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教学设计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8 18: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和多媒体手段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资料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重难点】五四运动使中国社会发生巨大转变的因素。
课时安排:2
导入新课:(课件1、2)
什么是新民主义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通过14课共同学习
讲授新课:
一、五四运动
1、原因:(课件5)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 失败
(1)国际背景:①帝国主义侵略(反帝)
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明方向)
(2)国内背景:
2、经过:(课件6)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开始时间 1919、5、4 1919、6、5
运动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主力 学生 工人
斗争形式 游行示威 罢工、罢课、罢市
图片展示:(课件7、8、9)
3、结果:(课件11)
①释放了被捕的 学生
②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 职务 取得了 初步胜利
③没有在“巴黎和约”上 签字
4、特点: 青年学生 是先锋, 工人阶级 是主力军
5、影响:(课件12、13)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这一性质的口号是:“外争 国权 ,内惩 国贼 ”)
②从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到工人 中去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中国的 无产阶级 开始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14--17)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从而标志着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鲁迅后来称赞这些文章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毛泽东在讲到李大钊时曾说: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他的转变不仅使《新青年》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而且对于推动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到重要作用.
(2)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建立
提问: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何时何地由谁建立 (1920年秋、上海、陈独秀).上海小组的成立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同年,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为书记.北京小组对北方党团组织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不久,汉口、长沙等地相继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提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有计划、有组织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3)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使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有了阶级基础.
2.中共“一大”成立及意义(课件18)
1921年7月23日,会期8天;会址: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上海代表李汉俊弟弟李书诚家举行,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的时候,党员的状况比较复杂.如参加中共"一大"的12名代表,后来也发生了分化.其中多数人一直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中国革命事业,有的为它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像陈公博、周佛海在党成立后不久就被清除出党,后来,又追随汪精卫,成为大汉奸.张国焘后来也背叛革命.中国革命像一座大熔炉,炼出真金,淘汰渣滓.
提问学生,归纳为4个方面: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②制定了党的纲领.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来实现这个目标.这个纲领在当时是否合适 为什么 (否;因为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缺乏正确的认识)③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④选举出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这里的新指的是什么 (学生探究)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全面概括为5新:思想、阶级、目标、工作方法、纲领新)
严酷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中共"一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就是进一步认清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为此,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努力探索.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民党“一大”(课件 ( http: / / www.21cnjy.com )19、20、21、22)
在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可用提问的形式讲述以下问题)①中心议题: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②成果: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以适应时代潮流的精神.这就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什么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③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4.北伐战争
可用谈话法和录象手段讲述以下内容
北伐战争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的大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援.北伐战争的胜利,又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北伐军经过的农村,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湖南省的农民运动发展最为迅速.那里的农民纷纷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推翻地主政权和武装,建立农民的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运输物资,支援北伐战争.武汉、九江人民收回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大革命初期和中期的形势是好的.1926年7月初从广东开始的北伐战争,在短时期里取得了巨大胜利;至1927年春,革命势力已由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下游和黄河流域.但是在革命将要达到高潮的关键时刻,在统一战线内部一直隐伏着的危机却日益严重,由此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5.国民革命的失败(课件22)
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进一步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露出来.他迅速与日本和英美帝国主义以及各种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是暗藏在革命营垒内的又一个阴谋家..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正式同中国共产党决裂.汪精卫等在"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下,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本课小结】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广泛群 ( http: / / www.21cnjy.com )众性、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做为运动主力先锋的青年学生以高度的民族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掀起这场运动其爱国主义精神80多年来一直激励、鞭策着我们;做为运动主力的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威力,并迅速上升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初步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两次东征使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这就为国民大革命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国民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的到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隐藏在革命内部的野心家蒋介石,随着北伐军的胜利进军,其反革命面目进一步暴露出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从而使国民大革命很快失败了.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次革命的经验教训中,逐渐成长起来,这就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板书设计:
一、五四运动
1.爆发的条件及导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
2.经过及初步胜利
3.历史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历史条件
2.中共“一大”成立及意义
3.中共“二大”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国民党“一大”
2.国民政府成立
3.北伐战争
4.国民革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