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09 09: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和创建的新式学堂。要求学生掌握洋务运动发起的根本目的;洋务企业性质;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评价和影响。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两幅图片导入,通过学生熟悉的《天仙配》歌曲导入,引出自然经济
讲述新课:
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课件4—6)
1、自然经济定义: 不是为了交换,而主要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可简称为 “自给自足”的经济。它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
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史实分析其解体过程.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入。(2)太平天国运动
(3)新思潮的萌发
3、过程:
(1)洋沙输入,“纺” 与“织”分离
(2)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3)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棉布的消费者
(4)未破产的手工业者生产性质发生变化
4、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产生了哪些影响
(1)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中国逐步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二、洋务运动(课件7—9)
1、背景 2、目的 3、代表 4、内容 5、结果 6、影响
那什么叫“洋务”,什么是“洋务运动”呢?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具体实践有哪些呢?
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相关的事情。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可见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当时清朝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的内忧和外患,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危机。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这些人,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握有实权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洋务运动的具体实践有哪些呢?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和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等。
以“求富”为旗号,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场和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创办了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呢?
失败!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正式破产。
那我们该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呢?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课件10—12)
1.原因、
(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2.概况
(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来源:官僚、地主和商人。
(3)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4)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3.意义:它们的出现,说明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
【本课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出鸦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经济日益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型。
板书设计:
列强经济侵略
自然经济解体
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
清政府内外交困,为维护封建统治
掀起洋务运动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
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