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黄河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黄河 教学设计 (表格式)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商务星球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8 18:5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3《黄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学习中国自然地理的具体体现,课标要求 1课时。它是接中国地形,气候之后更直观动态地综合反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时是与下一章水资源和区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密切相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西部大开发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的处理
从教材编排的整体来看,本节教材始终围绕着“初识黄河-感恩黄河-救治黄河-关爱黄河”这一主线展开。通过教材的内在联系发现,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呈”几“字型分布流经我国北方,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接着描述了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凌汛、含沙量、地上河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治理措施,基于这一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调整:从课堂设计来看,本节课并没有像一般区域地理那样按部就班,而是以近几年比较火热的 logo为着入点,围绕不同的黄河 logo展开教学,首先本节课从初识黄河、感恩黄河,救治黄河,关爱黄河入手,给黄河的每一板块都赋予一个主题,使教材、课堂更加灵活多变。本节课调整了教材中内容的排序,按照认识的先后——黄河初印象,黄河新印象,黄河深印象这条线索,每一板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读图分析、合作探究、材料研读、实验法等等,给学生提供大量典型的、直观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引导学生看到“真凭实据”,由学生去感受、归纳、总结,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主动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黄河的状况,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干流的形状、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等,分析上、中、下各河段主要的水文特征,说出黄河的凌汛、含沙量、地上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综合治理措施。
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
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综合思维:通过对黄河各河段分析,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主要支流、干流流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找到各个河段的分界点;
2.通过地图、图片及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个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探究黄河治理的措施。
教学难点 :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角色扮演、实验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图片导入】请大家欣赏大屏幕一组创意logo,大家应该猜想到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黄河。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见证了中国的辉煌历史和现代崛起,请同学们结合这些创意logo,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谈谈你所认识的黄河,同位之间相互说一下。·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黄河的认识,如母亲河、第二长河、壶口瀑布,一碗水半碗泥····· 畅所欲言谈黄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 黄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时期,她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今天,我们从地理的视角走进黄河,一睹她的磅礴之势。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初识黄河、感恩黄河、救治黄河、关爱黄河四个方面感受黄河的魅力。光阴岁月的流变之中,黄河才有了今天的模样,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倾听黄河的流淌之声。 通过音频倾听黄河的声音,引导学生在听觉上感受黄河的磅礴之势。
初识黄河 首先让我们走进第一章节【初识黄河】,请大家观看视频《航拍中国》从整体上认识一下黄河。黄河凭借她独特的魅力让文人们钟情于她,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浪漫主义诗人所提到的“天上”,“海”具体是哪里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图文资料,完成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自主展示】师:我看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答案。 师走下讲台巡视并帮助有疑问小组解答疑问。师:同学们交流的非常热烈,也很认真,接下来是展示成果的时候,1-2组回答1-3题,其他小组做好笔记。哪位同学想当小老师为大家上台指图?教师点播:注意汉字的写法师:主要的支流,3-4组哪位同学上台为大家指图? 教师点播: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 师:黄河流经哪几个省份,这些省份的简称大家是否还有印象? 教师点播:记忆口诀 师:5-6组展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干湿地区,其他小组做好笔记 学生结合学案,阅读黄河流域图,中国主要的河流,行政区划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分工合作,协作完成。 学生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河的地位、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学生结合黄河流域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分析支流及所流经的省份。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ABCD四个地形区及主要的干湿地区。 通过视频播放引导学生在视觉上感受黄河的气势恢宏。采用同桌交流、自主阅读、小组交流,上台指图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分析黄河的概况,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和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归纳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过渡 黄河母亲用她宽广的胸怀孕育华夏文明,用庞大的身躯哺育炎黄子孙,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章节【感恩黄河】
感恩黄河 展示三则材料,读材料提取黄河贡献。 阅读材料总结黄河的贡献?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塑造平原 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华北平原主要塑造者之一。黄河沿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例如“引黄济青”、“东雷抽黄”工程为沿岸提供了灌溉之利。 材料二:黄河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尤其在上游段,由于流经一二阶梯分界线,水流落差大进而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材料三: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每年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然后小组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小组代表举例回答黄河贡献 通过材料研读,引导学生从图文信息中提取黄河的贡献,主要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归纳法学习地理的习惯和能力。
过渡黄河 母亲在哺育我们的同时我们也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作为她的子孙,我们有义务为她疗疗伤、治治病。
救治黄河 【角色扮演游戏】如果你是黄河组专家委员会一员,根据图文资料找出上、中、下游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解决措施。 (提示:小组合作交流,1-2组分析上游、3-4组分析中游、5-6组分析下游,各小组按老师的要求进行) 【小组展示】 【上游】 出示源头、上游地区荒漠化图片资料,提问出现荒漠化的原因,与哪些自然或人为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观看图片 【中游】 出示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说出哪个河段含沙量最多,流经的地形区?探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实验法】 “水土流失”原因[实验目的]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实验猜想]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较强。[实验材料]土壤、草皮、塑料瓶、透明塑料杯、绳 [实验步骤] ①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 ②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要求两块土壤坡度一样、浇水的高度、流速一致) ③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现象]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多,水流比较清澈;没有植被的剩余的土少,水流非常浑浊。 “水土流失”原因: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原因 [实验目的]了解降水强度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实验猜想]降水强且集中对土壤冲刷更严重。 [实验材料]土壤、草皮、塑料瓶、透明塑料杯、绳[实验步骤] ①取两块土壤 ②往两块土壤上浇不同量的水,模拟。(要求两块土壤坡度一样、浇水的高度一致、流速、水量不一致) ③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 [实验现象]水量多且流速快,水流非常浑浊。 找到4位同学完成实验,两位同学模拟降水,另外两位观查并做记录。播放视频感受中游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师:中游的水土流失影响下游的水文特征,下游的忧患是什么?原因及治理措施。 【下游】根据图文资料说出黄河忧患、原因、措施。出示数据展示地上河所带来的灾害 【拓展延伸】师:黄河除了以上三个忧患还有一个忧患那就是凌汛。什么是凌汛?根据课本资料、示意图分析凌汛产生的条件,一般出现在黄河哪段?如何治理?你还能想到哪个国家的河流会出现这个忧患?【小结】 结合学案中的材料及合作探究所给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分析黄河遇到的问题,原因解决措施,小组代表发言,其余小组认真聆听并适时补充。上游忧患:荒漠化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滥砍滥伐。措施:合理放牧,还林还草。 学生已经学习地形区,较易得出三门峡水文站含沙量大的原因,因为流经黄土高原所以得出中游的忧患:水土流失。通过实验法,学生真正理解影响中游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学生阅读课本总结人为原因。4位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仔细观查。 根据图文资料,学生回答下游的忧患:地上河或称“悬河”通过示意图学生了解到了地上河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学生阅读课本阅读部分总结什么是凌汛,形成条件及措施。 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进一步探讨黄河上、中、下游出现的问题、原因、解决措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分工明确,归纳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真切体会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新颖的方式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河消化。 播放视频,学生更能直观的体会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通过图文资料学生总结出忧患、原因、措施,有助于提升学生读图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自主阅读,同桌合作回答凌汛的含义,形成的条件,出现在黄河哪段,如何治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渡 治理黄河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关爱黄
关爱黄河 【图片展示】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感受黄河新变化 小浪底调水调沙黄河新印象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生态等,小浪底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早些年,可以每年把山东的陆地向海上推进2-3公里。近些年随着中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水利工程又拦截了大量泥沙,所以黄河三角洲造陆速度有所减慢。即便如此,这三十年来黄河口的变化,依然堪称沧海桑田。 从空中俯瞰这些新增的绿色,我们捕捉到一个个巨大的圆形。不断增长的生态绿线,锁住了黄河流域更多的水土。排放到黄河里的泥沙量平均每年减少3(亿)到5亿吨。十年间,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2.6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多上海的面积。 出示图片,学生感受到黄河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黄河的重要性。 通过图文展示,提升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关爱黄河,注重生态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谈收获 回顾反思,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点,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 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黄河深印象 根据黄星的个数判定难度,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挑战 练习具有层次性,学生根据难受进行挑战 。采用自选难度的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学有方向,练有目标。
结束 以黄河颂这首诗歌结束本节课的学习,师读黄河颂(配音乐) 学生跟随老师读黄河颂。 激昂的文字加上动听的音乐有助于帮助学生燃起黄河的荣耀感。
板书设计
评测练习 1.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中游黄土高原 B.上游青藏高原 C.上游内蒙古高原 D.下游华北平原 2.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入海口附近 B.下游河段 C.中游河段 D.上游河段 3.在黄河流域开发与治理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成为“塞 上江南”。 B.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治理。 C.下游“地上河”易发生洪水灾害,应开挖新河。 D.黄河水运价值巨大,已成为北方地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4.(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A ____ 山,向东流入 B________海。 (2).黄河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的 M:____________; 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 N: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黄河》这一节课,是中国自然地理中《长江》教学后的一课,学生已具备认识河流的基本方法,此课不仅能体现贯彻新课改下地理核心素养的生成,还能巩固新课程理念下河流教学的特点。具体反思如下: 一、本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 1.正确理解教材,能够分析教材所涉及到的基本事实,能够整体把握教材重难点,描述知识间的联系。 2.紧抓新课标理念。学习本节课后,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工具,从不同媒体及生活体验中获取并运用有关中国地理的信息资料,描述和说明中国基本的地理面貌,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学生研究问题与协作学习能力、本节课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的创设每个问题,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面对每一位学生,以训练为主线,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小组讨论、实验等方法获得相关黄河的信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本节教学设计不足之处1.语言要抑扬顿挫,从容应对课堂中生成问题。2.表现有些紧张,对某些问题的思考,交流还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全面,应加强课下材料的收集及问题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