宗主国的语言成为殖民地的官方语言,形成了所谓英语国家、法语国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列表比较欧洲殖民国家早期入侵非洲与19世纪中期以后侵略非洲活动的不同。(要求:在给定的答题框中列表比较,表格设计合理,角度清晰,内容准确,表达精炼。)
(2)谈谈你对工业文明的认识。
参考答案:
1.C
2.C
3.B
4.B
5.D
6.D
7.C
8.D
9.A
10.D
11.B
12.B
13.B
14.A
15.C
16.C
17.C
18.A
19.A
20.B
21.(1)罪恶:屠杀印第安人,对美洲和东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贩卖黑人奴隶。
理解:欧洲国家将掠夺来的财富转化为资本,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认识: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及统治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苦难和贫困。但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破坏了殖民地原有的经济体制,引起了经济的深刻变化,起了建设性的作用。马克思就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所具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的使命”的论述是客观的和辩证的。
22.(1)原因:宗教信仰自由;稳定的国内环境;移民带来先进的思想、资本和技术;股票和股票交易所等金融服务的创新。
(2)条件: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欧洲缺乏可交换产品难以与亚洲产品竞争;欧洲殖民扩张,获得大量贵金属。
23.(1)示例一:
时间 项目 早期 19世纪中期以后
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英国、法国、德国等
方式、内容 抢占沿海据点,直接掠夺;如,进行黑奴贸易,掠夺金银财富等 抢占、瓜分殖民地;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文化侵略
范围 西非、中非和南非的沿海地区 深入内陆,并逐渐瓜分非洲
列强关系 以争夺为主 既有争夺也有勾结
示例二:
时间 国家 方式、内容 范围 列强关系
早期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 抢占沿海据点,直接掠夺;如,进行黑奴贸易,掠夺金银财富等 西非、中非和南非的沿海地区 以争夺为主
19世纪中期以后 英国、法国、德国等 抢占、瓜分殖民地;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文化侵略 深入内陆,并逐渐瓜分非洲 既有争夺也有勾结
(说明:合理运用表格形式答题;比较项目答出三个即可,且不拘于示例所列项目)
(2)【示例】
工业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本质特征是科技和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具体表现为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确立和扩展。工业文明带来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人类生活更加便利,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但是工业文明在发展中,带来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剧、贫富差距加大等负面影响,也引起了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诸多新问题。工业文明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掠夺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西方国家在全球的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打断了世界多元文明的发展进程,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不公平、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格局。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进步,工业文明只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其影响有利也有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