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2:27:40

文档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绍兴会稽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B原文说“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是靠制度、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
识的坚挺了。”(第二段)
2.C对士节的背离错,体现的是士节的张扬。
3.B这是随波逐流的一种价值观念。
4.(1点1分,任意写出4点给满分)
(1)在贵族社会中,社会为士恪守士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乱,但传统的保护士节的制度和措施受到有远见的统治者的尊重,
士节还是保存了下米了。
(3)秦奉行法家的专制统治的思想,士人保持节操的外部条件基本上消失了。
(4)随着专制统治越来越加强,士人所受到的尊重就越来越差,士节所依存的外部条件几乎
消失殆尽了。
(⑤)随着欧风东渐,传统的宗法制度开始解体,新产生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白己的权利和义
务,有了初步独立的公民意识。
5.〔6分)〔每点2分)
(1)传统士节观是一笔宝贵的道德财富,要汲取其中有益的养分,如正直、责任、担当等
品质,促成士节向现代公民人格的转化。
(2)传统士节倡导的操守和尊严在培养现代公民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方面也有着积极意
义。
(3)传统士节中也有权利和义务的初步意识,要促使其向现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转化。
6.B“小芳的婚姻又失败了”错误.
7.A此处小芳并没有哭,强颜欢笑错。
8.(1分0①呼应前文,使结构紧密,歌声袅袅,形成背景旋律。②唱庐剧成为她艰难人生
中的精神支柱,赞美小芳坚韧乐观的品质。③结尾余味悠长,引发读者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
深度的思考与探究。④用想象的手法,给悲刷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每点2分,答
出任意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的情给分)】
9.(6分)①面对不幸的婚姻安排,小芳以死反抗,虽然失败,但并不妥协:②当家里来信
说李德树的恶行后,她给木田法院写了一封信,请求离婚,并寄去离婚诉讼所需费用,学会
用法律武器来捍卫白己的权利:③不顾旁人反对,白主选择第二段婚姻,嫁给了有文化的小
胡:④面对生活的艰难,坚持唱庐剧,成为她苦难生活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小芳对生活的抗
争。(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ADF11.D国,指诸侯的封地,家,指大夫的封地。12.C类比论证错,此处为
比喻论证。
13.(8分)(1)(无恤)背诵竹简训词很熟练,(赵简子)索求竹简,无恤从袖子中取出
竹简献给他。
(2)才与德是有区别的,可世俗中人不能分辨它们,一概称为贤能,这就是他们错失人才
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如下:
(1)“习”,熟悉;“诸”,兼词,兼“之于”;“奏”,献。
(2)“莫之能辨”,宾语前置句,应是“莫能辨之”;“所以”,…的原因。
14.(3分)①韩非认为用人应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做到赏罚分明;使人才才胜其位、才
尽其用;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②司马光认为选官方面,才华和德行都是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但相比之下,德行比才华
更重要〔德帅才资)。(写出1点得2分,2点得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听说古代拉长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遵循天道,就能够
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赏罚分明,伯夷、盗跖就不
会混淆。这样一来,黑白就清楚了。太平国家的臣子,为国立功来履行职守,为公尽能来承
受职务,依法尽力来担当职事。做臣子的都能发挥他们的才能,胜任他们的官职,轻松完成
他们的任务,而不需要把余力保存在心里,不需要对君主担当兼职的贡任。明君使职事不相
干扰,所以不会发生争吵:使臣下不兼任官职,所以各自都有擅长的技能:使人们不为同一
件事情而立功,所以不会发生争斗。争吵平静了,擅长的技能表现出来了,强弱之间就不会
争胜,犹如冰炭不在同一个器皿中一样,天下没有人相互损害,这是治世的最高境界。
材料二:
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
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诚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好好记住!”
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
又问小儿子无恤,(无恤)背诵竹简训词很熟练,(赵简子)索求竹简,无恤从袖子中取出
竹简献上他。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臣司马光曰:才与德是有区别的,可世俗中人不能分辨它们,一概称为贤能,这就是他
们错失人才的原因。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采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
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
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速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
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煅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
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
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来辅助自己,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为什么呢?因为君子持
有才干来做善事,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做恶事。持有才千作善事,能无善不为,而凭借才干
作恶,就无恶不作了。愚人即使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
能制服它。而小人的心机足以使他的阴谋得逞,他的力量又足以施展他的暴虐,这就如恶虎
长了翅膀,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是令人敬畏的人,有才的人是让人喜爱的人。对
喜爱的人容易亲近,对敬畏的人容易疏远,这就是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
了考察他的品德的原因。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
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
先后次序,义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绍兴会稽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
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最初“士”是成年男子的通称,周代至春秋时期多指贵族最低的一个价层,后来遂指有
一定的社会管理知识能够进入官僚阶层的人们,再后来则指读书人。“节”指节操,“士节”
也就是“士”所应该有的节操。这里的“节操”包括操守和尊严。
作为角色意识的士节形成于贵族社会,士在那个社会里是军人和下层官吏,社会要求他
们必须自尊自爱和遵守某些原则,社会也为这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那时士遵守士节是极其
自然的。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等级流动,士人存在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士对如何保持
自己的尊严与操守感到茫然,但士节还是保存了下来,只是此后的士节的张扬不是靠制度,
而是靠统治者的宽容尊重和士人自我意识的坚挺了。
《吕氏春秋》专门有一节就叫“士节”:
士之为人当理不避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有如此者,国君不得而友,天
子不得而臣。大者定天下,其次定一国,必由如此人者也。
文中强调“士”的操守的坚定、人格的独立,并夸大士的能力和作用,强调了他们的“独
立”和尊严。但这种强调本身就缺乏底气,因为已经没有了制度的保障。当时天下纷纷,你
争我夺,强者渴望统一天下、传之万世;弱者也在争取一席之地,至少也要保守社稷,使祖
宗的香火不致断绝。而士是各国争夺天下的助手,一些士人还制造了“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的與论,一时哄传,当时诸国的国君争相从各国引进士。于是,需求者众,“士”自然会以
为奇货可居,不必对统治者低三下四,“说大人则藐之”,士仿佛坚挺起来,但这离真正的
独立性还很遥远。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那时毕竞离贵族社会相去不远,每个阶层的人们对属于自己操守的记
忆,尚未完全丧失,有的还能严格遵守。还应该看到,当时学派蜂起、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游走于诸侯之间,在游说人君和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利益,
在许多学者看来君臣本质上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之间互有权利义务。这样,当时的士人不
仅争得到应该属于自己的利益,而且还赢得了一些做人的尊严。士人们的进退出处也都有自
己的标准,这些在当时的诸子(除了法家)著作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此时传统的保护
士节的制废和措施也受到有远见的统治者的尊重,其中《礼记曲礼》中说“刑不上大夫”
就是重要的一条。这也是使士人保持“节”的一个外部条件。
先秦诸子大多看重士节,有的还张扬士节,孟子所说的“大丈夫”品格就是一例,他们
对于君王权力的扩张有不同程度的抗拒。儒、墨诸子是以“帝王师”自视的,道家特别是庄
高二语文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