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9 09: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2)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教学难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方法,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导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因?
讲述新课: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1)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课件3)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市场(直接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技术:自然科学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课件4—11)
总共三方面成就分别通过图示加深学生印象,最后总结。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课件12)
2、垄断组织:(课件12、13)
(1、)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③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出现: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3)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
(5)垄断的目的、结果: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目的在于保持企业生存发展,根本目的还在于保持和实现高额利润,控制市场。 结果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结合和发展。但资本高度集中在少数垄断资本阶级手中,他们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从而加强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3. 世界市场(课件15、16、17)
(1)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2):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①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6世纪,新航路开辟
②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
③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3) 世界市场影响:
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异同点?(课件18)
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同时,两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从时间范围看,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本课小结:
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响的新的经济科技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大改变了世界面貌。这就是工业革命。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板书设计: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异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