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竹石》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首古诗,作者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燮(郑板桥)。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原题为《竹石图》,是郑板桥为自己的画作所题写的。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看,《竹石》以竹子和岩石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竹子在岩石中顽强生长的场景,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紧紧咬住青山,毫不放松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竹子的生命力之顽强,也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品格。
其次,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竹石》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竹子在这里不仅是一个自然物象,更是诗人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的象征。而“咬定”二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竹子与青山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竹子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决心。
此外,这首诗还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韧生长,这种精神正是诗人所追求和赞美的。
最后,从教学价值来看,《竹石》这首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对其内容和意境的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竹子那种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综上所述,《竹石》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古诗,既展现了自然物象之美,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信念,值得学生们深入学习和体会。
《竹石》教学设计方案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竹石》,理解诗意,并能运用诗歌中的关键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赏析诗歌,学生能够感受并理解竹子的坚韧品质,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能欣赏《竹石》中的意境美,感受诗人借物言志的表达方式,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竹石》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传统文化,体会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竹石》的诗意,感受竹子的坚韧品质,体会诗人借物言志的巧妙手法。
2. 难点:深入分析诗歌的深层内涵,理解诗人通过竹石表达出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见过竹子呢?想象一下,它挺拔的身姿,笔直的干,翠绿的叶,它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竹子很直,很高,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
师:非常好!竹子确实是自然界中的一位勇士,无论风吹雨打,它都屹立不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竹石》就是一首赞美竹子坚韧品质的古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吧!
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师:请大家先自己读一遍诗歌,注意字音和停顿,然后告诉我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自读后)我读出了竹子在岩石中生长,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里,显得非常坚韧。
师:非常棒!你已经捕捉到了诗歌的一些关键信息。那么,你能找出诗中直接描写竹子坚韧的词句吗?
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师:没错,这两句诗直接描绘了竹子的坚韧品质。那么,诗歌的后两句又是什么意思呢?
三、深入理解,探究诗意
1. 解读前两句
师:“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诗中的“咬定”二字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竹子紧紧地抓住青山,好像真的在“咬”一样,非常有力量。
师:是的,这种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那么,“立根原在破岩中”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竹子的根原本就在破碎的岩石中,说明它的生长环境很恶劣,但它依然能够生长得很好。
2. 解读后两句
师:很好!接下来我们来看诗歌的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两句诗又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生:这两句诗是说,无论竹子受到怎样的磨砺和打击,它都依然坚韧有力,不管风吹向哪个方向,它都能屹立不倒。
师:非常准确!这里的“千磨万击”和“东西南北风”都是象征性的表达,代表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竹子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依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姿态,这正是我们要学习的精神。
师:那么,这首诗中竹子的形象给我们传达了怎样的精神内涵呢?
生: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坚韧生长,体现了它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品质。
师:非常好!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所需要的。我们要像竹子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
四、拓展延伸,感受文化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与竹子相关的成语或故事吗?
生:我知道“胸有成竹”,是说画画前已经有了完整的构思。
师:很好!这个成语就来源于竹子,体现了竹子的坚韧和自信。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与竹子有关的故事或者文化吗?
生:(讨论后)我知道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代表着坚韧、谦虚和正直。
师:非常棒!竹子确实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那么,你们觉得这首诗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示呢?
生:我觉得我们要像竹子一样,面对困难也要坚韧不拔,不放弃。
师:非常棒!这正是《竹石》这首诗想要传达给我们的精神内涵。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五、课堂小结,回顾收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竹石》的诗意和象征意义,还感受到了竹子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这首诗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了后两句诗词的深刻内涵,它们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往直前。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像竹子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六、板书设计
竹石
清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南/西北风。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竹石》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鉴赏诗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和课堂小结等环节,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核心素养目标进行古诗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