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变乱等。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等资料,再现太平天国时期斗争的规模巨大的场景,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教学难点: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方法 :
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A、新课导入:(课件1—3)
洪秀全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你认为呢?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课件4、5)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和东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结合地图讲解北伐、东征和西征过程及目的)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逼近天津,行程几千里,攻克几十个城镇。当北伐军进军北京时,朝野震动。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京中官吏则卷起金银细软,逃迁出城达3万户之多。北伐军犹如惊蛰之春雷,震撼了华北大地。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同时分析一下北伐失败的原因。北伐军失败固然因为严冬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但从战术上讲,孤军深入、后援不济,这犯了兵家之大忌,其失败也就成为必然。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5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西征军夺取了安徽、湖北的重镇,然后入湖南。在湖南,太平军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手。太平天国又派文武兼备的石达开加强西征军的领导。1855年,鄱阳湖口战役里,太平军大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经过两年战斗,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迅速攻占了鄂、皖、赣大片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56年,太平天国又派大将秦日纲东征。不久,东征军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课件7)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课件8、9、10)
1、定都之后,太平天国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权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分配问题,二是产品的分配问题。我们看一下,它具体的条文。看土地和产品是如何分配的。首先第一则材料,选自《天朝田亩制度》的一段内容,大家先看看,我们请同学来归纳一下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式。
材料题,一定要选取关键字或词,原则指分配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思想,方式则主要指具体分法。所以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看出,在土地分配上,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便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 那么具体是怎么分配土地的,我们可以看出,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照人口,不论男妇”,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体现出一种绝对的平均主义。我们同学,学习历史,材料题一定要锻炼归纳的能力,答题要用历史的语言。
我们再来接着看第二段材料,也是选自《天朝田亩制度》的,是关于产品的分配的,那么请大家先看看,然后请一位同学从中归纳出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式。
在产品分配上,《天朝田亩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所要达到的目的还是“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这是它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它的原则,那么在具体分配方式上,主要在第一句,其意思便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他的统归国库”。
那么,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同学们看课本55页内容,我们请同学回答一下。(课件9) 性质:农民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落后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追求小农经济,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2、《资政新篇》:(课件10、11)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
政治: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评价:
A、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潮流
B 、局限性:①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②缺乏实施的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主观)
③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客观)。
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学生探究)(课件12、)
文献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区别:《资篇》继承了《天朝田亩制度》 反封建的一面,弥补了《天朝天亩制度》 在社会改革方面的空想性、落后性
三、太平天国的评价:(课件13、14)
本节最后让学生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历史作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性质).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斗争的最高峰.。
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战争.农民阶级是分散的小生产者.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级的狭隘性,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制定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虽然符合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革命愿望,但它却是一个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的平均主义的空想.太平天国领导人的骄傲自满、腐化堕落、宗派斗争,使天国力量大大削弱,丧失了革命发展的大好形势
课堂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坚持14年,势力发展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18个省,最终仍以失败告终。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到失败的过程,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 《资政新篇》的内容、评价,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了解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同时,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农民问题.
板书设计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三、太平天国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