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波的干涉
复习回顾
观察:
水波的相遇
注意观察并描述:
1.两列波相遇前、相遇后的传播情况。
2.两列波相遇时,叠加区域质点的振动情况。
一、波的叠加
【演示】在一根水平长绳的两端分别向上抖动一下,在绳上产生相向传播的两列波。
独立性
叠加性
波的叠加:独立性
一、波的叠加
思考讨论:两列波相遇时,叠加区域质点的振动是被加强还是被减弱?
总结:
两列波相遇时,叠加区域的质点有可能振动加强,也可能振动减弱
一、波的叠加
波的叠加:独立性;叠加性
二、波的干涉
【演示】
观察水波的干涉:
两个波源发出的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为0的波。
注意观察并描述:
这两列波相遇后,在它们重叠的区域内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波的干涉
【演示】观察水波的干涉:
两个波源发出的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为0的波。
注意观察图样
二、波的干涉
【演示】观察水波的干涉:
两个波源发出的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为0的波。
【现象】:
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类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稳定的,且相互隔开。
二、波的干涉
解释现象?
用两组同心圆表示从波源发出的两列波。蓝线圆表示波峰,黑线圆表示波谷。
波的干涉示意图
二、波的干涉
1.假如波源S1、S2最初均由平衡位置向上(正方向)起振,以S2振动形式传到M点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画出M的振动图像
2.M作为振动加强点,振幅最大,位移始终最大吗?
t1
t2
r2
r1
r1=5λ
r2=3λ
对某一位置M,分析它随时间的振动规律
r=2λ
T
2T
3T
波程 r:波从波源传播到该质点的路程。
二、波的干涉
3.除M点外,还有其他振动加强点吗?
振动加强区(红实线)
4.尝试总结:振动加强点需要满足的条件
r2
r1
r1=5λ
r2=3λ
r=2λ
T
2T
3T
对某一位置M,分析它随时间的振动规律
波程 r:波从波源传播到该质点的路程。
二、波的干涉
t1
t2
r2
r1
r1=5λ
r2=3.5λ
1.假如波源S1、S2最初均由平衡位置向上(正方向)起振,以S2振动形式传到N点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画出N的振动图像
2.假设A1≠A2,N作为振动减弱点,振幅最小,其位移始终最小吗?
对某一位置N,分析它随时间的振动规律
r=1.5λ
T
2T
3T
波程 r:波从波源传播到该质点的路程。
二、波的干涉
r2
r1
r1=5λ
r2=3.5λ
3.除N点外,还有其他振动减弱点吗?
振动减弱区(红虚线)
4.尝试总结振动减弱点需要满足的条件
对某一位置N,分析它随时间的振动规律
r=1.5λ
T
2T
3T
波程 r:波从波源传播到该质点的路程。
二、波的干涉
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波叠加时,形干涉图样的特点:
1.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减弱。
2.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间隔出现。
3.振动加强点是指振幅较大的点,不是位移始终最大。
4.干涉图样中,不只有振动加强的质点和振动减弱的质点。
两列波步调一致时:
思考讨论:
两列波步调相反时?
二、波的干涉
2.任意两个波均可叠加,但如果想要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对两波源有何要求?
1.波的干涉定义?干涉现象属于波的叠加吗?
声音的干涉
主动降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