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看图画 写一写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 2.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加上动作,联系生活经验,加上声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和评价的标准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加上动作,联系生活经验,加上声音,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教学难点: 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根据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回顾方法 1、欣赏春景,导入新课 (播放春天美景的课件)都说春景美如画,瞧,贵如油的春雨滋润着大地,绿芽儿探出了小脑袋。漫步公园,草坪绿茵茵的,花儿争奇斗艳。在这样美丽的春光里,你最想做什么? 看来放风筝给你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难怪诗人高鼎在诗歌中这样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瞧,这幅图就把这美好的一幕定格住了。那你愿意把放风筝这快乐的一幕写一写吗? 2、回顾方法,明确要求 (1)回顾看图写作文的基本方法。 (2)梳理课文中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板书(写什么 怎么写) 二、初步练习,把握要点 1、整体观察,读懂画意 (1)聚焦这幅图,把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2)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想到的。 2、有序观察,分层表达 (1)尝试着把整个画面完整而且有顺序地说。 (2)学生交流 (3)小结: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近处到远处再到天空中,也可以是从天上到地上,从远处到近处。观察顺序的选择可以多样,只要是有序的,合理的,都行。这样观察有序,写作才能有序。 三、细致观察,明确方法 1、过渡:(再次出示课件讲):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我们基本上说清楚了。那我们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可以了吗?可能你要摇头了,像这样写内容还是干巴巴的,不吸引人。那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生活中放风筝的经验去体会。(出示放风筝的视频) 2、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画面也像视频一样动起来呢? (一)加动作,化静为动 (1)用上放大镜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填上合适的动词(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分别是怎么的?你把观察到的动作直接填写在表格中。 地面近处人物干什么(动作)小女孩小刚小明远处小男孩爸爸妈妈
(2)回顾这个单元学的课文《鹿角和鹿腿》,课件出示: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 一起来圈一圈句子中的动词,体会用上了动词就把小鹿在做什么写清楚了。两个动词同时进行,我们可以用上“一边……一边……”。现在你能加上动作,连起来说一说吗? (3)加上了动作,静止的画面就有了动感。继续回想放风筝的经历,小伙伴在一起肯定还会欢声笑语的。再来想一想,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小组一起来讨论一下。 (二)加声音,无声变有声 (1)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2)生交流 (3)追问:你是怎样想到他们会说了这些的? 预设:学生会聊到把自己当成图中的人物来想。 (3)试着继续往下想,两个小男孩旁边的这个小姑娘呢会说些什么呢? (4)小结:刚刚我们借用放大镜仔仔细细观察了图片,加上中图人物的动作,再联系了自己生生活中放风筝的经验,加上声音,把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我们也赶紧拿起笔来试一试吧!写之前,老师有个小锦囊送给你。 出示: 看图写作并不难 看图画,有顺序 仔细看图加动作 联系生活加声音 写得清楚又有趣 四、讲评有法,借法促写 1、生读习作 2、师生共评 讲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自然段中他写到了天空中各式各样的风筝,第二自然段写道了地面放风筝的人,这样从天空到地面,关注了从上到下的顺序。板书:天空——地面 再来看,在地面放风筝的人中,写到了小明和小强这两个画面中的主要人物,再推到了远处的小男孩,这样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近到远的顺序。(板书: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总体来看,做到了写作有顺序。在他重点描写放风筝的过程中,有一连串的动作“高高举起、手持风筝、抓牢、飞快地向前跑、大喊一声、欢呼”除了写清楚看到的动作,还写清楚了想到的对话,这样画面的内容就写清楚。你也可以像他这样写清楚。 3、同桌互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当你把作文写好了,你可以把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评价表来评评你自己写的文章。出示评价表: 图片上的内容是不是介绍清楚了星级评价评价有一定的顺序介绍★★★人物的动作有没有写清楚★★★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写清楚★★★
小结:期待你们快乐放风筝的写作都能获得三星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