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3)
滕州一中东校 张刚果
【教材分析】
本节课题目为“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此,考虑到从“应用”的角度切入,所以从生活实际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作为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三部分,是在已经学习过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和关系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已知数据的单位,归纳出关系式,最终得出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使用更方便、更广泛的浓度的表示方法。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扩大对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习目标分析】
《课程标准》1.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模块学习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2.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3. 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4. 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感受获得成功的愉悦,学会合作与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 量浓度概念,符号和单位,以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者的关系;3.能够熟练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处理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并且可以初步进行实验误差分析;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化学计算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意义,体会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2.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正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由配制溶液的过程形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如何通过反思实验过程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配制的步骤,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高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的溶液的方法
课型 新授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教法 实验探究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上节知识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先列出数量关系,在对照展示内容,进一步明确一组概念,一组数量关系 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概念的使用限制条件、描述对象等。同时让学生体会:以物质的量为中的计算中物质的量这一桥梁的重要作用。
引入 交流提问:在生活中对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有哪些表示方法? 其含义是什么? 师生总结: 花生奶:每100ml蛋白质含量0.8g脂肪2.0g等2、酒的度数:38% VOL 3、5%的葡萄糖: 4、医院化验单:葡萄5.11mmol/L : 学生回答:1、单位体积的溶液含溶质的质量2、单位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体积3、100g葡萄糖溶液中含葡萄糖5g。4、1升血液中含葡萄糖5.11mmol 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对比法引出物质的量浓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问 启发:第4个数据表示的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总结其定义?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其中,B表示各种溶质)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板书 板书:三、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 符号:CB表达式:c(B)= .单位:mol/L(或mol·L-1) 阅读教材25页,进一步体会物质的量浓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归纳能力
练习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 学生计算得出结论1、0.5 mol/L2、2 mol/L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理解能力。
活动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思考如何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0.1LNaCl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这种溶液的配制。请你用实验室中的固体NaCl试剂,完成配制任务。请学生提出初步想法例如:① 你如何获得0.04mol的氯化钠固体?如何保证溶液的体积恰好为100mL?[引出容量瓶]方案②可行但烧杯精确度较差,适合于粗略配制。如果想精确配置,就需要容积精确的仪器,这种仪器叫容量瓶。 学生讨论:称取0.04×58.5g即2.3g的NaCl即可保证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①用量筒量100mL水,将NaCl溶于其中。②将NaCl溶于水里,加水至烧杯100mL刻度线处。请你使用容量瓶,再一次设想你的大致做法。①将NaCl装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②将 通过学生的计算进一步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向学生介绍新的仪器,引起他们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学习,更好的掌握新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其颈部有刻度线,瓶身标有温度和容积,在该温度下,当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标注的体积相等。 NaCl溶于水里,再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处。
思考探究 在同学们提出的方案中,哪个更加科学合理?(知道学生阅读教材24页【方法引导】) 学生通过学习【方法引导】,进一步理解容量瓶是精密仪器,必须在室温下容积才准确,从而肯定方案②正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思考
思考探究 反思实验过程,深化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你认为确保物物质的量浓度准确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如何具体操作?并进行操作小结。引导学生思考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中要不要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液注入容量瓶?要不要用玻璃棒引流? 学生总结:(1)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2)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由某一小组向全班同学详细叙述整个实验过程,其他小组根据原则加以评价。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实验中一些细节问题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掌握配制溶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3、当液面离瓶颈刻度线1-2厘米时,要不要改用胶头滴管?4、如何观察液面是否与刻度线相切?5、要不要摇匀?摇匀后液面下降需不需要补充水? 学生通过讨论,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进一步理解,在过程中注意的一些问题经行反思。
思考 结合物质的量浓度公式 c=n/V,分析配制“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的溶液时,误差产生的原因。 思考讨论:①来自于nB产生的误差:①药品变质 ②称量或量取 ③移液 ④洗涤②来自于V产生的误差:①冷却 ②定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归纳能力
巩固练习 以下操作对配制的溶液的浓度产生哪些影响?(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①用部分已风化的碳酸钠晶体配制溶液( )②用裸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烧碱配溶液( )③称取固体药品时左码右物( )④用量筒量取溶液时,仰视读数( )⑤溶解后没有恢复至室温就移液( )⑥移液前,容量瓶没有干燥,有少量的水珠( ) ⑦移液时有少量的液体溅出( )⑧洗涤液没有全部转移至容量瓶( )⑨定容时俯视读数( )⑩定容时水加多了,用胶头滴管吸出( )⑾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位后发现液面下降, 再加水至刻度线( ) 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答案。 通过练习进一步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加深对实验操作的掌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总结 一组概念 一坐桥梁(教材P26) 一个实验 一组概念 一坐桥梁(教材P26) 一个实验
作业 教材P29-5《自学丛书》P19例2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符号:cB (2)单位:mol·L-1 (3)定义: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4)表达式:cB=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仪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mL容量瓶步骤:(1)计算(2)称量(3)溶解(4)移液(5)洗涤(6)定容(7)摇匀(8)装瓶贴签3、误差分析
教后记 五、反思与评价:1、采用的方式尽量符合探究性学习的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方式,对于新的化学概念讲授,不是以自己的讲授为主,而是采取层层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中,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中,引出本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意义,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在学生讨论实验方案过程中,应当能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敏锐的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从学生暴露的问题入手,以讨论的形式和同学一起分析,解决了实验的总体设计思路问题,并且也解决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配制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注意事项。比将这些问题事先进行集中讲授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受到注意实验细节的必要性。
÷NA
m n
n N
÷M
×M
×NA
质量
粒子数目
V(气体体积)
÷Vm
×Vm课题 鲁科版必修1 第一章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2)
【教材分析】
1、对于气体摩尔体积知识,学生通过预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对此形成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交流研讨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交流研讨。通过讨论和对问题的思考,进一步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并建立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关系式。这样可以培养他们分析数据能力和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对气体摩尔体积应用,要强调条件,公式的适用范围,建立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基本含义。2、理解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气体摩尔体积。2、气体摩尔体积。
课型 新授 教具 多媒体教学
教法 “两先两后一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1、1molN2质量 ,N2分子量 , N2摩尔质量 。2、56gN2的物质的量 ,含有N2的个数 ,含有N的个数 。3、对于2H2+O2==2H20的反应,试从参与反应的分子数、物质的量和质量的角度去分析该化学反应。
复习结论 物质的量、物质的组成微粒数、物质的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交流研讨 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1mol不同物质所含的微粒数都相等,他们的体积是否也相同呢?结合教材P22<交流研讨>表格中数据(后三列),分析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在数值上有何特点? 学生思考分析、归纳形成结论:1mol不同的非气体物质,体积是不相同的;1mol不同的气体物质,在温度和压强相同的下体积近似相等; 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述的严密性。
思考讨论 ①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是什么?②在表述1mol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③你能试着给气体摩尔体积下个定义吗? 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为“微粒数目、微粒自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决定气态物质体积的因素是微粒间的距离。气态物质微粒间的距离又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因此必须指明状态,即温度和压强。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引出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板书 一、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2、符号:Vm3、单位:L.mol-1或m3.mol-14、标准状态下(STP,即0℃、101KPa)Vm=22.4L.mol-1
概念剖析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包括几个要点(如规定了什么条件?描述对象?结论?) 思考并回答:条件:对应一定的温度和压强(STP,即0℃、101KPa)描述对象:1mol任何气体结论: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相等。标况下是22.4L。 剖析概念,引导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理解更准确
概念再剖析 如何理解任何气体?标况下Vm=22.4 L.mol-1, Vm=22.4 L.mol-1,是否一定是在标准状态下? 思考并回答 再深层次地加深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
巩固练习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B.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态下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C.在标准状态下,1mol水和1molSO3所占的体积各为22.4LD.标准状态下,22.4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思考练习 33.6L的N2在标准状态下的物质的量为 。思考:已知STP下气体体积,如何求其物质的量? 学生思考练习总结有关规律 学生自己通过练习得出结论
板书 5、数量关系: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22.4LN2含阿伏伽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态下,22.4L水的质量为18gD.22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2、对于2H2+O2==2H20的反应,试从参与反应的分子数、物质的量和质量、气体体积的角度去分析该化学反应。
形成结论 气体的物质的量、物质的组成微粒、物质的质量、气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板书设计 一、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2、符号:Vm3、单位:L.mol-1或m3.mol-14、标准状态下(STP,即0℃、101KPa)Vm=22.4L.mol-15、数量关系: 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教后记 本节课依然是概念的教学,包括对概念本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入的理解以及运用概念。恰当问题的置入、对教材P22表格1-3-1数据的充分分析,以及对结论一次又一次的提炼,是我本节课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之所在。每一个结论的生成以及概念的得出都是课堂自然的生成。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以及在此基础上生成概念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周密严谨性。概念的生成只是其中的一步,对概念内涵的深刻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掘更是重头戏。比如“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适用的条件、描述的对象、常见的且又较为特殊的物质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状态等等,这些都需要深入阐述和明确。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比如常温常压下28gCO和6.02×1023个CO分子,它们的分子数相等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得以很好的巩固,概念能得以很好的巩固。完成对气体的摩尔体积教学后,就可以建立起以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学生去体会这一联系),进而建立起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量的换算,再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学生能得以很好的巩固。课题 §1-3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反应是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之间的反应,也是按照一定的质量关系进行的。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本节引导学生学习“物质的量”的概念将引领学生从微观层面深入认识物质,建立物质的宏观量和微观量之间的联系。
本节“物质的量”的概念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没有接触过,致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是“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导出的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都被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初步学会从物质的量角度认识具体物质与具体化学反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层层引导推进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察图表,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灵活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感受到科学研究过程的艰辛和喜悦;
2.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合作和学习的乐趣;
3.体验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困惑的喜悦,感受化学知识的力量。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和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多媒体播放“曹冲称象”动画,学生们兴致勃勃。对本节课充满兴趣和好奇。
[师] 设问,引起学生思维上的碰撞: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曹冲聪明吧?现在,聪明的曹冲遇到了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帮助。他遇到的问题是“一杯水中水分子有多少个?”
[生] 思维积极,展开讨论。
【探究活动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师通过提出层层推进的问题,不断引导学生思维向预定的方向思考。
[师] 请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下问题:(PPT投影)
[提问](1)根据同学们现在已经学习的知识,怎样才能知道杯中有多少水?
[学生回答] 称水的质量 测量水的体积。
[师]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得出质量和体积都是基本物理量,并得出对应的表示符号和体积,为物质的量是基本的物理量以及单位的引出做好铺垫:
[副板书]
黑板副板书: 物理量 单位
质量(m) Kg
体积(V) L
[提问](2)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一杯中含有多少水分子?一个一个的数可以吗?
[学生] 积极讨论得出如下结论:杯中水分子数巨大 水分子很小不能数
[提问](3)曹冲称象的思想是“化大为小”,请同学们结合“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思考如何研究微观粒子数的思想是什么?
[生] 学生分小组积极展开讨论。
学生回答: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可以先数出100粒或者1000粒米,称出来总重量,然后除以数目就能够得出一粒米的重量。
[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自己得出如下回答:
引导学生得出曹冲称象是把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无法称量的大象换成了能够称量的石头的结论。教师提示,这用到了“化大为小”的思维方法。而称量一粒米的质量我们用到了“化小为大”的思想。
[师] 由此可以推断出,对于非常微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子等微观粒子,我们也可以借助化小为大的思想,找出一“堆”来给予测量。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物质的量”。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
[板书]一、物质的量:
1.(1)是一个物理量。
[投影]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
[讲解]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理量,表中分别列出了它们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对应刚才我们看到的质量和体积的表示符号和单位,我们写出物质的量的符号和单位为:
[副板书]
补充副板书: 物理 单位
质量(m) Kg
体积(V) L
物质的量(n) mol
[讲解]可以看出,物质的量和质量体积等物理量一样也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它用符号n表示,它的单位为摩尔(mol)。
[板书] (2)符号:n
(3)单位:摩尔(mol)
【探究活动2】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
[投影]请填写下列物理量的意义:
(1)物质的冷热程度用 温度 表示。
(2)物质占有空间范围的大小用 体积 表示。
(3)物质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表示。
[师]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如下问题:
物质的量是表示什么意义的物理量呢?它的应用范围是什么?
[生] 学生分小组积极展开讨论。
[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
物质的量的物理意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物质的量的应用范围:只能应用于微观粒子。
[板书]
(4)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探究活动3】阿伏伽德罗常数
[师]同学们的身高是多少?
[生] 学生好奇老师为什么这样问,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的身高。
[师]大家的身高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的?共同的标尺是多少长度?这个长度是通用的吗?
[生]是以1米为单位来衡量的。国际通用1米来衡量长度或者高度。
[师] 大家知道,国际上通用1米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衡量长度的单位,有了这个对比我们知道了我们的身高,并有了可比性。那么摩尔这个“粒子集体”的标准是多少呢?
[师] 我们规定0.012 Kg C-12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个数就是摩尔的标准。
[师]那么国际上规定的这个标准的数目到底为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算一下:“已知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求0.012kg 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生]学生计算,得出碳原子个数约等于6.02×1023。
[投影] 1、国际上规定: 1 mol 任何微粒所含有的微粒数与0.012kg 12C 所
含有的碳原子数相等。即以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 mol。
2、计算得出0.012kg 12C 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大约为6.02×1023。
6.02×1023mol-1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
[板书] 2、阿伏伽德罗常数(NA)
⑴ 含义: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即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
⑵ 表达:NA ≈ 6.02×1023mol-1
[师] 思考:微粒数(N)、物质的量(n)和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呢?
[生]学生相互讨论分析。
[师] 教师引导,得出如下结论并板书。
[板书] 3、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师] 同学们在使用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时应该注意如下内容:
[投影] 注意:
“物质的量”是一个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把它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问]能否说1mol大米约含有6.02×1023个米粒
[师] 6.02×1023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能吃14万年。大家说用1mol描述大米是不是不合理没有实际应用价值呀?
[生]学生惊讶于1mol数值的巨大。以及真切的感受到1mol用来描述宏观物质是不合理的。
物质的量规范表示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投影]
[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1 摩尔氧 ×
(B)1.5摩尔O2 √
(C)2 mol H √
(D)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E)0.5 摩 大米 ×
[练习] 2、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1mol含有 6.02× ( http: / / www.21cnjy.com )1023 个H2O,0.5molH2O含有 3.01×1023 H2O。
0.5molO2中的氧分子数为 3.01×1023 个。
3.01×1023个氧气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1.806×1024个Fe的物质的量为 3 mol。
【课堂小结】
[投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板书设计】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 1.(1)是一个物理量。 (2)符号:n (3)单位:摩尔(mol) (4)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阿伏伽德罗常数(NA)(1)含义: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 数,即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 (2)表达:NA ≈ 6.02×1023mol-1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 和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副板书:
物理 单位
质量(m) Kg
体积(V) L
物质的量(n) mol
水
水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