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2:5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中国化,真正解决中国问题;同时,又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内涵与形式,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
高二语文试题 2024. 4 义中国化才得以成为现实,中国化的 马克思主义才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并指导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这就是百余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实践意义也正在于此。
注意事项: 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确定为最高价值目标,就是要以人的自由全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面发展的逻辑驾驭、制衡资本的逻辑、异化劳动的逻辑,使“建立 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 “ ,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及传统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导向。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及其成果实现。 拥有中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

岩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内涵。 这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逻
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导向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摘编自康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与价值导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二:
材料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其深刻的时代内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 这个根脉质续传承下来的现代形态的文明,是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转换。 中华民族现代文
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 明的核心内涵是一种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思想,是支撑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进程的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实践路径 民族文化精神,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形成的现代文化形态。
与价值导向,才能真正深刻领悟“ 两个结合“特别是“ 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内涵,才能坚定文 在民族与世界的关系中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明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 历史表

积 化自信自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明,但凡有生命力的现代文明,往往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有机结合的产物。社会包括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发展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 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发展,是在民族与世界的关联和碰撞中展开和实现的。 一方面,一 定民
代发展两方面。 在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之前,中华文明已走过了几于年独立发展的道路。 随 族的文明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基,离不开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没有中华民族的特色也
着西方殖民统治及其意识形态的 强制入侵,封建 制度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已经无力应对、解 就谈不上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 如果否认或者割断了源远流长、绵延五于多年 的 中华文明
决于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产生的新问题、新危机、新挑战。 五四运动 以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 历史,就会葬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另一方面,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的进程。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也进一步加深。 现代文明发
相结合的伟大历程,也开启了传统文化真正走向并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历程。 百余年来,马 展需要胸怀天下、面向世界,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 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明有着各自的特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主流,也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实践的 性和发展道路,有着可资借鉴的优点或长处。 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或差异性是文明发展的动
泌 主导方向。 力。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离不开对外开放和文明交流互
骈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根本任务就是改变中国的命运,让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鉴。 我们不仅要在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中获得促进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成 会科学进步的动力,获得提升公民价值观和全社会道德水平或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文化资
为中国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真正科学的实践路径。 源,而且要在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经验和有价值的文化成果中获得中华民族现代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审视 文明建设所需的养分。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更科学、准确地认识、指导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使马克思主义真 (摘编自郝立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定位与走向》)
高二语文试题 第1页(共10页) 高二语文试题 第2页(共10页)
{#{QQABLYigAogxggqI4AgJJbAAACRJh5CLEQUXimCCgGgiQkAIKEhAJCAAokoxGQhABJAuAswAKAyAYyFRAFBAKBAC=A}#=}}#}
{#{QQABLYigAogxggqI4AgJJbAAACRJh5CLEQUXimCCgGgiQkAIKEhAJCAAokoxGQhABJAuAswAKAyAYyFRAFBAKBAC=A}#=}}#}
{#{QQABLYigAogxggqI4AgJJbAAACRJh5CLEQUXimCCgGgiQkAIKEhAJCAAokoxGQhABJAuAswAKAyAYyFRAFBAKBAC=A}#=}}#}
{#{QQABLYigAogxggqI4AgJJbAAACRJh5CLEQUXimCCgGgiQkAIKEhAJCAAokoxGQhABJAuAswAKAyAYyFRAFBAKBAC=A}#=}}#}
{#{QQABLYigAogxggqI4AgJJbAAACRJh5CLEQUXimCCgGgiQkAIKEhAJCAAokoxGQhABJAuAswAKAyAYyFRAFBAKBA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