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②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具有必要性;“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 的一个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③通过学习,学会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2)过程与方法:历史比较:情境再现和影视赏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目的。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春天是万物复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花齐放的季节,是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的季节。1956年新中国在“双百”方针指导下,文艺、科学领域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大家都知道从1953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所以党和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为适应这种探索的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并针对文艺、科学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具体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3、内涵: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4、成果:硕果累累
(1)文学:老舍:《茶馆》(话剧);郭沫若:《蔡文姬》(历史剧);杨沫:《青春之歌》(长篇小说)等。
(2)期刊: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
(3)电影: “难忘的1959年”,杰出的故事片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21cnjy.com
二、文艺、科学曲折的年代
1、原因:
政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动扩大化,特别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遭到批判,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2、结果:百花凋零,科苑荒芜。京剧样板戏“一统天下”。
3、表现21教育网
三、艺术的春天
1、背景:
①“文革”结束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极“左”路线。
②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指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③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
2、内容:出现以反映“文革”为主题 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和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
3、结果:中国文艺再次繁荣,走向世界21·cn·jy·com
课堂小结:
“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www.21-cn-jy.com
课堂检测
作业布置: 结合史实说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第20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2.提出 3.内涵 4.成果
二、曲折的年代
1.原因 2.表现
三、文艺的春天
1.背景 2.表现
课后反思
多媒体讲课过程中应该多采用图片,让学生加强直观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