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寒食》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8 13:55:5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寒食》古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寒食》,理解诗句的意思,掌握诗中描绘的景物及所表达的情感。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比分析、联想想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
难点:体会诗人借古讽今、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你们能想到哪些与春天有关的古诗呢?
生:(学生回答,如《春晓》《咏柳》等)
师:非常好,大家都能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春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寒食》,它描绘的是春天里一个特殊的节日——寒食节。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读一下这首诗。
(二)初读感知
师:请大家先自由朗读《寒食》,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注意停顿和韵律。
(师生齐读)
师:读完这首诗,你们对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有什么初步的感受呢?
生:(学生分享初步感受)
(三)深入解读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逐句解读这首诗。首先看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里的“春城”指的是哪里?“飞花”又是什么意思?
生:(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解释)
师:很好,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城市里花团锦簇、柳絮纷飞的美丽景象。那么,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表达了什么呢?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没错,这两句诗写的是傍晚时分,皇宫里传送蜡烛的情景,以及轻烟袅袅飘入权贵之家的画面。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层含义?
生:(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师:是的,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的景象,实际上是在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四)品味鉴赏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学生闭眼想象,分享感受)
师:非常好,大家都能通过想象,深入体会到诗中描绘的美景和氛围。那么,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呢?它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跃然纸上。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借用了寒食节的习俗和历史故事,使得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
(五)拓展延伸
师:除了《寒食》,还有许多古诗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节日的氛围。你们还知道哪些与春天或节日有关的古诗吗?
生:(学生分享其他古诗)
师:非常好,大家的知识储备都很丰富。现在,请大家尝试仿照《寒食》的写法,写一首描绘春天或节日的小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
(学生创作并分享)
(六)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欣赏了《寒食》这首优美的古诗,还学会了如何深入解读和鉴赏古诗。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对古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寒食》古诗教学,我深感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和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在初读感知阶段,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在深入解读阶段,我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在品味鉴赏阶段,我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和分享感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拓展延伸阶段,我鼓励学生分享其他古诗并尝试创作,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古诗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传承教育。通过介绍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寒食》古诗教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参赛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古诗《寒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一、教材分析
《寒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的古诗,通过对寒食节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核心素养的优秀素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寒食》,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诗中描绘的景物及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品味、鉴赏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难点在于体会诗人借古讽今、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和寒食节的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和感受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3.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回忆与春天和节日相关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
2. 初读感知:让学生自由朗读《寒食》,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深入解读:逐句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感受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和节日氛围。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深层含义。
4. 品味鉴赏:引导学生闭眼想象诗歌中的画面,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拓展延伸:介绍寒食节的由来和习俗,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鼓励学生分享其他与春天或节日相关的古诗,拓展知识面。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强调古诗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古诗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寒食》古诗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古诗教学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想象、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诗的美妙。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古诗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传承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关于《寒食》古诗教学的说课稿,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