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二、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三、 教学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利用历史短剧表演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情景中感受历史,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历史。
(3)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三张图片导入,让学生明白中国农业历史的悠久(课件、2、3)
讲述新课:
一、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课件5、6、7、8)
1、生产工具演变:
通过这两张幻灯片,使学生认识到耕作方式的转变。
2、出示课件7、8、9了解耕地工具的变化,水利方面的改进。 A、耦犁
由二牛合犋牵引、三人操作的一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式耕犁。汉武帝时赵过在推行代田法的同时,发明了二牛耦耕的耦犁,其操作方法是一人牵牛,一人掌犁辕,以调节耕地的深浅,一人扶犁。这种犁犁铧较大,增加了犁壁,深耕和翻土、培垄一次进行,可以耕出代田法所要求的深一尺、宽一尺的犁沟。二牛三人一个耕作季节可管五顷(汉大亩每亩当今六分九厘,每顷当今六十九亩)田的翻耕任务。耕作速度快,不至耽误农时。此后,耦犁构造有所改进,出现了活动式犁箭以控制犁地深浅,不再需人掌辕。驶牛技术的娴熟,又可不再需人牵牛。
(3)隋唐时期:完善--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
B、东江曲辕犁
曲辕犁,也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汉代耕犁已基本定形,但汉代的犁是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起土费力,效率不很高;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在敦煌莫高窟第四百四十五窟的壁画中有曲辕犁耕作图。据唐朝末年着名文学家陆龟蒙《耒耜经》记载,曲辕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其次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将曲辕犁的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适应深耕或浅耕的不同要求,并能使调节耕地深浅规范化,便于精耕细作。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耕犁的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发展情况: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课件10---15)
(一):小农经济的形成
1:原因:
(1)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步推广 提高了社会成产力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拥有一定的土地
(二):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相结合,以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为主要目的的经济形式,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三):小农经济的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
农业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具有封闭性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具有自足性
(五):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六)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小结:
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由于中国是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只有以农业为生,而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的补充。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长江、黄河等适合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农业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板书设计:
一、我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
1、生产工具演变:
二、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发展情况: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一):小农经济的形成
(二):小农经济的含义
(三):小农经济的地位
(四):小农经济的特点
(五):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六):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