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
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
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2.学者俞国斌提出:"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的发展方向、发展意愿并未随着国际标准的趋同而步伐一致,反而因为他们自身的独特性而呈现出动态的差异,并构成当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一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间文化交流 B.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原有的文化格局
C.经济全球化下文化多样性得以维系 D.经济全球化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3.2014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无缘世界杯,但各大体育盛宴中总是不乏中国元素的参与。大到球场建设的器械,小到球迷手中的吉祥物、吹的口哨。这一现象表明( )
A.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
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4.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互依存
D.发展中国家牵制了发达国家的发展
5.1960年,第三世界主要产油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其石油减产、提价政策,左右了世界石油的供应情况。1973-1980年,国际油价上涨20倍,国际石油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态势持续了七八年。这表明( )
A.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
C.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6.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壮大,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间的多边经济联系与合作,而且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探索出一种新模式。下列关于这种新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国制定共同目标 B.主张只要单边行动
C.对成员国严格约束 D.强调灵活性渐进性
7.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加速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治以及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来促进区域和平与稳定,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组建了
A.万隆会议组织
B.东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约
8.阅读“战后世界关税和贸易发展趋势图”,图中关税与贸易发展变化的趋势可以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C.各国关税壁垒森严 D.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9.2016年9月5日,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闭幕式上致辞:“围绕会议主题和重点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果的讨论,就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发展等议题,达成很多重要共识。”这届G20峰会的共识
A.说明G20已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区域组织
B.促进了亚太经济组织的完善
C.有利于与会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D.成为中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标志
10.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某国际组织成员国由最初25介增加到100个以上,占世界国家总数的2/3.人口总数的1/2.包括了第三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该国际组织的发展
A.使联合国的组成情况逐渐发生变化 B.推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C.从经济合作为主转向经济政治合作 D.导致了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街
11.有学者指出:各国在经济一体化的初始阶段都能够享受到极大的增长效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就取决于各组织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速度和深度。下列最能顺应这一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应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2.“星球大战”是美国在1983年为确立对苏联的全面军事优势而研议的反弹道导弹军事战略计划。“尤里卡”计划是由法国在1985年提出的欧洲国家在尖端科学领域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以赶上美国和日本的计划。据此可知( )
A.欧洲政治一体化加速发展 B.美苏间军备竞赛激烈
C.全球治理体系进一步变革 D.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13.美国认为文化产品应该和其它产品一样自由流通。面对美国对欧洲影视产品市场的垄断,法国坚持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并推动欧盟于20世纪90年代达成“欧盟各国将维持文化方面的自由立法权”的共识。这反映了全球化下
A.欧盟与美国经济文化竞争加剧 B.欧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C.文化的民族性和同质化的矛盾 D.资本主义阵营不断分化
14.下图是世界最主要的四个经济大国(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出口总额比较。
这反映了从1978年到2018年
A.中国对外贸易量一直全球最多 B.美国和日本的GDP不断下滑
C.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最快 D.欧盟使德国成为进出口大国
15.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 )
A.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
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C.西欧国家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
D.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的流通货币
16.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 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英国
A.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B.经济政治局势复杂
C.内外政策发生变化 D.行政权力发生转移
17.“事实上,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大片等大众产品,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成为一种不带有任何特殊文化标记的人类共同产品。”据此推断
A.全球化冲击本土文化传统 B.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动摇
C.各种本土文化间差异消失 D.世界文化多样性发生逆转
18.全球化是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现象。图1和图2反映了美国在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态度变化,这说明
A.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分配不均衡 B.反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主流观点
C.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 D.美国霸权主义是阻碍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19.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这些充分体现了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B.冷战和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C.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格局形成
D.广大发展中国家主宰世界
20.欧盟是现在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回溯20世纪60年代,欧洲走向联合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欧洲共同体成立 B.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
C.欧洲联盟成立 D.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
21.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认为:“将来,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最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也许是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编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2017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一一摘编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的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6月,世界货币会议召开,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声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二战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的实力在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在迅速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1992年,美、加、墨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该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其运行的基本模式是美、加利用其发达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通过商品和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它们在墨的优势地位,扩大在墨的市场;而墨则可利用本国廉价的劳动力,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将国内商品出口到美国。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二战后世界贸易复苏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和加拿大谈判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背景及北美自由贸易区运行模式所呈现的特点。
23.世界的联系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接踵而来的西方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给欧洲带来了福音。……东西两半球不同文化圈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性影响》
材料二 火车、轮船等工具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面对全球化的现实,实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文学家刘心武在《献给命运的紫罗兰》中说:“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就连南极洲冰层下的土地也已经测量清楚,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经记录在案。……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艺术家则试图透过漫画反映反映另一种别样的心声: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的开辟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由此联想,归纳产生材料三刘心武所描述现象的主要动因。
(3)你如何认识“全球化”这一历史与现实现象?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B
6.D
7.B
8.D
9.C
10.A
11.A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A
19.A
20.A
21.(1)趋势:经济全球化。
成因: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局面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2)新现象:反全球化。
原因: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大国民族主义意识复苏;全球贫富差距扩大:恐怖主义势力抬头;传统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陷入困境。
(3)关系: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反全球化,反全球化又是对全球化的一种促进和修正。(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
应对: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同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
22.(1)原因:二战后,西方国家吸取战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教训,认识到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西方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达成了关贸总协定,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背景:日本实力的急剧增强;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迅速发展(或日本与西欧的崛起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美国加为了加强北美地区性的竞争能力和各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美国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取得世界经济主导权的重要性)。
特点:三国间相互弥补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发展。
23.(1)角度①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角度②世界交流和交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角度③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角度④随之而来的殖民给亚非拉带来灾难。
(2)从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角度看,如交通工具、通讯技术等;从殖民扩张、商品输出和资本全球扩张角度看,如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国际分工等;从国际经济组织和机制角度看,如、跨国公司、世贸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从世界局势发展的大趋势角度看,二战后的合作共处,冷战结束等。
(3)参考素材
历史与未来;积极与消极;机遇与挑战;适应与应对
例如:历史的必然——(新航路开辟以来,工业革命以来)客观的现实(二战以来的教材史实,刘心武的描述)未来的趋势
再如:从正面看:①经济全球化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②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极大地丰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可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刘心武的描述)
从负面看:一方面:①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②加速了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③加剧了贫富分化。(可结合材料三漫画的寓意,由此联系国际分工的不合理性等)
又如:面对机遇和挑战的经验教训;如何应对?(可结合教材相关史实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