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
第17课《毛泽东思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找资料,关于毛泽东的生平和革命活动,感受毛泽东思想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深远影响
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讲述:事实上,中国近代自1840——1949年,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则是救国梦,因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最大的现状: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圆这个梦,先辈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一次次的失败,一点点的进步,最终由毛泽东为核心的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结束了这一屈辱历史,建立了新中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毛泽东思想。
【讲述新课】
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学生思考)
老师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http: / / www.21cnjy.com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学生看书填表,一次为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战后时期填表
老师总结为:
老师根据以上内容概括毛泽东思想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其他方面的理论:
①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③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理论,
④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等。
【合作探究】
四、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老师点拨为:
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而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而言:
毛泽东思想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小结】
通过引导学生探索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过程,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从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并经过以后的实践检验证明了其正确性,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且指导实践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并进而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马克思在中国化。
【板书设计】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